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修行,诗看苏轼的“看开了”

作者&投稿:丛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半生修行,诗看苏轼的“看开了”

看不淡人生,不妨读读苏轼。

苏轼一生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轼的一生都在寻找人生真谛的途中。好在,他看开了,学会了与艰难的人生握手言和。贺知章谓李白谪仙。李白的诗才与豪放,往后数千年亦无人可齐肩。

能谓“仙”的另一人便是苏轼——自修成仙。苏轼的一生,可谓修行的典范。

意气风发他有过;一贬再贬他经历了;羽化登仙他是。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轼的自嘲,又何尝不是苏轼的看开?何用论得失,行迹已是答案。

如今交通便利,我们轻轻松松便可涉足千里。可真真正正用脚丈量土地,却很难做到了。

我们不妨就着苏轼的诗词,去看看他半生漂泊后的心境。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给心情松松绑,感受苏轼诗词里的生活真谛。

今天我们分享8句,苏轼诗词里的“看开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翻译: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 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出处:

《定风波》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翻译: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出处: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体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翻译: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出处: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人生有味是清欢。

翻译: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出处:

《浣溪沙》宋·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翻译: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出处: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翻译:

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出处:

《西江月·平山堂》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翻译: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 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出处:

《和子由绳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做个闲人。几时归去,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翻译: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案牍劳神,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出处:

《行香子·述怀》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苏东坡,号东坡居士,这个大家都知道,这居士就是在家修行佛法的人才叫做居士。所以看这首题西林壁就很有禅意。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同样的山不同的角度看都不一样。外国人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寻求佛家清净的诗句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宋。苏东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什么观摩诘之画什么
王维的诗作受到禅宗思想很深的影响,他的山水诗和酬赠诗中往往包含深远的禅意,此外还有大量以佛教修行为主题的咏禅诗。王维诗中最爱用“静”“澹”“远”“闲”一类字样,还有“禅”“寂”“空”“无生”等佛家用语,他能够用静定从容的闲适心情,去观察大自然,抒写于笔端,作成绝佳的诗句。王维...

苏轼的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什么意思?
“岁月浓淡总相宜,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意思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好的坏的都能坦然接受,大起大落都是人生的正常风景。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平淡恬然的心境,内心平静祥和、简单淡定,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才能享受最真实的快乐。后一句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诗词《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

谁记得苏东坡的词。什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因为自然界和仕途上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但在词人心中却无晴雨,因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词人始终是泰然自若的。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

苏轼对狎妓被拒还伤人的僧人写出了什么批判的诗词?
苏轼听闻经过后,让了然把小臂露出来,果真上面刻着那两句诗,苏轼气得鼻子都要歪了,文人?僧乎?可这叫哪门子的文人和僧人?简直不可救药!既然事实这么清楚了,苏轼就拿笔在手,开始写判词,竟然是一首诗词: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人,...

《苏东坡传》——人生有多苦,我就有多甜
如果有一天因为世俗的处处紧逼而让苏东坡实在走投无路的话,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钻进诗的世界中。我们对苏东坡的印象,大都是来源于他所写的诗中,那时的我们看苏轼,就像看李白的一样,白衣飘飘,一樽酒,一把剑,仗剑走天涯。但现实中呢,也许是在街市上为买块猪肉跟肉贩讨价还价;为尝一口烤羊脊骨化身屠夫在案板...

别人怎么评价苏东坡的信仰?
同卷“苏东坡前身五祖戒禅师”条曰:《龙舒净土文》曰:“五祖戒禅师乃东坡前身,应验非一。以前世修行故,今世聪明过人;以其习气未除,致今生多缘诗语意外受窜谪,生此世界,多受苦如是。闻东坡南行,唯带《阿弥陀佛》一轴。人问其故,答云:‘此轼生西方公据也。’若果如是,则东坡今生得计矣。”《佛祖统记》卷...

苏东坡每天跑10公里?可以豪迈,可以深情,可以喜气,可以忧伤!
然而,苏东坡的才情也不是与生俱来,在他43岁那一年“乌台诗案”的变故中,他的性命得以保全,而生命的轨迹也从此不同。“在苏轼的传记里,你常常会看到他的有趣,他从从来不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命的结论,而只是生命的片段领悟而已。它可以修正,可以修改,也可以再反证、再修行,它是一个过程。” 蒋勋这么看苏东坡的...

《苏东坡传》读后感
当年,苏轼做官时,他好友的父亲,陈xx,作为他的上司,不停地打压苏轼。哪怕一篇很简单的文章,苏轼都要写很多遍,因为陈xx怎么都能找到一点漏洞。有人说,陈xx是无中生有,他为此解释说,是看出了苏轼特别骄傲,怕他以后在官场上,会吃大亏,所以才打压他,磨磨他的锐气。想必苏轼有些是接受了,但是我想骨子里的东西并...

漯河市13410685182: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谷亲复方: 1、《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漯河市13410685182: 苏轼《荔枝叹》翻译解析 -
谷亲复方: 苏东坡《食荔枝二首·之二》赏析 食荔枝二首·之二 ·苏东坡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赏析】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

漯河市13410685182: 灵壁张氏园亭记的词语解释,要全面的 -
谷亲复方: 简述 元丰二年(1079)二月,苏轼由徐州移知湖州(古称吴兴),经江淮间,多追感旧游,记事赋诗,本文即作于此时.借对张氏园亭的艳羡,表达了对仕与不仕的看法,文末流露出个人的生活理想.文章看似平淡无奇却意蕴深厚. 灵壁,即...

漯河市13410685182: 苏轼表达旷达胸襟的诗词 -
谷亲复方: 苏轼的诗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

漯河市13410685182: 当局之谜旁观者清是宋朝大诗人( )在《 》中的诗句“( ),( )"说明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
谷亲复方: 当局之谜旁观者清是宋朝大诗人(苏轼 )在《题林西壁 》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诗句中的道理是: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漯河市13410685182: 我们都学过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谷亲复方: 比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是:庐山从正面看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模样都是不同的.尽管学生对文中意思是明...

漯河市13410685182: 有时候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所谓(),().宋代诗人苏轼的一句诗(),()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
谷亲复方:[答案] 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宋代诗人苏轼的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漯河市13410685182: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人苏轼的两句诗{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
谷亲复方:[答案]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 诗人道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知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漯河市13410685182: 苏轼最著名的30首诗 -
谷亲复方: 苏轼最著名的30首诗词,让孩子领悟宋词的造诣!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

漯河市13410685182: 归来仍是少年的上一句是什么?
谷亲复方: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上一句是“愿你走出半生”.意思是:希望你经历过人生坎坷与挫折后,依然能够保持少年时的赤子之心.表达人生会有种种经历和体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