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党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表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惑,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来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方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

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

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

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

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

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赏析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写于1097(宋哲宗绍圣四年)十二月,这个时候苏轼已经六十岁。苏轼早年喜欢杜甫的诗,晚年喜欢陶渊明的诗,这反映了他人生思想的变化。1092年(元_七年),苏轼在扬州作《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就是其弟苏辙为苏轼《和陶集》所作的序言。与一般的序言写作者人品、文章的风格以及成书等问题不一样,苏辙的这篇序言,只是写了苏轼晚年虽然凄凉但是没有那种衰飒之气,对苏轼作该文的出处进行了简单的评论。




陶渊明集的内容提要
同时,魏晋以来玄学勃兴、玄言诗盛行,玄学的熏染又使他追求心灵的自适、人格的完整。仕舆隐的矛盾困扰了陶渊明十九年,最终他选择了在盛年辞官归隐,再未出仕,表现出固穷守节、正直不阿、淳朴率真的高洁品格。隐居期间,他写有一些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的诗,但更多更好伪是歌咏归隐生活、描绘...

陶渊明集序 原文以及翻译
原文: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

黄庭坚清平乐与苏轼浣溪沙的区别?
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 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之二)。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 了雕润...

陶渊明集的简介
《陶渊明集》,梁昭明太子萧统搜集陶渊明遗世作品,编为《陶渊明集》七卷,录一卷,并为之作:《陶渊明传》、《陶渊明集序》。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07)《劝农》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22】 这是一首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的诗歌。诗歌共分六章:第一章写 上古先民的朴素生活 ;第二章 写古代圣君贤臣皆自躬耕,十分重视农业劳动 ;第三章 写古代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和劳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 ;第四章 写即使贤达之人也勤作于农田之中,众人更不可游手好闲 ;第五...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01)《咏贫士七首》(其四)
可见,黔娄的一生,是诗人心目中的黔类一生,是诗人千载未复见的“斯侍”,是诗人引为同调的典范。本诗前六句写黔娄,后六句是诗人的论赞。然而,论赞与诗人的发论相结合,叙事之后以议论承之。叙述中有诗人的影子,议论中有自己的主意。这些正是本组诗在章法上一个共同的表现特点。【金融鼎《...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43)《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_百度...
所以,在诗的最后他问自己,过这种躬耕避世的生活,所保全的难道就都是浅陋的东西吗?【辑评】(p19)锺伯敬、谭元春评选《古诗归》卷九:锺伯敬曰:幽生于朴,清出于老,高本于厚,逸原于细,此陶诗也。读此等作,当自得之。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三:(“即理愧通识”二句)往田舍乃着此闳...

陶渊明的作品以及他滴简介
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后世评价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

苏轼与陶渊明古代描写雪的诗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苏轼的生活态度和诗风都深受陶渊明影响。宋以后,文人推崇陶渊明,也与苏轼有很大关系。陶渊明在世时并未受到应有重视。苏轼却认为,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有言“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苏做“和陶诗”百余首。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04)《咏贫士七首》(其七)
文\/书山花开 ❂原诗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192】从前有一位贤士黄子廉,弹冠而出辅佐大邑名州。一旦...

景洪市18335614928: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 搜狗百科
司马蚀法可:[答案] 1、D 2、A 3、B 4、C 5、(1)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看上去消瘦而实际上丰腴.(2)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3...

景洪市18335614928: 急求苏辙的《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全文翻译 -
司马蚀法可: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

景洪市18335614928: 翻译:“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 -
司马蚀法可:[答案] 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 语出自:苏辙的《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原文: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

景洪市1833561492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
司马蚀法可: 1.C2.B3.D4.①译文: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 ②(5分)译文: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景洪市18335614928: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的“引”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司马蚀法可: 引文也称为引子,一般都是写在正文的前面,简要介绍写正文的缘起等等,引入正文.相似的还有一种叫“跋”,专指放到正文后面,带有总结回顾性质的文字.

景洪市18335614928: 黄庭坚清平乐与苏轼浣溪沙的区别? -
司马蚀法可: 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之二).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景洪市18335614928: ...以劳动为乐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下面还有.②“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的是_____,_____.以下是饮酒原文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 -
司马蚀法可:[答案] 饮酒》①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情感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的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非常欣赏你的勤学好问精神, 亲,*^__^* ,满意请点击设为满意答案,

景洪市18335614928: 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原文及译文 -
司马蚀法可:[答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景洪市18335614928: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追和陶渊明诗引苏 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 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 .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 -
司马蚀法可:[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