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作者&投稿:淳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望二三里”出自宋朝诗人邵康的《山村咏怀》,原文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和人家,亭台以及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

扩展资料:

《山村咏怀》的白话译文如下: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村咏怀》




烟村四五家是什么意思
你可以想象一下炊烟袅袅的小村庄,有那么四五户人家。这首诗就叫《一望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它的意思是: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5、古诗一去二三里教学点评 本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数字的意思_百度知 ...
一次走了二三里路,实在累的不行(看看他体质多差,缺少锻炼),又饿又渴的时候眼前一亮,看见前面有四五户人家,屋顶正冒着炊烟(眼睛都绿了,口水直流),终于找到户人家酒足饭饱后。心情好了就顺着村里走过六七个亭子,实在无聊就开始数路边的野花,(因为数学米学好,怎么数也只有八九十枝)...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是谁写的?这首诗叫...
” 我的补充 2009-09-09 13:28 有人也作“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 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有人也 作“一去二三里,田村四五家,高楼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 的作品,诗名《山村咏怀》,一作《一去 二三里》,也称《蒙学诗》: 邵雍(公 元1011-1077年),...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往城外走去 走出二三里地 看到一个小村子 村子里的人已经开始做饭了 有4 5家人冒出青烟。表达诗人一种闲适的心境

小学古诗及译文,全部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

古诗问题谁来解答!
第一首才是正确的,一个村庄哪来的六七个亭台啊?这么豪华?古代都是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的,诗开头才说二三里,一个村才八九十枝花?这么少?所以“门前六七树”才是对的。

含有数字的诗句
1、《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去:指距离。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2、《陇西行》唐代: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

唐诗一望二三里这首诗第三局到底是亭台六七座还是门
回复:‘’一去(望?)二三里‘’:—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门?)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注:可再议。

谁能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为开头的诗句?
1、山村咏怀 【作者】邵雍 【朝代】北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2、寒食 【作者】孟云卿 【朝代】唐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译...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
景蓉杞菊:[答案] 往城外走去 走出二三里地 看到一个小村子 村子里的人已经开始做饭了 有4 5家人冒出青烟. 表达诗人一种闲适的心境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中烟村只有四五家吗 -
景蓉杞菊:[答案] 1是引用了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2四五只是一个虚数,表示那里有人家,稀稀寥寥 3创设意境 应该大差不离了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怎么理解 -
景蓉杞菊:[答案] 往城外走去 走出二三里地 看到一个小村子 村子里的人已经开始做饭了 有4 5家人冒出炊烟 表达诗人一种闲适的心境

大观区17091338851: 请问:"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诗人和题目是什么? -
景蓉杞菊:[答案] 宋朝理学家邵雍(康节)的《蒙学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雍,北宋哲学家.字尧夫.因隐居苏门山,后人称其为百源先 生,卒諡康节.其先范阳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屡授官不赴.后居洛...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题目和作者是什么?急用! -
景蓉杞菊:[答案]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我的补充 2009-09-09 13:28 有人也作“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有人也作“一去二三里,田村四五家,高楼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只花.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
景蓉杞菊:[答案] 出自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名不详,一作《一去二三里》,一作《山村咏怀》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首诗的名是啥? -
景蓉杞菊:[答案] 就叫,一去二三里,又叫山村咏怀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是 -
景蓉杞菊: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释义: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古诗的题目是? -
景蓉杞菊:[答案] 宋 邵雍的《一去二三里》

大观区1709133885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出自哪首诗? -
景蓉杞菊: 北宋理学家邵雍(1011~1077),对易经极有研究.字尧夫,又自称安乐先生,北宋五子之一,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 1077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