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蔡邕为什么在奸臣董卓死后伏其尸而痛哭并为此招来杀身之祸?

作者&投稿:仝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蔡邕为什么哭董卓~

蔡邕之前受过董卓的恩惠,看董卓死了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
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十分暴虐。后来司徒巧施连环计,与吕布等人一起除了董卓。
董卓一死,人们拍手称快!可是当时的大文人蔡邕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跑到董卓身边失声恸哭。王允大怒,以其不忠于汉室为名,下令将蔡邕斩首。
蔡邕说:我哭董卓绝不是心中背叛国家,偏向于董卓,只因为董卓对我有知遇之恩,一时难过才不觉为之一哭。我自知有罪,甘愿受罚。但希望您能留我一条性命,让我把《汉史》修完。
的确,董卓对蔡邕有恩。当时董卓当政,要征用名流,便派人去请蔡邕。蔡邕深知董卓暴行,不愿意屈节侍之。但是董卓却威胁蔡邕,如果你不来,我就要杀了你的全族。蔡邕害怕殃及家人,便只好前来应征。
董卓十分看重蔡邕的才华,三日之内,给其连升三级,提拔为尚书,后拜为中郎将。汉献帝迁都长安,又被封为高阳乡侯。
蔡邕在董卓当政之前一直不得志,数次被罢免,而且还好几次差点被杀头。董卓虽然为人暴戾,专权,但是对待有才华的人却很重视。董卓对待蔡邕的意见能采纳。例如董卓曾经想杀掉卢植,是蔡邕劝谏卢植才得以幸免于难;董卓一度想当“尚父”,也是蔡邕劝其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此,董卓之死,蔡邕想到了当初对于自己的恩惠,不由地大哭起来。仅从这一个表现来说蔡邕不忠于汉室,是有失公允的。
王允之所以一定要置蔡邕于死地,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在董卓之死后的冲动行为,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事实上,王允认为当初汉武帝没有杀司马迁,结果司马迁写成了一部《史记》,其中多有诽谤之语。现在蔡邕也正在撰写《汉史》,这对于衰微的朝廷没有一点好处,反倒会让不好的名声流传下去,因此干脆杀之。
作为修史的人,他们认为能够忠实的记录历史,才是自己最大的责任;而对于当政者来说,都希望能粉饰太平,将自己写成圣帝明君,忠臣良将。因此矛盾在所难免,以强权干预的事情屡见不鲜。

扩展资料:蔡邕和董卓的关系:
蔡邕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才子和孝子。他的才情和孝义均得到天下人的瞩目。他无论诗词曲赋,在当时都是一绝。而蔡邕侍母至孝,更得到天下人的敬仰。而也就这个时期,贼臣董卓进京了。
董卓进京之后,为了巩固自己对朝政的控制,一面大肆屠杀那些反对自己的人,一面更听从谋士李儒的计策,提拔一些有名望的人士,使之为自己所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增加自己的统治力。蔡邕作为汉末大才子,赋闲在家,也就在董卓的提拔之列。
对于董卓的跋扈,蔡邕是看在眼中的。他一开始假意推却,不肯到朝中做官。最后董卓直接派人上门威胁,如果不出来做官,就灭掉蔡氏整个宗族。蔡邕被逼无奈,这才到长安拜见董卓。董卓早就知道蔡邕的才名,待之甚厚。甚至一日之内三迁其官,让蔡邕直接升至侍中的高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邕

王允之死与讨董卓无关,主要是因为王允的想法已经太过偏激,不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王允,东汉末年汉王朝的大臣,董卓入主京师之时,王允是位列三公之一的司徒,这个三公和后来的丞相差不多,可以理解成是三分之一个丞相,已经是当时地位最高的人之一了。至于董卓,对于汉王朝来说属于异类,所以董卓的位置只是他自己特有的。

王允长年身居高位,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熏陶一生,所以当王允看到董卓竟然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的时候 ,心中很是愤怒,可因为自己手里没有兵权,而京师的军队都被董卓掌握着,所以王允虽然恨得牙根痒痒却无计可施。
苦思冥想后的王允终于在机缘巧合下想到了一个妙计,那就是用美女连环计,以貂蝉为诱饵,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并顺利的策反吕布,最终董卓死于吕布之手,而王允,则理所当然的成了新的掌权人。

有人劝王允,董卓是主犯既然已死,那其他人就应该能赦免就赦免,以收人心。但王允不这么想,他觉得所有跟着董卓的都不是好人,一定要杀。王允估计当时有点飘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以为自己可以像董卓一样一手遮天,为所欲为了。

而且王允可能是被压迫的太久了,爱屋及乌,不喜欢董卓,那就所有和董卓有关人等都是罪人,甚至连去哭董卓的大文豪蔡邕都被王允给杀了。这蔡邕死的很冤,他不过是一个写历史的文人而已,就因为王允怕蔡邕乱写,污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就给杀死了。
董卓死后,他原本的手下李傕郭汜等人,手中还是握有重兵的。原本他们想投降,但王允不同意,还要治他们的罪,所以这些董卓余党为了活下去,就起兵造反了,说是为董卓报仇,那都是借口,如果王允赦免他们并封官加爵,那就不会再有人记得董卓是谁了。
王允之死,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己的格局太窄。

蔡邕痛哭董卓,并由此招来杀身之祸,是有其复杂的历史缘由的。当初,蔡邕在东汉政权中任职,遭到同僚的迫害,被贬黜到了今天的内蒙古地区。随后,蔡邕虽然盼来了大赦令,但由于他与九原郡太守发生了冲突,而没有能够回到中原,只得流落到今江浙一带,一晃就是十二年之久。直到董卓上台以后,蔡邕才被重新起用,“三日之间,周历三台”,使他的政治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这样前后的强烈对比,更使蔡邕对董卓感激涕零。蔡邕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董卓死后他失声叹息,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另外,当时的社会普遍认同一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观念,而体现这种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恩人死后,受过恩人恩惠的人是否能够与生前一样报达恩人。而更高的要求是,当这个恩人是因犯法而死的,那么更能够考验受恩的人的品质和修养。蔡邕是一个素质很高的文化人,他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他明知痛哭董卓会招来杀身之祸,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哭了,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正直的知道分子的可贵之处。唉,千年而下,我们还是为蔡邕而叹息。蔡邕,你为何如此的愚呢?

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几乎堪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超脱利益考虑至高无上的仁德。

说封建礼教牺牲品那个,狗屁不懂:封建“礼教”哪条让你皇帝死了就哭?何况董一生也未称帝!!封建礼教之说简直是在丢人现眼。
在那个“封建”社会,即使受董卓提拔但不哭的还是大多数吧?我想阁下要是生在那个年代,肯定也和大多数“封建精英”一样“识实物者为俊杰”啦!阁下才真真是封建礼教第一牺牲品!

另外,封建礼教本身没问题:是专制下的封建礼教害人不浅。没有礼教一样有专制,例子近在眼前我就不举了。但没有专制,那礼教也不会成为众矢之低的替罪羊。

阁下(ezhr)的观点让我想起了文化大葛命的时候有人提出岳飞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就是历史的罪人,人民的敌人,民族的败类一样有创意。

董卓专权后曾惜其有才而重用过蔡,蔡也是迫于形势所以没有完全对抗.所以董死后蔡因其当初有所谓知遇之恩而对他有所怜惜.后有人禀报当时掌权的王允,允要将其治罪.蔡说自己还没有修完本朝的历史请求将工作完成,有人对王说,当初武帝没有杀司马迁,所以得让其后来写史记讪谤朝廷,王终于将蔡杀死.

两人感情不错,蔡邕好歹是董卓提拔的,当然要表示一下哀悼之情。

典型的封建理教的牺牲品。


历史上的蔡文姬是什么人物?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汉末三国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

《蔡氏先贤传·蔡邕》:东汉名臣、文学家
蔡邕:东汉名臣、文学家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尉氏县或杞县 )人, 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历任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他是文学方面堪比屈原、孝德方面堪比...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是谁
蔡邕(yong),(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邕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其所作赋绝大多数为小赋,取材多样,切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的感染力。其中代表作品为《述...

蔡文姬(汉末三国时期才女)详细资料大全
蔡文姬(约公元185年—公元221年),生于东汉末年末流,才貌出众,有千古佳话。被世人誉为“河洛第一才女”。她的一生宛若一曲悲怨绝伦的乐章,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审美与自价值观的互动,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慨。蔡文姬是具有优异才气和音乐才华的女子,据传记载,蔡文姬因其歌唱技艺而被称为“蔡瑶琴”。早年时蔡文...

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代表作有《悲愤诗》的是哪位中国历史上著名才女...
蔡文姬(汉末三国时期才女)蔡琰,字文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的汉末三国时哪一个才女?
曹操从北方匈奴手里赎回来的,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郡圉县人,蔡邕之女。蔡琰一生至少有过三次婚姻,首任丈夫卫仲道,早亡,因蔡琰并没有为卫仲道生下孩子,所以蔡琰回到了自己家中。后董卓入京,天下大乱,原本臣服于汉王朝的匈奴部落趁机叛乱,而蔡琰则是在混乱...

东汉蔡邕一声叹息而死
蔡邕,蔡,不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历史学家和音乐家,被后世无数历史学家和批评家称为天才。让我们来看看N朝大始祖舒的非凡功绩。作为文学家,他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师。他擅长作小赋,语言清新,文采斐然。其代表作《述行赋》是汉末小赋的代表作,受到当时人们的...

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蔡邕为什么在奸臣董卓死后伏其尸而痛哭并为此招来杀...
蔡邕痛哭董卓,并由此招来杀身之祸,是有其复杂的历史缘由的。当初,蔡邕在东汉政权中任职,遭到同僚的迫害,被贬黜到了今天的内蒙古地区。随后,蔡邕虽然盼来了大赦令,但由于他与九原郡太守发生了冲突,而没有能够回到中原,只得流落到今江浙一带,一晃就是十二年之久。直到董卓上台以后,蔡邕才被重新...

蔡文姬的一生
蔡文姬是汉末著名音乐家,留下了一首前无古人的音乐名作——《胡笳十八拍》。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明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

中国古代有哪些杰出的女文学家
【蔡琰】(生卒年不详),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汉代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能文,深谙音律。初嫁河南卫仲道,夫亡归家。汉末董卓之乱中,她为乱兵所俘,流落至南匈奴,嫁左贤王,居十二年,育有二子。后被曹操用金璧赎归,重嫁董祀。蔡琰今存《悲愤诗》五言及骚体各...

兴业县19123128267: 蔡邕是怎么死的?
蠹乔达贝: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在社会上的声望非常高,被当时的人盛誉为“旷世逸才”.就是这样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却在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无辜地陨落了.蔡皇...

兴业县19123128267: 关于蔡邕的简介,短一点的,字数100以内 -
蠹乔达贝: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

兴业县19123128267: 曹操和蔡文姬之间到底有什么故事?
蠹乔达贝: 有缘相识无缘嫁 曹操和蔡文姬的相识是因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年极负盛名的大文学家,学识渊博、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因为身处乱世,所以蔡邕无意为官,只是闭门著书立说,并以弹琴作诗为乐. 史书记载,曹操在洛阳为官...

兴业县19123128267: 关于历史上的蔡文姬
蠹乔达贝: 蔡文姬,原名蔡琰,后流亡该名文姬,此女智慧与美貌并存. 父亲蔡邕,蔡邕有2个徒弟,一个是鬼才郭嘉,还有一个是江东士族 顾元叹 蔡文姬早年嫁入河东卫氏,但不幸成为了寡妇! 后年流亡匈奴,保受苦难, 曹操得势后,因感其才,就收留了她! 哎,可怜的孩子……

兴业县19123128267: 曹操为什么用金璧赎回蔡文姬?
蠹乔达贝: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兴业县19123128267: 蔡邕和蔡文姬有什么关系?
蠹乔达贝: 东汉末年,有一对父女,都擅长弹琴,那就是蔡邕和蔡琰,蔡琰也叫蔡文姬.蔡邕,字伯喈, 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他博学多闻,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有...

兴业县19123128267: 求蔡文姬一生的故事 -
蠹乔达贝: 蔡文姬,名蔡琰,字文姬,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女诗人.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其父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悲愤诗》是蔡文姬和董把婚后所作,她在诗中饱含血泪叙述了长期痛苦的经历.这首诗可贵之处,不仅写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