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唱《空城计》里面的空城是 哪里?

作者&投稿:错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空城计》中的空城是哪个城市~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
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曰:“马谡无知,坑陷吾军矣!”左右问曰:“丞相何故失惊?”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长史杨仪进曰:“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分付与杨仪。正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
  却说司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忽然山坡后喊杀连天,鼓声震地。懿回顾二子曰:“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只见大路上一军杀来,旗上大书“右护卫使虎冀将军张苞”。魏兵皆弃甲抛戈而走。行不到一程,山谷中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前面一杆大旗,上书“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山谷应声,不知蜀兵多少;更兼魏军心疑,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去。兴、苞二人皆遵将令,不敢追袭,多得军器粮草而归。司马懿见山谷中皆有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
  此时曹真听知孔明退兵,急引兵追赶。山背后一声炮响,蜀兵漫山遍野而来:为首大将,乃是姜维、马岱。真大惊,急退军时,先锋陈造已被马岱所斩。真引兵鼠窜而还。蜀兵连夜皆奔回汉中。却说赵云、邓芝伏兵于箕谷道中。闻孔明传令回军,云谓芝曰:“魏军知吾兵退,必然来追。吾先引一军伏于其后,公却引兵打吾旗号,徐徐而退。吾一步步自有护送也。
  却说郭淮提兵再回箕谷道中,唤先锋苏*分付曰:“蜀将赵云,英勇无敌。汝可小心提防,彼军若退,必有计也。”苏*欣然曰:“都督若肯接应,某当生擒赵云。”遂引前部三千兵,奔入箕谷。看看赶上蜀兵,只见山坡后闪出红旗白字,上书“赵云”。苏*急收兵退走。行不到数里,喊声大震,一彪军撞出:为首大将,挺枪跃马,大喝曰:“汝识赵子龙否!”苏*大惊曰:“如何这里又有赵云?”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于马下。余军溃散。云迤逦前进,背后又一军到,乃郭淮部将万政也。云见魏兵追急,乃勒马挺枪,立于路口,待来将交锋。蜀兵已去三十余里。万政认得是赵云,不敢前进,云等得天色黄昏,方才拨回马缓缓而进。郭淮兵到,万政言赵云英勇如旧,因此不敢近前。淮传令教军急赶,政令数百骑壮士赶来。行至一大林,忽听得背后大喝一声曰:“赵子龙在此!”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余者皆越岭而去。万政勉强来敌,被云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涧中。云以枪指之曰:“吾饶汝性命回去!快教郭淮赶来!”万政脱命而回。云护送车仗人马,望汉中而去,沿途并无遗失。曹真、郭淮复夺三郡,以为己功。却说司马懿分兵而进。此时蜀兵尽回汉中去了,懿引一军复到西城,因问遗下居民及山僻隐者,皆言孔明止有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又无武将,只有几个文官,别无埋伏。武功山小民告曰:“关兴、张苞,只各有三千军,转山呐喊,鼓噪惊追,又无别军,并不敢厮杀。”懿悔之不及,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也!”遂安抚了诸处官民,引兵径还长安,朝见魏主。睿曰:“今日复得陇西诸郡,皆卿之功也。”懿奏曰:“今蜀兵皆在汉中,未尽剿灭。臣乞大兵并力收川,以报陛下。”睿大喜,令懿即便兴兵。忽班内一人出奏曰:“臣有一计,足可定蜀降吴。”正是:蜀中将相方归国,魏地君臣又逞谋。未知献计者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空城计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它的破绽很多:1、司马懿部队那么多,为什么不将城围起来 2、他至少应该派些探子进城看看呀 3、诸葛亮就在城上,为何命一神箭手将诸葛亮射死。所以说:诸葛亮的空城计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是小说在深化诸葛亮,但历史上是有人摆过空城计的,这是完全的张冠李戴。但在小说之中,诸葛亮大摆空城计能成功就在于,诸葛亮一生唯谨慎,所以司马懿不会认为他这么不谨慎的,所以才能成功。当然,这是小说,历史上绝对没这事。建议去看看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
请采纳谢谢您

西城县 孔明的“空城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故事大概大略如此: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大军尽去,时孔明身边只剩五千兵马驻守西城县。一日,忽接探马飞报,说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正望西城蜂拥而来。这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驻城的五千兵马也已分出一半运粮去了。众官听罢尽皆失色,唯孔明镇定自若,当即下令将旌旗藏匿起来,城门四开,每门分派二十军校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其余士兵不得妄出,不得擅自高声喊叫。一切准备就绪,孔明引二童携琴登上高楼,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好一副闲情惬意! 却说司马懿引兵来到,运望城上孔明端坐城楼,笑容可掬,旁若无人,大感不解。整个城池寂静一片,就跟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看此情景,若换了旁人,大可无所顾虑,大手大脚的引兵浩浩荡荡杀入城中。说不定诸葛孔明早已授首就擒。可偏偏是司马懿,生性多疑,不由分说便下令退兵。孔明遥望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骇然,问其原因,孔明这才道出缘由:“此人(指司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今见此规模,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这就是著名的“空城计”。《三国演义》区区数百字,便把诸葛孔明料敌如神、司马懿智欠一筹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6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首先提出诸葛亮的空城计的是南北朝一个叫做郭冲的人,后被罗贯中引用。
  郭冲三事曰: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评析】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种“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冒死作出假象,最后成功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大胆。诸葛亮的空城计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727065.html

蜀地北边的西城


空城计:一兰州人用诸葛亮名头,编了个故事,结果成为经典
空城计: 一兰州人用诸葛亮名头,编了个故事, 结果成为经典 在《三国演义》中「 ”空城计”是神来之笔。罗贯中凭借一支生花妙笔,将诸葛亮的睿智胆略演绎的淋漓尽致。从而,将这段子无须有的故事,成功地和诸葛亮绑在了一起。 最早将诸葛亮和空城计连起来的,是一个西晋时期的一个兰州人。他和别人聊天时,举出...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
空城计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如下:三国时,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 失去街亭后, 只有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这个人物的故事?民间还有一句俗语形容其智慧超人...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吊孝---假的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

三国演义的空城计的故事!
琳琅故事会

空城计的主要内容
当时诸葛亮带领的5000个士兵有一半出城去了,他的身边只剩下约2500个人,情况对诸葛亮来说非常危急。当侦查的士兵禀报那15万大军时,所有人都害怕极了,可诸葛亮却毫不担心。所有人都开始收拾行李,打算劝诸葛亮离开,而诸葛亮却面不改色地走上城楼,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

诸葛亮空城计主要内容
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诸葛亮使用的空城计是现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使用的空城计是西城,即现在的陕西省安康市。《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

有关诸葛亮的俗语
歇后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吊孝---假的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

155诸葛亮空城计文言文原文
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诸葛亮的空城计】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

空城计的阅读答案!
真正三国志中记载的是没有诸葛亮空城计的,只是三国演义中按照小说的手法美化了诸葛亮而已。 大概意思是讲司马懿带着几十万大军攻打诸葛亮,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是个书呆子,失了街亭,司马懿就攻到城下了,诸葛亮身边已经没什么兵了,就大开城门,派几个老兵去院子扫地,自己带两个侍童在城楼...

信阳市18431646365: 诸葛亮唱《空城计》里面的空城是 哪里? -
国雄唐必: 西城县 孔明的“空城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故事大概大略如此: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大军尽去,时孔明身边...

信阳市18431646365: 诸葛亮唱空城计在哪座城市? -
国雄唐必: 空城计: 《三国演义》说的是“西城” 但是实际并没有合格事情, 三国时候确实有个“西城”,就是现在--陕西安康,但是当时西城、新城、上庸同属于魏国,三国时候蜀国汉中郡最西面也就是达到了现在陕西城固和西乡一代,并没有到达安康一代 再说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没有提到诸葛亮打仗打到安康,唯一一次蜀国在安康地区作战是刘备时候,刘封和孟达的对战,而且那是关羽已经死后,火烧连营之前,后来没有谁和魏国在安康打仗. 再说,空城计发生在诸葛亮二出祁山时候,当时诸葛亮在天水一代,那里离蜀国咽喉阳平关很远,也就是说空城计要发生也发发生在天水一代

信阳市18431646365: 诸葛亮《空城计》中的空城是哪个城市 -
国雄唐必: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 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信阳市18431646365: 诸葛亮唱的空城计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
国雄唐必: “空城计”又叫“西城弄险”.西城,古县名.汉时置西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西魏时移至今安康.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年,分汉中郡置西城郡,治所在今安康西北.《三国演义》中的所谓“西城”,应指古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南百二十里的地方.《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所载的“亮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的西县,即指此地.

信阳市18431646365: 《空城计》指的是哪个城市 -
国雄唐必: 西城即西县,在今天的红河费家庄一帯.当年孔明诸葛亮唱千古绝唱的“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父子的地方就是西城

信阳市18431646365: 历史上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中的城是什么 -
国雄唐必:[答案] 城是 西城. “空城计”又叫“西城弄险”.西城,古县名.汉时置西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西魏时移至今安康.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年,分汉中郡置西城郡,治所在今安康西北.《三国演义》中的所谓“西城”,应指古秦州(今甘肃...

信阳市18431646365: 诸葛亮玩空城计“空”的是哪座城哦? -
国雄唐必:西城县 孔明的“空城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故事大概大略如此: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

信阳市18431646365: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是哪座城 -
国雄唐必: 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空城计”又叫“西城弄险”.西城,古县名.汉时置西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西魏时移至今安康.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年,分汉中郡置西城郡,治所在今...

信阳市18431646365: 诸葛亮唱空城计在哪里唱的? -
国雄唐必: 街亭 失守, 司马懿 大军直逼 西城 ,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 疑有埋伏,遂退兵.

信阳市18431646365: 空城计的意思 - “唱空城计”是什么意思
国雄唐必: “唱空城计”原自>,当时诸葛亮将大军都派到其他的地方去作战,身边几乎没有一兵一卒.这时,司马懿率大军感到,诸葛亮就将四门打开,自己坐在城头上弹琴.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平生小心谨慎不会轻易冒险,以为有伏兵,就赶紧撤退了.这就是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敌军的故事.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编成戏剧进行演唱,这就是“唱空城计”的由来. 现在人们经常用来表示,有意向对方表示力量空虚,让敌人不能判断其真假,从而骗过敌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