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丁的来源

作者&投稿:徒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姓丁的起源~

1,源出一
第一支见诸于《姓氏考考略》。周武王伐纣之时,就有了丁姓的诸侯。但这位丁姓诸侯的详细情况,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
2,源出二
丁氏的第二支姓源来于姜子牙一族。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3,源出三
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於三国时期。三国时东吴孙匡将军一族的后人全部改姓丁。这就是《三国志,吴志,孙匡传注》所说的:孙权的族人因过失造成军粮仓库失火,贻误了战机,孙权大怒,不许孙匡姓孙。孙匡的后代子孙也被迫因袭丁姓。

4,源出四
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出自于氏所改。源于改姓,出自明朝初期苏州阊门邹、丁二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5,源出五
源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改姓。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蒙古学者丹珠尔,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丁姓

  丁姓起源:
  源出一: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记载,丁氏源出姜太公之子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周武王姬发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的儿子姜伋,在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时为周王朝重臣,又是后来周康王姬钊的顾命大臣,对周王朝有辅佐大勋。姜伋逝世后,周王室敕封其谥号为“丁公伋”,其后裔子孙中便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丁氏,史称丁氏正宗。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为得姓始祖。
  源出二: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姬发开始讨伐殷纣之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武王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源出三:源于子姓,出自周朝对商朝遗民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字号为氏。
  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一带地区),建立了宋国,世人称其为宋丁公。在宋丁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字号为姓氏者,称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四: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⑴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所以,后世的丁氏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氏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之子康叔。
  ⑵出自于氏所改。据明朝海盐姚士粦所序《枫窗小牍》中的记载,宋朝时期,有个叫于庆的人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为丁氏,后果然如意,飞黄腾达,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因此皆称丁氏。
  源出五: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蒙古学者丹珠尔,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⑴明朝初期,蒙古族黄教学者丹珠尔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丁,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丁氏至今。丹珠尔,据说是第三世达赖喇嘛三位侯选灵童之一的香根,是元、明之际的学者,他精通藏语、蒙语、汉语、维吾尔语、西鞑靼语(斯拉夫语,即俄罗斯语)等诸多语言文字,主持修纂了著名的苯教佛典《丹珠尔》一百六十四部(今只保留有一百二十部),他的姓名亦因该部佛教重典而得称。
  ⑵蒙古族敖陶格图氏,源以地名为姓氏,出自敖陶窑子古城(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敖陶窑子),明朝初期迁居大兴安岭地区,明朝中叶即多冠汉姓为丁氏、林氏。
  源出六: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西域回回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按汉俗以谐音汉字改姓丁氏。丁氏为回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史籍《东里文集》中记载:“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国,因以为姓。”回族丁氏大部分是来自先祖回回名的尾音“迪尼”(Din),按汉语发音多译读为“丁”,于是他们中间一些人的后代便取“丁”为姓。
  源出七: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丁氏,源出尼质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单字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八: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定吉哩氏,满语为Dinggiri Hala,世居黑龙江西城(今黑龙江克山西城镇)。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鄂伦春族定吉哩氏多冠汉姓为丁氏。
  源出九: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十:源于改姓,出自明朝初期苏州阊门邹、丁二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在丁氏族人中,有一“活丁死邹”的独特家族。相传,明朝初期,在苏州有一邹氏人家因战乱未平,生活拮据,不得已将孩子送给了一户丁氏人家。后来这个孩子勤奋读书,考取了功名,还做了大官,于是那邹氏人家就要取回孩子,还姓为邹氏。丁氏人家辛苦抚养孩子成人,当然不肯,两家为此闹到了公堂上,地方官员无法判断,于是最终闹到了皇帝那里。明太祖在了解了事因之后笑笑说:“这好办得很:活着姓丁,死了还姓。”皇帝金口如同圣旨,两家只得遵旨。从此,该支丁氏族人在活着的时候称丁氏,去世后安葬时棺头写“丁”,棺尾写“邹”,幕外碑铭邹氏。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出自丁侯的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国人宋丁公的子孙以其字号“丁公”为氏,称为丁姓。 4、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数民族改姓、赐姓而来: ① 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所以,后世的丁姓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第子康叔。 ② 出自于氏所改。据《枫窗小牍》所载,宋代人于庆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丁,后果如意。 ③ 明代西域(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人名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改姓丁者。如《灵山房集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禄丁,又有从兄士雅漠丁,鹤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义,后世遂以鹤年为丁姓。” ④ 彝族尼质氏、瑶、鄂伦春、东乡、回、蒙等均有丁姓。 ⑤ 出自赐姓。明朝元人丹珠尔被赐姓丁。 ★★得姓始祖:丁公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其儿子名,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伋,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伋,称为丁姓,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
希望采纳

丁氏源自五支 炎帝后裔居多 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 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黄炎子孙。三书都是这样认为的:“齐太公生— 7 1 9.0 6.0 及 1 9.0 ,支孙以谥为姓”。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份子。汉代以后,虽然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的阵容,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一支,算起来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后裔。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的被改姓为丁。这一段渊源,明载于《江表传》,是这样说的:“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换言之,后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关于这两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体的证据可为依凭的,包括《枫窗小牍》所记载的:“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以及明载于《杨士奇东里文集》的:“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为姓。”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个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支是丁— 7 1 9.0 6.0 及 1 9.0 之后,第三支出自孙匡,第四支出于庆之后,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姓氏。 从丁氏组织庞大和复杂的情形,还可以提示世人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适宜彼此联姻。这一点,《中华姓府》指出:“礼,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异姓或不可婚,则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于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孙姓而言,孙改之丁,孙丁虽异,则不可婚。是结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铸错误。” 如此说来,年轻男女在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还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免得无意之间铸成错误,而贻患后代子孙呢!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谢谢


百家姓丁的来源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出自丁侯的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

丁姓的来源是什么?
丁姓的来源:1、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2、源于周朝遗民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字号为氏。周朝封遗民微子启于宋(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一带地区),建立了宋国,世人称其为宋丁公。3、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史籍《...

中国丁姓氏的来源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出自丁侯的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

丁姓的来源是什么?
2、丁氏的第二支姓源来自于姜子牙一族。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儿子姜及死后,也被周王追谥为丁公,其子孙便以丁为姓,藉此缅怀先祖曾位尊丁公。史书记载较为详细。“丁氏,姜姓,齐太公生于公 ,支孙以丁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次为氏》)“齐太公生于公 ,支孙以谥为姓。”(见《元...

丁姓的来源
丁氏来源:丁氏的始祖为丁公_。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原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其长子名_,周成王、周康王时为重臣,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并尊丁公_为...

丁姓祖籍在哪
丁姓来源 一、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其始祖为姜,以谥号为姓氏。姜太公于西周初年官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其儿子名极,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后中国丁氏家族人土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一支丁氏,史称丁姓正宗。...

丁姓的来源
其始祖为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河南省东部)。其长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时为重臣,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

丁姓的来源是什么?
丁姓,目前在中国排名第46位,拥有众多人口,且是我国姓氏中笔画最少的之一。丁姓分布于多个民族之中,其起源 story 是多方面的。据历史文献记载,丁姓至少源自五个不同的族群。1. 第一支丁姓的来源可追溯至《姓氏考考略》中的记载,该书记载:“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这说明...

百家姓中姓丁的家族来源
1. 丁氏家族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周武王时期,至少有五支以上的来源。2. 丁姓的最早记载出现在3100年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记载,丁侯不朝,丁姓由此始。3. 关于丁侯的详细来历,古籍中鲜有明确记载,但丁姓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无疑的。4. 第二支丁氏源自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山东省境内...

百家姓丁姓的起源及家谱
丁姓起源有四个主要来源:1. 出自姜姓,姜太公之子丁公伋,其子孙以谥号“丁公”为姓。2. 出自丁侯的后裔,周灭商后,丁侯子孙散居各地,以丁为姓。3. 出自子姓,周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其子孙以字号“丁公”为姓。4. 出自他姓改姓或其他少数民族改姓,如孙姓、于姓、西域人等。丁姓分布广泛...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丁氏的由来 -
阎饰左金:[答案] 丁氏主要有4种来源1.齐太公之子是周成王时的朝廷重臣,死后溢号为齐丁公 2春秋时宋国大夫丁公后代也以丁为姓 3三国时孙权因其族人孙匡犯错而耽误了战机,一怒之下,不许孙匡姓孙,改姓为丁,所以其后代也姓丁 4历史上西域人定居中原后也...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丁姓从何而来? -
阎饰左金: 丁姓是当代第46大姓,丁又是我国诸家姓氏中笔画最少的一个姓氏.许多民族里都有丁姓.然而,它的家族 姓源却较为复杂.据有关史籍介绍,丁姓至少有五支来源.第一支见诸於《姓氏考考略》,该书云:“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百家姓中姓丁的由来
阎饰左金: 出自姜姓.以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云: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姜太公望受封于齐.其子伎,死后谥号为“丁公”.其后遂以“丁”为氏.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丁姓的来源与祖谱 -
阎饰左金: 来源有六 1、出自丁侯的后裔.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 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2、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其始祖为姜伋,以谥号为姓氏 3、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江表传...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丁姓的来源,丁姓的族谱,丁姓的祖先,丁姓的名人 . -
阎饰左金: [张氏来历] 张姓之源,可追溯至黄帝.《元和姓纂》记载,黄帝的第五子青阳,生子名挥,挥聪颖异常,他通过观看天上的弧星,而仿照其形状制造出弓矢,因此被赐姓张.“张”本义为弓上弦,引申为开弓,即必须用力将弓拉开才能使用弓矢...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丁姓的来历?
阎饰左金: 丁(Dī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出自丁侯的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国人宋丁公的子孙以其字号“丁公”为氏,称为丁姓. 4、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数民族改姓、赐姓而来: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丁氏家族的来源? -
阎饰左金: 来源是姓丁!!!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百家姓,林,丁,卢的来历 -
阎饰左金: 林姓 源于子姓,子姓源于姬姓.林姓还相传是源于比干,“三代孤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比干夫人姚妫氏逃难到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今河北安...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湖南姓丁的来源? -
阎饰左金: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其部族被周灭后,子孙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朝...

木里藏族自治县17093677581: 丁氏的由来作文200字 怎么写 -
阎饰左金: 丁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七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6%左右. 丁氏支源众多,但大致上,山东为其最早发源地,后在当地发展成为丁氏最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