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养生

作者&投稿:穰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道教是华夏民族的传统宗教,以贵生、养生为鲜明特色。道教重要经典《度人经》强调:“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生命的神圣,生命的珍贵,已成为道教徒的信仰与人生追求。全生作为道教另一个贵重生命的概念,早在《南华经》中就已有论述。南华真人在《养生主》篇中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吕氏春秋贵生》中也说:“全生为上。”并说:“所谓尊生,全生之谓。”全生就是要体现生命的贵重与神圣,要保全生命的自然本性,让生命得到完善的呈现。

  祖天师张道陵立教之始,就明确提出生命乃是道的体现,从而开创了道教贵重生命的修炼传统。这一思想一直为后来者所继承与传扬。近代以来,流行的观点认为正一道只重视符箓斋醮、不注重养生,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们从历史上三位最重要的天师的有关论述就可得知,珍重生命、注重修炼是正一道一以贯之的传统。诚然,正一道以擅长符箓斋醮著称,这是发挥道教福国裕民、济世利人的社会作用,而这种作用得以发挥的基础,正是精湛的内修功夫。正如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指出的,“虽科教之设,亦惟性命之学而已”,“非明性命根基,曷得功行全备?”

  从祖天师揭橥“生乃道之别体”,到三十代天师提出“养其冲气以全生”,再到四十三代天师强调“性命为学道之本”,彰显的是正一道源远流长的贵生修炼传统。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隐藏在符箓科教这些外在形式背后的深厚的内修根基。贵生修炼,这既是正一道的精义,也是整个道教的精义。

   一、生乃道之别体

  生乃道之别体是祖天师立教的重要教义思想。他在《老子想尔注》中说:“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四大之中,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宇宙之中,道为本源,它生天、生地、养育万物,是自然造化的枢机,是生生不息的内在力量,是事物运行的规律。道就是正一天师道信徒的最高信仰,祖天师立教行教的过程,也就是阐扬大道的过程。而关于生,《注》中是这样说的:“域中有四大,而生处一。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生”之所以与大道、与天地并列而居,因为它就是道的呈现、是道的别体。祖天师深刻体悟到生与道的密切关系,赋予“生”以重要意义,并从关怀生命出发,把人的生命提升到与“道”同等的地位。

  生命对于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健康长寿是人们的普遍愿望。祖天师创立道教,开辟了一条使生命获得永恒的道路。祖天师指出,生命的根源在于大道,生命本身就是大道的呈现。正如《太上老君内观经》所言:“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

  既然生、道实为一体,那么养生之要就在体道、法道、合道。《想尔注》中说:“欲求仙寿天福,要在信道。”人与道相亲则相近,就能将个体的生命与宇宙大化自然融为一体,使个体的生命达到永恒,即:“行道者生,失道者死”,“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长久也。”人生天地间,得其钟秀之气而最灵,能够体悟宇宙之间的生机流转,因应自然而体道成真。养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唯愿长生”,把这种生机像大道一样绵延不绝,而这种“愿望”,不是人心刻意为之,而是“如天下谷水之欲东流归于海”一样,与天道运行一样地自然。这其中强调的是生与道的默合,即自然而然的一种结合、与生俱来的一种结合、是生与道的浑然一体。

  唯愿长生以得成仙寿的方法。第一,结精自守。《想尔注》认为,“精”是人生存的根本,“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因此,人只有宝精不失才能长生。注文中说:“古仙士实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那么,如何才能宝精不失呢?《想尔注》提出的方法是“积精成神”。这便是后世内丹学“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说的渊源。积精成神的前提是“结精自守”,“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第二,清静无欲。《想尔注》认为,清静无欲乃是道的本性:“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因此,“道人当自重精神,清静为本”,做到“情性不动,喜怒不发,五脏皆和同相生,与道同光尘也”。第三,多积善功。《想尔注》认为,“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要达到宝精长生的目的,还必须多积善功。故求长生者,“百行当修,万善当著”。

   二、 养其冲气以全生

  祖天师张道陵尊道开立了道教,也奠定了道教特别是正一天师道贵重生命的传统。及至宋代,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提出了“养其冲气以全生”的重要论断。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深受宋徽宗崇信,多次被召问治国之道及养生之术,于崇宁四年(1105)被宋徽宗赐予“虚靖先生”名号。虚靖先生虽生性淡泊、无心于尘间俗事,但出于对国家及百姓的责任,祈愿还百姓一个政通人和的国家,无奈面对徽宗朝的奢侈,所看到的尽是失望,最终还是拒绝了徽宗所授“大虚大夫”名号后归隐江西龙虎山。先生虽一生短暂,但是对于道教法术及内外丹颇有研究,其思想主要收录于《虚靖天师语录》,细读之,可窥见其中与祖天师一脉相承的生命态度。

  虚靖天师《题冲虚堂》一诗中首句为:“养其冲气以全生”。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他的生命观。“冲气”一词,见太上道祖《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为宇宙中阴阳二气激荡,相互作用,以致中和。对于这一句的解释,唐玄宗在他注《道德经》中的论述最为透彻:“一者,冲气也,言道动出冲和妙气”,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冲气是大道运行中产生的,亦即道气。冲气调和,阴阳含孕,然后万物阜成。因此,冲和之气可视为连接阴阳万物与道体之间的媒介,也是个体修道、得道的媒介。通过这样的注解,我们就不难理解虚靖天师的“养其冲气以全生”,就是把含养冲气作为育养生命的首要条件,贵生、养生皆以冲和之气为本,具有冲和之气者,必定是阴阳调和、谦卑柔弱,其本质是合于大道的。

  对于修道,虚靖天师强调的是生命个体内在的动力及意愿,诚如他在劝诫宋徽宗时所说:“身外无道,重在修己建德。”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是修道在自身,由己不由人。他在《大道歌》里也表达了同样的观念:“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如前所说,人是秉自然灵气而生,体内自然含有道性,我们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反求诸己,寻找且激发这个道性而已。下一句说:“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何为性?南华真人讲:“性者,生之质也,”成玄英解释为,性是先天赋予人的生命特质。从道教内丹学角度来看:“性则神也”,神去形即死。因此,我们可以视万物为虚空,却要时刻关照我们的神性,才能让冲和之气有所住留,因为:“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神性可安顿体内的冲和之气,有了这个冲和之气,不需其他庞杂的修炼之术便可得长生。关于如何养神、安神,《大道歌》中又说:“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真精损筋骨。”灵台,就是我们的心灵,要想神气不散,就要保持心地不为外物所染触,不被欲念所缠绕,他说:神仙妙用最难窥,学道多因欲道迷。而保持灵明神清的'要妙就是修心,这也虚靖天师生命修炼的落脚点。他的《心说》中这样说:“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心,是道在人身中的体现,人身以此为主,寿夭生死本于此,行善还是作恶亦发源于它,因此,养生需先养心,保持心地的纯净,才能养得住冲和之气:“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以修心为根本,修炼的追求就是要结就金丹,即修性炼命结成真胎、结就金丹。为此,虚靖天师曾撰《金丹诗》四十九首传世,综论金丹之道。诗中说:“我身我命与天齐,只得金丹便出迷,灵质长来居玉殿,圣胎生就步云梯”。

   三、性命为道学之本

  “性命为学道之本”是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高扬的主张。张宇初天师世称“道门硕儒”,集历代天师思想之大成。他曾说:“文以彰道,道以文著。”因此不仅自己著述颇丰,还主持编纂《道藏》,泽被后人。张宇初天师在他的著作中对道统源流做了梳理,强调道教源本太上道祖之《道德经》。他在《道门十规》中说:“原其本也,虽有道、经、师三宝之分,而始自太上授道德五千言于关令尹。”要求修道者研习正道:“凡习吾道者,必根据经书,探索源流,务归于正。”此中所谓归于正,乃归于太上所立清虚无为之教。张宇初天师认为太上立教之本意是教导人们明悟生与死:“盖太上立教度人,正为超脱幻化,了悟生死。”在他看来,太上老子及关尹、亢仓、庄列的学说,“其言一本于修道德,全性命而已。内而修之,抱一守中,所以全生也。外而施之,不争无为,所以利物也”。(《岘泉集玄问》)所谓了悟生死,所谓全生,都是对生命关切与敬重所使然。张宇初天师对生命的关切是以性命的修炼为基础的。他说:“若非究竟本来,了达性命,则何所谓学道之士也?”其对于生命之道的思想阐释,《道门十规》中一句话可概括之:“学道之本,非性命二事而何?”所谓性命二事,性即心性,命即生命,性即是人的灵觉,命即是人的生机。学道修炼,不仅要修炼人的心神品性,也要修炼人的气血身体。

  正一天师道素来以符箓开教度人,然张宇初天师指出,性命之学正是天师道法的基础。他说:“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为先,次以参究为务……苟能晨夕炼神养气,修持不怠,与神明交格,言行无慊,何患法之不灵、将之不佑!”强调度人以度己为先,行法以内炼为本,行符咒法箓之前,要“明性命根宗,累积真功实行”。他在《三元传度普说》中也讲到,正一法箓一方面可“盟誓外邪”,一方面要“内正一炁”,对外要驱除邪魔歪道,对内要修行自己。

  生命的修炼要在养气养神。张宇初天师说:“知养夫神气,则性命之道修矣。”他在《玄问》中说:“善言仙者,止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是以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而已矣。”养虚的方法重在虚心净虑。他说:“苟虚心净虑,守之以一,则中虚而不盈,外彻而不涸”。而虚心净虑则要“去芬华、忘物我、绝氛垢,以尽致虚守静之工”。如此“则复命归根也,深根固蒂也,涤除玄览也,抱一守中也”。

  从祖天师的生为道之别体,到虚靖天师的养其冲气以全生,再到张宇初天师的性命为学道之本,三位道教史上最重要的天师,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都把目光聚集到了道教最核心的生命问题,而且是一脉相承。尽管宋元以来有正一道只重斋醮符箓不重养生之言语,但从以上所梳理的三代天师对生命的感悟中,我们就知道,在整个正一道的历史长河中,仙道贵生、度已度人的宗教情怀是一贯的。对全生之道与性命之道的探究,虽然已经探索了数千年,但这个探索至今还是没有终点,需要一代一代修道人去继续探索。其中还有更大的空间有待我们做深层次的挖掘,期望有识之士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彰显道教这种对于生命价值独特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有益于人们关心生与死大事,养成良好的生活的态度。也就是升华生命,美好生活。




教你几个伏天养生秘诀,做好这些,一整年都少生病
伏天 养生 重点 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上线大医生 :马少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教授、医学博士 今日探讨:夏季胃肠调理 三伏天身体最怕六件事 一、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

道教的食俗并且从科学养生的角度进行评价
道教的养食之道,包括服饵、辟谷、外丹、鼓漱等功。道教认为,人的精神受肉体支配,而肉体则由食物作保证。为保持精神纯洁,须少食人间烟火,须“止绝臭秽,休粮清肠”(《抱朴子》)。《庄子》中所谓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乃辟谷的典范和先驱,马王堆出土的...

什么是养生?具体如何?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 《内经》对 养生 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是要预防外来病邪的侵袭;二是要防止精神的不良刺激,以防外感内伤,“六淫”...

养与教文言文
2. 作文《教与养》 600字左右 教与养 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第三篇 积善之方》 《第四篇 谦德之效》 袁了凡居士传附注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

道家思想特征是什么:长生与养生之道
道家思想特征是什么:长生与养生之道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思想内容,也反映在道家的长生养生之道中,对后世的养生学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道家思想的一个特征——长生与养生之道。道家思想的一个特征,是道家和道教影响深远的长生与养生...

儒教的养生理论是怎样的?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学说的一大学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学说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养生为专务,然而其思想观念及道德行为规范里也含有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同样对中华养生学有深远的影响。“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部《论语》,“仁”字的...

什么是养生? 养生都指的是什么?
养生的根本是什么?

大学传统养生课上课都教什么啊?
大学传统养生课一般就是传授如何去健康的生活,在课堂上会教一些锻炼方式,如何健康的饮食,更加健康的作息等等。传统养生课在大学里面还不是很常见,体育方面的传统养生课就有太极拳课等等,太极拳以慢为主还是受到蛮多大学生的欢迎的。就技术层面、操作层面来讲,众多的养生事例、养生典籍、养生方式、...

养生和养身有什么区别
2、养身:特点就是要强调在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基础上的“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性,按照人的需求进行。三、涵盖内容 1、养生: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2、...

道家的贵生、养生、乐生是什么意思
贵生,指宣扬道家子华子学派以生命最为贵重的思想。乐生,指以生为乐。养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

巫溪县15761986202: 道教与养生 - 搜狗百科
刀向阿瑞: 道教的养生术是相当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就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养生方法而言,根据陈兵老师的研究,道教养生术有十二类,它们分别是: 炼神类:坐忘、心斋、守道、定观、存心、观心、守一; 气法类:行气、胎息、闭气、炼气、服气; 守...

巫溪县15761986202: 道教的养生之道有哪些 -
刀向阿瑞: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由于道家这一异于儒、佛的独特着眼点,决定了在传统养生、长生的修炼方法方面,道家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较之以治病为根本宗旨的医家以及...

巫溪县15761986202: 道教的养生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
刀向阿瑞: 在众多的道教养生方法中,可分为两个方面: 1、修炼精神层面:内视、坐忘、存思、守一之法; 2、锻炼形体层面:导引、太极、行气、服食之术. 综合的来看,道教养生法主要有胎息行气、守一存神、导引按摩、动功静功,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

巫溪县15761986202: 道家养生有哪些法则?
刀向阿瑞:1.衣不过暖.道家讲究衣着简朴、得体和舒适,根据不同时节、不同气候和不同的修... 多食不利于养生,正所谓“常有三分饥,百病不相袭”. “辟谷”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巫溪县15761986202: 道家有何等养生方法 -
刀向阿瑞: 方法/步骤 一、道教养生要求人们重视自己思想道德晶质的修养,这是养生长寿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道教先贤曾这样教导养生者,“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巫溪县15761986202: 道教宗旨以及道教的理念 -
刀向阿瑞: 道教养生理念的理论基础 —— 尊生贵生 生道合一 道教是重视现世生命存在的宗教.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最为可贵.因此,人生最为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养护自己的生命. 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珍视,融会于道祖老子观生、修生、...

巫溪县15761986202: 中医养生和道教养生的联系和区别? -
刀向阿瑞: 中医养生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也就是体内各种脏腑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心态自然也就平和了.疏通经络是达到平衡的方法之一.每天按揉自己的穴位,肾经是人的先天之本,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那么每天按揉这三条经络就会增强体质,如果不知道经络的走向和具体的穴位可以买张人体经络挂图对照按揉,坚持下来就会增加体质,得到健康的养生保健.肾经主要按揉太溪、复流、涌泉三个穴位、脾、胃二经主要是腿上的穴位.道教应该和中医的养生基本一样,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中国传统的养生学说都是从黄帝内经演化而来的.

巫溪县15761986202: 养生是属于道教的思想吗? -
刀向阿瑞: 儒、释、道,都有关于养身的思想和方法.但道教更注重养身,有关养身的典籍也最多.比如,太极拳,就是道教最好的养身运动之一.

巫溪县15761986202: 简述早期道教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
刀向阿瑞: 从现《道藏》留存当时养生方法看,早期道教主要养生方法有导引、守一、胎息、周天、内视、存思、吐纳、服六气、按摩、咽液、房中宝精等术.呵呵,这也是我们的选修课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