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岭南文化内涵的古文诗句

作者&投稿:彤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是不是文言文?~

是的。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文言文包括古诗类、古文类、历史类等等。其中古诗就属于文言文当中的古诗类。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诗经》、《千家诗》等,都是著名的古诗。

扩展资料:
文言文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言文

古诗文的鉴赏有这样两个要求: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同学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以至做题时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同学们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广泛的积累,尽可能多的掌握古诗词。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鉴赏技巧,它是应对考试的重要手段。关于积累,同学们要在平时多下功夫;关于技巧我就以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第16题为例谈几点。此题就是考察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考查文化素养和底蕴的题目。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解析:
一、每一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所以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这些是鉴赏古诗词首先须考虑的问题,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初读原诗,注意作者戴复古下有注释,为南宋后期诗人,由此可以联想当时的背景,南宋非常懦弱,偏安一隅。戴复古就生于"吾国日以小,边疆风正寒"、"人以廉称少,官从辟奏多"的靡靡不振的南宋。其父戴敏愿山野吟诗而终身布衣不仕,名重当时。戴复古自晓事起便"遂笃意古律"。笃意古律,在台州海边一隅肯定缺少视角纵深,走,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复古先生咬咬牙,离开了"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的故乡,迈开沉重的脚步,开始了他遥遥无期的漂泊旅程,一走就是50年。戴复古的漂泊,从他第一步起就充满深深的忧愁。面对"麦麦少朝充食,松明夜当灯,老妪逢人哭,吾儿死谢陵"的同胞,诗人激动了!诗人愤怒了!诗人流泪了!是汉子要拍案而起,是匹夫要高歌直前!带上这份冲动,诗人无法掷投梭标,无法谋略救国,且以他泣国哀民的诗文呵护疮痍的山河,一抒心中之豪情,一吐胸头之块垒。
二、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中国古代的诗歌表达相对含蓄,往往托物言志或写景抒情,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所以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诗歌中的情往往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这首《江阴浮远堂》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就是"愁"。"万里愁"是诗人登浮远堂的感喟。"愁"本是无形之物;"万里"是虚指的数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在这里诗人借助江、山来烘托表现这种深愁,于是使原来抽象的情感,显得十分形象、真切,直贯诗末。上联写江,是近瞰。诗人将"大江流"与"万里愁"并提,既是望江水生愁,于江水寄愁,也是借江水喻愁。长江万里,愁亦万里;江流不尽,愁也无尽;无"大江流",何言"万里愁"?下联点山,是远望。"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作者登上江阴浮远堂后,眺望而产生了山河破碎的感受,因无山遮隔,致使中原沦陷之地,尽在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愁之感。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以不见所思为恨;却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这就不能不望了。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实际上是对"愁"的进一步解释,因此这一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是借山寄愁的一种非常含蓄的表达。
三、注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要重点明确,顺序合理,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如果语无伦次,用语模糊,即使理解对了,也可能丢分。
关于用语准确,表达到位,我建议大家掌握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侧面描写: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最后,需注意两点:第一、;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平时的钻研和积累。第二、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运用。比如辛弃疾的词大部分是反映抗金爱国、反对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现农村闲适生活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苏轼

岭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获得了相应的缤纷表现。岭南学术思想,吸取由中原相继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这里既有雅文化、精英文化——如江门学派、岭南画派、岭东画派,又有市井文化;同时,还要顾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所体现出的文化,如“自梳女”、“结金兰会”和“不落夫家”等等。岭南的文学艺术雅俗并茂,岭南画派、岭东画派、粤剧、潮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诗人张九龄、学者陈献章享誉全国,电影最先从岭南传入,而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奠基者郑正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蔡楚生。岭南教育起步较晚,但宋明办书院风盛,如潮州府在宋朝就有三大书院,其中两大书院韩山书院,元公书院的建制规模都比较大。到了近代更是领教育革命之先。葛洪在岭南炼丹,创金丹道教理论,并有贡献于化学、医学。伊斯兰教、佛教较早从海路传入岭南,惠能创中国化佛教——禅宗南派,影响及于全国以至世界。岭南的农技、手工技、医学等在中国科技史上有一定地位,明清之际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中国最早的生态农业,而潮汕人精工细作,种田如绣花。郑之侨所著的《农桑易知录》更是一本幸存的珍稀古代农书。西医东渐,中国的西医院、西医学校以及西医生,均在岭南最早出现。岭南民俗与岭南饮食,异于北方,最富于地方特色。岭南文化中的艺术部分,颇具特色,以粤剧、潮剧和汉剧为例,它们扎根于南疆,又吸收了中原和周边文化,很值得探研。北有秧歌,南有英歌,英歌这样一个南方艺林的奇葩也是值得关注。

一丶唐 · 司空曙《送人游岭南》

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

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

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

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二丶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三丶唐·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四丶唐·柳宗元《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五丶宋·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有“岭南文化内涵”的古文诗句有哪些?
一丶唐 · 司空曙《送人游岭南》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二丶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

有岭南文化内涵的古文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苏轼 岭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获得了相应的缤纷表现。岭南学术思想,吸取由中原相继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这里既有雅文化、精英文化——如江门学派、岭南画派、岭东画派,又有市井文化;同时,还要顾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所...

岭南文化的诗词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5.有岭南文化内涵的古文诗句 一丶唐 · 司空曙《送人游岭南》 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 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 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 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二丶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

从百越先贤到南园诸子,「 ”南园风骨”与岭南文化史间的二千年脉络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在我国古代史上,「 ”粤越一也”,都同属禹贡中的扬州之境,因而《百越先贤志》(被归为「 ”岭南遗书”的一部分)中就记述着北至会稽越地、南至岭南「 ”粤地”的先贤事迹,皆因「 ”越粤”本是同一含义。 《百越先贤志》前序中说:「 ”两汉兴...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30首诗句
解读:张九龄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对于岭南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故乡在韶州曲江,也就是现在的广东韶关市。这首怀乡之作素练质朴,而思乡之情,切切难忘。 头两句描写夜里出行,然后因月思乡,五六句写四周清寂,想来诗人正望月沉思,七八句是换季带来的愁意,最后一声鹤鸣作结,也不知诗人是否独坐了一晚?

古代所说的岭南位于中国什么地方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而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在行政上,岭南曾是唐代行政区岭南道之名,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及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

有文化有内涵用文言文
2. 有“岭南文化内涵”的古文诗句有哪些 一丶唐 · 司空曙《送人游岭南》 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 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 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 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二丶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

谁能帮我写一篇对南越王赵佗的评价的作文300字
我以白话古文形式写评价 赵佗者,真定人氏,生于公元前237年。 于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之命征岭南,略定南越后,任为南海郡龙川令。秦二世时,受南海尉任嚣托,行南海尉事。 秦亡后,出兵击并桂林郡、象郡,自立为南越王, 实行“和揖百越”的民族平等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发展当地经济文化。 汉高祖十一年曾下诏赞...

文言文与粤语
2. 粤语和文言文有什么联系 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它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 粤语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国”,是一个泛称。民间亦称“白话”、“广东话...

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
文言的表达力之丰富,乃是本次人类了不起的瑰宝,可是由于近代以来白话文强制性的成为主体语言表达形式,人为地生成了一个文化断层与鸿沟,主体是白话文的教学使中国这几代人再也读不懂祖先留下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内涵,而考据古书成了专门人士干的事,又摄于一种残暴的 *** ,而不敢研究经世致用和天人合一返本...

启东市15012298785: 有“岭南文化内涵”的古文诗句有哪些? -
蛮艳呋麻: 一丶唐 · 司空曙《送人游岭南》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二丶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

启东市15012298785: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岭南文化独树一帜,请你搜集两首关于岭南文化的诗词, -
蛮艳呋麻: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日啖荔枝三百颗.唐代岭南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兰叶春葳蕤,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卢橘杨梅次第新,对于岭南文化留有笔墨.望采纳~ 宋代苏轼的《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苏轼和张九龄都是被贬谪到岭南的官员,同时也是诗人, 不辞长作岭南人

启东市15012298785: 关于岭南文化的诗句有哪些呢 -
蛮艳呋麻: 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区仕衡 (宋)《岭南大雪》 海冻珊瑚万里沙, 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 谁问袁安处士家. 宋之问(唐)《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启东市15012298785: 关于“岭南文化”的3首诗词是什么? -
蛮艳呋麻: 1. 《岭南大雪》 宋 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 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 谁问袁安处士家. 2. 《题大庾岭北驿》 唐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3. 《惠州一绝》 宋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启东市15012298785: 急求关于岭南文化的诗词 -
蛮艳呋麻: 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启东市15012298785: 请问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诗歌有那些?散文也可以.谢谢! -
蛮艳呋麻: 56五岭 睡狮猛醒,冲天怒气撼五岭.五岭悠悠,悠悠此情到宇宙. 挥毫泼墨,笔下大潮狂起落.潮落诗成,天下何人可争雄? ——————摘自白玉《新锐诗三百》

启东市15012298785: 关于岭南文化的诗词
蛮艳呋麻: 岭南特色道文化,鸟语花香景如画.山清水秀人俊美,四季常有不同花.

启东市15012298785: 关于岭南文化的诗词3首 -
蛮艳呋麻: 惠州一绝(苏轼)

启东市15012298785: 关于西关或岭南文化的古诗句或对联.急求! -
蛮艳呋麻: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启东市15012298785: 形容广东的诗句有哪些? -
蛮艳呋麻: 1、惠州一绝【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2、岭南大雪【宋·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3、客居岭南【宋·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4、送人游岭南【唐·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5、春日岭南 【宋·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原本说岭南的荔枝甘美,传达出人们喜爱之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