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墨脱科学考察记(上)

作者&投稿:福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西藏地区的植物考察历史是怎样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西藏地势高耸,特别是高山和藏北地区,气候酷寒、多暴风雪,可能是不毛之地。早期一些植物学家对藏北羌塘高原也曾有这样的猜测。从19世纪开始,一些外国的植物学家、探险家在西藏进行过考察后发表的报告使人们对西藏、尤其是藏南、藏东南的植物有了初步了解,但对藏北地区的了解还是很少。建国后,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针对西藏的综合科学考察,出版了一套五卷的《西藏植物志》,人们对西藏的植物才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随后的考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仅昆明植物研究所(1992年)组织的对墨脱地区的越冬考察,就发现了2个西藏新记载的科,40种新记载的属及140个在国内也属新记载的种。现在在西藏发现的维管束植物的科、属、种数分别占全国的32.9%、38%、18%,其种类之丰富,除华南、西南个别省区外,其余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无法匹敌。

主要从事极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及环境演变研究、旅游科普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工作。 1、1996年10月-1997年4月,承担中科院与新华社合作项目:“西藏墨脱地区自然与人文系统”的研究,任西藏墨脱科学考察队队长。完成了“西藏墨脱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及“西藏墨脱地区自然系统结构”两篇研究报告及电视片“最后的秘境”。2、1997-1999年,参加西部水资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专题“柴达木盆地水土资源配置与合理开发”研究。完成了“柴达木盆地冰川资源”、“柴达木盆地冰川融水补给特征”及“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冰川发育”的研究报告。3、参加南极85科技攻关和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4、参加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青海省政府联合支持项目“青海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的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工作。 1、1993年-1997年,承担了国家科委和国家南极委项目“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区地貌与晚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并于同年在南极中山站进行渡夏科考。2、1991年至1996年,参加了“八·五”国家科委、中科院和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重大项目“南极洲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及现代环境背景”的研究,承担了其中“中山站地区地貌与全新世沉积环境”的研究课题,于1991年11月1993年4月在南极中山站地区进行渡夏越冬考察。首次填绘了拉斯曼丘陵区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并钻取湖积泥芯。3、1997年起(至2000年),承担中国科学院95重大项目:极地地区自然系统结构与全球环境研究,为第3课题“南极现代地表自然过程”负责人。98年派人参加15次队现场考察。4、1997年起(至2000年),承担国家95科技攻关项目: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承担第2专题“南极现代地表自然过程与全球变化研究”,为专题负责人。 1、1993年5月起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的筹备活动,参与了科考计划的起草,论证及大量的外联,物资准备工作。1995年3-5月,组织实施了中国首次北极点科学考察计划。2、1994年5日起参加中国科学院特别资助项目:“中美合作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一万年环境演变”研究项目,负责湖芯室内分析及沉积环境的研究。3、1995年起,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陆地环境系统研究”。 1、1997年11月-1998年12月,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特别研究计划“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普推广与示范”项目。提交了“旅游科普推广示范指南”报告。2、1997年12月参与组织了中科院、科技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1、1997年7月开始筹备《地理知识》杂志的改版和扩版。1998年1月全面改版,并推进了杂志社新的运行机制。2、2000年10月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3、2001年出版发行繁体版,2002年发行日文版。

出品:科学大院

作者:蔡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西藏,被大家唠叨最多的可能就是它的高原和雪山,缺氧和贫瘠。然而除了高原之外,很难想象西藏还有一个地方森林密布,物产丰富,含氧量高,这就是藏南。在这里,有一个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墨脱。

墨脱是徒步旅行爱好者的天堂,也是科学家的天堂。

这里有复杂的地质结构,世界少见的高山峡谷,也有丰富多彩迥异于内地的生物。

在这个被印度大陆楔入欧亚大陆最强烈的区域,每年会有从孟加拉湾吹过来温暖湿润的季风,影响着这一片的生物,让这一片成为全国独有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众多的两栖爬行动物就是从这里,首次被世界知道。直至今日,每年都会有新物种在这里被发现报道。

从1973年开始,赵尔宓院士等人就在墨脱考察两栖爬行动物,至今各单位的考察次数可能超过了20次。研究者们在这里发现了两栖爬行动物近80种,但很多物种的基础信息仍然缺乏,尤其是只在墨脱分布,别的地方没有的特有物种。

不少物种除了首次发现的地点,周围其他地方有没有分布,分布区域有多大,这些信息至今仍然不清楚,更不用说它们的生态习性了。因此,我们此次科考的目的之一,就是补充墨脱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的信息。

这次科考的路线,是从墨脱出发,经过汗密到拉格,再返回到背崩。几乎和墨脱最经典的徒步路线重叠,我特别期待。

想想14年,我和导师王跃招老师在通麦天险,正面碰到了泥石流,就没能进去墨脱。现在,通麦天险被隧道替代了,墨脱公路也通了,进去大是方便。

墨脱城市的规模已经不亚于川西的县城。绝大部分的物资,都能在县城买到。准备好各种物资后,我们就出发了。

一路上,窗外美景成功转移了大家视线,满眼的森林。坐在车里,山很容易看到,但河谷和天空就难了,因为山太高,河谷太深。

从县城到一些乡村的路,经常会坍塌。遇到塌方,大家齐力搬走小石头,车拖走大石头,路,就继续延伸了。

车到易公白村就是终点,也是我们徒步考察的起点。在这里,我们给门巴背工分配好,就开始朝着阿尼桥出发。

从易公白只能看到对面多雄河河谷和比西日河谷,山上云雾缭绕,仙境一般。看不到下面的阿尼桥。(蔡波拍摄)

滑坡上巴掌大的一条路(蔡波拍摄)

一路上滑坡很多,这也是为啥派墨公路没有从这头开建的原因了。不过当地人依然能在滑坡上踩一条巴掌宽的险路。

路越往下,森林越密,也越难走。路面全是稀泥和骡粪,味道也很重。一踩下去,能没过脚背。然后拔出来,再踩进去。一两个小时下来,已经累得够呛。偶尔能看到大名鼎鼎的蚂蟥,还能见着石豆兰,我也没有兴趣仔细观察。

几个小时后,终于见着阿尼桥!

几根钢索,一排木板铺就。桥那头是个小桥堡,很老,已经垮了一堆石块(蔡波拍摄)

河岸边有蓝色的工棚,附近有片地,可能会建房子。我们就在这片地搭了帐篷,晚上住这里。晚饭时,我正帮忙给大家打饭,屁股朝着草丛,感觉后背被雨滴打湿了,但考虑到也有可能是蚂蟥,就让伙伴帮我看看。

结果掀开一看,果然是。

这算是第一次肉体接触,冰凉的感觉,也不过如此。而后,拔掉,就该干啥干啥。

蚂蟥到底是啥?

墨脱这个地方的蚂蝗,在资料里被认为是斑纹山蛭,又名斯里兰卡山蛭指名亚种,是全国13种山蛭之一。

山蛭大都分布在全国热带和亚热带山区,不同种类的山蛭生活习性大致相同,不过在墨脱,目前只发现了斑纹山蛭这一种。

斑纹山蛭每年活跃的季节在3-8月,高峰在6-7月,正是我们考察的时间。

它们分布在海拔800-2100米的山区,喜欢潮湿的环境,出太阳了就躲在石块或者苔藓草堆下,阴雨天或者晚上就出来吸血。

一旦咬上人或者骡马后,就分泌山蛭素,可以抗凝血。人被咬之后,伤口会伴少量出血,瘙痒明显。个别被咬伤处搔抓后出现多条线状红斑,并出现随红斑走行的水疱。

有学者研究发现,吡啶生物碱、苦参碱和联苯菊酯3种药物可以有效趋避斑纹山蛭。但这些药有点难找,这次出来,我们除了避让,没有更好的办法。

晚上和谢锋老师一起去上游调查。上游有个水文站,再到上游几公里有个大河滩。

天上,时不时下雨。路面,被骡子踩成了泥淖。周围,全是原始森林,有被工人砍倒的一抱粗的大树,很可惜。不过这些感慨,很快被蚂蟥替代了。

路边叶片上的蚂蟥(蔡波拍摄)

路边树叶上,草叶上,从半人高到脚底,几乎每片叶子都有一只蚂蟥,有的叶片上居然能有三只!个个摇头晃脑,伸长身子,想粘到人身上。突然出现这么多,我还是有点瘆得慌,好在它们没爬到身上。

晚上回去大概已经十二点了,外面下大雨,我累得直接进了帐篷。

没想到,这是噩梦的开始。

钻进帐篷,拉好外层内层拉链就轻松很多了,外面的蚂蟥应该钻不进来。但是,还没拆下绑腿带和蚂蟥袜,我就发现,电筒灯光下,出现了一只硕大的细长的影子,摇头晃脑。

抓起电筒照,又发现好几个大蚂蟥,棕色或绿色的条纹,就像扭起来的树根。有的在睡垫上,有的在衣服上,有的在蚂蝗袜上,个个都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舞动着脑袋,搜索着我的气味,像尺蠖幼虫一样,弓着身子朝我爬过来。

我急忙把它抓进事先准备好的酒精管里。想拿开扔掉是不容易的。它的后端粗大,后吸盘粘得很紧,只带个吸盘的头也粘得牢固。你掰开这个吸盘,那个吸盘就开始纠缠。拿在手上,就像捏着一团面筋。要么拿硬的东西刮走,要么把它搓成团才能摆脱它。

恶心的蚂蟥直接让我开始强迫自己到处翻,不一会就装了大小七八只。这么多蚂蟥突然出现,大概是雨衣带进来的。于是,我把雨衣躺出去了,好歹可以稍微放心了。

躺下后,迷迷糊糊睡不踏实,几乎半个小时醒一次,醒来就开始找蚂蟥。不找不要紧,一找就是一条!根本睡不好觉!我从来没像这样盼望天亮雨停!

迷迷糊糊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被雨声和河流的声音吵醒。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身上有没有蚂蟥。我已经受到了惊吓。幸运的是没有!

如果说头一天是练腿,那么第二天就是实战。

一路都是上坡,中间还有一两公里的危险地段——老虎嘴,据说以前每年会掉下去几个人。

这一路风景相当好:原始的雨林,几棵野芭蕉,几棵人抱粗的树,满树的苔藓和附生的粉红色的石斛,从来没看到过。可惜没心情看。雨太大,每抬一次腿,都是一次折磨。似乎抬头都很累,一直埋着头走。这样,每抬一次腿,每走一步,每杵一次拐杖,地上都看得清清楚楚,好像能数清楚走了多少步,路上多少块石头。但实际上,我并没有什么精力去数。

唯一能吸引我注意的就是石头上草叶上,伸出身子的蚂蟥。大小都有,就像路上沾满了枯草。它们看见我来了,就固定了底座,开始拉长身体,左右上下寻找合适的角度,准备粘上我。

有几只成功了,顺利地爬到了我捏拐杖的手上,然后躲在指缝里。只有我换一只手拿拐杖的时候,才发现它们在我手指间,四处蠕动。为了留作纪念,我又把它们放进了酒精管。

路边蕨叶上的蚂蝗(石胜超拍摄)

从阿尼桥到目的地汗密,直线距离约7公里,海拔差有一千。老虎嘴的位置,是两座靠近的山,都是悬崖峭壁。这些路,估计都是老门巴人,把这些构成复杂的岩石一块块敲出来的。现在悬崖一侧都安装上了铁护栏,比较安全了,但也还是有很多危险。

多雄河在这一段,几乎就是个瀑布,河流落差特别大,路面湿滑,悬崖也特别陡。雨时有时无,反正大家衣服都湿透了。好在这一段,蚂蟥不是特别多,我们还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多停留几分钟,多欣赏一下路边正在开花的羊耳蒜兰和石豆兰。

一种羊耳蒜兰(蔡波拍摄)

当蚂蟥又多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海拔一千八九了。

这一段路面不怎么陡,路上稀泥和骡粪多了。还能看到客栈或者当地人的电线挂在路边,这是他们自己的水流发动机的电线。我们要住的客栈就在前面!

看到了房子,大家当然激动不已,都想冲进去休息了。同行的大江说,这还不是目的地,我们要住的房子还有两百米远。我们只好继续前进。

可是就算加快脚步走了两公里,还是不见客栈,此时我好想打人。大江说真的还有两百米远了。然后我们继续拖了一公里,才看到房子,汗密的房子。

只是,我们住的客栈,还在这个小村落最里面!还要走一段!

一进客栈,大家都迫不及待坐下来喝水。找到房间后,就开始脱衣服,去楼下火坑烤火,有的直接穿着湿衣服烤。不一会谢老师也到了,浑身湿透,凑过来烤火。

在他脱掉湿透的上衣后,胸口有只指头大的蚂蟥,流了一片血。蚂蟥已经吸饱,后来被我弄进了火塘,变成了一颗椭圆形的豆子……

未完待续




西藏墨脱科学考察记(上)
因此,我们此次科考的目的之一,就是补充墨脱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的信息。 这次科考的路线,是从墨脱出发,经过汗密到拉格,再返回到背崩。几乎和墨脱最经典的徒步路线重叠,我特别期待。 想想14年,我和导师王跃招老师在通麦天险,正面碰到了泥石流,就没能进去墨脱。现在,通麦天险被隧道替代了,墨脱公路也通了,进去大是方便。

院士孙航成长的故事-墨脱植物考察
孙航的科研成就在1999年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肯定,特别是《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河谷地区种子植物》的专著,影响深远,奠定了他在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植物研究领域的基石。墨脱的考察经历,不仅为他的学术生涯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还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奠定了他在古植物学领域的地位。浙昆兄成为国际...

对西藏地区的植物考察历史是怎样的?
建国后,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针对西藏的综合科学考察,出版了一套五卷的《西藏植物志》,人们对西藏的植物才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随后的考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仅昆明植物研究所(1992年)组织的对墨脱地区的越冬考察,就发现了2个西藏新记载的科,...

李渤生野外工作
李渤生是一位致力于野外工作的科学家,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的探索。1975年,他加入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开始了西藏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河源地区的植被调查。次年,他首次踏足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进行植被考察。1979年,他参与了云南腾冲的航空遥感实验,而1980年则在西藏墨脱进行植被考察。1981...

读书笔记-《与万物同行》
这是一本记录三位自然科学家的考察手记,花了2小时28分,一口气读完。昆虫猎人张薇薇一辈子都在和昆虫打交道,迷恋上昆虫的日子可以追溯到幼儿园。他常年在外寻找拍摄昆虫,他去墨脱考察被岩峰群攻,最终拍到了墨脱缺翅虫;在五指山考察拍摄,被蚂蟥追着咬;为了拍摄海南树天蚕蛾,连续三年冬天在海南...

关于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知识
回答:鲁藏布江大峡谷古代藏文中的意思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附近,全长496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

西藏最高树长在56米的悬崖上,这棵树到底有多高?
这棵树的高度在76.8米,而且长在了56米的悬崖上面,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100米。

赵尔宓生平事迹
作为我国首批入藏考察的学者之一,赵尔宓为西藏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增加了8个新种和10个中国或西藏新记录种,他的墨脱希壤考察发现了眼镜王蛇向北的分布扩展,被视作亚热带动物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通道向北扩散的证据。他的研究见解丰富,如对西太平洋岛链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形成和东亚两栖动物分布...

雅鲁藏布大峡谷 原文
最新地质考察获得的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幔上涌体可能是大峡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该地区为中心的藏东南成为所谓“气候启动区”的原因,还可能是该地区生物纬向分布北移3...

专家视点④高登义:监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输送意义重大
研究还指出了该水汽通道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天气气候变化、海洋性冰川进退、泥石流活动等自然环境变异,以及对于古生物分布、现代生物南北交流、藏民族文明 历史 发展的影响。1998年,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展科学探险考察。新闻媒体宣传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的作用,曾引起我国两位科学家向国家建议“...

东坡区13287368656: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九个自然带都是什么? -
招明解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

东坡区13287368656: 世界上的峡谷 -
招明解毒: 1.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裂谷宽约几十至200 公里,深达1000 至2000 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 ,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地...

东坡区13287368656: 地球上有哪些大裂谷 -
招明解毒: 主要有三个.详细的如下:1.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裂谷宽约几十至200 公里,深达1000 至2000 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 ,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东坡区13287368656: 有谁知道关于西藏墨脱的人文地理资料
招明解毒: 墨脱县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在这约一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

东坡区13287368656: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在哪里?
招明解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东坡区13287368656: 谁有小学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 同步练习答案 -
招明解毒:[答案] 雅鲁藏布大峡谷 【概况】 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

东坡区13287368656: 李栓科的工作领域 -
招明解毒: 主要从事极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及环境演变研究、旅游科普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工作. 1、1996年10月-1997年4月,承担中科院与新华社合作项目:“西藏墨脱地区自然与人文系统”的研究,任西藏墨脱科学考察队队长...

东坡区13287368656: 孟加拉虎原来分布在哪?
招明解毒: 孟加拉虎:分布于印支半岛,估计种群数量约有3,060至4,735头. 孟加拉虎曾广泛分布在中国西藏东南部的阔叶林中.也有学者认为云南西北部的虎可能也是这个亚种,但...

东坡区13287368656: 为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天下第一峡谷? -
招明解毒:[答案] 因为它全长504千米 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 最深处达6009米 1998年国务院给世界第一大峡谷正式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 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

东坡区1328736865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军事、体育、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
招明解毒:[答案] 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