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戢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出自佛学经典语论《佛典》的《华严经》,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典故: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

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怎么理解:

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对于生长在花里的细菌来说,哪就是他们的地球。对于生长的地球之外的比我们更宏大的生物来说,我们的地球只是一个皮球。

当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纠缠于佛的外表,不会以声色行为等见佛。万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平凡人不具备那个能力看见罢了。所以说一树也是一个菩提。

当你有了微观和宏观随时转换的眼界时,你就想开了许多事情,不计较许多事情。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宏观世界的花朵上的一只蚂蚁。当你有了万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当你意识到万物和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时,你就会宽容与满足,不会计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科学式解答:

佛教认为一粒沙可见三千大世界,现在科学叫做宇宙全息论;佛教认为人可以修出百千万化身,科技现在可以有初级的所谓“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学对物的最基本组成物质的认识,曾经认为它是原子,后来又认为是粒子,再后来又认为是质子等等。

事实上等于是说现在最前端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而佛教早在两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无量光年前就认为“万物无自性、无本质”!一个字--空,说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学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拓展资料:

《心经》是一本佛教徒必读、必知的一本经典佛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罗马字paramitahrdayasutra。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摩诃,罗马字Maha,梵文原意就是“大、伟大”。

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般若,罗马字Prajñā,意为智慧知识。波罗蜜多,罗马字Pāramitā,意为到达彼岸。因此,这本经书就是讲的如何通过伟大的智慧到达彼岸。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

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心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前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麻烦老师这句话是...
这一首偈是六祖慧能对应其师兄神秀的《无相偈》而作。神秀的无相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偈是说神秀本身对禅修的境界的体验。而六祖则对应说“菩提本无树”即是说那里来的身啊?“明镜亦非台”那里来的心啊?“本来无一物”真正的禅是没有身、心、以及...

菩提本无树下句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明镜亦非台 菩提偈_百度汉语 [作者] 惠能 [全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译文: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出处:唐·惠能《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作者介绍 惠能(638—713)唐代高僧。俗姓卢氏,...

菩提本无树的全文是什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2、译文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做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偈子单从字面理解是这样的: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显然慧能的领悟比神秀高了...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译文: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万物皆空;人间本无事...
有时候如果通过了解佛教发展史,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佛教经典的内容,对于理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义,也是这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一首偈子,通过这首偈子,慧能确立了他在佛教禅宗中的地位,禅宗确立了在...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译文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众...

菩提本无树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
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出自——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菩提偈》。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译文: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 -
祁静普拉: 至于神秀四句偈,五祖尚令门人炷香礼敬,乃悟后语,非彻悟后语 也. 何期二字,神妙不可言.昔世尊睹明星而叹曰:奇哉奇哉. 六祖四句偈,亦未见性,可痛心也. 身是菩提树四句,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以本自清净,无动摇...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后面是什么 -
祁静普拉: 菩提本无树后面是“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四句话出自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口.唐朝时,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要门人弟子各作一首偈子,以考察各人的知见,做到好的,就将衣钵传授与他.当时大家公认为非神秀大师莫属,但神秀大师并没有把握,半夜里在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第二天大家看到后非常赞叹,当时慧能大师还是一个未剃度的在家人,每天烧柴舂米给大众做饭,听到这件事后,就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人写了下来.五祖后来半夜给慧能大师传法,大师言下顿悟,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
祁静普拉:[答案] 明镜亦非台

宜章县17650183238: 有首诗叫什么“菩提本无树”下句是什么, -
祁静普拉: 菩提偈 [作者] 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后面的句子是?
祁静普拉: 有两个,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的回答绝对是最好的.耶……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的下句是? -
祁静普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这是彗能大师而写,前一句是指菩提和明净都指的是一种境界,而非真正的事物,若用菩提树和明净台来形容修道的境界,那说明还是没有达到空无一物,因为菩提不只是树,明镜也不一定就是台 希望对你有帮助~~~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
祁静普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的下几句是什么? -
祁静普拉: 来自一个故事: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圆寂之前,要选一个传人,就让众弟子个做一首偈子.大弟子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试去,莫使惹尘埃."话音刚落,一个烧水的小和尚慧能也随口念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于是就将衣钵穿给了慧能,他便成了禅宗第六代祖师.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 明镜一非台的下句是 -
祁静普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

宜章县17650183238: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
祁静普拉: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明镜亦非台菩提偈 [作者] 惠能 [全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