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文学常识

作者&投稿:庞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马致远和张养浩的文学常识,我弄混了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和散曲 《天净沙?秋思》,他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前人称为“秋思之祖”。

张养浩(1270—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至治元年(1321),因上书谏元夕放灯得罪辞官,隐居故乡。至顺二年(1331),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
2.天净沙、秋思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
净沙·秋思 (其一)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3.
高尔基: 议论文:说明文:/view/94564#sub94564参照这些应该没啥问题了!祝你好运!希望能帮到你。
4.文学常识资料
席慕蓉 当代诗人、作家

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小说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曹操 cáo cāo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王湾 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详。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福建长乐人

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安徒生(Heinz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丹麦作家。
5.天净沙.秋的内容,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介绍 越多越好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多么的落寞,拖出那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闪闪发亮。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

赏析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此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读者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着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前后画面同样都是秋天之景,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同样的秋景会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读者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憎之情。

此曲虽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 *** 感的转移。接着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词、曲有雅、俗之别,一般来说,词尚妩媚、含蓄,而曲贵尖新、直率。白朴的这支小令读来却有词的意境。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式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6.元曲的文学常识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1]元曲的兴起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叼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2]元曲的发展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

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

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

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3]元曲的体制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


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课文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

诫子书的知识点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连词,用来) (4)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 ②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3.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③非学无以广才 (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 ...

小学六年级必备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填空 一、《学弈》选自( ),孟子是( )、( )家,名( )字( )( )时( )国人。 《两小儿辩日》选自( ),孔子名( )字( ),( )时( )国人。()、()、( )家。 他的( )编成( )一书。 二、《学弈》告诉我们( )。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 ),孔子( )。三、《匆匆》作者是( ),代表...

关于文学常识手抄报
1.走进文学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班级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手抄报又称手写报,是学科活动的一种最常...

苏轼文学常识中考题
1. 苏轼文学常识 苏轼文学常识 1.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 一、宋朝代表词人之一,集儒释道于一身 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四、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 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五...

谁能给我一点古代文学常识和有名的诗句?越多越好!!!
(一):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

文学常识大全
文学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

诸葛亮的文学常识
1.三国演义文学常识 三国中的典故,成语 覆巢之下无完卵赔了夫人又折兵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煮豆燃萁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小巫见大巫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识时务者为俊杰 看三国掉眼泪-为古人担忧 孔明耍羽扇-出计不出面 关公耍大刀-拿手好戏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刘...

鞠躬古代文学常识
1.古代文学常识 一、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八、音乐文娱 九、文史典籍 十、目录辞书 十一、古代军制 1、人的称谓 古代时人的称谓 ·常见称谓 ·特殊称谓 ·中国古代姓氏 2、古代职官 古代职官一览,以及解说 ·古代官职的一览, 详细解说...

秀峰区15844376201: 马致远是什么朝代的(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
晨虎骨刺: 1、马致远(约1251-约1321-1324),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被后人封为“马仙”,亦有“状元屈”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第一屈原”.2、年轻的时候,他写了诗,献给了龙楼.他热衷于取得进步和名声,但未能实现.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关系密切,但后来.他年轻时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生活在农村,自娱自乐用钻头杯打他.太定元年(1321年)后病死,葬于祖居.马致远的杂剧有15种,其中《天净沙秋思》是他的代表作,散曲有120多种,收藏《汉宫秋》.本文,马致远是什么朝代的,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到此就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秀峰区15844376201: 马致远是什么时期的作家? -
晨虎骨刺: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号东篱,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年轻时曾热衷进取功名,然而仕途并不显达.元成宗元贞年间,他参加了元贞书会,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黄粱梦》.后来曾担任过江浙省务...

秀峰区15844376201: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中的___,作者___,是___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是___,“秋思”是___. -
晨虎骨刺:[答案] 经所学作品回忆分析,《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中的小令,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答案:小令;马致远;元;曲牌名;题目

秀峰区15844376201: 文学理论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审美意境和审美形象 -
晨虎骨刺:[答案]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

秀峰区15844376201: 中考文学常识重要知识点
晨虎骨刺: 上学的时候,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文学常识重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

秀峰区15844376201: 文学常识和名句积累(10分)(1)被称作“元曲四大家”是 、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杂剧剧本的内容包括宾白、 、科介(范)三部分.(2)文艺... -
晨虎骨刺:[答案] (1)关汉卿曲词(唱词) (2)莎士比亚 历史剧(3)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蓑烟雨任平生 (4)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5)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无

秀峰区15844376201: 马致远的诗词特点 -
晨虎骨刺: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秀峰区15844376201: 马致远的简介?有哪些代表作? -
晨虎骨刺: 马致远(1250年?-1323年?),字东篱,中国元代初期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人.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与关汉卿,白仁甫,王实甫(一说郑光祖)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秀峰区15844376201: 马致远的字和号是什么 -
晨虎骨刺: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秀峰区15844376201: 高一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 -
晨虎骨刺:[答案]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二).两汉文学 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