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备于我”是谁提出的?

作者&投稿:柯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万物皆备于我”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

“万物皆备于我矣”作为一句名言,被认为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
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选自:《孟子·尽心上》
注释:
尽心,为尽自己的善心之意。“尽心上”与“尽心下”于《孟子》中,共六十一章。
大意:
孟子说:人生存于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为我而准备的。如何去拥有呢?反躬自问,诚实无欺,是最大的快乐;宽恕坦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接近仁义最近的道路!
这段话的完整意思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在我的性分之内完全具备了,如果反躬自省,诚实无欺,便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万物皆备于我”是个唯心主义命题,孟子的哲学以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备于我”,即备于我心,因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我”主宰这个世界,“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扩展资料
这里面的是与非不在我们关心的范围。我们关心的是孟子说这话的意思。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说是“万物都为我而存在。”
我们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这样才会有下面的 一句话,“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躬自问,我所认识的一切都是诚实无欺的,所以非常快乐。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探求真理的快乐。
但是,仅有认识,仅有自身的发现还不够,所以要“强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所谓恕道,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论语·卫灵》)
它的积极方面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总起来说,是 一种将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一种认识的快乐,局限于自身;那么,“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种实践的快乐, 涉及到他人与社会了。
由此可见,“万物皆备于我矣”所引出的,是认识和实践两大领域的儒学追求:一是“诚”,二是“恕”,都是儒学的核心内容。
单从“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则是一种充满主体意识,乐观向上的心态,的确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那著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的精神风貌,给人以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万物皆备于我

D 试题分析: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这两种思想都是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答案为D

“万物皆备于我”是孟子的一个哲学命题,从属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命学说。20世纪50年代以后,曾受到中国哲学界的猛烈批判。其实,这句话中的“物”和“我”的关系,说的并不是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意识的关系,其内涵不是哲学本体论的问题。我们先读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尽心上》第四章)(孟子说:“我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而顺循那道理去做。真诚地自我修养,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再努力推己及人,是达到仁的最直接的道路。”)“万物”的“物”,在这里不是指物质实体,而指物之理,或曰万物的规律,也即孟子所说的“道”;“备”在这里不作“齐备”、“具备”讲,例如《礼记祭统》所云:“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庄子天下》亦云:“循于道之谓备。”所以“备”有顺、循之义。我这是吸收《中国儒学百科全书》对此句的解释。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此句译为“一切我都具备了”。于丹《孟子心得》把此句译为“一切都在我身上齐备了”,说孟子这句话是为了强调我“无所欠缺”。两位的解释都不明白。详察上下文,结合孟子的心性之学来探讨,还是大百科的解释好。

按孟子的尽心知性学说,万物之理就在人心,最根本的就是仁、义、礼、智。尽心、存心就是保持和尽量扩充本心中的这些品德;知性、养性就是深刻认识它们的道理即规律,并以之处理万事万物,并且在实践中充实、巩固和发扬。能够这样去培养、实践,不断地自我反省,加强修养,有所成效,有所进步,自然是很大的快乐。“强恕”,即努力于恕道,所谓恕道,即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己欲达而达人”,本身有这样的“得”,推动别人也有这样的“得”,这自然是推行仁政之道最直接的路径。

“反身而诚”一句,“反身”即反躬自问,也就是自我反省、反思之义,“诚”指真诚、诚恳,这句话直译是真诚的反思,意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进行自我检查,及时改正错误和弥补不足。除此之外,“诚”字也是孟子哲学的一个术语。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离娄上》第十二章)(孟子说:“做官得不到君主的信任,是不能治理好政务的。要得到君主的信任有办法:不被朋友信任,是得不到君主信任的;要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侍奉父母不能让父母高兴,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让父母高兴有办法:自身不诚心,父母就不高兴;自身诚心也有办法:不懂得什么是善,也就不能自省。所以说诚心是天之道,求诚则是人之道。非常诚心而不使别人感动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不诚心,要打动别人也是不可能的。”)这段论述的前一部分,说诚是做人的立身之本;诚就是真心实意、执着地对待人和事。不真实、不诚恳,便得不到人们信任,也做不好任何工作。后一部分则把真诚提高到天道和人道的高度。所谓诚是“人道”,是说不诚便不能为人;所谓诚是“天道”,是说诚与天地万物一体,人奉行仁、义、礼、智,必须执着不懈、诚心诚意。由诚心诚意对人对事,诚心诚意自省,到“己欲达而达人”,都抱着一个“诚”字,这样才可以达到“万物皆备于我”,从中感到“乐莫大焉”,自身的修养也能达到“大仁”和“至善”的境界。

“诚”的意义和作用,孔子未曾加以发挥,孟子把“诚”看作天道和人道,特别受到宋明儒学的重视,又大加发挥,乃至有“至诚感天动地”之说,几乎近似宗教崇拜的“诚则灵”。孟子的心性天命之学被宋明儒学进一步发挥,突出地发展了其中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
C 试题分析:万物皆备于我,把“我”当作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气者,理之依也,把“气”当作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两者都回答了谁是世界的本原,AB的说法都错误,D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和材料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C。点评:

“万物皆备于我”“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体现的均是古代朴素唯物...
【错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万物皆备于我”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在我的本性之内完全具备了。该观点认为客观事物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人的主观精神,提倡思维决定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观点,...

孟子说:“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答案】:B 解析:内发论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

反身而诚,善莫大焉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为: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出处:春秋·孟子《孟子》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白话释义: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陆九渊说过什么名言关于学习上的精神质疑精神?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陆九渊主张“心即理”说、“发明本心”、“尊德性”、“大做一个人”、“践履工夫”等,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上承孔孟,下启王守仁...

万物皆备于我读解
“万物皆备于我矣”这一名言,实质上反映了孟子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理解其深层含义,而非争论其对错。孟子的言下之意是,我有能力思考和认识天地万物,因此,万物都内在于我。这一观念随后引出了“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理念,即通过自我反思,确认所知皆真实无欺,内心充满...

如何理解“万物皆备于我”?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于:表示被动.万事万物都为我所具备.指世上的一切完全为我所有.出处:《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中国战国时孟子的哲学命题.《孟子·尽心上》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东汉赵岐(约108~201)注:“物,事也;我,身也...

曹操的指导思想“万物皆备于我”何解?
万物皆备于我,是就人的天性而言。孟子认为,天地万物的道理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人们应当努力践行天赋本性,反复印证天赋善性。孟子将“反身”“自反”“反求”作为修身证道的重要手段。所谓反身,一是遇到任何问题都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二是在生命的过程中始终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内心,经常加以拷问和省察...

万物皆备于我是什么观点
万物皆备于我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万物皆备于我,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种看法认为,孟子的哲学以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备于我”,即备于我心,因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另一种看法认为,孟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天,“万物皆备于我”是天将万物备于我身,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个命题从...

万物皆备于我是老子的还是孟子的?
万物皆备于我 出处:《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译文】 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 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济宁市18166933887: 万物皆备于我 - 搜狗百科
钱贩曲妥:[选项] 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济宁市18166933887: 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 -
钱贩曲妥: C试题分析:万物皆备于我,把“我”当作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气者,理之依也,把“气”当作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两者都回答了谁是世界的本原,AB的说法都错误,D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和材料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C. 点评:

济宁市18166933887: 1.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 -
钱贩曲妥:[选项] 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都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D.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济宁市18166933887: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 -
钱贩曲妥:[选项] 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济宁市18166933887: 中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是谁 -
钱贩曲妥: 中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是孟子. 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

济宁市18166933887: 南宋陆九渊的心学认识 -
钱贩曲妥: 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