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苏辙为什么会葬在郏县?

作者&投稿:禽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青 山 玉 瘗

北宋元符三年正月(1100年),宋徽宗即位,神宗皇后向氏听政,已在海南岛流寓四年的苏轼遇赦北归。

六月苏轼携家眷渡海,在雷州、廉州、永州之间辗转奔波,十一月,新旨意送达,准许他自行选择住处。

苏轼率先就想到了已在许昌定居的弟弟苏辙。他原本是这样打算的:“遂渡岭过赣……或归颍昌(许昌),老兄弟相守过此生矣。”但同时他又有些犹豫,因为弟弟过得并不宽裕,自己这一家三十来口人,无疑是个大包袱。

然而,苏辙的盛情邀请最终让苏轼下定决心北上和弟弟结邻而居。可就在他将要动身的时候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向太后已经过世,朝局恐有反复。

苏轼闻听,黯然神伤,写了一封《与子由弟书》,便前往了常州。书中写道:

“恨不得老境兄弟相聚,此天也,吾其如天何!……此行不遂相聚,非本意,甚省力避害也。”——《与子由弟书》第八简

然而,即使定居常州,历时一年的长途跋涉,苏轼还是病倒了。1101年7月28日,苏轼在常州溘然长逝。晚年终于落脚收获的安稳,仅有一个月。

1102年5月,苏迨、苏过兄弟二人扶着父亲的灵柩从常州来到郏县,此时,他们的大哥苏迈也已将母亲王闰之的灵柩从开封护送至此。闰六月二十日,在苏辙的主持下,苏轼夫妇最终在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村的一片田野中入土为安。

苏东坡长眠地,制作@孤城

中国很多城市都珍藏着关于东坡的记忆,四川眉州是苏东坡出生并长大的地方,那里有他人生中最柔软惬意的少年时光;

江苏常州是东坡的终老地,他曾在那里买田筑屋,并满心欢喜地宣告“此去真为田舍翁”;

湖北黄州是东坡死里逃生后的庇护所,是他完成精神突围的人生拐点;

浙江杭州是东坡的“平生所乐”,也是他心之向往的长眠地;

还有荔枝吃到嘴软,进而“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广东惠州以及九死亦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海南儋州……

东坡行踪图,制作@孤城(曲线代表行进方向)

如果苏东坡的埋骨地在上述的任何一个地方,可能都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但东坡离世后却偏偏出人意料地葬在了名不见经传的郏县。

这片位于河南中部的乡野因何能PK掉一众实力雄厚的“对手”,成为大文豪的最终归宿?东坡在尘埃落定前的最后一段历程又是怎样的故事?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奔赴郏县。

郏县三苏园苏轼像,摄影©孤城

郏县位于箕山以南,汝河以北,北宋时曾归汝州管辖。1084年,宋神宗欲重新起用苏轼,亲书手诏将其由黄州调任汝州,如果苏轼遵诏到汝州履职,那么他和郏县就有了一层不一般的关系,埋骨于此便也在情理之中。

可苏轼接到诏令后,并没有马上走陆路北返,而是南下长江,走水路缓缓而行,并在途中连写了两道《乞常州居住表》,说盘缠已耗尽,一家人衣食没有着落,恳请就近到常州居住。言辞凄切,声泪俱下,神宗不忍强求,便同意他暂居常州。

所以,东坡与汝州的缘分实则仅仅止步在皇帝的御札上。

不过,没在汝州做过官并不意味着没来过郏县。因为经由汝州的许洛古道苏东坡曾不止一次走过,而郏县是必经之地。故而,东坡在生前至少也曾是郏县的过客。

郏县和三苏坟的地理位置,制作@孤城

在郏县城西北17公里远的箕山脚下,两条细长的山峦脱离山脉主体,延伸进了平旷的田野里。两座小山均微微弯曲,远望犹如一对柳叶细眉,当地人称小峨眉山。

苏轼的坟茔就安放在这对“眉毛”的东侧不远处。

小峨眉山下的三苏园,摄影©孤城

对于东坡为什么会葬在郏县小峨眉山下,主流解释大致是这么说的:

苏东坡路过郏县,见此处山川形胜和他老家眉山颇为相像,而小峨眉山更是酷似蜀中峨眉山,遂驻足流连,赞不绝口,并表达了百年之后葬在此处的意愿。

这是个诗意而浪漫的说法,很容易被喜爱东坡的人们接受,故而数百年来被无数文章、书籍乃至碑刻广泛地引用。

不过,它很可能是前人闭门造车得来的结论。因为只要亲自对比一番,就能发现,郏县三苏坟所在的河谷平原同东坡故里眉山三苏乡的低山丘陵大相径庭,而郏县小峨眉山和四川峨眉山更是天壤之别。

截然不同的地貌,制作@孤城

截然不同的风景,摄影©孤城

郏县的风貌固然不能让东坡睹物思乡,但仅“小峨眉”三个字已足以勾起对四川峨眉山的遐想。

一个新的问题是,小峨眉山的命名和东坡是否有关系?

答案就藏在苏辙的笔下。1102年,苏辙在郏县迎接苏轼的灵柩时,写了一篇祭文,其中特别提到了这样一个信息:“地虽郏鄏,山曰峨眉,天实命之,岂人也哉”。

可见郏县郊野那两座细长的山丘原名就叫“峨眉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全因山的样貌状如蛾眉,既非苏家兄弟所取,也非后人为成人之美所命。在其前面冠一个“小”字,是为和四川峨眉山加以区分。

状如蛾眉的小峨眉山,制作@孤城

两座峨眉山虽然长相迥异,却因着相同的名字使远隔千余公里的蜀地和中原产生了一丝联系,而这一丝缥缈的联系会否就是东坡葬郏的关键因素呢?

苏轼一生笔耕不辍,流传于世的文字浩如烟海,但却未有只言片语提及郏县,以至于人们在谈起他葬在郏县的原因时总是莫衷一是。

有人说,郏县风水好,依山傍水且土层深厚,是理想的安葬地;也有人说宋朝的高官去世后大都要葬在京畿或者皇陵附近,以表忠义,而郏县离京城开封和巩义宋陵都不远;还有人说,苏轼苏辙兄弟因为长期遭贬而致家境窘迫,已无力承担归葬眉山的开支,葬在中原不仅省去了一大笔路费,也能方便亲人凭吊祭祀……

不过,这些都是由结果倒推出的原因,以此为依据并不能锁定郏县。比如,嵩山周边水深土厚的地方不只有郏县;郏县虽离开封和巩义不远,但要近还可以更近;若为节约开支并方便祭祀,颖昌以西就有大片土地可供选择……

若要准确定位到郏县,还是要从卜葬郏县的决策过程中寻找线索。

郏县三苏坟,摄影©孤城

1101年五月,行至真州(今扬州仪征市)的苏轼复信告知苏辙,因朝局变化,不再北上颖昌。此时苏轼身体尚健,但却在信的结尾陡然说起了身后事,他这样写道:

“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八郎妇可用,吾无不可用也。更破十缗买地,何如留作丧事,千万莫循俗也。”——《与子由弟书》第八简

八郎妇是苏辙第三子苏远的妻子黄氏,苏远夫妇曾在苏辙被贬岭南时一路伴随,可黄氏却不幸在循州染病去世,苏辙深以为疚,许诺要携其灵柩北返,使之“归安故土”。

由于苏辙的来信早已散佚,我们无从得知信件的内容,但从苏轼的回复中不难推断,苏辙正在为八郎妇遴选墓地,他在信中征询了哥哥的意见,并借机提出了他们兄弟二人身故后归葬何处的问题。

苏轼的意见很明确:和八郎妇同用一块墓地,一切从易,切勿循俗,至于墓地安在哪儿,则全听弟弟安排。

三苏园正气堂,摄影©孤城

六月,苏轼抵达常州,岂料竟一病不起。

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写道: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在《祭亡兄端明文》中写道:丧来自东,病不克迎。卜葬嵩阳,既有治命。(注:“嵩阳”即嵩山以南,“治命”即人死前神智清醒时的遗嘱。)

在《再祭亡嫂王氏文》中写道:兄没有命,葬我嵩少,土厚水深……虽非故乡,亲族不遐,勿畏勿惊。

在《遣适归祭东茔文》中写道:兄轼已没,遗言葬汝。辙与妇史,夙约归祔。(注:“东茔”即苏家在眉山的祖茔,“适”即苏辙的次子苏适。)

苏辙的这些祭文告诉我们,在苏轼去世之前,兄弟二人一直都有书信往来,而且他们最终议定的安葬地就在嵩山南麓、汝州境内。

从地理范畴上讲,汝州实则在箕山脚下。箕山和嵩山是伏牛山向东延伸的两条不同支脉,但由于两座山挨得实在太近,箕山的独立性被嵩山的名望所掩盖,故而古人在书写《嵩山志》时也将箕山纳入其中。

汝州曾有一座高楼名曰“望嵩楼”,是古代文人雅士到汝州时必去的打卡地,苏辙就曾在望嵩楼上遥看少室诸峰。所以,在宋人的认知里,说汝州地处嵩阳也并没有错误。

在嵩山上遥望箕山,摄影©孤城

卜葬嵩阳的决定应该是苏辙做出的,并得到了苏轼的认同。至于为什么是嵩山和汝州,则还是要从苏辙的文字中寻觅答案。

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苏辙说:“先垄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势不克从,夫岂不怀。”

原来苏辙早就跟兄长约定将来要落叶归根,葬在父母旁边。加之他对八郎妇“归安故土”的许诺,可以看出苏辙心中最理想的选择是老家眉山。但受时局所迫,他只能忍痛把眉山从备选名单中剔除。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细节:当时等待安葬的除了东坡夫妇和八郎妇黄氏,还有苏迨亡妻欧阳氏。苏辙不仅是在为四位亲眷择地安葬,也是在为自己和夫人选择茔兆,故而,这个地点一旦选定也将成为苏氏后人在眉山之外的另一个祖茔。

当时的局势是,向太后离世,宋徽宗欲重推变法,眼看新党得势,元佑旧党势必遭受打压,苏家的命运再度陷入未知。若在这个关口携灵柩回川,不仅要面临经济上的困难,政治上的风险也可能牵连到家乡的亲人。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苏辙只能仰天长叹:“势不克从,夫岂不怀”。

三苏园仰苏堂,摄影©孤城

眉山回不去,第二选择就是“子孙安之,殆不复迁”的中原。

彼时,对亟于归乡而不可得的二苏兄弟来说,郏县小峨眉山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慰藉。而把新的祖茔安置在小峨眉山下自然就成为“天实命之”的不二之选。

那么,苏辙又是怎么知道小峨眉山的呢?

有两种可能,其一苏辙曾做过汝州知州,对小峨眉山早已耳闻目睹;其二,苏辙是在相地卜兆的过程中发现了小峨眉山。

若苏辙事先并不知晓郏县有小峨眉,那么他在选择茔兆时必定会把目光投向嵩山。因为嵩山不仅是中原的文化圣山,还是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高地,更何况苏洵和苏轼都曾在诗文中表达过归隐嵩山的愿望。此外,要靠近嵩山但又不能离颖昌太远,中原毕竟不是故乡,只有“亲族不遐”,长眠于斯的人才能不惊不畏。

如此一来,选择范围就缩小到了颖昌以西和汝州以东,若对这个区域的山川名胜进行盘点,郏县小峨眉山很快就会浮出水面。

这或许就是最接近真相的故事了吧。

三苏坟青山玉瘗[yì]坊,摄影©孤城

走进三苏坟的墓园,迎面看到一个古朴的明代石坊,上面刻写着: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这是苏轼在御史台的大牢中写给苏辙的绝命诗,后面两句是: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苏轼葬郏十年后,苏辙在颖昌辞世,又五年,苏辙的夫人史氏亡故,子孙遵照其“夙约归祔”的遗愿将他们安葬在了苏轼夫妇的墓旁。随后的百余年间,二十多位苏氏后人相继埋骨于此。

到1350年,郏县县尹杨允又在二苏的坟茔间为苏洵垒起一座衣冠冢,尔后三苏祠也在墓园前落成,从此,这里就被人们称为“三苏坟”。

三苏祠,摄影©孤城

三苏坟周遭有500余株栽种于明清时期的古柏,颇为神奇的是,这些柏树的树干大都朝一侧倾斜,而它们所指的方向正是四川眉山。

1068年12月,苏轼苏辙除父丧离川,这是他们第三次告别家乡。次年,宋神宗厉行变法,兄弟二人均被党争的浪潮所裹挟,30余载飘零沉浮,天南海北走遍,却再没有机会重返故土。

目睹此景很难不让人浮想:难道是苏家兄弟思归的深情感染了这里的水土,使得墓园中的古柏尽数倒向西南?

墓园中的柏树,摄影©孤城

苏辙曾给苏轼写诗,回忆初入仕途时“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后来苏轼又给苏辙写诗,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如今两兄弟再也不用担忧长路崎岖,也不必再奔波流离,他们长眠的地方,尽管离故乡那么遥远,却也有一座峨眉山静静陪伴,仿佛在抚慰他们一生的漂泊,用无尽的注视还给他们故乡的安宁与温柔。

苏轼和苏辙为什么会葬在郏县?

如果说真相只有一个,那么我想,真相就源于血浓于水的亲情。


苏轼和苏辙的故事?
子由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弟弟苏辙。人常说,多年父子成兄弟。而他们,则是多年兄弟成知己。苏轼在写给他好友李常的一首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从古至今,我们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数过去,像苏轼苏辙如此兄弟情深的,几乎没有。轼与辙,一个车厢前面...

唐宋八大家,苏家就占了三个,这父子三人有什么故事吗?
在我国文坛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父子兄弟并称为文学大家的典范,比如我们熟知的曹操、曹植和苏曹丕父子。这父子三人不仅能称霸政坛,同时也能称霸文坛,可以说是文坛史上的传奇了。其实,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组父子CP,那就是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父子大家都不陌生,他们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成员。那么,这...

苏轼和苏辙之间的情义像什么
童年时代是玩伴,青年时代是挚友,是知音,父亲过世后,长兄如父。而在子瞻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后,看穿世事凡尘之后,是子由做人方面的良师。但永不变的,轼和辙是至亲挚爱的亲兄弟

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
虽然车辙无功,但一旦车翻了马死了,出了祸事了,车辙也不会受到牵连。苏洵的意思说,如果苏辙能够甘心做一个车辙,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可以免于灾祸。作为一个父亲,本应当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说光宗耀祖富贵终生,至少也该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吧。可堂堂“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为何希望儿子...

大宋第一“扶兄魔”苏辙,苏辙:哥哥借钱,砸锅卖铁也得凑(下)
对苏轼来说,苏辙是“ 四海只有一子由 ”。而对苏辙来说,这一生便是“ 哥哥,你尽管潇洒的往前,我永远在你身后”。兄弟二人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轼:马车上扶手的横木。辙:马车轮子辗过的车轮印。一个永远在前,一个殿后留痕。最后提个问题:你知道苏轼拿金币修的是哪座堤吗?作者介绍 我是...

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的苏轼,在这里是什么之一?
苏轼苏洵苏辙合称 苏洵、苏轼、苏辙被称之为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不仅是三苏,这三位还都是唐宋八大家,在八个人里就占了三位,可见苏洵、苏轼、苏辙的有多么的厉害。都是姓苏那么这三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还是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呢?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三苏...

名二子说苏询要告诫苏轼和苏辙什么
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但是如果去掉了它,对车的完整性就有损害。苏东坡从小个性张扬、豪放不羁,父亲告诫他“轼”过于张扬显露,虽然少它不可,但要注意“外饰”,切忌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而苏辙的性格则相对内敛...

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指的是哪一首诗?
但另外一方面,神宗也不能不看到,当时主张营救苏轼的人理由是重铸的,如果杀了苏轼,不但有悖于情理,而且会引起一部分朝臣的不满。最终对苏轼的处理结果,神宗在看到苏轼在狱中看到其写给苏辙的诀别诗后,顺水推舟,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百年未满先偿债...

苏轼和苏辙有什么区别
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

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谊的故事
当皇帝半信半疑顺从这批人的意愿批准逮捕的时候,苏辙早一步得知了消息,他立马派出使者,快马加鞭赶往湖州,通知苏轼让他有心理准备,然后又马上上奏折: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请求皇帝能够让自己以自身的全部...

彭阳县18497861669: 三苏死后,为何要葬在河南? -
门陶复方: “三苏坟”坐落在郏县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距县城23公里.此地宋时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苏轼、苏辙兄弟葬此后就改称苏坟村了.“三苏坟”处在许(昌)洛(阳)古道上的小峨眉山麓,背靠嵩山奇峰,面对汝水旷川.“三苏坟”东西...

彭阳县18497861669: 三苏坟中葬的是什么人?三苏坟中葬的是什么人?
门陶复方: 三苏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茨芭镇苏坟村东南隅.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

彭阳县18497861669: 苏东坡为什么葬于三苏坟 -
门陶复方: “三苏”指苏轼、苏辙兄弟及其父亲苏洵三人. 三苏坟由来:苏辙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出知汝州,期间,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便道于汝,与弟相会.苏辙领兄游观汝州名胜.郏城县属汝州,自古就有龙凤宝地之美称,黄帝钧天台更是...

彭阳县18497861669: 与苏轼有关的知识 -
门陶复方: 一、宋朝代表词人之一,集儒释道于一身 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四、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 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五、著有《策略》五篇 六、著有《策别课百官》、《策别安万民》各六篇 七、所著诗文有《东坡七集》 八、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 九、曾“以言乎用兵,则十出而九败” 十、“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作者 看看行不行?我觉得这种问题通常不是很严格,希望你能用得到

彭阳县18497861669: 有关苏轼的一些知识请教!! -
门陶复方: 苏轼的妻子王弗是依其父亲苏洵所言葬在了苏轼母亲旁边,侍妾朝云也是依其遗愿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一代文豪苏东坡没有葬在老家四川眉山,也没葬在客死的常州,更没有葬在他曾经被贬谪的地方,而是葬在了...

彭阳县18497861669: 苏轼被埋藏在什么地方?现在还有吗?是和他的母亲和妻子埋藏在一起吗?谢谢 -
门陶复方: 你好!苏轼病卒于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为铭"的遗愿,葬苏轼于河南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也葬在此地.他和第二个妻子王闰之合葬在一起.没和母亲埋葬在一起....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彭阳县18497861669: 急需《悠悠二苏手足情》的有关资料 -
门陶复方: “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①这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对苏轼、苏辙兄弟并驾齐驱、驰骋文坛的赞语.其实,不惟文学,在政治以及日常生活中,二苏兄弟也是珠联璧合、相依为命,以文采议论为华,以孝友谦慈为基,共同奏响了一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