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渠的历史环境

作者&投稿:闵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二战蓄势待发。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编者按语。在介绍了甘肃省会宁县城镇的一些居民,包括一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事迹后,引述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了农村劳动。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以及“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和“广阔天地炼红心”是这场运动的典型口号。

隋朝虽号称沃野,但地狭人众,所产不足以供京师,要依靠东方诸州的赋税。文帝以渭水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常阻塞漕运\,故於开皇四年命宇文恺率领水工另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馀里,名广通渠。自此漕运通利,关中赖之,故又称富民渠。仁寿四年改名永通渠。 隋唐两代建都长安(今西安),将关东和江南的粮食货物运进关中,供应京师的需要是当务之急。由于渭水历来是一条难行的运道,故汉武帝时即已开关中漕渠,以补给渭水漕运的不足①[注:参阅《中国水利史稿》上册第一五八页至一五九页。]。隋统一中国北方后,汉代旧漕渠已长期淤塞而不能用,不得不仍然用渭水漕运。但“渭水多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②[注:《隋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但《隋书·郭衍传》卷六十一中又说漕运四百余里。],很难继续通航。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四年(公元五八四年)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③[注:《隋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但《隋书·郭衍传》卷六十一中又说漕运四百余里。]宇文恺是当时有名的工程专家,参加这项工程建设的苏孝慈和元寿等人也是懂得工程的。他们经过调查研究,规划设计,集中大批民工军工,从当年六月开工,仅仅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胜利建成了。渠成后,“转运通利,关内赖之。”④[注:《隋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但《隋书·郭衍传》卷六十一中又说漕运四百余里。]这条运河把大兴城与潼关连接起来,使沿黄河西上的漕船不再经过弯曲的渭水而直达京城长安。广通渠的渠道在渭水之南,是在汉代漕渠的基础上开浚的。广通渠凿通后,黄河三门峡的砥柱仍阻碍关东的航运,开皇十五年(公元五九五年),隋文帝下诏凿砥柱,未见成效。此外,为了统一江南,开皇七年(公元五八七年),又着手开挖大运河的江淮河段,“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⑤[注:《隋书·高祖纪》卷一。]山阳渎南起江都县的扬子津(今扬州南),北至山阳(今淮安),长约三百里,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山阳渎实际上是邗沟旧道的全面整修和疏浚。邗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运道,《水经.淮水注》称中渎水。早在公元前四八六年,吴王夫差就已开邗沟(又叫韩江)运河。不过,当初这条运河是利用自然湖泊和河流串联而成,因而路程弯曲,风浪也大。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有以下三方面重要意义:1、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在古代,水运通常是比陆路靠马、牛车运输方式便宜的。坐船过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辎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2、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

东濠涌的现代环境转变
东濠涌的整治,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唤起人们对老广州的“水城记忆”。东濠涌南段综合整治,通过采取雨污分流、净水补水、景观整饰等方法,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恢复了河涌原生态,再造广州“六脉通渠”文化特色,实现了“水清、岸美”,市民可“见水、戏水”的整治效果,“堪称典范的亲水生态休闲文化走廊”...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呢?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工程,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大运河都在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大运河分为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个部分,全长达到2700公里,通达我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是中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南北交通的...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改变了我们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由此而得以大幅度提高,历朝历代也因此而增强了经济实力,从而极大地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长江以南自汉代以来就发展成为我国“富甲天下”的发达地区。到隋朝大运河修通后,随着交往的扩大和农商各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大运河沿岸兴起了许多集市城镇,...

通过大运河的路线可以看出,杨广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直到现在因此京杭大运河为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京杭大运河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这直接带动了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崛起。很多的影视剧中都把杨广塑造成为了一个只知道花天酒地的昏君,他统治期间更是奴役百姓,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最后隋朝就...

求3篇关于历史语文的摘抄
在天旱无雨,播种困难的情况下,他下诏推行汉代泛胜之创造的区种法,又组织人力兴修水利,凿山起堤,通渠引渎。为了通商行旅的便利,苻坚又下令从长安到各地,修筑了宽阔平坦的大道,沿途二十里设一亭,四十里置一驿。这些措施,促进了前秦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田畴修辟、仓库充实的兴旺气象。 苻坚广设学宫,奖励...

古代城市(长安)
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建在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汉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当时的长安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长安在公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年-公元900年的两段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大约拥有超过百万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长安一直充当着...

漕运在历史起到什么作用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历史成绩分析报告
首先是错题,自己要学会分析为什么错,该怎么改正,这次改了下次遇到同样的题还会不会错,同类型的题要多练习。再就是哪些该错哪些不该错,反映出来学习方法的不适合或者学习习惯的不足,进行改正。再就是通过这张考卷发现自身知识的薄弱点,然后多下功夫。加油吧!

隋文帝及其后独孤氏和隋炀帝的历史资料~
运河的两旁开辟了大道,为美化环境和鼓励人民亲近利用,皆种有榆树和柳树,可谓当代良策。然而沿岸建行宫四十余座,以便杨广游江南,苦了附近的居民百姓。修建洛阳东都宫殿,为臻尽善尽美也颇为耗资。历数杨广的诸项工程,规模皆庞大,若是当年有节制,以隋朝国力的强大,其实一时不成问题,但长此以往便导致民不聊生。再...

南岔区13235874171: 关于广通渠的历史主要有哪些?
老毛肛泰: 广通渠又称富民渠.隋代一条从都城大兴(即长安,今西安)起东至潼关通黄河的一条人工运河.隋开皇 四年(584年)由著名工程专家宇文恺、苏孝慈、元寿等人主持,以渭水为水源,在已游塞的汉代关中漕渠基础上开浚而成,长300余里,当年完工.使溯黄河而上的漕船不再经弯曲的渭水而直抵长安,“转运通 利,关内赖之”.唐初渠渐堙废.至天宝元年(742年)命韦坚重修.在咸阳(今咸阳东北)西18里渭水上筑兴成堰分水,东流截灞水、浐水至潼关西永丰仓 (在华阴县东北)合渭水.并在长安城东九里浐水上开广运潭为停泊港,可泊船数百艘.

南岔区13235874171: 广通渠信息 -
老毛肛泰: 隋朝的时候,因为都城在西安,渭水水浅沙深,水运不畅,导致其他的方的物资无法很方便的送进朝廷.为了发展关中漕运,保障长安的物资供应,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下诏开凿广通渠,令宇文恺主持其事.这一工程很快就完成,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入黄河,共三百余里. 广通渠修建之后,全国的物资就能通过漕运很便利地运往朝廷,也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广通渠从隋朝开始使用,唐朝灭亡后,因为国家的首都不在西安了,所以广通渠也就渐渐被荒废了.

南岔区13235874171: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修建广通渠? -
老毛肛泰: 隋初以长安为都.从长安东至黄河,西汉时有两条水道,一条是自然河道渭水,另一条是汉代修建的人工河道漕渠.渭水流沙多,河道弯曲,不便航行. 由于东汉迁都洛阳,漕渠失修,早已湮废.隋代只有从头开凿新渠. 581年,隋文帝杨坚即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改善长安、黄河间的水运.但建成的富民渠仍难满足东粮西运的需要,3年后又不得不再一次动工改建. 这次改建,要求将渠道凿得又深又宽,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在水工们的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当年竣工. 新渠仍以渭水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至潼关长达150余千米,命名为“广通渠”.新渠的运输量大大超过旧渠,除能满足关中用粮外,还有很大富余.

南岔区13235874171: 广通渠是隋朝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吗?还是单独的? -
老毛肛泰: 广通渠不是隋朝大运河的组成部分. 西汉时,因渭水运量很少,曾在长安黄河间凿过一条名叫漕渠的运河.后来,因东汉定都洛阳,粮食西运任务大减,漕渠由于失修,不久报废.隋朝只好重开新渠.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将...

南岔区13235874171: 广通渠什么时候修的?
老毛肛泰: 广通渠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

南岔区13235874171: 谁知道 就回答 广通渠是谁当政时期开凿的 -
老毛肛泰:[答案] 隋代统一南北以后,陆续开挖了以洛阳为航运中心,首尾相接的几段运河.广通渠:从京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长达300余里.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宇文恺主持.以渭水为主要水源,除能满足关中用粮外,还有很大富余. 所以是隋炀帝

南岔区13235874171: 谁知道 就回答 初一下册 历史 广通渠是谁当政时期开凿的 -
老毛肛泰: 隋代统一南北以后,陆续开挖了以洛阳为航运中心,首尾相接的几段运河. 广通渠:从京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长达300余里.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宇文恺主持.以渭水为主要水源,除能满足关中用粮外,还有很大富余.所以是隋炀帝

南岔区13235874171: 广通渠??? -
老毛肛泰: 广通渠直通宫城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大一统王朝的需要,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书·高祖纪》)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筑学家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开皇三年(583年)在城西侧开挖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浐水、交水、潞水,直通宫城

南岔区13235874171: 广通渠开凿于哪个朝代? -
老毛肛泰:[答案] 广通渠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

南岔区13235874171: 广通渠不属于隋朝大运河,怎么来说明? -
老毛肛泰: 隋朝仁寿四年(604年)广通渠改名为永通渠,它只是局部运河,不属于隋朝大运河.广通渠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杨坚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