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瓷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作者&投稿:兀有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绞胎瓷???~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揉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因其表里如一的特质也被誉为“瓷中君子”。其源于唐,兴于宋,千余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境内世代相传,因主要产于焦作当阳峪窑群区域,故俗称“当阳峪绞胎瓷”。








绞胎瓷器花纹在制胎中预先形成,不饰雕琢,混然天成,成品瓷质轫性强,敲击声音清脆悦耳。绞胎瓷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工艺流程多,每道工序要求严格,是中国制瓷技术极其宝贵的一项文化遗产。

绞胎瓷是唐代瓷业中兴起的一种新工艺。绞胎,又称搅胎或绞泥,就是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土相间揉和在一起,然后制作成型,成型后瓷胎上自然出现白褐相间的纹理;再罩淡黄铅釉或白釉焙烧,便是绞胎瓷。由于绞揉的方式不同,纹理变化多端,或如木纹,或如鸟羽,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朵朵鲜花。深受时人喜爱。绞胎瓷创烧于唐代,陕西、河南的唐墓中都有过这类瓷器出土。在唐代巩县窑址,还曾发现绞胎瓷小花枕的残片,绞胎瓷的造型一般有碗、盘、杯、瓶、钵、枕等,少数骑马人物也用绞胎做出。宋代。尤其北宋是绞胎瓷蓬勃发展的时期,河南当阳峪窑的绞胎器做出了纹理对称整齐有如禽鸟羽毛的花纹,除当阳峪窑外,河南新安窑、山东磁村窑等地也有烧制。元代以后绞胎器逐渐消亡,故传世者弥足珍贵。

绞胎瓷器是唐代陶瓷中的新创造,是用白、褐两种颜色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成型,胎上出现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如行云流水,新颖巧妙,独具一格。传世作品数量少,有杯、碗、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代表作品是“绞胎骑马俑”(陕西乾县懿法太子墓),人和马全是绞胎处理,十分罕见,这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件绞胎瓷塑。




薄胎瓷工艺特色
薄胎瓷是一种极具工艺特色的传统瓷器,其制作过程极其繁复,需经历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绘画和烧制等四十多道手工工序,分为三次烧成。尤其在利坯和艺术加工阶段,工艺精细无比,需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的反复百次打磨,才能将粗坯修至仅有0.5毫米的厚度,胎体厚度通常不超过1毫米,因此...

景德镇薄胎瓷的工艺制作过程?
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薄胎瓷的制作工艺为什么被人们称为神技
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 薄似 蝉 翼,亮如 玻璃 ,轻若...

薄胎瓷的知识介绍
薄胎瓷的艺术特色 薄胎瓷的制作涉及多项工序,包括配料、拉坯、修坯、上釉、绘画和烧制,均采用手工完成,并分三个阶段进行烧制。在这些工序中,修坯尤为关键,要求工匠反复修琢,将胎体厚度降至仅0.5毫米左右,使其轻盈透明,宛如蝉翼。薄胎瓷的历史与发展 薄胎瓷的制造技术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永乐年间...

'景德镇薄胎瓷是何时出现 ,是如何制作的 ?'
【答案】:' 在北宋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始于明永乐时 .将3-5毫米厚的坯在陶轮上修到只有0.5~1毫米厚 ,素烧后再施釉 ,然后高温烧成.光绪末,清政府官员创办湖南瓷业公司,在景德镇瓷匠和日本艺人的帮助下,烧成釉下五彩 ,是釉彩工艺的重要突破 '

薄胎瓷其它
利坯是薄胎瓷制作中的关键环节,需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的反复打磨,将粗坯修至仅有0.5毫米的厚度,这一过程体现了匠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景德镇的薄胎瓷,如卵幕杯和流霞盏,早在明朝时期就已达到高度艺术成就,被誉为“薄如蝉翼,轻若绸纱”。新中国成立后,薄胎瓷技艺得以传承并不断创新,达到...

绞胎瓷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是用白、褐两种颜色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成型,胎上出现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如行云流水,新颖巧妙,独具一格。传世作品数量少,有杯、碗、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代表作品是“绞胎骑马俑”(陕西乾县懿法太子墓),人和马全是绞胎处理,十分罕见,这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件绞胎瓷塑。

脱胎瓷的制作
薄胎瓷的制作工艺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品种有碗、杯、盘、碟、盅、皮灯、花瓶、文具、酒具等。

紫砂壶薄胎技术
1.什么是薄胎紫砂壶?“薄胎”原本是瓷器制作的一种“神技”,起源于景德镇。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江西景德镇传统瓷器品种中最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历史上的薄胎紫砂壶最早兴起于广东潮汕地区,早在...

青花瓷是怎么制作
青花瓷瓷器的胎体,通常采用“箔泥黏造”的传统工艺。首先,需要用搅拌机将陶土与水混合成泥,然后按照需要塑造成胎体的形状。常见的青花瓷器型式有碗、盘、罐、壶、瓶、盏等。三、制作素胎青花 制作素胎青花,青花瓷的关键之一。用刷子在白胎体上施以青色系的固体颜料,在填满了图案的雕刻线条上使用...

拉孜县17245584188: 绞胎陶瓷的制作工艺 -
中冯吉非: 绞胎陶瓷每一件产品都有其不同的纹理特色,其纹理结构只有相似,没有相同,它以独特的纹理结构和色彩变化在陶瓷产品中独树一帜,成为诸瓷之中的佼佼者,堪称制瓷精品. 绞胎陶瓷制作技术是当阳峪独特的工艺技术之一,绞胎是陶瓷技术...

拉孜县17245584188: 如何制作绞胎陶瓷?如何制作绞胎陶瓷?
中冯吉非: 绞胎,亦称绞泥,是丰富多彩的中国陶瓷装饰工艺中的一种.绞胎工艺有两种,最常见的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古代主要是白、黑或白、褐二色),分别制成泥条,然后将它们叠压揉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待用,或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镶嵌使用.经过如此加工的陶瓷器,坯体可呈现出两种瓷泥绞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花纹.另一种绞胎,实际上是绞化妆土.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制成糨糊状的泥浆,搅拌几下平洒在工作台上,然后将陶瓷坯体在泥浆上滚动蘸浆之后再罩一层透明釉.

拉孜县17245584188: 保定易县绞胎陶瓷制作技艺、来历、特点?
中冯吉非: 绞胎瓷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所谓绞胎瓷,是用红白两种泥料糅合在一起,拉坯成形,再入窑烧制而成的陶瓷工艺品,其花纹似木纹和旋转纹...

拉孜县17245584188: 绞胎陶瓷的出土器物 -
中冯吉非: 陕西、河南两省的唐墓都出土过这类器物,有杯、盌、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杯多小型,有的杯身稍高,有的较浅.盌有唐代习见的弦纹盌,口外撇,盌身浅而近于垂直,盌身中部凸起一条弦纹,圈足.三足小盘为浅式,盘口沿平折,盘底...

拉孜县17245584188: 有黑有白有红的瓷器是什么瓷 -
中冯吉非: 按照你说的意思,极有可能是绞胎瓷,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谢谢

拉孜县17245584188: 当阳崎瓷有什么特色?
中冯吉非: 当阳峪绞胎透花瓷器,是宋代著名的民间瓷器,产于河南省焦作市 修武县当阳峪.当阳峪瓷器民间风格突出,线条流畅自然,富于想象,巧 夺天工,被誉为“北宋民窑奇...

拉孜县17245584188: 为什么古瓷器表面有黑黄红三中釉色,里面又是红釉,请懂瓷器的专家说说,谢谢 -
中冯吉非: 根据你的描述极有可能是绞胎瓷,将能显现黑、黄、红三种颜色瓷土糅合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外面浇一层透明釉,内部浇红釉,然后烧制而成.谢谢

拉孜县17245584188: 有焦作的民俗资料么??? -
中冯吉非: 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

拉孜县17245584188: 什么是绞胎琉?什么是绞胎琉璃
中冯吉非: 绞胎琉璃颜色多样,色泽明显,极具装饰性(绞胎琉璃工艺发源于地中海东岸,很可能时罗马人制作),玻璃和琉璃都是从最早出现的费昂斯工艺中衍生出来的,都是利用熔化石英烧造成品.琉璃是二次烧造,首先制作胎体,成形以后上玻璃釉,然后再入火烧造成器.中国人习惯将通过这种制作工艺烧造出的部件以及使用高铅低温制作的物品统称为琉璃.

拉孜县17245584188: 如何评估一件唐代瓷器的价值 -
中冯吉非: 唐代瓷器正式我国瓷器的承前继后的时期,所以那个时候瓷器制作为后代瓷器的发张打下来坚厚的基础,比如青花、彩瓷、单色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雏形,所以从瓷器发展史上看唐代的瓷器有很高的地位,但从艺术性和收藏角度看,它的价值不是很高,他排在清、明、元、宋之后,这就是唐代瓷器的大体价值.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