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物与象,精和象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旗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中道和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我们觉得《道德经》很难懂,是因为这种用文言文写的哲学书,真可以算是阅读界的拦路虎,谁看谁懵圈。
可是杨宗纬说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听过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学会了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因为《洋葱》的歌词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道德经”,你会发现,你会讶异,这是我最压抑最深处的秘密…
嗯,那我们就来试着剥剥看吧!

《道德经》全书一共九九八十一章,由前面37章的道经和后面44章的德经组成。
如果我们只是像普通的书那样一章一章的去阅读,确实会读傻了。
一是因为它自带有哲学的高深;
二是它不像《孙子兵法》那样按道法术逻辑严密的顺序展开;
所以我们必须要一层一层的把它解剖开来才能看明白。
如果我们一刀切开从侧面去看《道德经》,就会发现其实《道德经》是由五层组成:
分别是最外层的军事论;
次外层的政治论;
中层的人生论;
里层的认识论;
以及最里层的宇宙论五论组成。
一层一层的解读,才是《道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从里往外一层一层的来看看《道德经》,首先是宇宙论。
在老子的眼中,宇宙或者说世界并不是由所谓的神或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一个他命名叫“道”来创造的,并且道创造后由“德”来供养。
道呢,首先生出一个混沌之气,然后一分为二变成天地,再逐渐演变出世间万物。
这个道呢喜欢按照自己设定的原则行事,如果人世不能按道的标准做,才会需要用仁义来进行约束,仁义约束不住了就会需要用礼仪或者法律来制约。
而这个德呢,是按道的要求养育世界的。
但是德不会去占有世界、它也不骄傲自满、不强求世界由它主宰,真正的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按德的标准去做,人和世界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内在的自我像婴儿一般纯洁,外在的我可以和世界融为一体。
简单说,这个世界就是道生德养的,我们都得听“道”和“德”的话。

而世界存在以后,是按道的要求去运行的。
道的要求呢,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事物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来回不断的运行。所以我们要认识世界,首先就要有对立统一的思想。
但在对立统一里,老子更加注重的是柔弱的一面,他说过“弱者道之用”,就是事物虽然有两面,但柔弱的一面是胜过刚强的一面的。
所以,认识这个世界,我们还要能够做到“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也就是要从事物小的变化中发现智慧,同时让自己坚守在柔弱的一面。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修炼,做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习呢,就是认识对立统一变化的规律,要不断累积和对立统一相关的知识,首先我们并不需要到处去走也可以认识世界;其次那些看起来难做的事或很繁琐的事都是可以从简单细小的事入手的;我们还要知道一件事快要完成的时候也是最难的时候,要一直坚持到质变的那一刻。
而修炼呢,我们需要要看清世界是祸福相依的,所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能够坚持回归本源保持本性,有三样宝物是我们要一直拿着的: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头。
总之呢,人活着就是要学习和修炼,才能变得聪明和强大。

了解世界,掌握基本的认识方法,其实我们是可以过好这一生的。
上等的人勤奋的遵守道、中等人很难坚持道,下等的人嘲笑道,要过好就要当上等人。
所谓的圣人就是完全按道的要求去做事,坚持做到“四个少”:少点欲望、少说点话、少荒废时间、少贪图功劳。
随着自己的眼界、见识、心胸、修为不断的变强,自己也能由于内在的充实不断的去扩张人生,从个人、家、乡、国到天下不断的提升境界,活得精彩无限。

从政治上看,对于执政的君主,更需要坚守住道的要求。
因为一流的君主按道治国,百姓可以过的很好但却不会认为这是君主的功劳,是自己本来就这样;
二流的君主按儒家治国,百姓认为自己过的好是因为君主贤明所以很尊重他;
三流的君主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百姓被迫遵守法律所以害怕君主;
而最不入流的君主没有办法管理好国家,百姓都看不起他。
所以守住道的君主正是把自己一生系在国家上,把百姓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治理国家的时候不随便更改规则,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战争是老子最反对的,因为战争带来不必要的伤亡,是不道的行为,是“不祥之器”。
所以执政者首先做到不凭着自己兵强马壮去欺负弱小的国家,能不打战就不打战,即使打仗也是打自卫反击战。
真到了被迫打战的时候,领导人要能够用奇谋去作战,首先自己国家真正的作战实力不能让敌人知道,同时打仗将军不要张扬不要斗狠,要明白骄傲的军队一定失败,悲愤的军队必定获胜。
等真的把仗打完了、打赢了,那也并不值得高兴,应该要用丧礼的方式来对待。
因为打战本来就是不道的,赢了也不好。

《道德经》讲解完毕,这里附一下五论在《道德经》里各自出现的章节,大家阅读时可以作为参照。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期的内容:
首先我们发现《道德经》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一层一层的剥开。
《道德经》其实是五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这个世界是由道创造出来的,然后由德来进行供养;
第二,世界按对立统一的标准来运作,我们需要不断做加法学习和做减法修炼;
第三,人的一生应该按无为的方式去活着,做到“少欲望、少说话、少荒废、少贪功”;
第四,作为一流的君主一定是按道的无为来治理国家的;
第五,真正遵循道的执政者应该是个反战人士。
综上,《道德经》里的宇宙论、认识论、人生论,其实对应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政治论和军事论是人如果作为政治领袖应该如何运用。
老子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其实是,做人,三观一定要正。

《道德经》中,“道”和“德”分别是什么意思?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

指的是这一章吧?以上是王弼的注释,并没有说什么具体什么是物什么是象。

任继愈先生认为物是指物体,象是指形象,精是指精气,是指极其细微的物质性实体。

但是百家观点不一,下面是《老子》与中国“女性哲学”(程伟礼)这篇文章中的一段相关解释,有助于你的理解,但是个人认为牵连到生殖崇拜有所牵强。

“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窈呵冥呵!其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帛书甲、乙本作“道之物”,傅奕本等皆作“道之为物”。忽,即惚。恍惚,见不真切之貌。窈,马叙伦说,幽即窈也。窈,深远也。冥,暗晦不明。这段话依然是对生殖之谜的惊讶、猜测、推理和祟敬多正因为恍恍惚惚,所以更加玄妙莫测,神奇万分。虽然“道”是一种恍恍惚惚看不真切的东西,可是它其中已经有物、有象、有精一种精微的东西,决不是一种无物、无象的东西。这似乎是一种古典的“种子论”、“预成论”。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译文:大德包容万物,循“道”而行。道总是那样的恍而惚之,总是那样的无形无根。道是那样...

道德经全文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道德经》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

道德经全文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zhāng);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长...

道德经全文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之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道德经》的内容是什么?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知识的宝典,而且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以恢弘的气势,深邃的智慧,富有诗意的语言,发天人宇宙精微之学,阐修身治国之理,倡人生真谛之奥,给人以无穷的思想启迪。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维护宇宙和谐、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行为原则,又有“尊道贵德”的道德规范;既...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主要意思是: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我在这里反复的看着。

“大方无隅,大象无形”什么意思?
“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的意思是: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 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这是老子的《道德经》的第四十一章和第四十五章中的摘句,辩证的分析了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关系。原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_(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翻译:在天地之...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什么意思?谁能给解释一下?
《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

陇川县13713957629: 道德经中的物与象,精和象是什么意思 -
庾贵三黄: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

陇川县13713957629: 道德经中的物与象, -
庾贵三黄:[答案]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

陇川县13713957629: 如何解释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庾贵三黄: "无状之状,无物象".见老子《道德经》第14章. 此为道家理论:可与“道可道,非常道”一并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 道的二律背反 老子研究中的一个争论...

陇川县13713957629: 老子的“道”是为了说明什么?“道”是怎么来的? -
庾贵三黄: 老子说的“道”是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道的产生,是从无到有,先有道再有1,然后一直发展到万物.你可以把思维放宽,理解为,当人类还没有出现,当地球,还没有出现,太阳也没有时,一切都没有.最先产生的是大自然的规律,有了大自然的规律,才有了太阳,地球等所有的星球.这个规律一直没停过,之后就发展到有人类……

陇川县13713957629: 举例说明你对老子的”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理解. -
庾贵三黄: 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 2 道作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恍惚之中有形象,恍惚之中有实在. 3 在他的深远幽暗中,有一个精神存在著.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

陇川县13713957629: 老子哲学的内容都有什么?
庾贵三黄: 老子的姓名字号,历来说法不一.据《史记•老子列传》,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 一有具体形象和性质的东西不能再创造出与之完全相同的物体.“有 生于无”,便是...

陇川县13713957629: 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意思
庾贵三黄: 这里老子实际提出了一种蕴涵矛盾结构的命题,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无形,无象.(“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吾不知其名...

陇川县13713957629: 什么是道?? -
庾贵三黄: 道家和道教的最高范畴.在道家哲学中,道有体有用.从道体看,它是宇宙的本原.作为“天地之始”、道是“无”,有质朴性、绝对性、虚空性;作为“万物之母”,它是“有”,具备潜在性、无限性、生动性.从道用看,它是法则秩序....

陇川县13713957629: 道德经二十一章 -
庾贵三黄: 《道德经》而是一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本章旨在对【道】作...

陇川县13713957629: 《道德经》中这句什么意思 -
庾贵三黄: 有物混成:物,指“道”. “道”是混成一体之物 寂兮寥兮:“道”无声、无形(无象之象,无物之状) 独立而不改:“道”是个绝对体,即“道”的存在是独一无二且具有绝对性,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因为“道”是宇宙本源 周行而不殆: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