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及过堂仪轨的要点及意义

作者&投稿:藩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华严五教章卷一有‘分教开宗’之说,即将宗教二字分开解释,一般以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称宗教。此外,或以宗为无言之教,以教为有言之宗;或以宗为宗门,教为教门。

扩展资料: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一)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二)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三)与‘科学’之关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宗教

1,宗教政策是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
2,这一政策有法律上的保障——宪法(国家根本大法)。任何强迫不信教的人去信教的行为,如同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一样,都是侵犯了别人的信仰自由,都是违法的行为。
因为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兵役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信教公民的平等权利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扩展资料:
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理由,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基于这一现实提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那种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的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就会很快消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那种认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第55页)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剥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教政策

“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中国汉传佛教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 所谓二时过堂,食存五观。 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五观之意为: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 在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梆)和葫芦型铁板(云板)。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吃饭。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向上问讯后维那起腔,大众齐唱“供养偈”。 接着维那师呼僧跋后,大众便开始用斋。丛林过堂多使用碗盘,少数寺院使用钵,碗盘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也不得出声、恣动。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并摄心用功,或持佛名号或参“吃饭的是谁”。末了,大众唱结斋偈。 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大众宣布,称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便加菜施众,或有居士斋僧布施也加菜。 中国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的众生。它是根据佛经中“旷野鬼神众”及“罗刹鬼子母”的典故而来,大众过堂时,都由一僧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简朴的丛林用斋,象征的是高远的智慧与宽广的情怀。 详说佛教过堂仪轨的要点及意义 来源:《人世间》杂志 作者:云乡法师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不能讲话,不能随便出声。吃饭前后念诵《供养偈》与《结斋偈》,表示供养诸佛菩萨、供养众生。吃饭时应当提起正念,食存五观,思量食物的来之不易与众生的苦痛艰辛,产生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和责任心。 行堂仪轨详解(图片来源:《人世间》) 过堂仪轨的要点与意义: 在过堂时,僧众排班,整齐有序地进入斋堂。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中堂的安静与庄严,以示对诸佛菩萨的尊敬。 起初,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摆放,筷子横放在碗前。开始念《供养偈》之后,也就开始行堂了。行堂的义工拿着装食物的桶和勺子,沿着桌子走来。过堂期间,僧众不能说话,要用特定的手势对行堂的人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一遍行堂时,只要僧众不拒绝,行堂的人通常就会把每种食物都在碗里装上一点。如果僧众不想要某种食物,或者觉得碗里的饭菜已经够吃,可将右手竖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卜方做——个遮挡的动作,以示刁二需要。 过堂时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要趴在桌上,不要低下头用嘴凑近桌卜的碗,双脚不要交义或翘起。不能浪费食物。 开始吃饭时,先把筷子和装着饭菜的碗先后移近自己,然后拿起筷子,左手将饭碗平端在胸前。 端饭碗时,拇指扣在碗边,其余四指平托碗底,古人称之为“龙含珠”。右手持筷子夹起食物送人口中,动作要轻柔而利落,古人称之为“凤点头”。对于稀饭、汤等流食,可以把碗端起来饮用,对于固体食物则不能把碗放到唇边扒拉着吃,一律使用筷子夹起来。 第二遍行堂时,如果僧众需要添加食物,就把碗向前移动,伸到桌子外沿附近。 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里比划一下,表示需要添加食物的多少。 想要添加某种特定的食物,就把那种食物从碗里夹起来,向行堂的人示意。 对于某种食物还想再添加一些,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边轻点一下。 对于某种食物只想要一点点,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比一下,表示“少量”。 对于稀饭,如果想要比较稠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里做一个竖插的动作;如果想要比较稀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划一下。 吃完饭之后,将碗叠起,放在靠近桌子外沿的地方,将筷子放在碗右侧距离约一寸的桌面上,筷子与桌沿垂直。 这一套复杂的过堂仪轨展现着佛门的威仪,然而过堂仪轨的意义不仅在于维持表面卜的优美大方。 佛教的修行让人们通过了解自己来改善自己,与正念觉知是分不开的。因此修行人要努力提起正念并保持觉知。然而普通人由于观照力微弱,经常忘失正念,过堂仪轨就是正念修行的增上缘。要使行为符合这套仪轨的各方面细节,并在沉默中进行有效沟通,必须集中精神,随时觉知自己在做什么和想什么。吃饭时不具备正念,心不在焉,妄想连篇,就是随着贪嗔痴在流转。 只要学会在吃东西时真正地提起正念,一定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感恩。那时候,也许你会忽然理解弘一大师说的“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既不为喜爱的饮食而狂喜,也不为不喜爱的饮食而烦忧。 端饭碗的“龙含珠”动作,有一个深刻的含义,喻示着众生皆有宝珠一般的佛性。佛性的开发从培养观照力开始,我们应该勇猛精进地修行,随时让正念提起。 欢迎光临!南无阿弥陀佛!(一点进入)


佛教把吃饭叫什么
佛教把吃饭叫过斋,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

两家院子中间隔断墙叫什么
叫过堂,走廊叫游廊,还有隔墙,影壁等,建筑物不同,名称也不同。过堂(guòtáng),佛门中的“吃饭”,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院子的外墙,是应该选择实墙还是做护栏物理墙虽然有更强的保护作用但是太...

家常仙过堂啥意思?
在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梆)和葫芦型铁板(云板)。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吃饭中间,如果需要添饭菜,应将空碗送到桌边,由斋堂服务员添,不可出声叫唤,碗筷应摆...

和尚早上念经叫早课,那和尚早上吃饭叫啥……
早斋, 纯素的,所以称作斋

灵山大佛过堂餐是什么意思?过堂餐多少钱?
【过堂】名词解释:即佛门中的“吃饭”,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传统礼仪的统一。吃饭过程应尽量保持安静,并且要吃完所有饭菜,不浪费。灵山大佛过堂餐一份,价值60元 ...

古代吃饭怎么说
如《三国演义》第四回:"今日老夫贱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3.过堂,过堂是佛门中的"吃饭"。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4.进食,进食也是...

佛教讲的五堂功课是指什么
1、佛教背诵的五堂功课指:楞严咒;弥陀经;八十八佛忏悔文;大悲咒十小咒;蒙山施食。另一说指:上殿、过堂、出坡、坐禅、诵经。2、近代汉地寺院通行的日常课诵“五堂功课”,是明末逐渐统一起来的。因为佛教在元代相当杂乱。明初稍加整顿,各寺的日常行事各各不同。其后逐渐统一,成为定规,就是...

两家院子中间隔断墙叫什么
叫过堂,走廊叫游廊,还有隔墙,影壁等,建筑物不同,名称也不同。过堂(guòtáng),佛门中的“吃饭”,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俗风情,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饮食形式与内容,就形成了另一番风貌。寺院除严格素食外,还根据有关戒律制定了相应的用斋过堂仪轨,这已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便,在僧伽生活中占有...

佛教中的一天是怎样的?
一般僧人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1、4:30起床(江浙一带日出较早,通常是3:00-3:30);2、5:00-6:00上殿做早课(延祥古寺为了方便全国各地不同时差的学员体验早课,特意定在6:00-7:00做早课);3、6:00-6:30早餐(吃饭也是修行之一,禅宗通常称为“过堂”)4、6:30-7:30开门,打扫卫生或做...

北江区18853941346: 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及过堂仪轨的要点及意义 -
仝喻萘哌: “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中国汉传佛教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

北江区18853941346: 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 -
仝喻萘哌: 佛门过堂的规矩过堂,佛门中的“进食”,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不懈怠故──就是不放逸...

北江区18853941346: 家常仙过堂啥意思? -
仝喻萘哌: 过堂,指旧时诉讼当事人到公堂上受审.亦称佛门中的“吃饭”,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过堂.僧尼吃饭都要过堂,...

北江区18853941346: 佛门吃饭为什么叫“过堂” -
仝喻萘哌: 不叫过堂 叫过斋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

北江区18853941346: 佛教术语表堂意思是什么 -
仝喻萘哌: 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大众宣布,称为“表堂”.

北江区18853941346: 佛教中所说的( )是指出家人吃饭的别称. -
仝喻萘哌: 用斋饭

北江区18853941346: 灵山大佛现在有过堂餐吗?门票多少啊?
仝喻萘哌: 我上周是和家人一起去的,门票是在同@程@网预订的,如果你是和朋友去的话门票只要158元 门市价要240元哦,你现在去的话,那边正好有过堂餐的活动,加过堂餐的话只要158元呢!!!我就是预订这个门票的,挺实惠的哦!! 【过堂】...

北江区18853941346: 67师父,佛教中三德与六味,指的是什么 -
仝喻萘哌: 三德指一、清净德,谓精洁无有荤秽.二、柔软德,谓柔软甘和而不粗涩.三、如法德,谓随时措办,制造得宜.六味指酸、苦、甘、辛、咸、淡.

北江区18853941346: 和尚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仝喻萘哌: 每天早晨大约四点起床,洗漱之后到大殿做早课,然后早餐,一天中的修行包括——有诵经、听讲经,学习戒律,出坡劳动,拜忏,参加法会,管理寺院事务,各司其职,等等.晚上6点左右,上晚课.晚上9点熄灯就寝. 目前,全国大多数寺院,僧人的作息时间大概都是这样的.我在几个寺院住过较长时间,是我亲眼所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