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范的名人,宋朝第一人物

作者&投稿:勇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姓范的名人

提起范仲淹,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就是一个文人形象,也都熟悉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为民情怀,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豁达胸怀。其实,范仲淹是一个文武全才。而且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他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传道授业,心系社稷民生,秉公直言,致君泽民,用其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志趣节操感召着无数的人。

(范仲淹画像)

一、范仲淹文学成就简介

范仲淹不仅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而且文学艺术成就非常之高,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无论诗、词、文、赋都成就斐然。范仲淹一生诗作颇丰,仅在《全宋诗》中就留下302首之多。他的诗意境高远、清新明朗、恬淡质朴,是宋诗中的精品;范仲淹流传下来的骈赋35篇,而且开创骈赋理论研究,zuò《赋林衡鉴》一文,对骈赋创作进行理论总结,提出“体势”说;范仲淹的词自成一家,《苏幕遮》《渔家傲》等名篇被永久传唱;范仲淹成就最大的是古文创作。范仲淹的古文常常记叙夹杂抒情,简洁典雅,收放自如,其中《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

可是,他的成就不仅限于文学方面,他在军事武功、政治改革方面均有极高的成就和贡献,他的一生,是个逆袭的典范,人生简直开挂。

二、历代对范仲淹的评价

范仲淹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深受人们推崇。历代对他都评价极高。

王安石说他:“一世之师,yóu初起终,名节无疵”

王十péng说他:“堂堂范公,人中之龙。正色立朝,奸邪不容。材兼文武,永履仁义”

黄庭坚评价他说:“范文正公,当时文武第一人”

朱熹评价他说:“文正杰出之才??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罗大经说:“国朝人物,当以范文正为第一,富韩皆不及”;

元好问说:“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

王世贞说:“问宋臣,曰:李文靖之远、王沂公之公、韩魏公之重、范文正公之廓、司马文正公之笃,庶几尔”

毛泽东评价他说:“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三、穷苦颠沛的童年

范仲淹原名叫朱说。本来他姓范,出生于官宦之家,但由于五代十国时的时势战乱,到了他父亲那一代已家道中落。范仲淹出生没多久,父亲就病逝了。幼年丧父,无依无靠。母qīn谢氏是一名小妾,也被赶出家门,为了生计,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两岁大的孩子改嫁山东邹平长山朱文翰,而范仲淹也随继父姓,取名朱说。

继父朱文翰是一个小官吏,母子俩的生活suī清贫,倒也算安稳了。朱说从小就表现出了他的天赋和自律。其他兄弟姐妹整日嬉戏玩闹,游手好闲,唯独他酷爱读书,以书卷为友,刻苦上进。

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朱说被送去醴泉寺读书。寺内住持对朱说疼爱有加,生活上常接济他。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嫉妒,常常戏弄他。为躲避喧嚣,朱说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米煮粥,待凉后从中间用十字划开,每顿吃一块,再切上一点野菜,撒上盐末吃。这就是“划粥断齑”典故的来历。

(传说范仲淹读书的山洞)

四、少有大志,逆袭改变命运

如果不出意外,朱说就会像大多数普通家庭的hái子一样,平平淡淡过一生。可在朱说二十多岁时,偶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不是朱家亲生子,tā原本是范家的人!

通过母亲的诉说,朱说得知自己范家一族已然没落。知道真相后的朱说,除了对朱家的感激,还立下大志,他要光复范家的荣耀。从cǐ,他拼了命地读书,考到了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里读书的,大多是达官显贵子弟,朱说不去和他们攀比,而是埋头读书,昼夜苦学,五年来不曾解衣宽带,舒舒服服睡过觉。要是读书困了,就用冷水洗洗脸。

他的一个同学,看到朱说整天吃的米粥咸菜,生活十分清苦,就给他送来一些丰盛的饭菜,几天后,同学再来到朱说门前时,发现饭菜纹丝未动,便怒气冲冲找朱说理论。朱说说:“我感谢你的好意,但我不能接受,因为我过惯了清苦的生活,怕尝过这些美味的饭菜后,再也吃不下原来的饭了。”

在求学期间,有一次宋真宗来到了应天府,应天书院的学生全都跑出去,争着去一睹皇帝的真容。唯独朱shuō岿然不动,依旧继续读书。有人问他:“皇帝来了,你都不想去看看他的真面目吗?”朱说回答:“皇帝迟早是会见到的。”这不是吹牛说大话,而是源于十足的底气。果不其然,这句话不久就实现了。

三年后,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自此步入仕途,用自己惊人的毅力改变了命运,成功逆袭。他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奉养,自己也恢复了范姓,并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范仲淹!

五、为官清廉,秉公直言,造福民生

在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期间,他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纠正了许多冤假错案,受到百姓爱戴。

宋天禧年间,范仲淹刚过而立之年,调任泰州盐仓监。当时泰州地处沿海,海堤常年失修,潮水时常涌入,令肥沃的土地渐渐颗粒不收,饥荒严重,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外逃。范仲淹满怀“有益天下之心”上书泰州知州张纶,建议急速修筑捍海堰,以救万民之灾。有人责备范仲淹越权奏事,范仲淹直言道:“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正是我分内之事!”也有人以筑海堰后难以排水而予以反对。而张纶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奏请朝廷批准,并命范仲淹负责修筑捍海堰。当时范仲淹征调4万余人,历时3年多修成捍海堰。堰成后成效显著,“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外出逃荒的百姓纷纷回归家乡,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人们把这条捍海堰称为“范公堤”。

六、执教兴xué,整顿弊政,直言敢谏

在修筑捍海堤期间,范仲淹的母亲病逝,他回家守丧,居南京应天府。时晏殊为南京留守、知应天府,闻知范仲淹的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矫正学风、崇尚德操、以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书院学风为之焕然一新。

因政绩突出,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多次因直谏被贬谪,梅尧臣劝他少说话、少管闲事。范仲淹作《灵乌赋》,说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他刚正不屈的凛然气节。

七、戍边西北,抵御外敌,威震西夏

如果以wèi范仲淹就单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书生,那就错了。他的军事才能也惊人的出众。

公元1038年,党项头领李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一改往日对宋朝俯首称臣的姿态,率军侵犯北宋边界。战报传来,朝野震惊。边事吃紧,宋仁宗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

公元1040年,李元昊再次发兵攻打北宋。范仲淹主动请缨,来到延州(今延安),镇守边疆。范仲淹更改军队旧制,重新整兵,大胆启用本土人才,并且任用羌人,加强军队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筑清涧城和_城,作为军事基地,增强防御力量。他审时度势,没有盲从皇帝的命令主动出击,而是以守代攻,在险要之地筑城池,修营田。范仲淹运用自己的计谋一次次击退西夏人,他的名号也威震西疆,周边不少部族主动降伏大宋。李元昊也向北宋称臣,签订庆历和议,西北边疆的战事得以平息。

(今延安宝塔山下关于范仲淹的石刻)

八、庆历新政,以图革新

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召回范仲淹,授其为枢密副使。当时北宋王朝内忧外患,官僚队伍过于庞大,行政效率低下,内有日益严峻的朋党之争,外有党项人的虎视眈眈。时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yú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开始施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在选任官吏方面,精简冗官,明确官吏升降制度,严格考核举士,慎重选择地方长官;在军事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经济,减轻赋税徭役,整顿军备;在法治方面,yán明朝廷号令,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

(范公碑)

庆历四年(1044年),更定科举法。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次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改革以失败告终。新政失败后,范仲淹遭到吕夷简等人的打击,被贬至河南邓州,他的好友滕子京也被贬至岳州。

(岳阳楼)

公元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病逝。在范仲淹死后,人们才发现身为朝廷重臣的他,遗产连回乡的路费dōu不够,真正的两袖清风。范仲淹的一生,正如他的谥号“文正”一样,文治武功,正直磊落,他的德行和节操,是文人士大夫的榜样,被誉为“宋朝第一人物”,实至名归。

除了范仲淹,范姓历史名人还有谁?

1、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

2、范睢: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备弯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3、范增:公元前206(汉元年),范增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jiè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4、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人东汉时期党人名士,与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尹勋、蔡衍、羊陟并称为八顾。又与刘表、陈翔、kǒng昱、范康、檀敷、张俭、岑_并称为“江夏八俊”。

范滂因被举荐为孝廉、光禄四行出任冀州请诏使,漏拍后调任光禄仿搜闷勋主事。后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任职。太守宗资先前听说过范滂的名声,聘请他到郡府中担任功曹,把政事交给他处理。延熹九年(166年),牢修诬陷指控“党人”结党,范滂获罪被关进黄门北寺狱,后来审判结束释放回乡。

5、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姓范的名人有那些?

可以是范仲淹:字希文。祖籍_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皇_四年(1052年)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宋代有哪些名人?
岳云、张宪都是真实存在的抗金名将。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六位都是宋朝的。宋词的婉约派词人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欧阳修等人,豪放派词人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还有范仲淹、文天祥、王安石、杨万里、范成大也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文学名人。

宋朝的名人(宋朝的名人故事)人物介绍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宋朝的名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宋朝的名人故事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宋朝所有著名人物有哪些?文学: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2、司马光——(1019年11月...

宋朝名人有哪些
1)宋太祖赵匡胤 (2)欧阳修 (3)包拯 (4)王安石 (5)司马光 (5)苏东坡 (6)朱熹 (7)岳飞 (8)沈括 (9)文天祥 (10)宋江

范氏的起源
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卒諡文正。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宋江苏省吴县人,有文名,尤工诗,与陆游、杨万里齐名,官至参知政事。著有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志等。地望分布:山东高平郡。范姓起源参考之二:范家风范 范字单从字义上看,有模具...

姓氏范的来源
尊范武子(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追源于三皇五帝之尧帝,往上可追源到黄帝轩辕氏及少典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移到了杜邑,周宣王冤杀杜伯,于是儿子杜隰叔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法官),以官名改姓士,生了儿子士蒍(wěi),...

范彝是谁?他是哪朝代的?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抵制商人开始,我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传统中,均以“士(这里的士,不是广泛的知识分子,而是儒家知识分子)、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即使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却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

宋朝能赢的一流名人只有以下六位其余都是浮云
纵观大宋,能出招的一流名士只有以下六位:第一名:岳飞南宋抗金名将鞠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军事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在北宋末参军,从1128年遇到宗泽到1141年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交战数百次,所向披靡。140年,洪雁兀术灭盟,攻打宋朝,岳飞率兵北伐,先后收复...

宋仁宗时期,出现了哪些名人和那些发明?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

宋仁宗身边有哪些能臣,晏殊、韩琦皆为一代名臣
宫廷大剧《清平乐》开播以来,受到了很多古典剧迷的热烈追捧,这部剧不仅真实再现了北宋时期的服饰和礼仪,其人物形象也非常考究,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清平乐》可以说是一部了解宋仁宗时期文化和历史的绝佳范本。今天让我们边看剧,边感受宋仁宗身边的每一个文臣的精彩人生。晏殊 《清平乐》中,第一个出场...

历史名人范痣鲁国公
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 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临终托孤,命范质为顾命大臣,辅佐七岁的恭帝柴宗训。封为萧国公。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忽传北汉、契丹联兵南下,令赵匡胤统帅禁军北上。初三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范质率王溥、魏仁浦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环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

红星区13547245055: 范仲淹背景资料 -
曹青柏力: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

红星区13547245055: 填出在括号中正确答案 ①范仲淹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有《范 -
曹青柏力: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司马相如、扬雄、班固3、杜甫

红星区13547245055: 范仲淹简介50字左右? -
曹青柏力: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1]),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2]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

红星区13547245055: 范姓历史名人 -
曹青柏力: 范蠡:春秋战国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范雎: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提倡者 范增:秦朝末期政治家. 范宁:东晋经学家:范晔之祖父. 范晔:南朝宋国政治家.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 范纯仁: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之次子. 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褒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文程:清初重臣 范无病:佛教人士

红星区13547245055: 范氏的由来范姓的家谱,以及范姓的起源
曹青柏力: 关于范姓的姓源,根据《姓纂》的记载是这样的:“帝尧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 “卧薪尝胆, 勾践复国”中的范蠡,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范蠡的更难能可贵之处,是...

红星区13547245055: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资料 -
曹青柏力: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慷慨抗节,不畏...

红星区13547245055: 古代名人雕塑范姓有哪些人
曹青柏力: 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又称范伯、邸夷子皮、陶朱公.楚国宛三户人(今... 著名清朝开国宰辅、文臣领袖,杰出政治家、谋略家.有“清初第一文臣”之称,曾...

红星区13547245055: 宋朝文学史上有那些名人 -
曹青柏力: 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岳飞、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宋朝因为极其重视文教,学术文化的成就极高,中国文化至此更趋精深成...

红星区13547245055: 范姓有哪些名人?
曹青柏力: 范蠡(生卒年不详):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因经商而成 为巨富,自号陶朱公,是我国儒商之鼻祖,后人尊称“商圣”. 范雎(? 一前255):也叫范且,字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其提出的“远交近攻” 的战略思想,不仅为秦国逐个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战略基础,并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 政治、外交思想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后汉书》.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死后谥 号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著有《范文正公集》一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