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在文言文的意思

作者&投稿:廖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趋在文言文的意思
1.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趋的文言文意思:
①快走。《乐羊子妻》:“妻乃引刀~机而言。”
【又】小步紧走。《左忠公逸事》:“史噤不敢发声,~而出。”
【又】特指快步上前,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至而自谢。”
②奔赴;奔向。《后序》:“夜~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③趋向;趋于。《六国论》:“日削月割,以~于亡。”
④追求;迎合。《论积贮疏》:“今背本而~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⑤争取。《孙膑减灶》:“百里而~利者必蹶上将军。”
2.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趋的文言文意思:①快走。
《乐羊子妻》:“妻乃引刀~机而言。”【又】小步紧走。
《左忠公逸事》:“史噤不敢发声,~而出。”【又】特指快步上前,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至而自谢。”②奔赴;奔向。
《后序》:“夜~高邮,迷失道,几陷死。”③趋向;趋于。
《六国论》:“日削月割,以~于亡。”④追求;迎合。
《论积贮疏》:“今背本而~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⑤争取。
《孙膑减灶》:“百里而~利者必蹶上将军。”。
3.文言文中趋是什么意思“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报任安书》)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三国志·魏书·吕布传》)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至”“到”等。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
可译为“在”。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以”“把”等。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向”。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
4.“趋”在古文中的几种解释趋qū〔动〕(1)(形声。
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2)同本义[run]趋,走也。
——东汉·许慎《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走而不趋。——《礼记·王藻》帷薄之外不趋。
——《礼记·曲礼》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步趋动作。——宋·苏轼《教战守》(3)又如:趋蹑(快速尾随);趋行(急行;赶路);趋走(疾走);趋风(快走如风。
比喻快步向前走或表示向对方致敬);趋趋(小步急行的样子);趋拜(急往拜见)(4)步,行走[walk]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5)又如:趋趄(抬腿做出要走的架势);趋跄(步行快慢有节奏,合乎礼节);趋蹲(趋锵。
行动整齐而有节奏)(6)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zip]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萧相国世家》(7)又如:趋庭(称承受父亲教导);趋出(小步疾行退出。
示恭敬);趋走(小步疾行,以示庄敬);趋进(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的一种动作)(8)奔赴;趋向[hurryoffto;inclineto;tendto;bee]前者止,后者趋,辇乃止。——《韩非子·外储说下》夜趋高邮。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趋真州扬州。尝趋百里外。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前趋直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9)又如:局势趋于稳定;大势所趋;趋前;售价已趋上升;趋跄(奔走侍奉);趋走(供差遣奔走;亦作仆役别名);趋厮(供差遣的童仆);趋世(奔走于世俗之事);趋赴(奔赴)(10)追赶,追逐[pursue]。
如:趋时揽事(赶风头,管闲事);趋名(追求名声);趋求(追求);趋利(追求财利);趋就(追求)(11)归附[submittotheauthorityofanother]。如:趋教(恭敬求教;领教);趋事(趋奉);趋时(时髦);趋跄(趋奉献媚);趋枪(趋抢。
趋奉献媚)(12)通“促”。催促[urge]卫音趋数烦志。
——《礼记·乐记》使者驰传督趋。——《汉书·食货志上》趋具食。
——《汉书·酷吏咸宣传》令趋销印。——《汉书·高帝纪》若不趋降。
5.趋的文言文句子趋在文言文中有三种发音:

1.疾行;奔跑。
例:《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2.古代的一种礼节,以碎步疾行表示敬意。
例:《论语?子罕》:「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3.奔赴,投身。
例:《韩非子?难一》:「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
4.追求;追逐。
例:《管子?宙合》:「为臣者不忠而邪,以趋爵禄。」
5.为追赶。
例:《吕氏春秋?必己》:「于是相与趋之,行三十里,及而杀之。」
6.向;趋向。
例:宋杨万里《憩楹塘驿》诗:「自是笋舆趍北去,薰风不是不南来。」
7.归附;趋附;迎合。
例:《墨子?非命上》:「是以近者安其政,远者归其德。闻文王者,皆起而趋之。」
8.遵循;遵行。
例:宋苏舜钦《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幼趋先训,苦心为文,十年余矣。」
10.古乐府大曲的尾声。
例:明杨慎《升庵诗话?乐曲名解》:「趋与乱在曲之后,与《吴声》之送,若今之尾声。」
11.通「取」。
例:《淮南子?人间训》:「趋舍不同,逆顺在君。」

1.敦促;促使。
例:《荀子?王制》:「劝教化,趋孝弟。」
2.催迫;催促。
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
3.急促;迫切。
例:《仪礼?士相见礼》:「宾入门,皇,升堂,让,将授志趋。」
4.赶快;立即。
例:《荀子?哀公》:「定公越席而起,曰:‘趋驾召颜渊。’」
5.矮,短促。
例:《庄子?外物》:「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脩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
qù志向;意趣。
例:《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
6.文言文遂趋而出中趋的意思遂趋而出。
注:趋:小步快走。
附录:“趋”的意义

动词义:
1、形声字。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小步快走。
趋,走也。——《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走而不趋。——《礼记·王藻》
帷薄之外不趋。——《礼记·曲礼》
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聊斋志异·促织》
步趋动作。——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趋蹑:快速尾随。趋行:急行;赶路。趋走:疾走。趋风:快走如风。比喻快步向前走或表示向对方致敬。趋趋:小步急行的样子。趋拜:急往拜见。
2、步;行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又如趋趄:抬腿做出要走的架势。趋跄:步行快慢有节奏,合乎礼节。趋蹲:趋锵。行动整齐而有节奏。
3、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萧相国世家》
又如趋庭:称承受父亲教导。趋出:小步疾行退出。示恭敬。趋走:小步疾行,以示庄敬。趋进: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的一种动作。
4、奔赴;趋向。
前者止,后者趋,辇乃止。——《韩非子·外储说下》
夜趋高邮。/趋真州扬州。——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尝趋百里外。——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前趋直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追赶;追逐。如趋时揽事:赶风头;管闲事。趋名:追求名声。趋求:追求。趋利:追求财利。趋就:追求。
6、归附。如趋教:恭敬求教;领教。趋事:趋奉。趋时:时髦。趋跄:趋奉献媚。趋枪:趋抢;趋奉献媚。
7、通“促”。催促。
卫音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使者驰传督趋。——《汉书·食货志上》
趋具食。——《汉书·酷吏咸宣传》
令趋销印。/若不趋降。——《汉书·高帝纪》
名词义:
1、志趣。
言眇而趋深。——《论衡·定贤》
又如趋尚:情趣;好尚。
2、节奏。
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淮南子》。高诱注:“趋,投节也。”
7.古代文言文中“走”“趋”的区别一、行走速度不同
1、走:本意是疾速而行,奔跑。
2、趋:礼貌性的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二、意思不同
1、走:“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跑”
2、趋:“趋”就相当于“走”的意思。
三、走拼音:zǒu
释义:
1、行:走路。走步。
2、往来:走亲戚。
3、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4、往来运送:走信。走私。
5、离去:走开。刚走。出走。
6、经过: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7、透漏出去,超越范围:走气(漏气)。
8、失去原样:走形。走样。
9、古代指奔跑:走马。不胫而走。
10、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四、趋拼音:qū
释义:
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
3、鹅或蛇伸头咬人。
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走笔[zǒubǐ]
很快地写。
2、走色[zǒushǎi]
落色。
3、走电[zǒudiàn]
跑电。
4、走题[zǒutí]
做诗文或说话离开了主题:说话走了题。
5、奔走[bēnzǒu]
急走;跑。
8.哪篇文言文中含有“趋”字好多
趋,走也。——《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走而不趋。——《礼记·王藻》
帷薄之外不趋。——《礼记·曲礼》
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聊斋志异·促织》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前者止,后者趋,辇乃止。——《韩非子·外储说下》
夜趋高邮。——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尝趋百里外。——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前趋直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卫音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使者驰传督趋。——《汉书·食货志上》
趋具食。——《汉书·酷吏咸宣传》
令趋销印。——《汉书·高帝纪》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③<动>在于;取决于。《劝学》:“驽马十驾,功~不会舍。”④<介>在。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等。《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昼犹昏。”《石灰吟》:“要留青白~人间。”望采纳

文言文在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10)向。 5. “到”在古文里怎么说 1、及 例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翻译: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的消息,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 2、往 例句:先秦·孔子《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在”的文言文是什么?
文言文中,“在”多为动词,表示存在或处在、在于,如:在家为农、在朝为官、病在肝肾、在病、在肩。现代汉语除了上述意义外,也常常用为介词,如:在路上遇见朋友、在野外捡到钱等,这样的用法,文言文用“于”,如:遇友于途、拾金于野。正因为存在古今字的差异,不能简单用一对一的方式解释...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

文言文中,表示“在”这个意思的字有哪些
文言文中,表示“在”这个意思的字有:1、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例如: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射于家圃。——宋· 欧阳修《归田录》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

“而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同意“高天流云自潇洒”的分析。在,(动词)意为“存在”而,(连词)连接动词中心词“在”和方式状语“比肩接踵”这句是说:国人的“存在、生存方式”是“比肩接踵”“而在”一个什么固定结构。您应该采纳“高天流云自潇洒”的回答。

于在文言文所有意思
1. 于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

“在”的文言文是什么?
用“于”表示 于【yú】1.笔顺:横横竖 2.文言文中详细释义: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

‘意’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①心意;意图.《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②意义.《马巴黎油画记》:“则其意深长矣.”③心情;神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宦游人.”《狼》:“目似螟,意暇甚.”④情趣.《醉翁亭记...

看在文言文里的全部意思~
(1)同本义 。看,睎也。(睎,望也。)——东汉·许慎《说文》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2)探望、问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世说新语·德行》(3)瞧、观看 。出门看伙伴。——《乐府诗集·木兰诗》晓看红湿处。——唐·杜甫《春夜喜雨》老妇出门看。——唐· 杜甫...

新龙县15761905675: 趋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捷南痹痛: (qū,)qū ①<动>快走.《乐羊子妻》:“妻乃引刀~机而言.”【又】<动>小步紧走.《左忠公逸事》:“史噤不敢发声,~而出.”【又】特指快步上前,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至而自谢.” ②<动>奔赴;奔向.《<指南录>后序》:“夜~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③<动>趋向;趋于.《六国论》:“日削月割,以~于亡.” ④<动>追求;迎合.《论积贮疏》:“今背本而~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⑤<动>争取.《孙膑减灶》:“百里而~利者必蹶上将军.” 【趋风】疾行如风,恭敬的样子. 【趋跄】步履有节奏的样子. 【趋庭】承受父教的代称. 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要一味的代入

新龙县15761905675: 古代文言文中“走”“趋”的区别? -
捷南痹痛: 一、行走速度不同 1、走:本意是疾速而行,奔跑. 2、趋:礼貌性的小步快走,表示恭敬.二、意思不同 1、走:“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跑” 2、趋:“趋”就相当于“走”的意思. 三、走拼音:zǒu 释义: 1、行:走路.走步. 2、...

新龙县15761905675: 揠苗助长文言文其子趋而往视之的趋什么意思什么意思 -
捷南痹痛: 很快地走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

新龙县15761905675: 古代文言文中的”走.奔.趋.行”的速度快慢 -
捷南痹痛: 行、走、奔、趋趋行走奔因为趋是跟着的意思 而奔有飞奔之意

新龙县15761905675: 古代文言文中“走、趋、奔、行”按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解释一下) -
捷南痹痛: 行,走,趋,奔 古汉语行是走的意思;走是跑的意思;趋是疾走,就是快跑;奔也是急走、逃亡的意思,感觉应该比趋更快.

新龙县15761905675: 古代文言文中“走,趋,奔,行”按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捷南痹痛: 奔、行、走、趋 因为趋是跟着的意思 而奔有飞奔之意

新龙县15761905675: 文言文中单字的意思曰、悯、病、揠、趋、亡、安、固 这八个字的单字解释 -
捷南痹痛:[答案] 曰:说,发表看法 悯:吝惜,怜悯 病:小病,而“疾”是大病 揠:拔,揠苗助长 趋:快走 亡:灭,死亡,消亡 安:健康 固:本来 谢谢!

新龙县15761905675: 文言文《勤勉之道在有恒》阅读题解 -
捷南痹痛: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趋”的意思应该是“快步走”或“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B) A项均意为“却”,表转折,B项均意为“按照、根据”. C项第一个“于”意为“在”,第二个“于”意为“向”; D项第一个“则”意为“却”,表转折,第二个“则”意为“就是”,表判断. 3、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译文】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愿对你有所帮助!

新龙县15761905675: 什么文言翻译成趋向 -
捷南痹痛: “趋”字翻译成趋向

新龙县15761905675: 揠苗助长文言文中的翻译 -
捷南痹痛: 谓:对……说;病: 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 趋:快步而行; 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少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