簟秋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御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藕香残王簟秋是指什么颜色?~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我觉得是荷叶枯萎的颜色

无言独上西楼”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 原文是: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写作背景: 李煜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个皇帝,史称李后主。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月。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领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中,这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 解析: “无言独上西楼”---通过动作揭示人的思想感情。语言通俗明白,而又十分精炼准确。写的动作是“上西楼”,单从这三个字,看不出人的情感。如果是爱妃宫娥,前呼后拥上西楼,那倒是十分欢乐热闹的。然而这却是“独上西楼”,并且还是“无言”!“白鸟无言定是愁”,何况人呢?李后主愁恨满怀,踽踽独上的形象跃然纸上,呈现眼前。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后主所处的凄凉环境。他登上西楼,举头见新月如钩,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锁住了满院清秋。凄凉的景物中,蕴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梧桐,在古典诗词中,从来就是个表现愁情的物象,“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陆甫之《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等等,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是由君主沦为囚徒的李后主呢?昔日为君主之时,所居之地是“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陪伴着的是“春殿嫔娥鱼贯列”(《玉楼春》)。而现在所居之地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是“月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换头处以重笔直抒胸臆,点出自己的“离愁”。他的离愁,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失掉故国的深愁长恨。一般人的离愁,还是可以抛掉的:“心中得胜暂抛愁,醉卧凉风拂簟秋”(雍陶诗);是可以洗掉的:“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去古今愁”(刘秉忠诗);是可以割断的:“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割断愁”(刘子翚诗)。而李后主的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可见愁之深,恨之长。有这样的深愁长恨,其心中的滋味该是什么样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就是不同于一般,这是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这种滋味,凡人未能尝试,只有自家领略。其为酸甜,抑或苦辣?其为烦恼,抑或悔恨?自己亲身尝过,尚且说不出,则他人岂可道哉?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袁行霈 原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而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况,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这个应该是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里 “红藕香残玉簟秋”吧
玉簟指的是光华如玉的精美竹席,
后面加一个“秋”字,表示之前的红藕香残玉簟(荷残,香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簟秋的意思是竹席上带来的秋天寒意。


秋的意思是什么
秋,汉语汉字,音qiu一声,秋季是四季之一,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迄今为止经历了约5000个春秋。中国人的生活史就是春播秋收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每个事件都有其因果,古代学者认为事件的因都是人为的,相当于农夫的春播,而事件的果自然就相当于秋天的收获物了。所...

秋的含义是什么
秌、穐 qiū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同本义 [harvest;mature]秋,禾谷熟也。——《说文》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秋者,少阴之选...

秋的意思
秋天是个谷熟、收成之季,所以“秋”又被引申出收获、丰收之义。上古时期作物一般是一年一熟,所以“秋“又被引申为年代,经深层引申,它还可持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秋天之后就是万物肃杀的冬天,所以它也暗含着“萧瑟”之义,所以“秋”还可表示悲愁。古时与律令刑狱有关的事,也可称为“秋”。

“秋”的含义是什么?
“秋”有秋季的意思,发展出表示一年的时间,比如古代文献中大量出现的“千秋万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所以,“三秋”在这里显然指的不是三年,而是长于三个月、短于三年的时间,即三个秋季,相当于九个月。但是,后来由此衍生出的我们现在常常挂...

秋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_秋是什么意思?
秋的读音秋的拼音是:【 qiū】秋是什么意思?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 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 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 5.姓。常见近义词举例:惊涛骇浪-波涛汹涌坚固- 牢固晶莹-...

秋的意思
秋释义:1.秋季。 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 3.指一年的时间。 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 5.姓。6.见〖秋千〗。详细释义 1.秋季:深~。~风。~雨。~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3.指一年的时间:千~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

秋是什么意思
秋的意思是季节的名称,通常指夏季之后的季节。1. 基本定义:秋,是一种季节的称呼。在一年中,秋通常紧随夏季之后,标志着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在许多文化中,秋季都与收获、感恩和丰收的庆祝活动相联系。2. 气候特点:秋季通常表现为气温逐渐降低,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异增大。此时,许多地区的叶子...

秋的意思是什么
秋的意思是指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通常与收获、凉爽和落叶有关。详细解释如下:秋,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季节。在自然界中,秋季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和凉爽天气的开始。1. 气候特点:随着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秋季的气温逐渐降低,天气变得凉爽。清晨和傍晚的温差加大,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变化更为明显。

秋什么意思
秋的意思 秋,是一个季节的称谓。在一年中,秋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冬季的来临。它是一个过渡季节,以其特有的气候特点,如凉爽的气温、轻盈的微风以及丰富的农作物收成,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详细解释 1. 季节特征:秋,通常是在夏季之后,气温逐渐下降,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异增大。这个季节常常带来...

秋做名字中是什么意思?
“秋”是一个美妙的季节,它意味着困难的过去,新的开始和丰收。在秋天,落叶会释放出令人陶醉的气息,而寒意随之而来,迎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收获。所以,秋做名字中的意思可能象征着富足和成果,以及从困难中挺起来的精神。秋天是自然生命循环中的一个过渡期。它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到来,与之相...

京山县13178859445: ·红藕香残玉簟秋什么意思 -
连须牛黄: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京山县13178859445: 请问"月满西楼"中 "红藕相残 于簟秋"具体是什么含义? -
连须牛黄: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原词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本篇抒写的是普通的秋...

京山县13178859445: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簟是什么意思 -
连须牛黄: 1.竹席:竹~.~笰(车上的竹席篷). 2.竹名:~竹.这里应该是竹席的意思.

京山县13178859445: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簟”怎么念呀?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解释? -
连须牛黄:[答案] 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忆江南》);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一类文字.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

京山县13178859445: 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红藕是莲花还是荷花啊?玉簟秋难以理解?我认为玉是玉,簟是簟,秋是秋. -
连须牛黄: 这是《一剪梅》的翻译: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红藕,红莲的别称,也叫做红菡萏.一种开花的睡莲科植物,是[红莲花]】 【玉簟:指的是光华如玉的精美竹席,】 【秋:表示之前的红藕香残玉簟(荷残,香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京山县13178859445: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玉簟”是指什么?最近突然怀念李清照
连须牛黄: 李清照 -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京山县13178859445: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的含义 -
连须牛黄: 裁生罗①,伐湘竹,帔拂疏霜簟②秋玉③. 剪裁未漂煮过的丝绸(制成薄衫),伐下湘妃竹(做成凉席),披肩拂动过由微带轻霜的玉石缀成的凉席. ①个人认为生罗应该是与生绢差不多的东西. ②簟,读diàn,竹席. ③秋玉应该并非一个专有名词,正如疏霜也未必真的会在六月出现,此处大概是指玉石凉席带给人冰凉如秋的感觉.李清照词中亦有“红藕香残玉簟秋”之句,以凉席的冰冷映衬出词人内心的寂寞,与这里的“簟秋玉”也许有着相通之处吧.

京山县13178859445: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什么意思? -
连须牛黄: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而且渲...

京山县13178859445: “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 -
连须牛黄: “红藕香残”既表明荷花凋谢又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玉簟秋既表明竹席变凉,又有内心的孤独寂寞 . 希望采纳..

京山县13178859445: 玉簟秋 - 簟读什么,是什么意思?玉簟秋是什么意思
连须牛黄: 簟 diàn ◎ 竹席:竹~.~笰(车上的竹席篷). ◎ 竹名:~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