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武则天信任的宰相李昭德,为什么会落得在洛阳街头斩首的下场?

作者&投稿:百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昭德最后怎么死的?~

  接到周矩、徐坚上书的武则天,不觉有些悻悻然,但也觉酷吏杀人太多,人间怨气冲天,该到收敛一些的时候了。

  这天一上朝,监察御史纪履忠手捧着朝服,官帽上来了。武则天一愣,心说你老纪想辞职养老不成。但见纪履忠把衣帽往地上一放,叩头奏道:“来俊臣为屠流幕后指使,罪当诛杀,且其向以凶残为奉法,往从按察,害虐人心,曝骨流血,为数甚多,冤滥之声,盈于海
  内。前次收同州一富户贿赂,竟以官库之粮判于人。坐赃当斩。臣今次若告来俊臣不下,情愿辞职还乡,老死林泉,再不闻朝政之一、二。”

  闻听此言,武则天一怔,想依其言处理来俊臣,心下又有些不舍;当面斥退这老纪,又有乖人主纳谏之德,正不知如何是好间,李昭德上来奏道:“如今朝野议论汹涌,皆言酷吏当道,朝士相见均不敢言。来俊臣乃首恶之人,其罪当数斩。伏望陛下应天顺人,惩恶扬善,缓刑用仁,则天下苍生坦然大悦,岂不乐哉!”

  武则天见众朝臣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纪履忠手捧衣帽,咄咄逼人。

  “来俊臣身为朝廷命官,坐赃误国,其罪当诛,但念其有功于国,可贬为同州参军。”

  武则天没有判其死罪,仅仅贬官,已很不容易了,李昭德深知这一点,不敢加逼,遂拱手道:“御史王弘义为来俊臣同党,一向枉滥杀人,请陛下一并处之。”

  则天不愿在这事上多纠缠,手一挥说:“可同时斥退,流放琼。

  说完,武则天站起来,一甩袖子,说声“退朝”,转身从边门出去了。下朝后,李昭德即指挥南衙甲士查抄来俊臣、王弘义的家,依旨将来俊臣贬往同州,将王弘义流放琼州。不久,王弘义因逃跑不成,被押送人员乱棍打死。

  武承嗣祭起的黑色旋风,没有刮倒皇嗣李旦,反而在接下来的几个回合中,被宰相李昭德抓住把柄,连陷了几员大将。

  武承嗣自然又是一番气急败坏,对李昭德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这天,正坐在家中唉声叹气,老弟武三思来了。三思心眼子比武承嗣多,知道老哥的心事,陪着叹了几回气,脑子一转,对武承嗣说:“不灭了李昭德,太子你别想当。这一阵子,你连走倒楣运,全是这李昭德捣的鬼。”

  武承嗣愁眉苦脸地说:“话是这么说,可李昭德这老滑头不好告,我告了他几次,都没告倒他。”

  “看你怎么个告法。”武三思来回走了两步,胸有成竹地说:“必须设计一个连环告,三番五次地告,由不得皇上不相信。另外,对待李昭德这样的强手,必须从侧面入手,安排一些不相干的下级官员罗告,才能告倒他。”

  武承嗣一听,站起来一叠声地说:“告倒他,谁告倒他,给谁钱。”

  武三思嘿嘿一笑,食指和大拇指搓了搓说:“安排人罗告,得先给人钱,不然,人也不愿冒险出这个头。”

  “给,给,要多少给多少。”武承嗣说:“我早就想搞倒李昭德了,我恨不得现在就叫他死。”

  武承嗣当即给了武三思十万大钱的银票。得了钱的武三思马上行动。不久,前鲁王府功曹参军丘愔上疏言李昭德罪状,其文曰: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归于下;宰臣持政,常以势盛为殃。魏冉诛庶族以安秦,非不忠了;弱诸侯以强国,亦有功也。然以出入自专,击断天忌,威震人主,不闻有王,张禄一进深言,卒用忧死。向使昭王不即觉悟,魏冉果以专权,则秦之霸业,或不传其子孙。陛下创业兴王,拨乱英主,总权收柄,司契握图。天授以前,万机独断,发命皆中,举世无遗,公卿百僚,具职而已。自长寿已来,厌怠细政,委任昭德,使掌机权,然其虽干济小才,不堪军国大用,直以性好凌轹,负气刚强,盲聋下人,刍狗同列,刻薄庆赏,矫枉宪章,国家所赖者微,所妨者大。天下杜口,莫敢一言,声威翕赫,日已炽盛。臣近于南台见敕目,诸处奏事,陛下已依,昭德请不依,陛下便不依。如此改张,不可胜数。昭德参奉机密,献可替否,事有便利,不预谘谋,要待画旨将行,方始别生驳异。扬露专擅,显示于人,归美引愆,义不如此。州县列位,台寺庶官,入谒出辞,望尘慴气。一切奏谳,与夺事宜,皆承旨意,附会上言。今有秩之吏,多为昭德之人。陛下勿谓昭德小心,是我手臂。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近者新陷来、张二族,兼挫侯、王二仇,锋锐更不可挡,方寸良难窥测。

  书曰,知人亦未易,人亦未易知。汉光武帝宠庞萌,可以托孤,卒为戎首,魏明帝期司马懿以安国,竟肆奸回。夫小家治生,有千百之资,将以托人,尚忧失授;况兼天下之重,而可轻忽委任者乎!今昭德作福专威,横绝朝野,爱憎与夺,旁若无人。陛下恩遇至深,蔽过甚厚。臣闻蚁穴坏堤,针芒泻气,涓涓不绝,必成江河。履霜坚冰,须防其渐,权重一去,收之极难。臣又闻轻议近臣,犯颜深谏,明君圣主,亦有不容。臣熟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但使国安身死,臣实不悔。陛下深览臣言,为万姓自爱。这篇洋洋上千言耸人听闻的上疏,摆到了御案上,生性好疑的武则天览表后,不由得眉头直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果毅邓注又著硕论数千言,备述李昭德专权之状,凤阁舍人逄弘敏接过这篇奇文,写成奏状,上疏女皇。武则天有点相信了,谓纳言姚Shou:

古代的男子大部分都是轻视妇女,可能他觉得武则天一介女流,高坐于朝堂之上是不合情理的,所以他选择另投他人。

错就错在他认为自己太受武则天的信任了,而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武则天的眼里无疑就是个跳梁小丑,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身边的人被一一清算,李昭德还像被蒙在鼓里,做春秋大梦。

武则天在李治死后,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当时很多人反对武则天登基,但是她还是成功了,为了防止有人背叛她,武则天一直是重用酷吏,有能耐的人武则天也不会放弃,在当时,武则天最信任的人恐怕就是狄仁杰了,她和狄仁杰是君臣也是朋友,狄仁杰很聪明,看待问题总有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可是除了狄仁杰还有一个人武则天也是相当的信任,这个人就是李昭德。

李昭德在武则天行心里的地位是她本家人也比不了的,有一次,武承嗣背着李昭德在武则天面前说他的坏话,结果武则天不仅没有惩罚李昭德,还把武承嗣给骂了一顿。李昭德是武则天的宰相,办事能力也是一流,但是太过于优秀,没有做到急流勇退,所以最后他还是落到了酷吏的手里。

坏话说多了,就不得不相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异心了,群臣都说李昭德要谋权篡位,武则天听多了,心里也信了几分,最后李昭德彻底失宠,武则天就把他给流放到外地。

武则天身边的能人很多,但是可以在武则天身边走到最后却没有几个人,李昭德错就错在太招摇,树敌太多,又没有做到急流勇退,不像狄仁杰,永远只做一个孤臣,所以武则天对狄仁杰的格外的信任,不管有多少人说狄仁杰的坏话,武则天都是无理由的相信他,最后狄仁杰功成名就也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



深受武则天信任的宰相李昭德,却被落了个洛阳街头斩首的下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大权在握,利用武则天的信任做了很多坏事。

他之所以被斩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他觉得自己大权在握,又得到武则天的高度信任,意气用事,权力太大使他欲望膨胀。

宰相李昭德大权在手、意气用事,自以为有女皇武则天的高度信任,便权力欲望膨胀。在事关国家大计的问题上,决策时人云亦云、不提建议,却在即将实施的时候高谈阔论、秉持己见,故意抬高自己,让女皇武则天的很多决策落不了地,还制造了不少麻烦。

李昭德大权在手、意气用事,自以为有女皇武则天的高度信任,便权力欲望膨胀。


张柬之是谁?被武则天亲手提拔起来,后忧愤病死
武则天不敢一下子就将他提拔为宰相,就先将这个人提拔为洛州的司马,后来在狄仁杰的坚持下,他又被提拔为秋官侍郎。在狄仁杰去世之后,姚崇成为了武则天最信任的宰相,后来在姚崇任大总管走前跟武则天推荐张柬之,说这个人非常成熟稳重有谋略,请求武则天能够尽快对他委以重任。武则天见有两位她信任的人都...

唐朝女宰相上官婉儿,深得武则天宠爱,犯了什么罪受到残忍“墨刑”?_百 ...
那时候上官婉儿的家人被流放,她也被迫进宫做宫女,也就是从这开始她认识了武则天。因为上官婉儿出色的容貌和才华让武则天对她非常欣赏,最开始武则天让她做身边服侍的宫女,很多圣旨也让她代为书写,后来她慢慢得到武则天的信任,就成为了女宰相。但是后来上官婉儿触碰了武则天的雷区,让上官婉儿受了“墨刑...

武则天和狄仁杰
狄仁杰与武则天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皇帝武则天信任倚重狄仁杰,君臣相互扶助。狄仁杰也是武则天一生唯一的对手,武周去号,李唐复国正是由狄仁杰及其后继者完成的,后人称狄仁杰为"唐室砥柱"。狄仁杰,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

狄仁杰是武则天最看重的大臣,为何却依旧被贬为彭泽县令?
说起狄仁杰,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看到过关于他的影视作品。他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字怀英,曾在武则天时期任宰相一职。为人十分正直,而且武则天对他非常信任,即使有的时候他的建议在武则天看来不太合适,但她仍然会慎重考虑。然而到了后期他却被武则天贬为了彭泽县令。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并非狄仁杰有...

武则天时期有个宰相叫狄仁杰,谁知道他的生平事迹
但是,狄仁杰的才干与名望,已经逐渐得到武则天的赞赏和信任。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身居要职,狄仁杰谨慎自持,从严律己。一日,武则天对他说:“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谮卿者乎?”狄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

唐高宗武则天时著名的宰相是谁
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

历史上的武则天信任狄仁杰吗?有什么依据?
到了武则天时代,狄仁杰得到了信任和重用,升迁频仍,官至宰相。武则天很敬重狄仁杰,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国老”。狄仁杰前来见她时,她不让狄仁杰行跪拜之礼。当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流涕地称“朝堂空矣”。武则天信任狄仁杰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里说一个故事。众所周知,武则天在称帝前后,曾经...

裴炎曾杀死备受武则天重用的宰相,最后怎么死的?
裴炎曾经杀死被受武则天重用的宰相,最后也获得了不好的下场。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手腕是非常强大的。她把朝堂里面所有的重用大臣全部都给杀死了,只是为了当上自己想要的皇帝。在武则天的手下有一个非常信任的人,就是那时候的宰相。这个大臣出生是非常贫穷的,曾经勤学苦读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当...

历史上唯一的女宰相,一生风流,她的一生有多离奇?
这个就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女宰相上官婉儿。她本是千金小姐,却沦为奴隶,最后又成为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儿从14岁开始掌权,一直到46岁被唐玄宗杀害,这样离奇的女子,历史上大概也找不到第二个。01.她是唯一一个从宫奴到宰相的千金小姐 上官婉儿不是真名,她复姓上官字婉儿。出身高贵,祖父是曾任中书令...

上官婉儿做了什么无耻之事,让李隆基必须要她死?
上官婉儿一直深受武则天的信任,并一直在帮助武则天处理政务、当她的左膀右臂。这是武则天非常有力的助手。上官婉儿从与武则天相处中学到了很多,知道的也越来越多。此外,上官婉儿也很聪明。否则,她怎么可能被武则天重用?上官婉儿其实很有野心。武则天死后,她的野心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她也想跟随武则天做...

蝶山区15615527769: 史称“得人者昌”.唐朝前期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唐玄宗和武则天都曾重用的人有谁? -
江莺硫酸: 姚崇、宋璟

蝶山区15615527769: 解析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昭德是不是士族 -
江莺硫酸: 李昭德的家族是当时有名的陇西李氏家族,他的父亲又是当时的邢部尚书.因此单就出身而言,李昭德是属于士族阶层的.但李昭德走上仕途却不是因为他的家族条件与父亲的地位.李昭德生活的年代正处唐朝的武周时期,当时科举制度已经走向成熟,而旧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也已经走向普遍衰落.因此李昭德并未能依靠他的士族出身而直接走上仕途,而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做官资格.

蝶山区15615527769: 武则天的大臣中哪个人人品差写诗好 -
江莺硫酸: 武则天又是个很有才干的政治家,治国上很有一套方法.十 分重视任用贤才.她常派人到各地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 ,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了一批,很有才能的大臣.比如:宰...

蝶山区15615527769: 武则天三位当朝宰相分别是谁
江莺硫酸: 武则天在位期间共有78任宰相,其中著名的有:狄仁杰,娄师德,王及善,李昭德,张柬之

蝶山区15615527769: 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是谁? -
江莺硫酸: 娄师德,李昭德,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

蝶山区15615527769: 唐明皇和武则天有哪些共同点 -
江莺硫酸:一、与少数民族交好. 二、良田的制度上.(两者略有不同,但是都对之后的土地制度有深远影响) 三、任用贤臣 武则天的治国政策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

蝶山区15615527769: 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共有几人
江莺硫酸: 一代名相狄仁杰 军人宰相娄师德 驱驴宰相王及善 “保皇宰相”李昭德 “裙带宰相”武承嗣 “郡王宰相”张柬之 “酷吏宰相”吉顼 “忠骨宰相”魏元忠 “全能宰相”姚崇 马屁宰相杨再思 “模棱宰相”苏味道 市侩宰相钟楚客

蝶山区15615527769: 娄师德传 翻译 -
江莺硫酸: 娄师德身长八尺,方口博唇,为人宽厚,深沉有度量,即使冒犯他也不计较.一次他与李昭德一同入朝,娄师德因身体肥胖而行动缓慢,李昭德久等他也不来,便怒骂他:“为田舍子所留.”娄师德却笑着说:“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娄师德...

蝶山区15615527769: 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女宰相是谁 -
江莺硫酸: 第一位正史有载的女相是武则天时代的上官婉儿,后被玄宗所杀 另有一位是太平天国时的女相,洪宣娇,洪秀全的妹妹还有一位是虚构的女相,孟丽君 孟丽君是清代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中的主人公,历史上并无此人. 孟丽君是兵...

蝶山区15615527769: 谁有名人心胸开阔的小故事?200字左右 -
江莺硫酸: 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的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三国时的曹植说:“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这是何等恢宏的气度,多么宽广的胸禁! 春秋时期,五霸之首齐桓公曾经与管仲结下一箭之仇,但是他却不计前嫌,既往不咎,拜管仲为相,称他为“仲父”,最终齐桓公靠管仲等人的得力辅佐,完成了称霸天下的大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