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崇尚节俭文言文

作者&投稿:缪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崇尚俭朴》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彭雪琴力崇俭朴,偶尔服出,桩如村夫子。巡阅长江时,没赴营官处(1),营官急将厅事陈设之古玩及华焕之铺陈,一律撤去,始(2)敢迎入。副将某以千金购玉钟,闻公至,捧而趋,砰然堕地。公见之,微笑曰:“惜哉!”副将悚服(3),不敢仰视。曾饭(4)友人处,见珍馔,辄(5)蹙额,终席不下著,惟嗜辣椒豆腐。有人谒(6)之于西湖:“退省庵”,公衣茧绸袍,加羊毛外褂,已裂数处,冠缨(7)作黄色。室中除笔砚外,惟竹麓(8)二事。久(9)之,命饭,园蔬树种,中置肉一盘而已。 (1)营管处 :军营官员的住处 (2)始 :才 (3)悚服 :恐惧的样子 (4)饭 : 吃饭 (5)辄 : 就 (6)谒 : 拜访 (7)冠缨 :帽子上系在颔下的丝带 (8)竹麓 :竹箱 (9)久:过了一会

译文

彭雪琴极力主张过俭朴的生活。有时私行察访,穿着的样子像个村夫野老。巡视长江时,每到一处营地,军官们总是急匆匆地把厅堂里陈设的古玩及华丽的摆设全部撤去,才敢迎接(彭雪琴)入内。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来一架玉制的编钟,听说彭雪琴到了,急忙捧着往里跑,(哪知在手脚慌忙中,)玉编钟“砰”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彭雪琴看见了,笑着说:“可惜啊!”副将吓得几乎要冒出冷汗,不敢抬头看他一眼。 曾经有友人邀请他吃饭,(彭雪琴)见满桌山珍海味,便皱起了眉头, 自始至终没动筷子夹点尝尝,只是吃一点辣椒与豆酱。 有人到彭雪琴所住的西湖退省庵去拜访他,他穿着粗丝织成的衣服,外加一件羊毛短褂,而且好几处已裂了缝,帽带的颜色也泛黄了。居室里除了笔墨纸砚外,只有两只竹箱子。 (客人坐了)很长时间后,他吩咐开饭,几盘蔬菜是他园子里自己种的,中间仅放一盆肉罢了。[1] 翻译句子 (1)副将某以千金购玉钟,闻公至,捧而趋,砰然堕地。 翻译: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来一架玉制的编钟,听说彭雪琴到了,急忙捧着往里跑,(哪知在手脚慌忙中,)玉编钟“砰”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2)命饭,园蔬树种,中置肉一盘而已。 翻译:他吩咐开饭,几盘蔬菜是他园子里自己种的,中间仅放一盘肉罢了。 精神 衣着简朴,省吃俭用,待人友善不讲排场,对奢侈浪费而很痛恨。 简朴具体的体现方面 1 军官们迎接彭雪芹不敢将珍贵物品摆放于外 2 吃饭时不吃山珍海味 3 衣着朴素,饮食清淡 4 艰苦朴素,居室里除了笔墨纸砚外,只有两只竹箱子。

2. 要节约不要浪费的文言文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食堂几乎都用)

4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

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劳。

5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6存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

3. 戒奢崇俭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文化教育怨,何如拙者逸 而全真。

【译文】 :

奢侈无度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怎么比得上虽然贫穷却生活节俭而感到满足的人呢;有才干的人假如由于心力交瘁而招致大众怨恨,哪里 比得上笨拙的人由于安闲无事而就能保全纯真本性。

【注解】 :

劳而府怨:劳苦而怨谤集身。逸而全真:安闲而能保全本性,本为道家语,因为道家把完美无缺的人 称为真人。

【赏析】:

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不以相对的观点看待事物往往会走向绝对,而把事物固定化,一成不变。像钱财于现代生活,不可或缺但以之为生活的全部就 走向了极端。生活奢侈的人,无论有多少财产,到头来也都挥霍精光,表面 看来他好像很快乐,其实他内心常感不满足,因为他的财产越多欲望越强, 可见人的欲望有如永远填不满的沟整。反之一个生活节俭的人,他们平日能 量入为出,虽然并非富有,但是在金钱上从来没有感到不足,因此在欲望上 也就没有非分之想,平平安安过个极快乐的日子。生活上要有知足感,工作 中要讲究方法。不能因为自己有多方面的才能便事必亲躬,处处亲劳,结果 可能会招致怨恨还办不好事情。对于一般人而言,能而劳,可能就压抑了别 人的才能,使别人无从表现:如果是当权者,其能不应表现在自己如何亲为 上,而在于怎样组织、管理,使每个人都可显其所能。而且,任何矛盾的出 现是因为事做了,局面活了,矛盾便开始出现了;一潭死水时人们心意相对 稳定。那么谁做谁就成了矛盾中心,不集怨而何?闲者置身局外当然会有时 间去评头论足了。所以能应是相对的,个人的能不可能包容大家的能。做事 前理应先看看想想。

4. 有关勤俭节约的文言文

1、正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翻译: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的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2、原文:

唐雷,字尉杰,莱州人也。时年三岁,其父携家人客居新疆额敏,躬自俭约,躬耕以供读,乡里称其敦睦。年十六进京城,入中财,父奉牺牲以庆,雷曰:“今日之势,焉神明之能乎?乃因吾之好学,天佑之说但当笑尔。”年二十,学成,出为审计师,清慎强记,同僚号为才子。雷尝审计于苏家坨,处事秉公,辄无私取,及去,百姓以雷在职不受饷遗,追载帛金以送之,雷却不受。众威服其仁义。

翻译:

唐雷,字尉杰,山东省莱州市人。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着全家人迁到新疆额敏地区,他父亲勤俭节约以身作则,从事农业生产供养儿子独书,邻居都夸他们家里和睦。唐雷十六岁到北京,考入了中央财经大学,他的父亲捧着供品到寺院,唐雷却对父亲说:今天的成绩难道是神仙帮忙的吗?是因为我努力学习啊。上天保佑的说法只是个笑话罢了。”他二十岁的时候,大学毕业,作了一名审计师,工作严谨记性好,同事们都说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他曾经到苏家坨去审计,办理公正,从不私下收取好处,到离开的时候,群众因为他在当地工作时从不收受礼品钱财都追着他给送纪念品,可他却还是不收。群众们都佩服他的爱心和正义感。

5. 关于节约的文言文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鳅知其及祸;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6. 有关勤俭节约的文言文

勤俭节约 王 文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 *** 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参考资料:/view/192213。

7. 关于节约的古文名句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

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

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

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

可见,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提示】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

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提示】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

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提示】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

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

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提示】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

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提示】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

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提示】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

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

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提示】这是唐朝的陆贽给皇帝上书中的话,旨在强调节。

8. 告诫人们要节约的文言警句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奢侈和 *** 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 文言文《彭学琴崇尚俭朴》翻译

彭雪琴极力主张过俭朴的生活。

有时私行察访,穿着的样子像个村夫野老。巡视长江时,每到一处营地,军官们总是急匆匆地把厅堂里陈设的古玩及华丽的摆设全部撤去,才敢迎接(彭雪琴)入内。

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来一架玉制的钟,听说彭雪琴到了,急忙捧着往里跑,(哪知在手脚慌忙中,)玉钟“砰”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彭雪琴看见了,笑着说:“可惜啊!”副将吓得几乎要冒出冷汗,不敢抬头看他一眼。

曾经有友人邀请他吃饭,(彭雪琴)见满桌山珍海味,便皱起了眉头, 自始至终没动筷子夹点尝尝,只是吃一点辣椒与豆酱。 有人到彭雪琴所住的西湖退省庵去拜访他,他穿着粗丝织成的衣服,外加一件羊毛短褂,而且好几处已裂了缝,帽带的颜色也泛黄了。

居室里除了笔墨纸砚外,只有两只竹箱子。 (客人坐了)很长时间后,他吩咐开饭,几盆蔬菜是他园子里自己种的,中间仅放一盆肉罢了。




必须崇尚节俭文言文
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 *** 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参考资料:\/view\/192213。 7. 关于节约的古文名句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

《必须崇尚节俭》这篇古文的译文
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东西)的艰难,(就)不敢轻易的浪费使用(了).每餐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经常在饱足的时候想着吃不上饭的时候,不要等到没有东西...

有关勤俭节约的文言文
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 *** 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参考资料:\/view\/192213。 3. 关于节约的文言文有哪些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吾本寒...

自创节约文言文
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 *** 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参考资料:\/view\/192213。 4. 关于节约的古文名句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

有关于节俭方面的古诗(10首)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语出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文言文《张养浩传》翻译
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英宗大怒,等到他看完上疏,却高兴地说道:“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停止了这件事,赏赐给张养浩一件用贵重的丝织品做的朝服,二匹帛,用来表扬他的敢于直言进谏。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互抢夺,朝廷特授他陕西行台中丞官职。不久听到任命...

放翁家训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崇尚节俭:陆游在家训中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他认为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告诫子孙后代,要珍惜资源,不浪费,不过度消费,以节约为美德。这种崇尚节俭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面对物质诱惑时,我们应该保持淡泊心态,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以节约为美德,珍惜资源...

文言文 训俭示康 的意思
训 : 训诫、教诲、教导,俭 : 节俭,示 :给……看,康 : 司马康。《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教诲他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文章,教导司马康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并教诲子孙崇尚节俭。

关于节俭的古典诗句
1.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有哪些 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诫子书》 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

彭雪琴崇尚俭朴文言文
1. 《彭雪琴崇尚俭朴》文言文翻译 彭雪琴极力主张过俭朴的生活。 有时私行察访,穿着的样子像个村夫野老。巡视长江时,每到一处营地,军官们总是急匆匆地把厅堂里陈设的古玩及华丽的摆设全部撤去,才敢迎接(彭雪琴)入内。 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来一架玉制的编钟,听说彭雪琴到了,急忙捧着往里跑,(哪知在手脚...

濉溪县13260248883: 《必须崇尚节俭》这篇古文的译文 急!!!!!!!! -
长孙福平福: 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东西)的艰难,(就)不敢轻易的浪费使用(了).每餐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经常在饱足的时候想着吃不上饭的时候,不要等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来想有饱足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会)常常享受到温饱了.

濉溪县13260248883: 《崇尚俭朴》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
长孙福平福: 彭雪琴力崇俭朴,偶尔服出,桩如村夫子.巡阅长江时,没赴营官处(1),营官急将厅事陈设之古玩及华焕之铺陈,一律撤去,始(2)敢迎入.副将某以千金购玉钟,闻公至,捧而趋,砰然堕地.公见之,微笑曰:“惜哉!”副将悚服(3)...

濉溪县13260248883: 如果让我劝诫人们要懂得节约的道理,我会用文言文名言 -
长孙福平福: 天地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否》大意:《周易》的“否”卦告示人们当处在“否”(不利、不好)之时,君子要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其实,当处在“泰”(通泰、顺利)之时,也应居...

濉溪县13260248883: 文言文 训俭示康 的意思 -
长孙福平福: 训 : 训诫、教诲、教导,俭 : 节俭,示 :给……看,康 : 司马康.《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教诲他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文章,教导司马康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并教诲子孙崇尚节俭.

濉溪县13260248883: 宋太祖崇尚节俭文言文中写了几层意思? -
长孙福平福: 动态组冲上节俭文言文者写了六层的意思,主要是从那的生活方面

濉溪县13260248883: 文言文翻翻译《古者地广人醇,崇尚节俭,而又惟农是务,而有饥瑾之患也》麻烦帮我翻译下谢谢了,大神帮忙 -
长孙福平福: 文言 希望采纳

濉溪县13260248883: 文言文《彭学琴崇尚俭朴》翻译 -
长孙福平福: 彭雪琴极力主张过俭朴的生活.有时私行察访,穿着的样子像个村夫野老.巡视长江时,每到一处营地,军官们总是急匆匆地把厅堂里陈设的古玩及华丽的摆设全部撤去,才敢迎接(彭雪琴)入内.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来一架玉制的钟,...

濉溪县13260248883: 关于节俭的论语 -
长孙福平福: 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孔子反对奢华,“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过去人们用麻编织孝帽,花费大,后来人们节俭了,改用丝织,对此,孔子表示赞许:“俭,吾从众”(《论语·子罕》).孔子他非常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俭朴的精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贤者,回也!”(《论语·颜渊》)

濉溪县13260248883: 文言文唐宣宗恭谨节俭的意思 -
长孙福平福: 唐宣宗恭谨节俭【原文】:十一月,庚午(1),万寿公主(2)适起居郎郑颢(3).颢,絪(4)之孙,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右拾遗内供奉,以文雅著称.公主,上之爱女,故选颢尚之.有司(5)循旧制请用银装车,上曰:“吾欲以俭...

濉溪县13260248883: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提出了什么的著名论断 -
长孙福平福: “成由俭,败由奢 《训俭示康》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散文作品,为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教导他应该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文章先写司马光自己年轻时不喜华靡,注重节俭,现身说法,语语真切.接着写近世风俗趋向奢侈靡费,讲究排场,与宋初大不相同,复举李文靖、鲁宗道、张文节三人的节俭言行加以赞扬,指出大贤的节俭有其深谋远虑,而非侈靡的庸人所能及.进而引用春秋时御孙的话,从理论上说明“俭”和“侈”所导致的必然后果,使文章更深入一层.最后连举六名古人和本朝人的事例,又以正反两面事实为据进行对比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俭能立名,侈必自败.末尾以“训词”作结,点明题旨.全文说理透辟,有理有据,旨深意远,反复运用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