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待“读史可以明智”?

作者&投稿:年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史可以明智”是什么意思?如何达到明智?~

从史书中学习为人处世,这种说法这种做法好像一直都有很大的市场,不少人深信不疑,我个人曾经也是,现在我对此不大认同。
现在我们看的史书大多都是上帝视角的,比如此前有个问题里有人说三国里好多计谋看上去好白痴竟然还有人中计,其实不然,书中几句话的事情在历史上估计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所以我们读史时基本都是只知事情大概,详细细节并不知道,这就对我们了解人物内心思考,事件详细情况等有了障碍。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明末闯王高迎祥想学习朱元璋突袭南直隶威胁南京,结果朱元璋达到目标,闯王被打得一路跑,因为高迎祥不是朱元璋,对手也是两路子人。后来到了子午谷,高闯王又想起了三国时的故事,魏延表示若从此处偷袭必大获全胜,孔明表示若敌人有所防备必全军覆没,所以偷袭计策作废,司马仲达表示就知道你不敢偷袭。高闯王进了子午谷又是惨淡收场。有句话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的就是这个。此外,要学处世为人,生活就是一本无所不包的本科全书,你周围应该有为人处世可以的同学朋友吧,向他们学习,观察他们如何待人接物的,再联系自己,不断改进。再者,不断提升自己,学习进步,成为一个高价值的人,有选择的向别人贡献价值肯定也不会错。如果把我们人类都比成武器的话,那有的人是大炮,那他说话做事的能量就是炮弹级别的。有的人是手枪,说话做事的能量就是子弹级别的。有的人是弹弓,说话做事的能量就是石子级别的。大炮不会发射石子,即使给弹弓一颗炮弹,他也发射不了,给弹弓子弹,虽然可以发射,却也不是手枪的威力。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然后选好发射物,再不断鸟枪换炮。

历史中包含很多不同的人的经历、朝代的变化、人事的兴衰,读史可以了解到这些事情从开始到结局,能从中得到很多经验和教训,不知不觉中就有了知识的积累,能提高判断力和思考力的时候。

“读史使人明智”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多读历史可以使人从古人做事的得失成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供自己参考,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我们少犯同样的错误,变得更明智。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国古代也有很多类似的语句和例子。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 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宋神宗认为司马光编写的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出处: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书籍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能增长才干。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的人会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自欺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是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过于泛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赋予形态。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不该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道理,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读书而得到改善。——培根《论读书》

从史书中学习为人处世,这种说法这种做法好像一直都有很大的市场,不少人深信不疑,我个人曾经也是,现在我对此不大认同。

现在我们看的史书大多都是上帝视角的,比如此前有个问题里有人说三国里好多计谋看上去好白痴竟然还有人中计,其实不然,书中几句话的事情在历史上估计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所以我们读史时基本都是只知事情大概,详细细节并不知道,这就对我们了解人物内心思考,事件详细情况等有了障碍。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明末闯王高迎祥想学习朱元璋突袭南直隶威胁南京,结果朱元璋达到目标,闯王被打得一路跑,因为高迎祥不是朱元璋,对手也是两路子人。后来到了子午谷,高闯王又想起了三国时的故事,魏延表示若从此处偷袭必大获全胜,孔明表示若敌人有所防备必全军覆没,所以偷袭计策作废,司马仲达表示就知道你不敢偷袭。高闯王进了子午谷又是惨淡收场。有句话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的就是这个。
此外,要学处世为人,生活就是一本无所不包的本科全书,你周围应该有为人处世可以的同学朋友吧,向他们学习,观察他们如何待人接物的,再联系自己,不断改进。再者,不断提升自己,学习进步,成为一个高价值的人,有选择的向别人贡献价值肯定也不会错。
如果把我们人类都比成武器的话,那有的人是大炮,那他说话做事的能量就是炮弹级别的。有的人是手枪,说话做事的能量就是子弹级别的。有的人是弹弓,说话做事的能量就是石子级别的。大炮不会发射石子,即使给弹弓一颗炮弹,他也发射不了,给弹弓子弹,虽然可以发射,却也不是手枪的威力。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然后选好发射物,再不断鸟枪换炮。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学了“贞观之治”,唐太宗能够开创贞观之治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靠自己的治国方略。他平时很注意吸取教训、接受别人的意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要采纳他人正确的建议,这样才能让自己变的更完美,才能走向成功。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学了“贞观之治”,唐太宗能够开创贞观之治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靠自己的治国方略。他平时很注意吸取教训、接受别人的意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要采纳他人正确的建议,这样才能让自己变的更完美,才能走向成功。
希望采纳


何时你感觉读史可明智呢?
我觉得读史明智,面对浩瀚的史书我们还是要学会读史的方法,也就是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这样面对这些资料才不至于浪费精力,不知其所云。

经常读历史有什么好处
第三,可以避免我们对错误重蹈覆辙,习古而鉴今。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所谓“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培根曾说过“读史可使人明智”,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我们都必须以史为鉴...

史可明鉴前一句
史可明鉴没有前一句。读史可以明鉴”原句是“读史可以明智”出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一文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是原文中的出处。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政...

该如何评价史可法的一生
史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直隶大兴县人,祖籍河南祥符。对于史可法,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道德模范,书生误国。史可法的一生是生不逢时的一生,如果生在太平盛世的年代,他会成为和海瑞,包拯一样的人物,生平事迹被人民群众编成各种故事广为传唱。可以他生在了明朝灭亡最危急的时刻,被家国...

"对比阅读《致史可法书》与《复多尔衮书》,分析史可法是如何针锋...
多尔衮的《致史可法书》是一封劝降信,也可以说是一道最后通牒,语气强硬,文笔犀利,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咄咄逼人的气息。按常理来说,史可法尽管可以针锋相对,痛加驳斥,把回信写成一道慷慨激昂的檄文。但是史可法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把针锋相对的意思,放在委婉曲折的语言中间,以平静的口吻表达...

她是巩俐同学,二婚被富豪老公宠溺20年,史可如今怎样了?
史可总在采访中说:“读书的时分又有什么寡妇土匪的角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玩笑归玩笑,不过她的演技还是众目睽睽的。由于本人不够美,当初考中央戏剧学院的时分,确实费了一番功夫。最终经过本人的演技,以高分的成果,考经过中央戏剧学院的入学考试,和她同班的,有后来的“国际巨星”巩俐。固...

史可个人资料简介及老公
史可,是一位年轻且才华横溢的作家。她出生于中国南方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中,并在年轻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在大学期间,她开始发表文章,并逐渐获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史可的作品以其清新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赞誉。她的小说《青春的红莲》曾获得全国文学大赛的一等奖,并被多家出版社争相...

史可法是以何闻名于史的?史可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可法是明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直以正直爱国的官员形象流芳百世。史可法死守扬州的故事也被写入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但是我们读历史可以发现,史可法的人生,除了抗击清军,城破身死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的成就,史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河南人。明朝末年抗清名将、名族英雄,史可法出生于1601年...

...二婚被亿万富豪追求,56岁史可的不幸与幸运你怎么看?
现在,史可的大儿子17岁,小儿子也10岁了。过得很幸福,很“岁月静好”。在《鲁豫有约》中,史可表示:35岁之前过得十分的动荡,不过这样,才可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内涵。现在的史可,虽然并不出名,但却活得很幸福。而相较而言,巩俐离婚后一直单身,也没有亲生子女,看来上帝是公平的,有得必有...

她是巩俐同学,二婚被富豪老公宠溺20年,史可如今怎样了
小儿子眼睛十分地大,鼻子十分地高挺,帅气水平要比哥哥多一些,嫁得这么好的史可仍然坚持有本人的一份事业,可见其很有本人的主意。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兜兜转转,才干找到适宜的人。生活除了恶作剧还有糖果,不要泄气,惊喜常常在远处等你。她曾经与巩俐并肩起名,34岁再婚嫁亿万富豪,这个人是谁她从前和巩俐一样红就...

韩城市17896173167: 读历史使人明智? -
比修虚寒:[答案] 所谓读史明智,就是说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知道历史,这只是了解历史的一个方面,而历史与我们关系更密切的是能够告诉我们智慧,这比单纯了解历史更重要.历史本身就充满了人生智慧、政治智慧、军事谋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

韩城市17896173167: 读史使人明智之我见 -
比修虚寒: 这是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我认为这句话的正确性在于中国的一句古话:以史为鉴 比如,看过三国演义的将领在和敌人打仗的时候就不会把战舰用铁链连接起来的错误了.历史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借鉴其中的人与事,不至于重蹈前人覆辙.你历史读得多了,知道成与败的事情就多了,在实际生活中和的没读过历史的人相比成功与失败几率也就不同程度增大与减小了,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

韩城市17896173167: 读史书能使人明智吗? -
比修虚寒: 能锻炼你的文言文水平这是真的,如果是读现代的史书的话,纯粹是作为一种兴趣,除非你要做这一方面的专家.明智嘛…看任何好的书都能使人明智,史书里面的确有不少令人顿悟警醒的事例,但是注意踢出封建的思想即可.

韩城市17896173167: 谈谈对“读史使人明智”的感受 -
比修虚寒: 读史可使人明智,也可使人愚暗.要看人的阅历、地位、心态、人生观念.

韩城市17896173167: 读史使人明智,哲学让人智慧,请谈谈对此你的看法 -
比修虚寒: 以史为鉴,这是我们用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处事和做决策,哲学的逻辑可以是一个人的思维更加敏捷,遇到事情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并且做出反应

韩城市17896173167: 读史使人明智 为什么? -
比修虚寒: 读史可以明智:我觉得非常正确.不过这"智"并不是小聪明或者个人思维能力的上升,而是在遇到事情时候的处理能力. 前段时间我看资治通鉴, 在前言那看到: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兴替(相信引用自魏征) 我非常赞同 不过你千万别想以为读了历史可以提升智力或者给你获得荣耀, 因为知识读到越多人就越觉得渺小,而吸收得越多就越充实

韩城市17896173167: 为什么读史使人明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为什么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如果是这样的,那又具体体现在个人的哪些方面;还有,怎样读史才可以达到这种目... -
比修虚寒:[答案] 因为,读史可以看到别人的正确与错误,从而使自己面对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时,做出最好的最有利的判断,从而起到使人明智.教训也好,经验也好,都值得我们借鉴的至于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实这个智,不是智力而是大智慧,不是小聪明...

韩城市17896173167: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为什么这么说?又怎么让我们明智的呢?
比修虚寒: 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读历史可以让我们不再去重复前人的错误,总结古人的成功经验,使我们面对问题时可以有经验借鉴,从而更加从容,也更理智,培根此话就是此意

韩城市17896173167: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 -
比修虚寒:[选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韩城市17896173167: 为什么读史使人明智
比修虚寒: 读的是这件事的经过,事情的发展,事情的结果,如果日常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就用读到过的去认识他,如果是坏事,我们还可以去防止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