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作者&投稿:浦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答: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对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不仁!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总之,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一、作品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三、《寡人之于国也》概述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四、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孟子孟子)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2. 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有什么区别?3. 孟子在论述“五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最简单,在课文中...

“谬种流传”最早是宋朝人批评当时的什么?
是最早宋朝人批评当时的。释义 泛指荒谬的东西一代代地传下去。出处 《宋史·选举志二》:“所取之士既不精,数年之后,复俾之主文,是非颠倒愈甚,时谓之缪种流传。”故事 宋朝时期,何澹见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不严,考场上贿赂成风,致使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投机取得功名,他向朝廷上奏折,指出先科...

韩非子是哪个朝代的人?他在历史上都有什么成就呢?
韩王安二年(公元前236年),李斯受秦王志明出使韩国,年龄43岁的韩非子再次见到了李斯,并出示《孤愤》《五蠹》等篇章给李斯,李斯看后,把作品带走,传至秦王手中。秦王看完韩非子的作品很喜欢,但也没决定用他。46岁的韩非子上书批评李斯及当时的另一位纵横家姚贾,由此得罪了二人,后被逼自杀。...

刘献廷如何批评当时知识份子的唯利是图?
在学术研究方面,献廷涉猎广泛,不仅研读经典的经、史、子、集,还深入钻研了佛经和道藏。特别是对明朝盛行的等韵学,他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在道家学说中,他崇尚性命双修的北宗,追求身心合一的修行道路。总的来说,刘献廷的思想充满了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的知识追求和道德立场,...

“谬种流传”最早是宋朝人批评当时的什么?
宋朝时期,何澹见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不严,考场上贿赂成风,致使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投机取得功名,他向朝廷上奏折,指出先科考试的种种弊端与危害。如果考试不严,所选人才质量就不高,隔几年由他们主持考试,那么就会让谬误的根子代代相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野杰帅怡然 2019-02...

“三十而立,四十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是...
孔子之所以批评他,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义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政治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何况当时师生谈话也是有一定的礼仪讲究的。《礼记·曲礼上篇》说:“侍于君子,不顾而对,非礼也。” 《公冶长篇》又记: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

同性恋,为什么要害别人
这些研究资料受到严厉批评,但是却给当时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的同性爱运动提供了支持。欧洲也有同性爱运动,包括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的同性爱运动。同性爱报纸,杂志,私人俱乐部和公共场所聚会,开始责疑主导的同性性行为是疾病的观点。 但是,医生和精神病学家依然采用激素注射、休克疗法、阉割甚至脑科手术,试图治疗同性性吸引...

明清之际的儒学·“实学”考辨·从二十五史所见“实学”概念谈起_百...
“实学”概念不仅见于古代学者文集中,也见于古代史书当中,二十五史属官修正史,它关于“实学”一词的用法,应该符合当时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并且二十五史中“实学”意义的演变,也是反映历史上“实学”意义变化的一个缩影。下面我们对二十五史所见有关“实学”字样的资料作些分析。 (1)“实学”概念缘起。历史上一个...

鲁迅为什么喜欢骂清朝
此时鲁迅对尼采多持否定态度,尖锐批评尼采的超人哲学。胡先生概括的“三阶段论”颇有见地,说明鲁迅对尼采思想的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全面肯定——有褒有贬——全面批判”,这基本符合鲁迅接受尼采的全过程。 接下来,我们分析鲁迅为什么喜欢尼采?首先,离不开鲁迅留学日本时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尼采思想在日本十分...

《让对手笑出声来》这篇文章读后感八百字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

分宜县18534901833: 孟子如何批判当权者不顾人民死活 -
杭潘奇迈: 孟子的批判是极富有说服力的.面对梁惠王的问题,他没有做出正面回答,而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为喻,让梁惠王自相矛盾,如同自己承认了错误.接着,孟子从正面提出“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保民而王才是统治者应有的为政之道.最后通过富人家狗彘没完没了的吃东西,路上却还有饿死的人这一鲜明对比,再以“刺人而杀之”为喻,犀利地指出了当权者不顾人民死活,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的批判是有理有据,采用了对比和比喻.对比使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而比喻则形象、恰到好处的增强了议论时的说服力. (以上答案纯属原创,望采纳.)

分宜县18534901833: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
杭潘奇迈: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

分宜县18534901833: 孟子怎么样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 -
杭潘奇迈: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分宜县18534901833: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是怎么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管人民死活的?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的? -
杭潘奇迈: 竭泽而鱼,用过度破坏大自然规律而自取灭亡的比喻说服的

分宜县18534901833: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
杭潘奇迈: 1.第一个问题.“王道”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是:顺应农时,使民生有保障,并进而对他们实行伦理道德教育.也可用文中的话回答.第二个问题.孟子认为梁惠王没有解决人民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使百姓“养生丧...

分宜县18534901833: 寡人之于国也 思考与练习 -
杭潘奇迈: 1、答:本文紧紧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边一线索展开论述.2、答:本文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的表现.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3、答:孟子用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他跟其他的国君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喜好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分宜县18534901833: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 -
杭潘奇迈: 1.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原话为:“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孟子...

分宜县18534901833: 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 -
杭潘奇迈: 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 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分宜县18534901833: 寡人之于国也 中的问题 -
杭潘奇迈: 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分宜县18534901833: 孟子的观点是什么? -
杭潘奇迈:[答案] 孟子的主要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