公元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一举措如何?

作者&投稿:钟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公元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个举措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和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汉武帝“破格提拔”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有人认为这是汉武帝“弄巧成拙”的一种表现。下面将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公孙弘的政治能力以及历史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来看,他是一个极具开明性和进步性的君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士人的社会地位非常高,而且五经太常博士的地位尤为显赫,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然而,汉武帝认为五经太常博士们过于注重儒家经典的传承和研究,而忽略了实际的治理和社会问题,这导致了社会链衫的腐败和落后。因此,他决定罢免五经太常博士,以改变这种局面。这种决定虽然有些激进,但是体现了汉武帝开明进步的治国思想,得到了许多后人的称赞。


其次,公孙弘作为汉武帝提拔的丞相,他在政治能力方面表现出色,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之一。公孙弘出身于普通百姓家庭,没有什么背景和门路,但是他拥有深厚的儒家学识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在担任丞相期间,他积极推行汉武帝的改革政策,推进中央集权和封建制度的改革,加强了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为汉朝的发展贺穗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孙弘的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评价,也为后来的政治家和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最后,这个举措对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公孙弘作为一个布衣出身的儒生能够被汉武帝提拔为丞相,标志着汉朝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孙弘的举荐和任命,使得才华横溢的人们得以在政治上展露头角,这不仅打破了士人家族的垄断,也为后来的官僚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罢免五经太常博士也意味着汉武帝试图在政治上打破传统的封建思想束缚,进一步推进了汉朝的改革。这种改革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公元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举措,也是一个充满开创性和进步性的决定。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公孙弘的政治能力以及历史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个举措体现了汉武帝开明进步的治国思想,公孙弘的政治才能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评价,并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简介
公元134年,汉武帝为寻求治国良策,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儒家与现实结合的新思想体系,融合了其他学派的智慧,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等核心理念,并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主张被武帝采纳,奠定了儒学在中国社会的正统地位,影响长达两千多年。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以儒家宗法思想为...

公元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
公元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个举措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和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汉武帝“破格提拔”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有人认为这是汉武帝“弄巧成拙”的一种表现。下面将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公孙弘的政治能力以及历史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察举制形成于什么时期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形成 总述 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主要方法。察举制主...

汉武帝年号顺序
汉武帝年号顺序:建元(前140-前135)、元光(前134-前129)、元朔(前128-前123)、元狩(前122-前117)、元鼎(前116-前111)、元封(前110-前105)、太初(前104-前101)、天汉(前100-前97)、太始(前96-前93)、征和(前92-前89)、后元(前88-前87)、汉后元二年(前87)。汉...

汉武帝半生穷兵黩武,为何却能比肩秦始皇?
中国 历史 上,能够和秦始皇比肩的皇帝不多,汉武帝应该算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早的一位。 有人发问:汉武帝半生穷兵黩武,为何却能比肩秦始皇?这个问题从以下3个方面给予回答。 独尊儒术:引领中国封建时代2000多年的正统思想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颁发诏令,大张旗鼓地向天下寻求治理国家的方法与谋略。 董仲舒响应诏令,写...

汉武帝总共用过几个年号
汉武帝共用过11个年号。1、年号建元,前140年至前135年。2、年号元光,前134 年至前129年。3、年号元朔,前128年至前123年。4、年号元狩,前122年至前117年。5、年号元鼎,前116年至前111年。6、年号元封,前110年至前105年。7、年号太初,前104年至前101年。8、年号天汉,前100年至前97...

汉武帝的年号是什么 汉武帝是哪个朝代
朝代是西汉。汉武帝使用了很多年号共有建元(前140-前135)元光(前134 -前129)元朔(前128-前123)元狩(前122-前117)元鼎(前116-前111)元封(前110-前105)太初(前104-前101)天汉(前100-前97)太始(前96-前93)征和(前92-前89)后元(前88-前87)汉后元二年(前87)。

汉武帝年表
汉武帝大事年表 夏历 公历 武帝年龄 大 事 景帝前元年156(公元前) 1岁 七月,生于猗兰殿。前四年 159(公元前) 4岁 立为胶东王。前七年 150(公元前) 7岁 立为皇太子。后三年 141(公元前) 16岁 正月,即皇位,是为武帝。武帝建元元年140(公元前) 17岁 1.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

独尊儒术是哪个皇帝推行的
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刘彻推行的。在经过窦太后长期的浸染,儒家思想对于汉武帝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他继位之后,一方面需要解决诸侯王割据问题,另一方面又受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

请问汉武帝独尊儒术究竟是在哪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征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长安策问。其中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应「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得到汉武帝的赞同,在全国的思想、仕进上只采用儒家思想的观点。此后,汉武帝大量任用儒生为官,同时张汤、杜周等人主张以...

临渭区13230904622: 董仲舒提出怎样的主张? -
绪卞丽珠:[答案] (1)春秋时期文宣王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主要提倡的是仁义道德,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说法,但是纵观整个先秦时期,... 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倔起.元光元年(前134),他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

临渭区13230904622: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含义和思想实质 -
绪卞丽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

临渭区13230904622: 实行 董仲舒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
绪卞丽珠: 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对董仲舒的这种大'统思想非常赏识.武帝又采纳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

临渭区13230904622: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绪卞丽珠: 汉武帝【罢除百家,独尊儒术】,可见是指除孔孟之道以外的,诸子百家.

临渭区13230904622: 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绪卞丽珠: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同年,武帝采纳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卫绾没有直接指斥黄老之言,但是好黄...

临渭区1323090462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 -
绪卞丽珠: 不需要其他学派发展,只允许儒家学派弘扬

临渭区13230904622: 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 -
绪卞丽珠: 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汉武帝在统一文化思想领域的具体表现,断绝了研读其它著作当官的机会

临渭区13230904622: 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绪卞丽珠: 董仲舒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同年,武帝采纳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卫绾没有直接指斥黄老之言,但...

临渭区13230904622: 汉武帝为什么采取董仲舒的主张 -
绪卞丽珠: 汉初崇尚黄老无为,令社会得以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至汉武帝时,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及统一全国思想,遂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采纳董仲舒建议,以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更化善治,德刑并用,一统纪而明法度,使民知所从.此外,汉武帝又大量提拔儒生充当中央和地方官吏,不治儒学之博士皆被罢免,由是自宰相至地方官几乎全由士人充任.汉武帝又设五经博士,专授儒家经典,同时又设太学、办学校、察举孝廉,使儒家理论渗透到各阶层领域,成为国家政策及管治的理论根据.

临渭区13230904622: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历史的影响有何利弊? -
绪卞丽珠: 统一学说,统一人民思想有利于对国家的控制,但抑制了各学派的发展...也就没有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