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授的题:魏国处于列国中间(四战之国),注定是要被灭亡的,魏文侯时代的强盛不过是回光返照,问...

作者&投稿:长孙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奥林匹克题:魏国处于列国中间(四战之国),注定是要被灭亡的,信陵君时代的强盛不过是回光返照,...~

魏国是有优势的,优势就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不能仅仅因为地理位置就说注定是要灭亡的。

关键是如何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硬实力。

人口众多意味着潜在的兵员、纳税人口和人力资源多;经济发达意味着后勤补给多;文化先进意味着容易出人才。

但要将其转化为硬实力,则必须学习秦国进行彻底的改革--“变法”,抑制贵族豪强、拓宽平民的上升道路;奖励军功,鼓励军功;抑制贵族对土地、税收和人口的贪婪,将最多的资源汇集于政府,并有效加以利用。

只有有效的变法,带来高效的政府,才能有效利用魏国的优势,复兴之并统一天下。

以下由惶感整理
第一种情况,魏文侯如果能稳固后方,吴起不走,应该有50%以上的把握蚕食秦国。(当时秦国没有夺得四川盆地,郑国渠也没有修建,还是个生产力很落后的国家,蚕食下国力会日益衰退,魏国拥有当时富庶的河套地区作为后方,持续作战能力其实很强)
第二种情况,如果不能稳固和赵国、韩国、齐国的关系,那就没胜算了,你在西方胜利,赵国、韩国、齐国肯定从后方袭击魏国,到时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只能退兵自守。
总的来说,魏国的国土,除了与秦、楚、齐、赵、韩五国接壤,还与郑、宋、卫等二等诸侯接壤,魏国要防范的潜在对手,多得让魏人应接不暇。更要命的是,赵韩两国所占领的上党和河内,将魏国的领土分为东西两块,这使得魏国军队东西不能相顾,地缘的劣势尽显无疑。魏国这种差到奇葩的地缘位置,让魏国有了无数种战略选择。与之相对的是,秦国的战略就非常单一,除了东进,还是东进,偶尔考虑一下是否要南下灭巴蜀。魏国战略选择多,却不是好事,因为每一个选项,似乎都不尽如人意。

魏地处今山西,即古之河东,多山少耕地,接壤游牧民族,古三大精兵之地之一。秦胜在“商鞅变法,远交近攻”商鞅变法也不是短期的,在同处“周文化”圈的个列国为何无动于衷,置若罔闻?秦国再先进能把全部国境线围的铁桶一样,苍蝇都飞不过?我想当时还是有人看得到内核,关键在于官僚,家族等上层阶级的束缚,在没有看到实际利益前,触动在手里蛋糕的人都会死的很死,包括最大的国君。北宋是变法未成而逐渐灭亡的,以致有崖山之殇。话说回来,那魏文候该怎么办?争霸在于国力,此天时,不是一朝可就的;人和无人才不行,可招贤纳士,多做宣传,塑造魏文候贤明,求贤若渴的形象;地利方面不是很好。可连秦,通婚,加强军事合作,当然呢也要防着。两国以盟友关系谋求某些中小国之地,想必成效很快,逐步提升魏王之威望。策划一场他国(有昏庸国君最好)掠夺离国都不算远的几座城市的事件,在国内大肆渲染军力薄弱,有丢失国都之险,借强军,强国之机整顿一些视为枷锁的势力,最好联合有远见,魄力,而又不算弱的新兴势力,摇摆不定的安抚即可,这样之后变法的结果值得期待,不出10年魏国必强,起码以后有和秦国争霸的实力。国家强大后可和秦国若即若离,但勿使关系恶化,和燕国,赵国,还有北方游牧民族处好关系,大力发展商业,提高商人社会地位,对社会和国家的益处是如虎添翼,最重要的是多搞到马匹,相信这是胜出秦国的关键。多战马的国家无非接壤游牧民族的燕,赵,魏;秦虽有骑兵,但以步兵为主。把两个多马国家变成自己领土的就是下一方针,这很关键,成为战国时期骑兵数量压倒式国家意义不言而喻,如何做,不多说,远交近攻相信懂。占领北方后谋略中原,基本无一合之敌。某年后,天下三霸,魏,秦,楚。无疑魏国最强!这时地利有了,三者齐全,霸业可期,天下可定。

三国分晋之初,魏文侯礼贤下士,拜子夏、田子方为师,任李悝、翟璜为相,用吴起、乐羊为将,以西门豹治河,文武相济,内外兼修,一跃成为中原霸主。尤其是他任用李悝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其法典大纲的精髓不仅为此后的秦孝公和商鞅所用,而且影响汉唐明清两千年。至于对儒门弟子的推崇,既收取了普天下士人之心,又开辟了后世帝王尊儒先河。吴起更是同期最顶尖的军事家,与孙武并称兵法之祖,统率的金戈铁马威震天下。当是时,魏国联结赵韩,东御齐而西制秦,可谓见谁灭谁,大有后来强秦的气势。

可惜的是后来魏国流失了大量卓越人才,吴起、孙膑、乐毅、商鞅、张仪、范雎、魏无忌,甚至还有犀首、尉缭等略知战国史的朋友,只要一看这一串姓名,就知道意味着什么。

而这前七人,除信陵君外,其余均为敌国所用。楚国用吴起,齐国用孙膑,楚、齐对魏在战场上的劣势即刻扭转;燕国用乐毅,竟能横扫泱泱齐国,几成蛇吞象之伟业。至于商鞅、张仪、范雎对秦国的作用,更是不言自明。

让我们回到战国初期魏文侯的年代,追忆那已经集聚起的进取精神和恢宏格局。当初之魏国,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假如后辈珍惜这份基业,继续开门揽才、开明用才、开怀容才,何愁一统天下不成?事实上,以吴起在西河的经营,趁秦国“阳晋之败”、国力衰微之际,寻机一鼓作气,或许早已灭秦。倘若魏惠王纳公叔痤之荐,以商鞅为相,继李悝变法后再图强盛,秦和五国即使挺过一时,凭魏国步步为营、钝刀割肉,帝业也水到渠成。再退一步,只要魏文侯之后的武侯、惠王虚怀纳谏,在那个战略机遇期避免四面树敌,以类似于“合纵”“连横”或“远交近攻”的谋略,选择对外征战的正确步骤,那么魏国也将乘势而上、凌驾六国,宇内谁与争锋?当然,已不必作太多的假设,只要魏国在用人、行事上不一而再的犯错,一统天下已轮不到秦始皇,甚至赢政连出生那天都等不到了……

当然,魏国没能一统天下,或者说秦国终究一统天下,自有综合性因素,我们可作战略战术、体制机制、经济基础、文化基因、地缘环境等多层面的考量。但不可否认,魏国当年曾在各方面都占了先机,遗憾的是,却在最具优势基础的用人方面一步步失了先机。魏文侯去世后,踌躇满志的魏武侯继位了。据《史记》所载,有一天,“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口头应允,实不知内心如何。但武侯对吴起却日益防范忌恨,于是便有了吴起投楚那一幕。虽然武侯时代的魏国,老臣犹在,雄风仍足,但病根却已埋下,因控御失道致英才外流。恰如江面厚冰,看似坚硬如初,实已无声融化,也提前预定了魏国百年霸业的终结。

连三晋,灭西秦吞巴蜀,

在6国之间发动经济大爆炸。


历史教授的题:魏国处于列国中间(四战之国),注定是要被灭亡的,魏文侯...
魏地处今山西,即古之河东,多山少耕地,接壤游牧民族,古三大精兵之地之一。秦胜在“商鞅变法,远交近攻”商鞅变法也不是短期的,在同处“周文化”圈的个列国为何无动于衷,置若罔闻?秦国再先进能把全部国境线围的铁桶一样,苍蝇都飞不过?我想当时还是有人看得到内核,关键在于官僚,家族等上层...

战国时期,什么地处中原腹心
战国时期魏国地处中原腹心。战国七雄的位置,楚国在最南边,齐国在最东边,秦国在最西边,燕国在最北边,只有魏国在中间的中原地区,所以被称为“天下之胸腹”。魏国领土曾先后包括今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江苏北部 [3] 。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大的,魏国的扩张方向应该怎样为最好?
魏文侯是一代明君,他立志要强大魏国,于是广纳贤臣,他任用用李悝、翟璜为宰相,在国内大刀阔斧的改革;任用乐羊、吴起等为将,训练出让诸侯闻风丧胆的魏武卒,并进攻中山国、秦国、楚国;而又以李悝教授的法经,以法治代替人治,魏国呈现出让周边诸侯为之惧怕的旺盛生机。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武侯继位...

古代秦灭六国的魏国在现在哪个位置
魏国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魏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

天下之胸腹是哪国
战国时期,魏国地处中原腹心,被称为“天下之胸腹”。对照“战国七雄”的位置:楚国在最南边,齐国在最东边,秦国在最西边,燕国在最北边,只有魏国在中间的中原地区,所以被称为“天下之胸腹”。战国时期魏国的历史沿革:(1)公元前 453 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发动三家分晋。(2)公元前 403...

战国时期的魏国是现在的那里?
现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共179年。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

战国时期,魏国的领土版图为何支离破碎?
战国时期魏国的领土版图十分有意思,在巅峰时期,魏国的领土不是支离破碎,而是到处都是。这种分为好几块的领土概念,我们现在称之为飞地,这种情况在战国时期是很普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城市可不像现在这么密集,一个国家的领土上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城池,是不设防的,在春秋后期的秦晋崤之战中,...

战国时期的魏国版图,经历了什么事会如此七零八落?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为秦国所灭。从它百余年的历史中,我们...

魏国是如何崛起的
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些国家,分别叫什么?
魏国,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

昌邑区19673574648: 四分五裂的意思是什么 -
经潘泮托: 四分五裂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昌邑区19673574648: 魏国的位置在哪 -
经潘泮托: 魏国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 当时它西邻秦国,东有淮、颍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 纵观历史,魏国最有机会中国,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昌邑区19673574648: 世界国家历史最久
经潘泮托: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久的国家: 中国的文化一直延续的,而其他文明古国现在和以前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所以 从持续时间上看,世界上历史最久的国家是中国. 不是...

昌邑区19673574648: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有什么区别? -
经潘泮托: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大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当时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孙武“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动敌”的作战指导思想,采取“围魏救赵”、“批亢捣虚...

昌邑区19673574648: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
经潘泮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答案 1.

昌邑区19673574648: 苏秦的故事 - 张仪语苏秦的故事有关张仪与苏秦的生平介绍
经潘泮托: 我国传统上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战国时期,所谓... 也尚且会争夺财产,更何况六国各有“计谋”,同盟不可能长久.魏国处于各国包围...

昌邑区19673574648: 四川在中国历史上地位? -
经潘泮托: 200多万年前,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四川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昌邑区19673574648: 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看法? -
经潘泮托: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魏志祥 所谓意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