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里觅封侯运用了什么典故

作者&投稿:上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年万里觅封侯 运用了什么典故~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典故:
  【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2】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3】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赏析】
  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戍梁州”,具体指出驻守的地方.南郑属古梁州,故曰.那是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陆游接到王炎的邀请书后,便匹马单身离开夔州,风尘仆仆地奔赴前线,去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当时他十分兴奋,希望能在万里边防线上找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到南郑之后,他身披铁甲,跨上战马,腰悬利剑,手挽长枪,冒着酷暑严寒,踏着崎岖坎坷的山路,奔驰于岐渭蜀陇之间,调查地形,了解敌情,积极为北伐进行准备.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充满了胜利的信心.诗人回忆这段生活,是为了与后文对照,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陆游对这件“旧貂裘”十分珍视,因为他曾穿着它在前线冲锋陷阵:“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醉歌》)还穿着它在荒滩上亲手剌死过一只猛虎:“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溅短貂裘”.(《醉歌》)所以当他离开南郑后,一直把它藏在身边保存着.“旧貂裘”是此篇中唯一展现在作者眼前的物象,虽然词中只用一句轻轻带过,但却是理解此词的关键.原来诗人是睹物伤情,因见貂裘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也可以说,“旧貂裘”是这首词灵感的触媒.
  换头三句,紧承上片结拍,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胡未灭”,谓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半壁河山还在敌寇的铁蹄蹂躏之下;“鬓先秋”,慨叹自己发如秋霜,年迈体衰,不能重返前线;“泪空流”,是说壮志成空,忧国忧民的眼泪等于白流.这里连用“未”、“先”、“空”三个虚词,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幻灭感,一唱一叹,感人至深.“未”表达了作者逆胡(金入侵者)没有消灭,功业没有建成,感到无比遗恨之情;“先”表达了作者岁月不多,两鬓已苍,雄心虽在,壮志难酬的沉痛之情;“空”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
  最后三句,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谁会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此时被罢官回乡,只得披上渔蓑,去作江边的无名隐士,终老于镜湖之滨了.这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矛盾,不仅体现在陆游身上,南宋许多爱国志士同样也有切身的体验.因此陆游所抒发的悲愤之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名.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首词虽然没有从正面揭露和谴责南宋投降派,仅就个人的身世经历和遭遇而言,但通过诗人饱含热泪的诉说,不难看到投降派迫害爱国志士的罪行,从而激起读者对他们的愤恨.
  此篇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感情自胸臆流出,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沉郁苍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陆游爱国词作的名篇之一.

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 公元62年(汉明帝永 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

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但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

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 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作贡献。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

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公元73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

他以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断了匈奴的右臂,使汉朝的社会经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

其间,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了各式各样的危机。他为当时的边境安全,东西方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扩展资料

万里觅封侯出自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

原诗:《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

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诗句中“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

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意为:万里外封王拜侯我还有自信)(《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原诗: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释义: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扩展资料:

公元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在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常常在风雪之夜,孤灯之下,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这首《诉衷情》是其中的一篇。

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

“戍梁州”,具体指出驻守的地方。南郑属古梁州,故曰。那是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陆游接到王炎的邀请书后,便匹马单身离开夔州,风尘仆仆地奔赴前线,去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当时他十分兴奋,希望能在万里边防线上找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到南郑之后,他身披铁甲,跨上战马,腰悬利剑,手挽长枪,冒着酷暑严寒,踏着崎岖坎坷的山路,奔驰于岐渭蜀陇之间,调查地形,了解敌情,积极为北伐进行准备。

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充满了胜利的信心。诗人回忆这段生活,是为了与后文对照,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他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勤苦,不以劳苦受辱为耻。他广阅书传,很有口才。永平五年(63),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一同到洛阳。他家里很贫困,常为官家雇用抄书,以其所得来供养母亲。

因此长时间工作劳苦,曾放下工作投笔叹道:“大丈夫没有其他壮志大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来取得封侯,怎么能长久从事笔砚的工作呢?”同事们都取笑他。班超说:“小子们怎么知道壮士的志气呢?”后来,他到看相的那里去看相。

看相的说“:先生,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对显宗说:“他在给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

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班超因有过失而罢了官。……第二年,皇帝下诏令说:“过去匈奴独霸西域,侵犯河西,永平末年,白天也要把城门关起来。先帝深深怜悯边疆老百姓遭受盗寇的祸害,就命令将帅出击右地,攻破白山,进军蒲类,攻取车师,其他定居的城郭诸围都震慑响应。

于是开辟了西域,设置了都护。可是惟独焉耆王舜,舜的儿子忠,叛逆不道,倚仗他们国家的险阻,杀死都护和吏士,先帝重视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不想大动干戈,所以派遣军司马班超安抚于蜫以西诸国。于是班超越过葱岭,到达县度山,出入二十二年,莫有谁不服从的。班超改立各国国王,安抚其人民。

不惊动中国,不派遣军队,而使远夷和睦,异族同心,达到了施行讨伐,洗雪旧耻,替将士报仇雪恨的目的。《司马法》记载‘:赏赐不超过一个月,是要让人们看以为善的好处’。现在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班超自觉久居偏远的异地,年老了,思念故国。 

班超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 、 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奉使西域,立功,封定远侯 。后遂以“万里觅封侯”奔赴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今比喻历尽艰辛以求有所成就。

扩展资料:

万里觅封侯出自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原诗: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下面是资深教育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孔子学院澳方院长、澳洲国立等大学博导史双元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

“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

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里觅封侯



典故: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他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勤苦,不以劳苦受辱为耻。他广阅书传,很有口才。永平五年(63),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一同到洛阳。

他家里很贫困,常为官家雇用抄书,以其所得来供养母亲。因此长时间工作劳苦,曾放下工作投笔叹道:“大丈夫没有其他壮志大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来取得封侯,怎么能长久从事笔砚的工作呢?”同事们都取笑他。班超说:“小子们怎么知道壮士的志气呢?”后来,他到看相的那里去看相,看相的说“:先生,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

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对显宗说:“他在给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班超因有过失而罢了官。……第二年,皇帝下诏令说:“过去匈奴独霸西域,侵犯河西,永平末年,白天也要把城门关起来。

先帝深深怜悯边疆老百姓遭受盗寇的祸害,就命令将帅出击右地,攻破白山,进军蒲类,攻取车师,其他定居的城郭诸围都震慑响应,于是开辟了西域,设置了都护。可是惟独焉耆王舜,舜的儿子忠,叛逆不道,倚仗他们国家的险阻,杀死都护和吏士,先帝重视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不想大动干戈,所以派遣军司马班超安抚于蜫以西诸国。

于是班超越过葱岭,到达县度山,出入二十二年,莫有谁不服从的。班超改立各国国王,安抚其人民。不惊动中国,不派遣军队,而使远夷和睦,异族同心,达到了施行讨伐,洗雪旧耻,替将士报仇雪恨的目的。《司马法》记载‘:赏赐不超过一个月,是要让人们看以为善的好处’。现在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班超自觉久居偏远的异地,年老了,思念故国。 

班超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 、 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奉使西域,立功,封定远侯 。后遂以“万里觅封侯”奔赴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今比喻历尽艰辛以求有所成就。

扩展资料:

万里觅封侯出自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典故:
  【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2】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3】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赏析】
  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戍梁州”,具体指出驻守的地方.南郑属古梁州,故曰.那是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陆游接到王炎的邀请书后,便匹马单身离开夔州,风尘仆仆地奔赴前线,去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当时他十分兴奋,希望能在万里边防线上找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到南郑之后,他身披铁甲,跨上战马,腰悬利剑,手挽长枪,冒着酷暑严寒,踏着崎岖坎坷的山路,奔驰于岐渭蜀陇之间,调查地形,了解敌情,积极为北伐进行准备.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充满了胜利的信心.诗人回忆这段生活,是为了与后文对照,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陆游对这件“旧貂裘”十分珍视,因为他曾穿着它在前线冲锋陷阵:“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醉歌》)还穿着它在荒滩上亲手剌死过一只猛虎:“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溅短貂裘”.(《醉歌》)所以当他离开南郑后,一直把它藏在身边保存着.“旧貂裘”是此篇中唯一展现在作者眼前的物象,虽然词中只用一句轻轻带过,但却是理解此词的关键.原来诗人是睹物伤情,因见貂裘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也可以说,“旧貂裘”是这首词灵感的触媒.
  换头三句,紧承上片结拍,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胡未灭”,谓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半壁河山还在敌寇的铁蹄蹂躏之下;“鬓先秋”,慨叹自己发如秋霜,年迈体衰,不能重返前线;“泪空流”,是说壮志成空,忧国忧民的眼泪等于白流.这里连用“未”、“先”、“空”三个虚词,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幻灭感,一唱一叹,感人至深.“未”表达了作者逆胡(金入侵者)没有消灭,功业没有建成,感到无比遗恨之情;“先”表达了作者岁月不多,两鬓已苍,雄心虽在,壮志难酬的沉痛之情;“空”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
  最后三句,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谁会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此时被罢官回乡,只得披上渔蓑,去作江边的无名隐士,终老于镜湖之滨了.这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矛盾,不仅体现在陆游身上,南宋许多爱国志士同样也有切身的体验.因此陆游所抒发的悲愤之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名.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首词虽然没有从正面揭露和谴责南宋投降派,仅就个人的身世经历和遭遇而言,但通过诗人饱含热泪的诉说,不难看到投降派迫害爱国志士的罪行,从而激起读者对他们的愤恨.
  此篇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感情自胸臆流出,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沉郁苍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陆游爱国词作的名篇之一.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了直抒胸臆或者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出自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

当年万里觅封侯运用了什么典故
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 公元62年(汉明帝永 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但是,...

诉衷情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对比。《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

诉衷情这首诗哪几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诉衷情这首诗哪几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答:“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和“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今昔对比。“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心和身对比。《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运用两个典故有什么用
“觅封侯”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陆游诉衷情中,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借()的典故,表达了()尘暗旧貂裘一...
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表达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用苏秦功业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的典故,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

诉衷情这首词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2】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

《诉衷情》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运用了什么?
夸张的修饰手法 万里觅,形容寻找的范围之广,难度之大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当年的万里觅封侯万马凉州与如今的什么进行对...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写出了现在鬓发苍白,事业无成的悲伤

陆游诉衷情的意象和意境是什么?
【赏析】“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是陆游在梁州战斗生活的概述。当年自己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单是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

白水县17854509181: 当年万里觅封侯暗用了汉朝()投笔从戒的典故?“当年万里觅封侯”暗用了汉朝( )“投笔从戒”的典故?“匹吗戍梁州”则回忆了( )当年的壮志和戍... -
焦静阿美:[答案] “当年万里觅封侯”暗用了汉朝(班超 )“投笔从戒”的典故?“匹吗戍梁州”则回忆了(王昌龄 )当年的壮志和戍守边防的情形?《诉衷情》中作者运用了( 联想和对比)的写法:过去有力杀敌却不能实现夙愿,现在夙愿还在却无力杀敌.但不管...

白水县17854509181: 陆游诉衷情中,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借()的典故,表达了()尘暗旧貂裘一句中借用()的典故以表达() -
焦静阿美:[答案] 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表达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用苏秦功业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的典故,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

白水县17854509181: 《诉衷情》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运用了什么?RT -
焦静阿美:[答案] 夸张的修饰手法 万里觅,形容寻找的范围之广,难度之大

白水县17854509181: 觅封侯用了什么典故 -
焦静阿美: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典故: 【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

白水县17854509181: 觅封侯用了什么典故 -
焦静阿美: “觅封侯”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白水县17854509181: 当年万里觅封侯和尘暗旧貂裘典故,我妹妹要一份,大家帮帮忙
焦静阿美: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追问:我要典故追答:如果是典故中的成语就是投笔从戎当年万里觅封侯”暗用了汉朝(班超 )“投笔从戒”的典故投笔从戎追问:不对

白水县17854509181: 当年万里觅封侯的典故 大概的说下 不用太详细 谢谢了 -
焦静阿美: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典故ls说的够好了,我就不说了.这悲戚的是后一阕,胡人没有灭,我却老了,白鬓苍苍.哪里会想到,我心系天山,却终究要老死在沧州.诗人去打仗,是比较少见的,即使他没打,至少他经历了那几个月的戎马倥偬,诗人总是有很多感慨的,我想,在那几个月里,他一定感慨良多吧.多了一个牵挂的时候却又离开了那个地方,终其一生都不能再回到那个时候了,不免心生哀戚,越发要感叹: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了.

白水县17854509181: 《诉衷情》中哪个句子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 -
焦静阿美: 《诉衷情》中“觅封侯”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 《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白水县17854509181: 当年万里觅封侯中“觅封侯”妙处 -
焦静阿美: “觅封侯”是用《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曾投笔叹道:“大丈夫无他起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他后来在西域建立大功,封定远侯.这个典故来回忆作者当年不远万里,到南郑参军,准备为国立功的旧事.追写年轻时抗金的志向,更映证了身将老死,壮志未酬之情.

白水县17854509181: 陆游的《诉衷情》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焦静阿美:[答案]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