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著,度,夫,在古代不同的意思?

作者&投稿:百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古代‘度’这个单位是怎样定义的?~

  一般相信,汉代主要的天文观测,特别是恒星星度的观测,是用浑仪进行的。但我们在前面的考辨中并没有获得对这一似乎不存在问题的信念的支持,因此实在有必要对汉代天文观测所使用的方法作一考察,并对有关记载中汉代的星度内涵稍作分析讨论。
  星度,包括二十八宿距度和日、月、五星等的“入宿度”(今人将之对应为所测天体与规定距星之间的赤经差)以及“去极度”(今人将之对应为所测天体距北天极的角距)。

  今人对多数古代星度的对应处理虽然可在计算上符合,但在概念对应上仍有不尽之处。一是中国古代天球概念确立较晚,而且在一个时期内盖天模型和浑天模型并存,因此对不同时期和系于不同模型的星度内涵应加分辨;二是中国古代“度”的概念是指弧长的相对度量,并没有明确的“角度”含义,中国古代也因此没有产生三角学。

  中国古代的“观象授时”是根据北斗的指向和星宿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进行的,后来的历法也十分注重昏晓中星的观测和日躔的推算。由于并没有发现太阳在恒星背景上的运动周期(恒星年)与回归年长度之间的微小差别,当确定回归年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后,则以之来分度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而每日日行一度,即所谓“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因此,今人也称这种分度为“日度”。根据这种“度”的规定,就可以由观测相邻两宿距星在差不多同一时分通过同一方位(比如昏或晓时通过南中天)所需的日数来推算先至宿的距度,或由行星周天或由某宿至某宿所历的日数来推算其平均日行度。后者的情形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前者的情形则反映在《汉书·律历志》关于太初改历时进行星度观测的记载中,即“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晷仪是立表观测日影的装置,也可在夜间用来作为星宿中天的参照,还可用来校正漏刻;漏刻则用以确定昏晓。因无法确定当时观测二十八宿距度所用的时间,故也不能排除在短时间内参用二十八宿中天的漏刻刻数来推算一些宿的距度的可能。应当指出的是,虽然用这种方法测得的二十八宿距度即为赤道距度,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时使用了赤道环之类的仪器。事实上,由此测得的距度与采用浑天模型还是采用盖天模型并无关系。曾有人由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所记载的五星行度,来推论先秦已有精度较高的“先秦浑仪”,但是,如薮内清已指出的,“《五星占》中出现的行度是沿着赤道的量度,在这类测定工作中未必非使用浑天仪不可”,而可能是“用‘表’或‘髀’与漏刻结合起来的一种测定方法”测得的[25] 。以漏刻来推考星体行度的情况还见于《汉书·王莽传》,其记王莽策命群司辞(公元前9年)中有“考景以晷”、“考声以律 ”、“考量以铨”、“考星以漏”等,注引应劭(活动于2世纪后期)曰:“推五星行度以漏刻也”。
  《周髀算经》(卷下之一)记载了另一种观测二十八宿距度的方法。即于平地立表定圆,并用绳和游仪希望相邻两宿,再度量两宿落于地面圆周上两点间的弧长,得先至宿的距度。虽然事实上所测为星宿的地平方位角,但就盖天模型而言,即使天地各中高外下,由于天运枢轴与地之水平垂直,星宿的地平方位角即其在周天的距度。当然,对较大的距度值和距星赤纬较高的情况,其误差是较大的。
  《周髀算经》(卷下之二)还记述了牵牛去北极115度余、娄与角去北极91度余、东井去北极66度余的算法,后人也以之为恒星“去极度”的最早记载,其实所述只是“七衡六间”中外、中、内衡(对应于冬至、春秋分、夏至日道)的去极度的算法,即所谓“黄道去极”。关于《周髀算经》中的“去极度”及其算法向来多有疑问,有人认为其值实源自浑天说,这不无道理,但是否得自浑仪实测,却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汉书·天文志》也记述了“黄道去极”的概念:“日有中道,……。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引文中略去的八尺竖表晷景长短的尺寸,与《隋书·天文志上》所引刘向(约公元前77-前7年)《鸿范传》中的记述相同,与其他各家所说则异,故其所记可能出自刘向,大致反映了西汉后期的认识。引文也表明,当时“黄道去极”尚未有“度”,仅以晷影尺寸相参。
  盖图的“七衡六间”模式及内、中、外衡间的里数已见于西汉后期的《孝经纬援神契》。将周天里数分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也见于纬书《洛书甄曜度》,其称“周天一百七万一千里,一度为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七十一步二尺七寸四分四百八十七分分之三百六十二”,正分别与《周髀算经》中衡(四衡)的圆周里数和一度长度相同。以盖天中衡周径作天之周径,应是受浑天模型影响的结果,或是浑天家汲取盖天学说的反映。《周髀算经》卷下开始改天地平正为天地平行但各中高外下的模型,也应是受了浑天模型的影响,或谓盖天家在与浑天家的论争中对原有模型所作的改进;由于天呈穹窿,各衡去极不按里数计,而取与周天分度对应的“度”来表示,这尚不足为怪,但其度数正与后来浑天家所用的分至黄道去极度相近,则令人起疑,且推算过程也颇造作,套用浑天家所测当无疑问。《甄曜度》一书,刘歆(?-公元23年)时已存在,《周髀算经》这一部分的成篇年代应在其后。《隋书·天文志上》引扬雄“难盖天八事”记有:“日之东行,循黄道。昼〔夜〕中规,牵牛距北极(北)〔南〕百一十度,东井距北极南七十度,并百八十度。”所记应仍为“黄道去极度”,但其度数却与贾逵、《后汉四分历》、王蕃等所说异,而与唐代文献所记星宿去极度数同,故其度数应系后人误改的星宿去极度。假使扬雄难盖天之事属实,则东汉初年应已有黄道去极度数,《周髀算经》也约成书于此间。
  “去极度”肇端于黄道去极的度量,这是天文学史研究者应充分注意的一个事实。在两汉和三国时期的相关文献记载中,“去极”问题总是和日道(黄道)关联的,涉及星宿时,也仅是为了说明日在二十八宿中所处的位置,而非讨论星宿的去极远近。事实上,星占家的分野占星依据主要是日月五星在大致沿黄道分布的二十八宿中的运行,而不大关心黄道以外的星官距北极的准确位置,直至陈卓(约3世纪30年代-4世纪20年代初)“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以为定纪” ,方可能较为精确地观测各家星官的去极度,著于图录。对历算家而言,太阳的远近关系到分至的确定、节气的变更、昼夜的长短、漏刻的安排等,故首先注意到了“黄道去极”问题,并加以测算。《后汉书·律历志》所载《后汉四分历》中已第一次列入了“黄道去极”项。
  “黄道去极”如何取得,也应作些讨论。《后汉书·律历志下》刘昭注补所引“张衡《浑仪》”中记述了在浑象上量度黄道宿度和黄道去极度的方法。又,《开元占经》卷一引隋刘焯《浑天论》也称“漏、景、去极,就浑可推”。唐代,可能仍使用过这种方法来求取黄道去极度 。《后汉书·律历志下》所列二十四节气黄道去极度表当即由这种方法求得。《律历志中》记永元十四年(102年)诏曰:“……昏明长短,起于日去极远近,日道周〔圜〕,不可以计率分,当据仪度,下参晷景。”《律历志下》“黄道去极”表前也说:“黄道去极、日景之生,据仪、表也。”“仪”,应指《律历志中》汉安二年(143年)虞恭、宗�论议中所谓“图仪晷漏”的“图仪”,即浑象。刘昭所注引的依据浑象来量度黄道去极度的方法正是对“据仪度”的解释。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冬至或夏至的去极度必须是实测的,以确定黄道在浑象上的位置。至于如何测得,尚未见到相关的文献记载。假使于至日正午在浑象表面游移一与之垂直的小表,表无影处即为浑象上日距北极的极远或极近点,再沿浑象表面量度自北极至该点的弧长并加以换算,则可得到至日的黄道去极度。

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汉文帝:
“二年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民讁作县官及贷种食末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说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文景时期重要的成就在于重视农业,以农为本,保护小农和小农经济,认识到小农生活安定和小农经济繁荣是国家统治安定的基础。

期基本字义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
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
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
5. 必,决定:“~死,非勇也”。
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著基本字义

1. 显明,显出:~名。~称。显~。昭~。卓~。
2. 写文章,写书:~述。编~。~书立说。
3.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巨~。遗~。译~。~作。
4. 古同“贮”,居积。
度基本字义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气~。
9. 考虑,打算:置之~外。
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
11. 量词,次:一~。再~。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
13. 姓。

夫基本字义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
3. 〔~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在中国古代时期,为何要实施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在古代的时候,女子参与劳动不多,大多数的劳动都压在男子的身上,战争需要男子参军,需要男子作为民夫,需要男子服徭役,所以男子在实际的数量比例上,是要低于女子的。性别比例的失衡,就给一夫一妻的多妾制度创造了条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古代的时候,贫富分化的悬殊,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是现在没...

丕著是什么意思?
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2. “帽”的古字。帽子 [hat] 著黄冒。——《汉书·儁不疑传》 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 3. 又如:冒絮(头巾)...

庶人在先秦地位很低,通过哪些事件能看出来呢?
纳采:在古代“纳采”必须用雁(“雁”知南北,不失节。且又是随阳之鸟,有妻子从夫的意义。)所以,纳采必须用雁。 问名:向对方母亲问女方姓名生辰(先秦时期连母亲的姓名也要问),主要目的是占卜,看两人合不合得来,有没有克夫之类的。 纳吉:问了女方的姓名与生辰,拿到宗庙去占卜,如果很吉利,告诉女方。 纳征:春秋...

古代女子在宫里行礼的时候,一般都说些什么?
2、《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于永乐二年...今存《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有12章: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身体肃立,双手叠抱于腰前,右手在上,手心向内,欠身约20度。女子福礼(又叫:万福礼或道万福):用于...

古时候洞房花烛时,为什么还会有人在一旁伺候?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当中,是一个男尊女卑的世界,女性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当中,几乎没有任何的地位,只能成为男性的附属品,例如,女人如衣服的比喻也是比比皆是。在古代还流传着很多奇葩的风俗,例如在古时候,夫妻进行洞房的时候,必须要有人在一旁伺候,这种习俗,不但满足了男性的欲望,更多的是希望...

在古代,嫡庶之别真的有小说里那么严重吗
以上说的是妻妾及其子女之间的区别,如果女子地位低于妾但孩子依然得到夫家认可,那么与上文类似,即女子待遇低于妻妾,但孩子受到待遇基本等同于男子其他子女。但是,如果是私生子未得到夫家普遍认同的话,后果就难说了。像明万历时期一位首辅申时行,是其父在外的私生子。不久其生父死去。由于私生子...

老公一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可不是丈夫的意思
该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源于一个丈夫对妻子不满的典故,并一直沿用至今。在古代,妇女通常称丈夫为“夫君”或“郎君”,简称为“君”。由于在客家话中“君”与“公”发音相近,因此民间俗称为“老公”。在古汉语中,“老公”亦用作敬称,意味着对对方的亲近与尊重,“夫大瞎档君”也可理解为“丈夫您...

如果生在古代,你更愿意做『富人妾』还是做『穷人妻』?
如果只能在“富人妾”和“穷人妻”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肯定是更愿意选择做“穷人妻”,因为我向往的是专一的爱情。我是不会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另一半的,如果不能这样那我宁愿选择单身。做富人妾首先自在位置上已经低于原配夫人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听从自己丈夫原配夫人的安排,表现出足够...

在古代,一夫一妻多妾背景下的女性婚恋观是怎样的?
自新石器中期“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开始,“妻妾制度”就逐渐在这片大陆衍生。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大汶口遗址的墓葬出土大多为单葬,但不乏也有个别成年男女合葬墓,女性主要是从属地位,且一名成年男子的墓中不止一位合葬女性。这是迄今为止,...

《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原文
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今亡矣夫。”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3...汉宣帝时,徵召到一位能够读识古文字《仓颉篇》的人,宣帝派张敞跟着那人学习。(在这以后)凉州的...

东宁县18043058301: 期,著,度,夫,在古代不同的意思? -
赏胞杞枣:[答案] 期基本字义 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限.. 2.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3.盼望,希望:望.冀.盼.待. 4.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 5.必,决定:死,非勇也”. 6.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7.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

东宁县18043058301: 古文中期的意思 -
赏胞杞枣: 期是多音字.读qī 时: 名词:时限;期限;限定或约定的时间.《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病梅馆记》:“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动词:约会;约定.《大铁椎传》:“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陈...

东宁县18043058301: “夫”在古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
赏胞杞枣: 夫:Fu 1.成年男子.贾谊《论积贮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或受之饥:有人就要挨饿.)【丈夫】成年男子.【夫子】:1)古代对男子的尊称.2)学生称老师.【夫人】诸侯的妻子或皇帝的妾.后来官吏的妻子也称“夫人”. 2.丈夫.《庄子-让王》:“于是夫负妻戴.”(负:背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3.Fu(音扶).指示代词.这,那.《左转-成公十六年》:“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社稷之臣:国家所倚靠的大臣.)@又@彼.《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夫独无族姻乎?” 4.语气词.(音扶)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又@放在句尾,表示感慨.柳宗元《三戒-黔之驴》:“悲夫!”

东宁县18043058301: 夫字的来历!!!快很急的?!求你了!!!!!??..., -
赏胞杞枣: 甲骨文的“夫”生动展示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从“大”,在“大”字上加一横.“夫”表示已长大的人,一横表示的是绾头发的簪子.古时童子,即未成年的男子的头发是披发,成年后,即到了20岁以后,男子要举行加冠之礼,将头发绾成...

东宁县18043058301: 文言文词语、口语、长短句的表达效果 -
赏胞杞枣: 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东宁县18043058301: "夫"这个字,在汉语中有哪些意思? -
赏胞杞枣: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 3. 〔~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甲骨文...

东宁县18043058301: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赏胞杞枣: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

东宁县18043058301: 在古代,对主人一般称呼什么? -
赏胞杞枣: 在古代中国,对主人通常使用一些尊敬的称呼,这些称呼可以因文化、地区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中国对主人的称呼方式: 尊夫人(zūn fū rén): 这是对主人夫人(即夫妻中的妻子)的尊称,表示对她的尊敬和...

东宁县18043058301: 文言文中“夫”和“是”有哪几种解释? -
赏胞杞枣: 夫 1.成年男子 (读fū),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丈夫(读fū) ,例如“今夫又死焉” (《捕蛇者说》) 3.这、那(读fú) ,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4.句首发语词,一般表示将发议论 (读fú) ,例...

东宁县18043058301: 古今汉语词语意思不同有例如:妻子,秋天,之类的词,有的发过来 -
赏胞杞枣: 一、旧词死亡的原因: 语言的词汇是发展变化的.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变化等原因,使语言中不断地产生新词、消亡旧词,而我们日常使用的词语也有不少在意义上逐渐发生改变.旧词消亡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1.历史事物的消亡:因为历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