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法》成书于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倚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司马法》又称《司马嚷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古司马法》等,是我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旧题司马嚷苴撰。

《史记·司马嚷苴列传》说:司马嚷苴是春秋末期齐国人,田完之苗裔,精通兵法。景公时晋、燕伐齐,齐师大败。相国晏婴以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推荐给景公,被任命为将军。司马嚷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认为当务之急是振奋军心,先将期而后至的景公宠臣监军庄贾斩首示众,又以军中不驰的名义,斩景公使节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全军震恐,争相赴战。晋燕军闻迅而逃,他得以顺利收复失地,名声大震。景公尊为大司马,田氏也因此日尊于齐。后受谗被解职,不久即病死。

《司马法》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史记·司马嚷苴列传》说:“齐威王使大大追论古者司马兵法附嚷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嚷苴兵法》。在汉代,《司马法》就已很受重视。司马迁称道《司马法》为“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礼类,称为《军礼司马法》。宋人推出“武学七书”时,亦有《司马法》。《四库全书总目》称《司马法》“其言大抵据道依德,本仁祖义,三代军政之遗规,犹藉存什一于千百。”可见历朝历代均十分重视此书。《汉书·艺文志》说《军礼司马法》155篇,今仅存3卷,5篇。




属于战国时期军事著作的是
《司马法》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4、《尉缭子》《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

《司马穰苴兵法》和《司马法》是一回事么?
"北宋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领、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由于《司马法》年代久远,散失严重,所以对于该书的真伪、成书年代、作者等问题,历代学者均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明清以来,辩伪成风,《司马法》成了一部争议极大的兵书。有的认为《司马法》是...

《司马法》的作者是谁?
司马穰苴将自己的军事经验和军事思想毫无保留地融入进《司马法》,使《司马法》不断得到完善,思想价值不断升高,在其军事思想体系大致完成后后,穰苴病发而亡。 齐威王执政齐国时,命令大夫将穰苴融入自己思想的兵书《司马法》整理出来,并将穰苴名字附于其中。此外,齐国大夫们还根据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将其经验总结出来,...

有没有介绍古代军事布阵比较专业的书籍?
《吴子兵法》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军事典籍。作者:吴起《司马法》是司马禳苴的一生的总结,是一部军事及政治的巨著。《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梁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

古代军队中的职位
无品级,无定员,位次参将,参将——明代镇守边区的统兵官,位次于总兵、副总兵,分守各路,无品级,无定员。明初多以功臣及外戚充任。总兵——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

“武经七书”是哪七部书﹖
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4、《司马法》司马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先秦时期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晋唐之间...

古代一个军队有多少人
之所以一个旅应该有500人,是因为在那个时候500人刚好可以组成一个方阵,人数再少了就很难成团的行动。于是“军、师、旅……”的这种军队管理方法就流传了下来,并且由于这种规则及其合理,所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都没有多大的变动。综合而言,古代的时候一个“军”,...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在什么时候?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集中表现为:《武经七书》中有六部是在这一时期问世的,即《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此外还有著名的《孙膑兵法》也是在这一时期成书。这些兵法经典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繁荣与发展已经早早达到了为后人难以超越的顶峰...

世界三大兵书分别是什么书?皆为智慧经典之作!
我们熟知也最有名的当属《孙子兵法》,除此之外还有《六韬》《吴子》《司马法》等兵书。那么,国外有没有“兵书”呢?世界三大兵书到底是哪几本?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本传奇著作。《孙子兵法》自面世起即被奉为“兵经”《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

《武经七书》收录了哪些书?中国古代第一本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介绍...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朗居的军事观及其对古代司马兵法的解读。战国中期,齐威王治下的季夏博士在“论述”司马懿的古代兵法时,根据战国战争的新特点,增加了一些军事用语。总的来说,它确立于西周黄帝至商代,发展于春秋,成书于战国中期。它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商周、春秋、战国初期的各种军事观念、作战特点...

站前区19468581212: 《司马法》成书于什么时候? -
大狐居迪沙: 《司马法》又称《司马嚷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古司马法》等,是我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旧题司马嚷苴撰. 《史记·司马嚷苴列传》说:司马嚷苴是春秋末期齐国人,田完之苗裔,精通兵法.景公时晋、燕伐齐,齐师大败.相国晏婴...

站前区19468581212: 《司马法》到底是成书于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 -
大狐居迪沙: 《司马法》,是重要的春秋时期军事著作之一.据唐朝宰相李靖所说,《司马法》本出自姜太公之手,商周秦汉的大司马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国防部长,司马法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国防部颁发的作战条例,而姜太公曾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故有周之...

站前区19468581212: 关于《司马法》 -
大狐居迪沙: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到了战国时已经散失. 简介 作者:战国·田和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

站前区19468581212: 历代争议比较大的兵书是哪部?
大狐居迪沙: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司马法》是“武经七书”之一.战国初齐威王令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并附春秋时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兵法于其中,故又称《司马穰苴兵法》...

站前区19468581212: 《司马法》是可以和《孙子兵法》齐名的一本兵家著作吗 -
大狐居迪沙: 《司马法》现仅残存五篇,是不如《孙子兵法》的.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先秦时期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

站前区19468581212: 《司马法》原文,作者 -
大狐居迪沙: 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见苟悦《申鉴·时事篇》)司马迁称道《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卷.

站前区19468581212: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兵书? -
大狐居迪沙: 《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 《吴子》又称吴起兵法,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古代著名兵书,据说是战国时著名兵家吴起所作. 《孙膑兵...

站前区19468581212: 五经七书成书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大狐居迪沙: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中国军事著作的精华.

站前区19468581212: 武经七书是哪七部兵书?
大狐居迪沙: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这七部兵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非同凡响,就是在今天仍在发挥着重要影响.《尉缭子》的作者是奇人尉缭.有人称尉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这种说法有道理,但不完全,因为没有把尉缭在军事上的成就概括出来.《武经七书》中除了《六韬》《三略》的作者因系后人伪托姜子牙所作、不可考证外,其余五人不仅仅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其战功非常的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