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那几个阶段?

作者&投稿:历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哪些阶段?~

古代的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最低一级的为院试。主要是由省里的提督所主持考试,会在各个州,县监考并安排考试。针对的是所有读书人,这些读书人都可以来参加院试。这也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通过的这些考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秀才。




通过院试的这一批考生会参加乡试,乡试的等级比院试要高,这是属于省一级的考试。各省考试的地点会在省城,也就是贡院。考试的规模以及监考的力度都会有所提高。而根据一些史料记载乡试一共会考三场,而且每三天才会举办一场。通过乡试的被称称为举人。也会分出名次出来第一名就是会元了。而这些通过考试的会进入到下一轮的考试,也就是会试。
会试主要是有里礼部所主持的,会试也是十分讲究的,每三年才会举办一次。对于会试的主考官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是进士出身的大学士。会试同样会有三场考试,这三场考试都会涉及到不同的内容来考察考生的情况。通过会试得考生叫贡士。



殿试这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了,等格也是最高的,主要是由君主来出考题需要考生回答。主要涉及的内容多多是关于一些治理国家方面的问题。只要通过的考生就是进士,也会有前三名。第一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第二名被称为榜眼,第三名,这是探花。



科举考试是从隋唐开始的一直延续到清朝我国一直使用科举制,从而给广大的读书人带来了许多成为官员的机会,也成为了读书人一生的追求。科举制的延用也对于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四个阶段:院试、乡试、省试、殿试;
一、院试也称“小考”、“小试”,包括由知县主持的县试、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合格者成为秀才;
二、是乡试,又称乡闱,即省级考试。在各省省城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合格者叫举人,就资格做官;
三、是会试,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合格者叫进士;
四、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参加者均称为“进士”。

扩展资料:
为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科举考试中的常科是定期举行的,除非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改变以前的推荐制度,打破了门族,提升士族,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维护考试的公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在古代,我国很早便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体系,即前面所提到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作为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始于隋朝,结束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其间,“科举考试”制度经历过革新发展、停滞中落等不同阶段,最终在明朝进入鼎盛时期。


  在古代,学位有这么几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秀才。秀才可以不跪官老爷,享有国家福利。也算是进入上等人的阶段了。第二等级为举人。第三等级为进士。通常来说到了这里也已经算是出人头地,该出任官员了。秀才为府级考试选拔出的考生。举人为省级考试选拔出的考生。而进士则要通过在首都进行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由于皇帝看重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大凡参加科考的,一般必须经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程序。

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读书人,即所谓贫寒子弟,恐怕大都是难以走完这套科举考试程序的。因为这个过程不仅烧钱,还费时间,还要有一定的人脉基础。清代科举报考,有一定限制。籍贯无误,家世清白,非出身倡、优、隶、皂之家,未居父母之丧者,方准应试。除此之外,上自仕宦之家,下至寒微之士,均可报考。当然,求学读书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境过于贫寒,自然无力攻读应试,但这并非政府规定的报考条件。由于是公平竞争,许多寒微之士就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了功名。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没有人脉连第一关的县试都过不了。府试时间大多在四月,府试过了才能参加院试。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乡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成为贡士以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紧随在会试之后。殿试由皇帝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一路通关就算不出什么岔子,也得有个三四年才能完成这些考试。但是就跟我们小升初了才会学习初中内容一样,考过中考才能学习高中内容。考过童试的,肯定要花时间去演习更深入的内容才能参加乡试,然后这一层层通关的,正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的前半生。清朝科举制度几年一次这个问题是要分详细的考试的。但是大体上应该是是按三年一次来划分。对于古人来说,出人头地只有这一条路,一辈子读书到老还想考试的也不是没有。

     明朝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朝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定在秋季,因此又俗称“秋闱”;会试又称“礼闱”,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考期定在春季,因此又称“春闱”;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因此考中进士者称为“金榜题名”。



     到了清朝时期,科举考试主要有三个目的,一为选官取士,二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三为加强思想统治。但满清八旗子弟“专重骑射,不以文事争能”、目不识丁者比比皆是,且清朝统治者往往带有民族歧视,由此科举考试制度开始渐渐露出弊端。但恭王府的第一任府主和珅不同于那些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他从小聪颖好学、刻苦努力,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文字,擅于作诗写词,《四书》《五经》也都了然于胸。少年时期的和珅踌躇满志,曾于乾隆三十三年(1758年)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名落孙山。和珅科举考试的失败,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清朝科举考试制度的僵化和不公。


      清朝后期,恭亲王奕䜣开展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得到一定的发展、人民的思想意识得到提高,由此,用于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制度也逐渐发生了改变。1888年,清政府批准设立算学科目来选拔人才,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自此,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终于落下帷幕,退出历史的舞台。



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秀才、举人、进士,科举考试给韩酷子弟提供了一个当官的机会。

明清时期一般经历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取得第一名的称为解元、会元、状元。

按照考试的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前三者分别对应秀才、举人、进士。

主要经历五个阶段,由最低级的县试开始选拔, 然后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最终确定出来前三名定为状元探花和榜眼。


古代科举制度分为哪几个等级?
秀才(第二级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相当于高中毕业。举人(第三级院试)——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相当于大学生或研究生,因为他们毕竟是从众多的秀才中脱颖而出的。贡士(第四级乡试)——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会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等级是怎么回事呀?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古代的科举考试有着什么样的流程,为何说不是一般的坎坷,常人无法想象...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终于清朝,大概走过了1300年的历程。历届科举考试出来的士子,成为了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吏大臣。最低级的一层考试是县试,它是士子入职官场的门槛,由在的县级的县官主持,每年只有一次,大概都是每年的二月。通过考试有资历就如府试考试。通过县试的考试为童生。接下来就是府试,就是所谓...

古人考试的等级
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

古代科举考试有哪些步骤?进入官场不容易啊!
欢迎光临。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之一。隋文帝创建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版的“高考”制度,也引起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从隋朝到清朝,科举制度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通过科举选拔的学者成为历代重要官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士人的科举考试过程。郡考是古代最低级的考试。这是...

古代科举考试中流程和名次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古代科举制度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刚开始学习的小孩。秀才(第二级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举人(第三级院试)——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贡士(第四级乡试)——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会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

各朝代科举制度规则介绍,科举制演变史详解
在往下还有一定比例的秀才也是可以进入官场的,当然都是一些很低级的虚职,这主要是考虑有些年龄大的人考了一辈子还只是个秀才,就由当地两三年推荐上一批,比如写聊斋的蒲松龄就是,考了几十年的科举,到老了也混的一官半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到了今天,综合能力更加突显一个人在社会的适应性,...

古代科举考试过程,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
古代科举考试,由童生到状元要经过哪五个阶段? 1、童生试 其实这是一个入学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够取得生员的资格,而童生试包括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只有全部通过了,才能够参加真正的科举考试,而且,在古代的时候,无论你的年龄多大,都需要经过童生试,有人一辈子都过不了,可以说是非常的悲...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十世纪左右就传入西方,目前西方对文官的考试制度,也是借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营造社会积极向上的求学风气,推动诗词歌赋的发展,唐宋两代重视科举,使得唐宋文人不胜枚举,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到了明代考试内容开始僵化,只要考生写出优美的文章,...

在中国古代选拨人材的科举考试制度中,它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新津县19227811950: 古代科举考试,由童生到状元要经过哪五个阶段? -
策腾小儿: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 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 由省学政...

新津县19227811950: 古代科举考试是分几个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什么,要考到什么头衔之后?
策腾小儿: 科举制下,至明清已形成必须循序而进、不可逾越的四个步骤: 一是童试,也称“小... 三是会试,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各省的举人以及国...

新津县19227811950: 急求:古时的举人,秀才,进士什么的从低到高是什么样的一个顺序? -
策腾小儿: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至公元1905年,清末慈禧废除科举制度共存在1299年,是古代国家通过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仕途必经之路. 科举时代,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极少数才能...

新津县19227811950: 科举制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呀? -
策腾小儿: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个阶段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一说,现在只要你想上学,周有资格去上,而古代不同,你的学识和考试名次如果没有到达一定层次,你是不会有资格去参加上一级的考试的! 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

新津县19227811950: 古代科举要经历哪些环节 -
策腾小儿: 1,县试,取得童生资格,即社会承认你为读书人. 2,府试,取得秀才资格,这是成为读书人的标志,取得秀才后可以不纳粮,见官不拜. 3,院试,取得国子监等读书资格,秀才可以参考,也可不考. 4,乡试,一省考试,考中极为举人,可以称为老爷,具有做官资格. 5,会试,进士初选,考中极为贡士. 6,殿试,皇帝监考,合格者为进士(一甲),另外二甲为同进士,三甲为赐同进士,真正的进士为一甲.头名状元,次名榜眼,三名探花.

新津县19227811950: 古代科举是怎么考试的 -
策腾小儿: 封建科举制度逐级考试的顺序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1、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

新津县19227811950: 明清科举制度的程序? -
策腾小儿: 你好: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改为八股文),废除于清(清光绪年间废除). 参加科举顺序如下: 1童子试.只有通过了童子试,才有资格参加正试.童子试又按照县试,府试,院试的步骤进行.童子试每年都有(好...

新津县19227811950: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分四个阶段: - ---.----. - ---和----
策腾小儿: 院试,乡试,省试,殿试

新津县19227811950: 古代科举考试从 - 时到 - 结束?
策腾小儿: 中国科举最早从梁武帝开始有其原型,而正真意义上的科举是从隋朝开始,结束于清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