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散文《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写作背景以及经典语段的赏析,谢谢

作者&投稿:钦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徽因散文《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写作背景以及经典语段的赏析,谢谢~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她依旧是红粉帐里的豆蔻女子,踏着英伦的风韵,写着中华的诗歌,在中国文坛上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关爱,她,依旧是她——林徽因。
  ——题记
  【林徽因之生平篇】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是著名女诗人、作家、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参与设计者、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她,出生于名门之家,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大家闺秀典范的教育,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她曾游旅英美,在领略西方艺术真谛之后更是写的一手新诗,赢得当时文坛的一致好评。
  她是建筑史研究中卓有建树的学者,卷起袖子就可以赶图设计新房舍。她骑得骡子,住得鸡毛小店,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她不顾重病在身,经常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
  她也是三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爱情感伤片,浪漫诗人对她如痴如醉,;一个是和梁思成的妻子,并和梁思成喜结连理,恩爱白头,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主角,逻辑学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林徽因与徐志摩之浪漫篇】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真”、“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入英国留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她,就是这样一个倾倒众人的才女。与徐志摩的相遇,便是一段浪漫爱情的开始。
  初次看到他的名字,是在我的外国文学史课堂上,当张粉阁老师讲到徐志摩苦苦追寻的梦中“情人”时,提到了这个名满文坛的现代才女。
  与徐志摩初见,当时她仅年芳二八,是最美的豆蔻年华。她身着素衣,芳容楚楚,青春、纯洁的形象从此便成了这个浪漫诗人永恒的主题。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一直成为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1922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如果时间定格在这里,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她依旧是出水芙蓉般清丽的纤衣女子,他依旧是那浪漫奔放的现代诗人。她为他作画,他为她写诗,诗画相和,执手相随。
  他为她写诗到: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可是,她毕竟已是有婚约之人,他的父亲早就已经为他选定夫婿,并且结下婚约;而他更是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有妇之夫,他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文字,可是却不能在现实的礼堂里恩爱白头。这,既是那般美好又是那般令人哀伤。
  生命之美在于,有些事,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可以,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可是依旧不能自已,就如如同飞蛾扑火,哪怕只是一瞬,也要追逐那片刻的温暖。或许,也正是这些的不完整,才构成了这个完美的世界。
  但是最终,她放下了自己的脚步,她始终将他当做自己的老师,或者一个先导,带她走进文学的世界,而并未走进他的婚姻家庭。她选择了适当的距离,与他隔河而望,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虽不是千山万水的阻隔,但这或许就是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能结合却又不能相忘,或许这就是最美好的距离。
  进不得相合,退不得相忘。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是多么美好?
  【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青春篇】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1972年1月9日逝世于首都北京。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她同样是他的举案齐眉。
  与梁思成的婚姻,是她一生的归宿。
  她与梁思成,都是建筑学业界的佼佼者。他们一起研究古代建筑,一起翻山越岭,一起攀爬古物,一起研究探讨,他们始终是夫唱妇随,相得益彰。在建筑史上留下了最恢弘的一笔,也为他们的爱情史留下了最华丽的篇章。
  在他最美的华年里,遇到最美的她。
  自此一生,他和她始终在一起。
  他曾说:“她是我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
  她也曾说:“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就这样,在那个中国总领事馆里面,他们喜结连理。
  婚后,她不仅绽放出她那诗人般的美感与想象力,更显示出作为科学家应有的细致和踏实,夫妻二人常在山西调查和测量古建筑,所写出的论文更是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他们二人携手一生,相依相扶,恩爱白头。
  【林徽因与金岳霖之回忆篇】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浙江诸暨人。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金岳霖终生未婚。为纪念金岳霖先生,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他说:“你是我人间四月天。”——金岳霖
  他和她,一个是建筑学家,一个是逻辑家。
  他和她相遇,是在一个美丽的华年。
  此时,她已为人妻,而他尚未娶亲。
  她欣赏他的幽默、善意、博学;他爱慕她的睿智、青春、灵敏。
  他们也是同样心有灵犀,相知相偎,可是她毕竟已是有夫之妇,他们不能跨越道德的那条线,他们以朋友称谓。
  她也曾犹豫,对梁思成沮丧地说道:“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
  此时,听到这句话后她感动万分,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同样,她也把这句话转述给了他。
  他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此时,他很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位与自己息息相通的林徽因这一生都会陪伴在梁思成身边,他们只能是朋友,而绝非其他。但是他还是依然地选择了陪伴在她身边,做她的邻居,仅仅只为等待她需要的帮助时候的一句叨扰,亦或是她一句平日里的问候。
  五十年代之后,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已经另娶了他的学生林洙。有一天,他却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让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纳闷。饭吃到一半时,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闻听此言,有些老朋友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泪。
  即使多年后,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林徽因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她是他的四月天,一生的四月天。

若,人生只如初见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付出一定要有回报。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
   他会想起你年少时候的容颜,在他心中,你永远都是十七岁的那个穿白衣裳的小仙子,他会想到嘴边不自觉地轻轻地微笑起来,叹息地说,她啊……之后便是沉默,沉默之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是已经不必说了,那样的你,在那样的他的心中,便是独一无二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了。爱有很多种方式和理由,这里无意责怪谁,只不过我觉得金岳霖的故事听起来更加撼天泣地。
  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微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
若, 人生只如初见,多好!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她依旧是红粉帐里的豆蔻女子,踏着英伦的风韵,写着中华的诗歌,在中国文坛上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关爱,她,依旧是她——林徽因。  ——题记  【林徽因之生平篇】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是著名女诗人、作家、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参与设计者、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她,出生于名门之家,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大家闺秀典范的教育,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她曾游旅英美,在领略西方艺术真谛之后更是写的一手新诗,赢得当时文坛的一致好评。  她是建筑史研究中卓有建树的学者,卷起袖子就可以赶图设计新房舍。她骑得骡子,住得鸡毛小店,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她不顾重病在身,经常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  她也是三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爱情感伤片,浪漫诗人对她如痴如醉,;一个是和梁思成的妻子,并和梁思成喜结连理,恩爱白头,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主角,逻辑学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林徽因与徐志摩之浪漫篇】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真”、“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入英国留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她,就是这样一个倾倒众人的才女。与徐志摩的相遇,便是一段浪漫爱情的开始。  初次看到他的名字,是在我的外国文学史课堂上,当张粉阁老师讲到徐志摩苦苦追寻的梦中“情人”时,提到了这个名满文坛的现代才女。  与徐志摩初见,当时她仅年芳二八,是最美的豆蔻年华。她身着素衣,芳容楚楚,青春、纯洁的形象从此便成了这个浪漫诗人永恒的主题。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一直成为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1922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如果时间定格在这里,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她依旧是出水芙蓉般清丽的纤衣女子,他依旧是那浪漫奔放的现代诗人。她为他作画,他为她写诗,诗画相和,执手相随。  他为她写诗到: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可是,她毕竟已是有婚约之人,他的父亲早就已经为他选定夫婿,并且结下婚约;而他更是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有妇之夫,他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文字,可是却不能在现实的礼堂里恩爱白头。这,既是那般美好又是那般令人哀伤。  生命之美在于,有些事,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可以,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可是依旧不能自已,就如如同飞蛾扑火,哪怕只是一瞬,也要追逐那片刻的温暖。或许,也正是这些的不完整,才构成了这个完美的世界。  但是最终,她放下了自己的脚步,她始终将他当做自己的老师,或者一个先导,带她走进文学的世界,而并未走进他的婚姻家庭。她选择了适当的距离,与他隔河而望,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虽不是千山万水的阻隔,但这或许就是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能结合却又不能相忘,或许这就是最美好的距离。  进不得相合,退不得相忘。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是多么美好?  【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青春篇】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1972年1月9日逝世于首都北京。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她同样是他的举案齐眉。  与梁思成的婚姻,是她一生的归宿。  她与梁思成,都是建筑学业界的佼佼者。他们一起研究古代建筑,一起翻山越岭,一起攀爬古物,一起研究探讨,他们始终是夫唱妇随,相得益彰。在建筑史上留下了最恢弘的一笔,也为他们的爱情史留下了最华丽的篇章。  在他最美的华年里,遇到最美的她。  自此一生,他和她始终在一起。  他曾说:“她是我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   她也曾说:“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就这样,在那个中国总领事馆里面,他们喜结连理。  婚后,她不仅绽放出她那诗人般的美感与想象力,更显示出作为科学家应有的细致和踏实,夫妻二人常在山西调查和测量古建筑,所写出的论文更是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他们二人携手一生,相依相扶,恩爱白头。  【林徽因与金岳霖之回忆篇】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浙江诸暨人。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金岳霖终生未婚。为纪念金岳霖先生,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他说:“你是我人间四月天。”——金岳霖  他和她,一个是建筑学家,一个是逻辑家。  他和她相遇,是在一个美丽的华年。  此时,她已为人妻,而他尚未娶亲。  她欣赏他的幽默、善意、博学;他爱慕她的睿智、青春、灵敏。  他们也是同样心有灵犀,相知相偎,可是她毕竟已是有夫之妇,他们不能跨越道德的那条线,他们以朋友称谓。  她也曾犹豫,对梁思成沮丧地说道:“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   此时,听到这句话后她感动万分,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同样,她也把这句话转述给了他。  他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此时,他很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位与自己息息相通的林徽因这一生都会陪伴在梁思成身边,他们只能是朋友,而绝非其他。但是他还是依然地选择了陪伴在她身边,做她的邻居,仅仅只为等待她需要的帮助时候的一句叨扰,亦或是她一句平日里的问候。  五十年代之后,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已经另娶了他的学生林洙。有一天,他却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让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纳闷。饭吃到一半时,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闻听此言,有些老朋友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泪。  即使多年后,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林徽因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她是他的四月天,一生的四月天。


林徽因散文《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写作背景以及经典语段的赏析,谢谢_百 ...
但是他还是依然地选择了陪伴在她身边,做她的邻居,仅仅只为等待她需要的帮助时候的一句叨扰,亦或是她一句平日里的问候。 五十年代之后,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已经另娶了他的学生林洙。有一天,他却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让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纳闷。饭吃到一半时,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

对于林徽因的评价。
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

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让我们细心读一读,品一品
既是省略不去的过程,就只好默默忍受,只当是年少不经世事所犯下的无知错误。 38、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既知如此,又何必聚散两依依。我们都是人生场景中的过客,这段场景走来了一些人,那段场景又走失了一些人。如果我们守不住约定,就不要轻许诺言,纵算年华老去,还可以独自...

有关爱情的中英文诗集和散文
“有那回音”这“回音”就是自己“徽因”的意味,她希望徐志摩相信她是有感情的,但是两个人也都很好地驾驭了自己的感情。而且感情某时可激烈,过后又会被正常的生活和时间遗忘,只要有回忆就是美好的。林徽因在徐志摩去世后对沈从文写信说:“他若没死,我待他是仍不能改的,这可能是他说的我爱我的家我的丈夫胜过...

能否介绍下才女林徽因的生平?
徽因父林长民(1876年生),字宗孟,为孝恂长子,1906年赴日留学,不久回国,在杭州东文学校毕业,后再度赴日早稻田大学,习政治法律;叔林天民(1887年生),字希实,早年亦留学日本,习电气工程;大姑林泽民,嫁王永昕;二姑生一女后去世;三姑林嫄民,嫁卓定谋;四姑林丘民,嫁曾仙舟;五姑林子民,嫁李石珊。 徽因之堂叔林觉...

那片天那汪海那座城散文
但康桥之恋毕竟带给他和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对于懂爱的才子志摩来说,放手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真爱的'诠释呢?尽管他尝透了爱情之果的苦涩滋味。缘分,真的是个很玄妙的东西,正如一首歌所唱到:“人生像流水奔波,爱情像循环列车,每一站都有人上车下车,不是每个路口都能选择。你爱的擦肩而...

林徽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卞之琳:“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

林徽因的名字中“徽因”二字出自哪里?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诗经·大雅·思齐》这是一首歌颂周初开国人物文王及其母太任、其妻太姒的诗。其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的意思是:太姒继承太任、太姜的美德,必能多生儿子。大姒就是太姒,她是周文王的妃子;嗣就是继承的意思;...

有关守候爱情的散文?
一次,金岳霖忽然请许多朋友去饭店吃饭,面对众人的疑惑,岳霖老人深情地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在座的朋友无不感慨落泪。 一九八四年,89岁的金岳霖伴着林徽因的诗作,伴着守候一生的爱情,伴着人间的四月天安详去世。金岳霖的骨灰同梁思成林徽因的墓毗邻而居,从林徽因去世到一九八四年,这么多年来,金岳霖在人间对林...

有关筒单的当代哲理散文|哲理散文
有关筒单的当代哲理散文:简单生活 绿色的生命…… 好久没提笔写点什么了,突然就感到了内心的空洞,那曾近读婉莹和徽因诗集的时光也离我渐行渐远,怀恋一个人静静体会两人的内心情感时光,即使周围世界很乱,我愿沉醉,并非遇见的每一个人便是美好的四月天,也不是随便的一次邂逅便可以在心上写诗。更加怀恋每周一读...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人间四月天是谁写的
富贾太得: 是林徽因的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人间四月天”是何意? -
富贾太得: 是说,如果我们一直能像初见的时候,年轻,单纯,美好,那该是人间最美的事情了.金岳霖与林徽因:他会想起你年少时候的容颜,在他心中,你永远都是十七岁的那个穿白衣裳的小仙子,他会想到嘴边不自觉地轻轻地微笑起来,叹息地说,她啊……之后便是沉默,沉默之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是已经不必说了,那样的你,在那样的他的心中,便是独一无二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了.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爱有很多种方式和理由,这里无意责怪谁,只不过我觉得金岳霖的故事听起来更加撼天泣地.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谁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作文怎么写 -
富贾太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如果不能像刚刚相识的时候美好而又淡然,没有后来的怨恨、埋怨,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为好”.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什么内容的书? -
富贾太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的笔调,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人生若只如初见~写作背景是什么~? -
富贾太得: 这里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本书写的是什么 -
富贾太得: 初见,在杭州的西湖.一个叫白素贞的蛇妖看上了一个叫许仙的弱冠少年.淡烟急雨中,借伞同船,凝眸深处,是心波微漾,我对你的情是小荷露了尖尖角. 初见,在清净的书院.一个叫祝英台的女子轻轻坐在一个叫梁山伯的书生身边,她叫他...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人生若只如初见》内容简介 -
富贾太得: 作者 安意如 属于诗词赏鉴累的 不过写的蛮美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故事上溯汉高祖与戚夫人,下至清代才子纳兰性德与沈宛,唐玄宗、陆游、温庭筠,王昭君、杨玉环、李清照、鱼玄机、于诗词变幻中讲述了古代英...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人生若只如初见出自哪里?作者是谁?写作背景是什么? -
富贾太得: 纳兰容若选本来和他的表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旗人女孩在16岁都要被选入宫先被皇上选,表妹入宫再也无法相见 痛苦中写了这首诗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谁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创作背景??
富贾太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鄂托克前旗17395827714: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内容简介 -
富贾太得: 内容简介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故事上溯汉高祖与戚夫人,下至清代才子纳兰性德与沈宛,唐玄宗、陆游、温庭筠,王昭君、杨玉环、李清照、鱼玄机、于诗词变幻中讲述了古代英雄美人、才子才女的不为人知的爱情侧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