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成语故事

作者&投稿:兴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以下是我整理的项羽有关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每每读起这首诗的时候,就会勾起我无限的思念,虽然不曾见过他,在外人看来他只是一个传说,一个"誓死不过江东"的失败者,其一生的坎坷悲壮是每一位关注他的人心中的痛。他便是项羽。下面是项羽有关的成语故事,快来看看吧!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

乌江自刎

西楚霸王项羽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霸王举鼎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取而代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209年9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万人敌

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知识没学成,就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万人敌’。”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很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没学完。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项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举起大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全都畏惧项籍了。

项羽学剑不成,却成了中国五千年公认第一的猛将;学兵没有学完,却成了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所谓的“兵仙”韩信,在楚汉相争四年中一直不敢与其正面交锋,最后该下一役,在楚军无援军、无冬衣、无粮草、无归路的情况下,以60万大军围歼10万楚军,才将项羽主力击溃。项羽不学的是僵死的知识,他爱研究的是实用的兵法。

作壁上观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羽在漳河之滨孤军作战抗击秦军,在赵国要求下,诸侯国军队也兵临巨鹿城下。

他们垒高壁,掘深沟,筑有十多座营盘,作出抗秦救赵的架势。却都惧怕秦国兵强势大退缩营内不敢出兵作战。

当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时,诸侯国将士都站在壁垒上偷偷观看。史书上称其为“壁上观”。这就是“壁上观”或“作壁上观”成语典故的来源和出处。后世,以此成语典故比喻朋友有难,不伸手,不帮助坐观成败的错误行为。

膝行而前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誓死灭秦。最后,断绝了秦军的通道,杀死苏角,活捉了王离,涉间不肯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诸侯军没有一个不恐惧的。

项羽击败秦军,英名远播,威震六国。为表彰有功将士,在巨鹿郡建造了一座“封爵观”,对立功将士论功行赏。封爵观落成之日召见诸侯国将军,诸侯国将军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项羽畏惧恭维之情溢于言表。

从此,诸侯国尊项羽为上将军,统领诸侯国军队抗击强秦。

披坚执锐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宋义根本不采纳项羽的意见,说:“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这是巨鹿之战之前,当的话,“义”宋义自称,“公”宋义尊称项羽。

项羽不可忍,遂进账杀了宋义,称其反叛,将士遂拥戴项羽为上将。

匹马单枪

楚汉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霸王突破重围,率领28骑奔向乌江。

项王不愿过江,就对亭长说:“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

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

项羽在乌江边上最后只剩下匹马单枪,自知无颜而拔剑自刎。

一决雌雄

楚汉之争,百姓多苦难。在广武战场,楚汉相持未决,项羽对刘邦说:

“天下动荡纷乱好几年,只是因为你我两个人,我想要和汉王单独挑战,一决雌雄,不要让天下的子民受苦了。”

刘邦绝不同意,对项羽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妇人之仁

鸿门宴中,项羽因刘邦为年长老者,而犯了妇人之仁,没能痛下下黑手暗算刘邦的决心,所以后来丢掉了天下,最终自己也被刘邦杀死。由于楚汉相争,从此这个成语就十分出名了。

项羽犹豫中可以妇人之仁地放过了刘邦,而刘邦取天下的时候,就不会给项羽再有机会。“妇人之仁”兼指还有同情自己敌人的意味儿。

项羽重情义,千古留美名。

扛鼎拔山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传说,霸王举鼎,虞姬生情,从此钟爱一生。到了垓下被围,项王吟咏他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起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作为反秦义军的领袖,项羽可谓卓绝超群,气盖一世。在他的履历中,所向披靡、勇冠三军的神奇故事数不胜数。

锦衣夜行

秦末,刘邦、项羽等起兵反秦。刘邦首先攻破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市东渭城故城),接着项羽也赶到了。原先各路将领曾互相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项羽因此很不乐意。他带领人马,冲入城内,大肆屠杀,并且杀了秦降王子婴,放火焚烧秦宫,大火一连烧了几个月都没有熄灭。项羽还搜括了许多金银财物,掳掠了一批年轻妇女,准备回到东方去。

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因为“这里关中地区,有险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业。”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同时又怀念故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好比锦衣夜行,谁看得见?”

画若鸿沟

“楚河汉界”即我们平常所说的“鸿沟”,在古代的`荥(xing)阳(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

汉王元年(前206),刘邦进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发动楚汉战争。四月,大败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其后,亲率主力扼守战略要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荥阳西北),与项羽抗争两年余,最终迫使项羽订鸿沟之盟。

画若鸿沟,今喻界限分明。但是,当年鸿沟之盟刚刚谈妥,项羽收兵东归,刘邦就紧随其后,发动新的战争,弄得一时间天下不宁,民不聊生。

鸿沟结盟时,项羽本该留下刘邦的父亲与妻儿为人质,直到退到安全地带再放他们回来,而项羽为人耿直仁爱,结盟后立即放了刘父及妻儿,使刘邦再无后顾之忧,刘邦岂肯放虎归山,乘项羽毫无防备突然袭击,撕毁盟约,一举消灭了项羽。

作为“楚河汉界”的鸿沟,至今留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也留在了中华历史的灿烂进程中。

楚界汉河

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汉王城和霸王城,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的“楚河汉界”的依据。

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

霸王别姬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结局。

“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所向披靡

【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成语故事】

项王从垓下冲出重围,渡过了淮水,冲出阴陵,到了东城。能够追随项王的人只有二十八骑,而汉骑兵追项王的有几千人。

这时汉军重重包围项王,项王将他所带的二十八骑士为四队,分四个方向布阵。项王对他的二十八骑士说:“我为你们取汉军一将!”项王即命四队骑士分四个方向飞驰而下,冲出重围后,在山的东边分三处集合。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于是项王大声呼叫,驱马飞驰而下!汉军遭项王冲杀,如风吹草偃,披靡而倒)。

江东父老

【解释】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成语故事】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古人于地理以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今江西省则称江右。




成语射石饮羽的故事
成语故事“射石饮羽”出自楚国时期,故事的主人公是熊楚子他非常善于射箭,究竟在熊楚子身上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吧!熊渠子是楚国人,从小决心要练就过硬的射箭本领。15岁那年,熊渠子辞别父母外出,拜名师学射箭。开始时,老师既不给他弓,也不给他箭,而是让他举石锁,熊渠子尽管不...

羽翼丰满之时的下一句是什么?
1、羽翼丰满之时——方展翅翱翔之际 2、羽翼丰满之时——便是我出城之日 3、羽翼丰满之时——即是报效祖国之时 4、羽翼丰满之时——就是报答父母之时 5、羽翼丰满之时——便是我全身而退之日 6、羽翼丰满之时——方是飞黄腾达之日 7,d羽翼丰满之时——或到我余温散尽之时 8、羽翼丰满之...

铩羽而归是什么意思铩羽而归成语故事
铩羽而归的意思 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没金饮羽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没金饮羽,作定语;指箭术高明。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近义词】:没石饮羽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熊渠子箭术相当精湛。一次从外地赶夜回家,藉著月光看见前面好像有一只老虎在蹲著,于是拔出箭来,弯弓一射,正中目标。上前一看,原来虚惊一场,只见箭已经射到石头里,...

德輶如羽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德輶如羽 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同“德輶如毛”。[拼音]dé yóu rú yǔ [出处]晋·张华《励志诗》之三:“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近义]德輶如毛

积羽沉舟怎么造句
十、作风发生演变,通常在不知不觉之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十一、“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积羽沉舟的成语故事 据记载,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天下。有识之士提出了两种主张,即“合纵”和“连横”。前者主张...

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
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 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1 【出处】《路史》。在唐朝时期,各地的地方官,常常派人向唐朝天子进贡礼物。一位偏远地区的地方官,派缅伯高给唐天子进贡活天鹅。由于路途遥远,还没到那里,笼子里就发出一股臭味,天鹅的羽毛也脏了。到了沔阳湖后,缅伯高就打开笼子,想让天鹅到湖...

项羽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以下是我整理的项羽有关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每每读起这首诗的时候,就会勾起我无限的...

霓裳羽衣四字成语故事
【释义】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结构】联合式 【同韵词】什伍东西、言语高低、束肩敛息、年近古稀、偷狗戏鸡、仰承鼻息、三百瓮齏、游荡不羇、监市履狶、移东补西.【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唐玄宗中秋节在皇宫与方士罗公远欣赏月...

让人深受启发的成语故事
1一见如故:A、成语故事:隋朝末年,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B、成语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

远安县19144961205: 关于项羽的成语故事 -
容琳复方:[答案] 破釜沉舟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

远安县19144961205: 有关项羽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
容琳复方:[答案] 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远安县19144961205: 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成语典故有那些? -
容琳复方: 1、霸王别姬 典故: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长达十几年的战争.最后项羽在乌江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最后自刎身亡. 项羽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陪伴在自己身边:有宝马骓...

远安县19144961205: 有关项羽的成语典故 -
容琳复方: 破釜沉舟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解释】: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远安县19144961205: 与项羽有关的典故有哪些?
容琳复方: 与项羽有关的典故有霸王别姬、破釜沉舟、乌江自刎、取而代之、妇人之仁、匹马单枪等.1、霸王别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

远安县19144961205: 有哪些与项羽有关的成语?) -
容琳复方:[答案]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一人身上发生这么多的成语故事,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

远安县19144961205: 2,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a,破釜沉舟 -
容琳复方:[答案]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

远安县19144961205: 我想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成语典故最多?例如:项羽.关于项羽的成语典故有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鸿门宴.等等. -
容琳复方:[答案] 这个不好说,不过大概是三国人物最多吧,毕竟故事流传度最广!我给你试举几个例子! 曹操:望梅止渴;割须弃袍;割发代首等等 刘备:跃马檀溪;三顾茅庐;如鱼得水等等 关羽: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 赵云:单骑救主;浑身是胆...

远安县19144961205: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
容琳复方:[答案] “破釜沉舟”这一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

远安县19144961205: 根据历史故事写出相关的成语. 项羽——( ) -
容琳复方: 破釜沉舟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孙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