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精进的樊迟

作者&投稿:空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好问精进的樊迟(二)

尝到了学习甜头的樊迟,越来越喜欢学习了。樊迟不仅要弄懂什么是“知”和什么是“仁”,还要弄懂它们的不同。

这一天,樊迟再一次向老师请教“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的大问题了。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

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人道之事,敬重鬼神但要疏远一些,可以称为智了。”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对于难做之事要先于人,至于收获则要后于人,可以称为仁了。”

樊迟问:“老师,什么是知呀?”老师见这个学生进步很快,对君子之德孜孜以求,态度好多了,含义也丰富了。知者要把可知的务民之事做好,对不可知的鬼神之事要敬而远之。仁者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如果做到这些,就可以称为仁人了,就可以出仕做官了。

樊迟连续发问,孔老夫子的思维也连续升华,奥妙的哲理让樊迟脑洞大开,从而对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有了更深的理解。

樊迟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在师兄师弟们的帮助下,学业进步很快,但是,对“君子之仁”还不能十分通达。这一天,樊迟逮住机会,再一次向老师求教。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3.19)

樊迟向孔子请教仁道。孔子说:“平常居家要能恭,做事情要能敬,与人交往要能尽心有诚。即使到了夷狄之邦,这些美德也是不能够丢弃的。”

这已经是第三次问仁了。孔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子知其志远,再三嘱咐勉励,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固守这九字真言,不可抛弃。樊迟也深刻牢记。可见,孔子对樊迟也是疼爱有加和依依不舍,尽管曾经批评过他,最后还是要勉励他做好仁人君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永不抛弃!

孔子老师见樊迟进步极快,且有勇武精神,出门乘车就不再让子路驾车了,好让子路腾出精力去管理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带带那些小弟子,也可以一心一意地出去做官了。

这一天,樊迟正专心致志的驾着马车,忽然老师自言自语地主动地告诉樊迟说,“前几天,鲁国大夫孟懿子来问孝,我告诉他,孝就是‘无违’,他就走了。唉——”孔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樊迟见老师话里有话,就赶紧问道,“无违是什么意思呀?”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5)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行孝之道。孔子说:“不要违悖。”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悖’。”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应当以礼奉事;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

本来是孟懿子问孝,与樊迟无关,但樊迟既然知道了就要问个清楚。一句“何谓也?”也让孔老夫子把行孝的基本原则告诉了我们:要按照礼制来行孝。当父母健在的时候,要按照礼制的要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的时候,要按照礼制的要求安葬他们,还要按照礼制的要求按时祭祀他们,这样严格地做好而不违背、不僭越,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孝”。这一句“何谓也”的追问,既满足了樊迟的求知心理,也为千百年来的行孝制定了标准、树立了标杆。

孔子老师见樊迟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就经常带在身边,接替了子路“警卫团长”的职务。这一天,樊迟跟随老师和其他几位师兄在舞雩台边游玩游泳,吹风晒太阳,樊迟就赶紧抓住机会,向老师请教问题。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12.21)

意思是:樊迟跟从孔子在舞雩台下游玩,问到孔子说:“斗胆向您请教增德、去恶、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啊!把事情先做好,然后自然有得,不就是增长德行吗?攻治自己的过失,不要攻击别人的过失,不就是去恶吗?一时的愤恨,不考虑自身的安危,甚至连及父母,不就是惑吗?”

这一次,樊迟的问题上了水平了,是事关修身养性的大事。樊迟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孔子老师也不像从前那样骂樊迟是小人了,而是对樊迟大加赞赏,“问得好啊!”樊迟是个好学生啊!

尊崇道德、去除恶念、明辨是非,是困扰樊迟思想灵魂的重要问题,樊迟利用这次从游的机会一口气问了出来,酣畅淋漓。而孔子也给与了他最为实际也最易理解的答案。先努力而后获取,不就是尊崇道德吗?修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攻击别人,不就是去除恶念吗?一时冲动就发怒,甚至忘了自己忘了父母,不就是辨不清楚是非了吗?

大器晚成的樊迟,虽然跟随老师时间短,但由于勤奋好学,最终成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在孔子去世后,继承衣钵、兴办私学,将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扬光大!


儒道禅的生活趣味:上班是儒
这里的无倦,就是勤劳奋发的意思,对待自己的工作不应有厌倦,而应该努力精进,勇猛奋发。 第二层,忠。 这个忠字,不是秦始皇之后历代王朝所讲的死心塌地...有一次樊迟陪孔子散步,樊迟向孔子问了三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孔子回答:“先努力做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修养...

行业第一的文言文
(8) 又如:卒业;修业;毕业;业行(学业与德行);业精于勤(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9) 事业;功业 [...而他的另一个学生樊迟由于向孔子请教有关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而被孔子斥为“小人”;另一则说孔子把...更可以到农村投资建厂与农民兄弟同甘共苦,与社会学家孙立平所提到的中国社会“上层寡头化、下层民粹化”...

古文翻译
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他们说:“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便。当前圣君与贤臣相遇合,法制健全。拔除凶恶奸邪,晋升英俊善良。具有微小优点的都已录取,称有一技之长的无不任用。搜罗人材,加以甄别、教育、培养,对他们刮去污垢,磨炼得...

在弟子规中什么是团队有效合作的最重要保证
4、精进——学无止尽,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学也。”三字经也告诉我们“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员工和企业的成长无一不赖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习力就是竞争力。5、禅定——竞争激烈,社会浮躁,在这其中还需要有一种静的能力,静下来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去...

息称文言文
粗俗的有樊迟,狂妄的有曾点。孔子的老师,有老聃,有郯子,有苌弘、师襄,他的老朋友中有原壤,知已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她愈加精进,成为文王的贤内助,休养生息、储备重臣、重视教化、严治后宫等许多建议被文王采纳。 文王死后...

好学精进大器晚成的樊迟(二)
这一仗不仅使樊迟声名大振,也促成了鲁国国君和季氏接孔子师徒回国。孔子68岁回到鲁国后,樊迟才有了机会跟随孔子学习。因此,他跟随老师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孔子73岁去世,樊迟跟老师学习的时间也就5年。樊迟虽然有些迟钝,基础又不好,但精进好学,经常向老师求教,终于学有所成。孔子去世后,他和闵...

巴东县15377541174: 简单介绍一下孔子的学生 樊迟 -
象富瑞适: 樊迟(前515--?),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孔子学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在其未拜孔子为师之前,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

巴东县15377541174: 樊迟是什么人?他的资料! -
象富瑞适: 樊须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齐国人,一说是鲁国人.他是一个农民,在其未拜孔子为师之前,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业、辩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在受教于孔子期间,有一次,向孔子请教种植五谷和蔬菜的事,被孔子斥为“小人”.他学业上成就不大,但有勇武精神,但他不愧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追封为“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为“益都侯”.

巴东县15377541174: ...所以对他请教的问题,统统推说自己不如农民. C.在孔子看来,统治者根本不用学稼、圃,只要做到好礼、好义、好信,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D.樊迟虽然... -
象富瑞适:[答案] ⑴B(孔子仅仅认为樊迟是目光不够远大,分不清事物的轻重本末) ⑵批评得对,因为孔子确实不懂稼穑,且还批评想学习稼穑的弟子.(持其他观点亦可,只要能自圆其说) 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

巴东县15377541174: 《论语》“子路篇十三”一段话“樊迟请学......焉用稼?'"说明什么问题?孔子真的认为种菜没出息吗? -
象富瑞适: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巴东县15377541174: 樊池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象富瑞适: 是“樊迟”吧?是春秋时代的人. 樊迟,即樊须(前505或515-?),字子迟,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他求知心切,上进心强.有勇力,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并在对齐作战中表现出了才识.《子路》载他曾向孔子问种田种菜的事,孔子答“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去后,孔子却说:“小人哉,樊须也.”注:孔子这里是说樊迟没有大的志向.(参见网页链接)

巴东县15377541174: 孔子对樊迟的教育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什么问题,应怎样评价? -
象富瑞适: 在孔子看来,当权者治理天下,只须礼义信就够了,那里用得着自已种庄稼.这里孔子鄙视普通劳动者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巴东县15377541174: 古人老师传道解惑的故事 -
象富瑞适: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这四位学生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都向他的老师孔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问仁.孔子听了,对这四个学生居然给出了四个深浅不一、截然不同的答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

巴东县15377541174: 《樊迟问仁》中表现出孔子、樊迟、子夏各具有怎样的人物特点 -
象富瑞适: 孔子:博学、爱护学生.樊迟:愚钝、勤奋.子夏:聪明、机智.

巴东县15377541174: 仁在孔子儒学的核心地位 -
象富瑞适: 什么是“仁”?简单地说,就是“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对樊迟的回答.樊迟,前面说过,就是因为要学农,而被孔子骂作“小人”的那个.孔门弟子三千,被宣布为可以挨揍的有一个,挨骂的有三个.可以挨揍的是冉有,原因...

巴东县15377541174: 儒家用什么法宝 -
象富瑞适: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简单地说,就是“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对樊迟的回答.樊迟,前面说过,就是因为要学农,而被孔子骂作“小人”的那个.孔门弟子三千,被宣布为可以挨揍的有一个,挨骂的有三个.可以挨揍的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