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经提出"四圣"说,其中哪一位是"圣之清者

作者&投稿:德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家四圣人是孔子、子思、孟子,还有一个是谁??~

还有一个是颜回。颜回(公元前521—490年),春秋鲁国人,字子渊,又称颜渊。孔子的优秀学生。他崇拜老师,孜孜不倦地学习老师的渊博知识。他天资明睿,性情温良,贫而好学,乐而忘忧。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仁,回也不改其乐。”
儒家四圣指的是孔子、颜回、曾子和孟子四人。儒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时期,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很多思想家为儒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四位被后人尊称为“圣”。他们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和亚圣孟子。

拓展资料:孔子对他有问必答,呵护有加。他向孔子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并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回答:自己虽然不聪敏,但我能身体力行,照您的话去做。他对老师十分恭敬,言听计从。他从不动怒,从不重犯过错,刻苦钻研。
二十九岁头发就白了。孔子最喜爱牵挂这位得意的高才门生。他三十二岁先孔子死于贫困苦学。孔子非常悲哀,说:唉,老天爷真要了我的命了!别人劝孔子莫过于悲哀,孔子说:我不为他悲哀还为谁悲哀呢?孔子的弟子们厚葬了颜回,后人很尊重他,称他为复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四圣

伯夷,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

孟子曾经提出"四圣"说,其中伯夷是"圣之清者”。

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万章下》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原文:“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在这里罗列的,是四种圣人的典型,而孔子为识时务之圣人。

译文为:孟子说:‘伯夷是圣人里面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人里面最负责任的;柳下惠是圣人里面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人里面最识时务的。

扩展资料:

孟子在这里罗列的,是四种圣人的典型:伯夷清高,伊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柳下惠随遇而安,孔子识时务。比较而言,孟子认为前三者都还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而孔子则是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具有“智”与“圣”相结合的包容 性。

显然,孟子给了孔子以最高赞誉。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伯夷过于清高,清高得来有点不食 人间烟火,所以他最后要与叔齐一道“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但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也就由此生成,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许也正是由此观念出发,伯夷才被推崇 为“圣人”之一。

伊尹“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曾经说过,“把历史扛在肩头”的人。伊尹是非常符合儒教精神的“圣人之一,历来也的确成 为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古代圣贤人物。

但他的这种精神,在进入所谓“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时期后,已被视为过于沉重,过 于执着的“古典意识”,与“轻轻松松过一生”的现代生活观念有格格不入,或者说,已不那么合时宜了。

柳下惠一方面是随遇而安,另一方面却是坚持原则,我行我素。随遇而安体现在他不 至于侍奉坏的君主,不羞于做低贱的小官,不被重用不抱怨,穷困不忧愁。传说柳下惠能够做到 “坐怀不乱”,具有超人的克制力,圣人的风范。

最后说到孔圣人。 事实上,到后世,尤其是到我们今天仍然家喻户晓为圣人的,四人之中,也就是孔圣人了。孟子在这里并没有展开对孔子的全面论述,而只是抓住他应该怎样就怎样的这一特点,来说明他是 “圣之时者”,圣人中识时务的人。

孟子所强调的,是孔子通权这变,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所以才有“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说法。而且,由“集大成”的分折,又过渡到 对于“智”与“圣”相结合的论述,而孔子正是这样一个“智” “圣”合一的典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万章下



伯夷。

出自:《孟子·万章下》。

原文:“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译文:孟子说:‘伯夷是圣人里面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人里面最负责任的;柳下惠是圣人里面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人里面最识时务的。’

扩展资料

孟子在这里罗列的,是四种圣人的典型:伯夷清高,伊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柳下惠随遇而安,孔子识时务。

比较而言,孟子认为前三者都还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而孔子则是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具有“智”与“圣”相结合的包容 性。显然,孟子给了孔子以最高赞誉。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伯夷过于清高,清高得来有点不食 人间烟火,所以他最后要与叔齐一道“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也就由此生成,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由此观念出发,伯夷才被推崇 为“圣人”之一。



他说的不是指当时的人,而是说清者为圣,也就是说,人做到清,也就能称圣


人生三戒是哪三戒
1. 孔子曾经提出,君子应当遵守三个人生戒律,分别是:年轻时应当戒除过度迷恋声色犬马等物欲;中年时要避免好勇斗胜,争执竞逐;而到了老年,则应该摒弃贪得无厌的心态。2. 在年轻时,所戒的“色”,不仅指女色,还包括各种可能导致年轻人沉溺的娱乐,如酗酒、沉迷网络游戏等。这些过度的纵欲行为不仅...

孟子曾经提出"四圣"说,其中哪一位是"圣之清者
孟子曾经提出"四圣"说,其中伯夷是"圣之清者”。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万章下》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原文:“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在这里罗列的,是四种圣人的典型,而孔子为识时务之圣人。...

子曾经曰过中的子是指什么?
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地去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孔子并不反对思考,对于那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想,则认为是浪费时光,因而坚决反对,主张人们进行脚踏实地的学习。孔子的见解,对于建立严谨的学风,端正求实的态度具有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

什么是八隅律
我们把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的化学键成为共价键(covalent bond),路易斯(G.N.Lewis)曾经提出原子共用电子对成键的概念,也就是俗称的“八隅律”。随着近代的量子力学的建立,近代形成了两种现代共价键理论,即是:现代价键理简称VB(以及分子轨道理论简称MO。价键理论强调了电子对键和成键电子的离...

庄子故事两则中惠子是怎么样的人
惠子是一个贪恋权位,忌贤妒能,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之人。庄子是一个不畏权贵,有胆有识,达观向上,心胸开阔,见识广博之人。

孔子曾经把人分为五类:愚人 士人 君子 圣人 贤人
从孔子论说“看子”、“小人”和所作的定义看,至少从孔子时代起就以道德品格为标准来区别“君子”、“小人”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曾经和已经有什么不同
1、曾经 是过去发生的事,只要不是未来和此刻正在发生的皆属曾经。2、已经 表示时间过去了。三、引证解释不同 1、曾经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在战斗最激烈的那几天,我曾经提出‘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2、已经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贾珍听了这话,倒吃了一惊,忙要和...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哪些子提出哪些了思想
孔子之后的孟子更将民众提到了高于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方面,儒家维护等级制度和君权,另一方面,他们主张君臣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权利,任何一方都不该要求对方无条件的服从和妥协。孔子主张以“仁政”治国,反对过分剥削压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张。先秦儒家并不主张禁欲,而是推己及人。

根据论语和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曾经向哪一位国君提出君君臣臣父...
根据论语和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曾经向哪一位国君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到过齐国。齐景公以礼相待,并向他请教该如何治国。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听后十分高兴,感慨道:“夫子讲得真好呀!倘若一国之君不像君,文武众臣不像臣,父亲没有父亲的样子...

过往的曾经是什么意思?
曾经的意思是过去发生的事。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拼音:[ céng jīng ]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说过这件事。这里~闹过水灾。上个月~热过几天。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在战斗最激烈的那几天,我曾经提出‘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近义词:1、已经[yǐ jīng]表示动作...

昌图县19667168479: “圣之任者”出于哪个典故 -
宠贞同博: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孟子·万章下》这是孟子的“四圣论”,列出了四种圣人.“任”,勇于任事,敢担当,有责任感.孟子认为,伯夷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在于他为人清廉上;伊尹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在于他胜任工作上;柳下惠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在于他思想和谐上;孔子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在于他顺应时势上.

昌图县19667168479: 孟子为中国古代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 -
宠贞同博: 《孟子》一书是孟子所著,从宋朝朱熹之后才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书,孟子的最大志向就是志在学习孔子.他同颜回、曾参、子思一起被称为四圣,孟子为亚圣.孟子是子思的学生,而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可见他和孔子相差有多么遥远.而我们以...

昌图县19667168479: 文圣是谁,礼圣是谁,亚圣是谁,至圣先师又是谁 -
宠贞同博: 书中的儒家四圣是指: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性本善),文圣荀卿(三四之争,学问针对孟子,圣像未进文庙),礼圣是周公旦(以礼法教导世人).

昌图县19667168479: 古代四圣分别是哪里 -
宠贞同博: 儒家四圣 中国古代儒家四圣,一般所指的乃是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等四位圣人. 佛教四圣四圣 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已得解脱的四种“圣者”. 四圣包括: (一)出世间的四种圣者 即声闻、缘觉、菩萨、佛.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