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楚王问鼎”中“鼎”的由来

作者&投稿:敖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楚王问鼎的鼎是什么意思~

楚王问鼎”一事出自《史记·楚世家》。晋楚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王孙满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楚庄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周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楚庄王只好退出周疆。但是,楚国北上争霸的行为并未中止

晋楚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王孙满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楚庄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周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楚庄王只好退出周疆。但是,楚国北上争霸的行为并未中止。对“楚王问鼎”,学术界存有争论。有兴趣者可参阅顾铁符《楚庄王问鼎质疑》(载《夕阳刍稿》,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版)。

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呢!

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煮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君主`大臣等权力的象征。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是古时的炊具,比较大,后成为一种权利的象征

是古时的炊具,比较大,后成为一种权利的象征

去专业的成语字典里查,还是自己翻字典好,记得住

霸王举鼎啊,很大个很重的鼎。。。。


成语“楚王问鼎”中“鼎”的由来
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

翻译楚王问鼎
八年(前606),楚国讨伐陆浑戎,到达洛阳,在周都郊外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王。楚王向王孙满询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国家在于道德不在于宝鼎。”庄王说:“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销毁刀剑上的刃尖便可以铸成九鼎。” 王孙满说:“哎!君王忘记这些了吗?过去虞夏昌盛时,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让九...

楚王问鼎中原发生于什么时间?
楚王问鼎发生于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国的崛起楚国先祖是颛顼后裔。商朝时期,楚人在商人的驱逐下被迫逐渐南迁。商朝末年,芈熊率众投靠周文王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周灭商之后,周成王封芈熊之后芈绎为子爵,诸侯国楚由此封邦建国。从“子爵”之封就可以看出,芈绎在周朝的地位并不算高。楚国...

描写楚王的谚语,歇后语
谚语: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楚王问鼎 歇后语:楚霸王自刎乌江--- 没脸回江东 楚霸王种蒜 - 栽到家了(比喻失败惨重,或当众出丑)楚庄王猜谜语 - 鸣惊人(比喻平常不露声色,突然作出惊人的事情)

楚王问鼎的故事
在古文记载中,流传着一个关于楚王问鼎的著名故事。楚庄王率军攻伐陆浑之戎,抵达洛水,向周王室展示实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王,期间,楚庄王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王孙满则强调,鼎的重量并非由其本身决定,而是象征着德行。夏朝因德行深厚,九鼎得以铸成,大小虽小,却因德而重。反之,夏桀和...

楚王问鼎,虚有其表这两个成语故事
楚王问鼎 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河,陈兵于周王室境内。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大小、轻重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鼎。以前夏代刚刚拥立有德之君的时候,描绘远方各种奇异事物的图象,以九州进贡的金属铸成九鼎,将所画的事物铸在鼎上反映出来。...

楚子问鼎讲的是什么成语典故?
对“楚王问鼎”,学术界存有争论。有兴趣者可参阅顾铁符《楚庄王问鼎质疑》(载《夕阳刍稿》,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版)。楚国的王族来自中原。西周前期,居于江汉的楚国甚弱,不闻于诸侯。西周后期,楚国始大,周王在楚国北部汉水之阳设立姬姓诸国,以遏制楚国向北发展。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楚国开始开疆...

“问鼎中原”的典故。不要太多,一两句话。有好评。
问鼎中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

请问:楚王问鼎 和 燕王设台 的出处是什么?
鼎是周朝时王位的象征,楚王问鼎说明楚庄王随着势力的强大,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

问鼎中原的意思
问鼎中原(鼎:古代一种三足或四足两耳的器皿,禹铸九鼎,夏、商、周三代视为传国之宝,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泛指中国)原指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后用于比喻有夺取国家政权的野心。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长丰县18589882882: 成语“楚王问鼎”中的“鼎”的由来
宿策牛黄: 鼎是王外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长丰县18589882882: 在楚孑问鼎这个故事中,楚庄王为什么要问鼎呢 -
宿策牛黄: 楚庄王觊觎周室之意.所以问鼎,想要称霸 《史记》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问鼎中原”的由来.

长丰县18589882882: “问鼎中原”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不是与楚平王有关 -
宿策牛黄:[答案] “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

长丰县18589882882: 七年级上历史作业课堂内外 -
宿策牛黄: (1)楚庄王 (2)鼎在春秋时期是国家权利的象征.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九鼎.楚国当时地处南方,而周天子位于中原地带.因此,楚王问鼎就表示当时的楚王有取周天子而代之的野心.再后来的发展中,这个词就表示了夺取政权,建立新的政权! (3)问鼎中原 4)城濮之战 望采纳

长丰县18589882882: 问鼎中原这个典故指的是春秋时期哪一历史人物? -
宿策牛黄:[答案] 楚庄王 成语典故:洛阳是东周的都城.楚庄王亲自领兵打败在陆浑一带的戎族以后,又到周定王的边境阅兵,显示楚国势力... 他一边走一边想:自古以来,任何人不敢过问九鼎,今天楚王问九鼎的轻重和大小,而且那样蔑视九鼎,是把周天子没放在眼...

长丰县18589882882: 历史上九鼎为哪九鼎? -
宿策牛黄: 九鼎不是周天子所铸的九鼎,而是大禹所住九鼎.据《春秋左传》记载,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后来辗转传到周朝,成为传国的象征.所以也就有了后来楚王问鼎之事了,还好当时周的使臣巧妙的以天下之望在德而不在鼎巧妙的避过.后来,周更为衰弱,就有了秦武王举鼎的事件,可是秦武王不过一匹夫只勇,结果举过鼎之后,由于鼎非常之重,武王受了重伤就菜掉了.后来秦统一之后,好像在运鼎途中有两只鼎掉到洛水之中了,虽经打捞但是没有结果.

长丰县18589882882: 古代鼎是权利的象征,这里面有什么典故吗??
宿策牛黄: 鼎在最初作为权利的象征,在大禹时期制九鼎表示天下九州,用鼎来象征王权;后来还发生过比较出名的楚王问鼎 都是典故.

长丰县18589882882: 鼎字选择意思 -
宿策牛黄: 帝业事业

长丰县18589882882: 问鼎中原的意思 -
宿策牛黄: 这个成语是说楚王询问周王来慰劳的使者说:天子的九鼎有多重?说明楚王意在争霸中原. 意思是有野心,想据有占据天下的意图.

长丰县18589882882: 楚庄王问鼎的用意 -
宿策牛黄: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中原”之典 周室衰败,楚王问鼎,藐视之意 鼎是周朝时王位的象征,楚王问鼎说明楚庄王随着势力的强大,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