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秀成在安庆之战中表现消极?

作者&投稿:东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著名大臣,他一手创办的湘军,对日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李秀成,则是太平天国后期,支撑起衰弱的太平天国的将领之一。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占有的分量非常之大。在太平天国衰弱之时,仍然能带领太平军获得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正是有李秀成这样的将领在。因为天京事变而元气大伤的太平天国,才没有那么快的走向衰亡,而是又延续了好几年。

李秀成被太平天国封为忠王,同时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的他,在清朝黑名单上所占的地位绝对不低。像他这样地位出众的“反贼”,照理来说,应该是要押解进京,进行具体的审问之后,再斩首示众的。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李秀成写下自供之后不久,不能押解进京,曾国藩就提前将他杀了。对于这样一件事情,后世人保持有很多疑问。对于曾国藩有这样的一个做法,也做出了许多的猜测。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说的是李秀成在被俘之后,曾经向曾国藩投降。表示敬佩曾国藩,希望能够投靠曾国藩。看《李秀成自述》,里面的确存在有对曾国藩极具奉承的言语。如:“久悉中堂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玉驾出临瑶。”,“我见老中堂大义恩深,实大鸿才,心悔莫及。”

如果只有这样,也没什么。关键是在曾国藩家族中流传有一个说法,说的是李秀成在投降之后,曾经便是愿意拥戴曾国藩自立为王。“李秀成劝文正公做皇帝,文正公不敢。”曾国藩那个时候的处境,的确非常的尴尬。曾国藩开办团练,创办湘军,是清王朝在面对内外压力之下,无法从容应对之时,特别开的特例。地方开办团练,虽然是清朝统治者自己放宽的限制,但是等局势差不多稳定之时,统治者又会怎么想呢?曾国藩所创办的湘军,是最早办团练的那一波。而且势力非常强大,后来李鸿章创办淮军,也是在曾国藩分了一批湘军过去,才能迅速的办成的。对于地方团练,是个人都知道清朝统治者的思想。想要依靠这支力量,安定江山,镇压内部反叛,抵抗外国侵略。但是这笔力量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始终是不放心的。曾国藩手中掌控着这支力量,自然受到朝廷的忌惮。

在攻陷武昌后,曾国藩短时间内收到过两封圣旨,一是封曾为湖北巡抚,二是下令撤封。湖北巡抚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呢,就被撤封了。要说曾国藩不知道朝廷在忌惮他,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曾国藩是傻子。但是曾国藩是吗?显然不是!所以如果李秀成真说过辅助曾国藩当皇帝的话,那么曾国藩急急忙忙将他处决也就说的过去了。

曾国藩最后杀李秀成,也要讲一下。当时李秀成在天京被俘后,并没有被押解到北京去,曾国藩在没有得到朝廷命令的情况下,直接在天京就把李秀成处死了。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秀成写的太平天国历史,因为李秀成在里面描述了很多太平天国打的胜仗,这些胜仗其实在当年曾国藩给皇上谎报军情时都被说成是他打赢的。如果李秀成写的太平天国史被皇上看到,那曾国藩当年所描述的胜仗就全都露馅了,所以这样的东西坚决不能呈送到朝廷去。活人李秀成也绝不能押解到北京去,因为皇上一旦与他当面对质就会发现曾国藩曾经谎报过很多次军情,假传过很多次莫须有的捷报。曾国藩在前期经常被打得想要投河自尽、狼狈逃跑。

曾国藩管这叫“屡败屡战”,其实是“屡战屡败”。但是他上书皇上的时候却说我是屡败屡战,大家一下子就觉得这个人好忠诚好坚强。所以会用词很重要,尤其当别人臣子的时候,要学会怎么遣词造句。曾国藩怕之前的事情露馅,最后就在没有朝廷指示的情况下,在天京直接把李秀成给处死了。李秀成自白书的原件后来一直就藏在曾国藩家里,真正呈上去给皇上的并不是原本,而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经过曾国藩删减的东西,他把李秀成自白书里的很多东西删减以后才呈给了皇上。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本,原本藏在了曾国藩家里。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著名将领,出身于贫苦的家庭,其实在太平天国后期已经显露出疲态,完全依靠着李秀成、陈玉成、李世贤等人苦撑,但是在面对清军李秀成最终还是被捕了,李秀成最后在狱中的自述曾引起很多争议,很多人都认为李秀成投降了,李秀成到底有没有投降呢?

李秀成是谁?

李秀成,初名李以文,汉人,出生于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

在金田起义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

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

李秀成为什么没被凌迟?

清朝时期对于出发叛乱之人的刑罚都非常重,在太平天国时期很多将领被抓住后都是凌迟处死,比如说石达开、林凤祥、李开芳等,李秀成为什么没有被凌迟呢?

据说,李秀成在被捕时是曾国藩审讯的,对李秀成施以割臀股之肉的刑罚,李秀成仍面不改色,后来李秀成在与曾国藩会面之后的第三天开始写自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肯定是曾国藩与李秀成的谈话起到了作用。

可能正是与曾国藩的谈话,让两个人惺惺相惜,所以曾国藩才决定不对李秀成施行凌迟,而是采取了斩首的方式处死李秀成。

李秀成有没有投降?

太平天国后期支柱忠王李秀成,在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后四天被俘,在俘虏期间,李秀成写出了数万字的所谓《李秀成自述》的“供状”。

该“自述”或者称“供状”,引起了对李秀成极大的争议,认为“忠王不忠”,李秀成向镇压太平天国最大的敌人湘军首领曾国藩投降了。而更具有爆炸性的是,有人称李秀成曾劝谏曾国藩造反,曾国藩不得已才杀掉已经投降的李秀成。

《李秀成自述》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回忆自己参加太平天国和总结失败原因,判断李秀成是否真的投降,关键还是看最核心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分为太平天国余部的归宿和曾国藩与湘军的归宿。

这就涉及到一个逻辑问题,如果李秀成如实交待了太平天国余部的真实情况,李秀成有极大可能性是真心投降;如果李秀成没有交待太平天国余部的真实情况,李秀成就不是真心实意的投降。

李秀成自述的第一个关键情况,李秀成供述幼天王才十三四岁,且根本不会骑马,应该走不远,而事实幼天王已经十六岁,骑马虽然比不上骁勇的骑兵,但是长途奔驰还是根本不是问题,因为预料到天京陷落,幼天王一直在练习骑马。

就是因为与曾国藩上报的《李秀成自述》不符,朝野都怀疑被杀的根本不是幼天王洪天贵福。

第二个关键情况,就是关于天国圣库的情况。按李秀成的说法,这些巨额财富都已经花光,用以筹集粮草和购买武器。虽然这个说法合理,也有替曾国荃洗劫天京的隐瞒,但是太平天国绝不会一点剩余财富也没有。

至少天京合围之前,有好几批财富已经转移出去,后来的清兵其实陆陆续续有所截获,数量也是惊人,相关俘虏的口供也证实存在这笔财富。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满清中央屡屡追查该笔财富,弄得整个湘军上下,鸡飞狗跳、狼狈不堪。第三个关键情况,就是太平天国余部真实去向,《李秀成自述》中的讲述,完全是在胡扯。

干王洪仁轩部队与幼天王的去向,扶王陈德才回师救援天京的动向,李秀成是没有一丝真实透露。

既然有这三个关键情况李秀成都没有向曾国藩透露,何来真心投降?

李秀成之所以不顾伤重之躯写下约五万字的文章,一是要在青史上为太平天国留名,二是对自己失败的不甘而奋笔怒吼,三就是企图最后一搏劝曾国藩造反,哪怕是在曾国藩和满清朝廷中留下猜忌的种子!

李秀成有后代吗?

有许多关于忠王李秀成后代的传说,但大多不可信,目前所知道其后代确切有下落者,一个是他的次子忠二殿下李容发,在江西被俘后为后来的湖南巡抚陈宝箴收养,并将一个婢女许配给他,但容发不久便抑郁而终,简又文先生考据的资料中并没有说他是否有子女;

一个是他的幼子李其祥,在江西被清军搜获,沈葆祯奏章中说“监禁,俟岁满后按例处置”,清代对造反首领家属未成年男性的“例”,是年满12,阉割给功臣为奴,如此则李其祥就算不死,也不会有后代。

李秀成的女婿黄金爱突围到福建南阳乡被康王汪海洋冤杀,其妻也就是忠王女儿下落不明;

他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会王蔡元隆,此人后来降清受重用,并得善终,但家谱中仅记载其配余、张、杨、王、钱五氏合葬,未提李氏,不过家谱误把蔡当作东王杨秀清的女婿,从这点上看,“杨氏”应该就是李秀成的女儿,因为避祸或其他原因假称姓杨。



学术界在1949年后就李秀成伪降还是变节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一度从单纯的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并且至今未有定论,成为太平天国史研究中最大的一桩悬案。笔者几年前曾经就此问题写过一篇短文,但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未能展开论述。兹不揣浅陋,再度就此略陈管见。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在囚笼中写下了数万字的供词。(注:为了避讳,今之学者将起义者被俘后的供词改称“自述”或“自传”。按照辞书通行的解释,“供”字作“受审者的陈述”解,似乎本无贬义。李秀成则自称其亲笔供词为“书供”。本文采用“供词”一词。)围绕其供词中的内容。

  一

  李秀成是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家境贫寒,儿时随舅父读过3年书,10岁开始种山帮工,以烧炭为业。1851年9月,西王萧朝贵率部路过大黎,时年29岁的李秀成应征入伍,随后参加了攻打永安的战斗,隶属石达开部。在此后的戎马生涯中,李秀成因战功显赫而不断升迁,从士兵直至跻身统帅层,37岁时被封为忠王,成为太平天国后期一员威震四方的名将,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英王陈玉成。

  1861年9月,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拉锯战后,安庆终告沦陷,陈玉成部主力折损殆尽,都城天京(今南京)上游屏障尽失。次年5月,陈玉成在寿州被皖北团练头目苗沛霖诱捕,6月在河南延津就义。从此,李秀成便成为太平军的首席大将。当时,太平天国所面临的局势已经异常严峻:曾国荃部湘军主力顺流而下直逼天京,李鸿章部淮军会同英法军队进攻上海外围,左宗棠部湘军从江西觊觎浙江,形成三路围攻之势,曾国藩则坐镇安庆指挥全局。曾国荃一路3万余人尤为气势汹汹,到1862年5月底,其水师已进泊天京护城河,陆师则进逼雨花台,兵临天京城下。同年10月中旬,李秀成从上海外围抽身,会同其他主力共13王约10余万人,兵分三路前来解天京之围。太平军与湘军在天京城南大战40余日,始终未能攻破敌雨花台营垒。

  解围受挫后,洪秀全将李秀成严责革爵,令其“进北攻南”,即移兵皖北、鄂北,以调动围攻天京的南岸湘军上援。鉴于苏福省局势不稳,李秀成先赶回苏州安顿后方,直到1863年2月末才督师进军皖北。而此时湘军早已增兵设防,加上筹粮困难,李部征战不利。同年6月13日,天京雨花台石城等要塞失守。李秀成奉诏急返,结果在渡江时遭到湘军水师的拦截,所部损失惨重。28日,由于李鸿章、左宗棠大举进犯,苏、浙吃紧,李秀成又火速赶回苏州主持战局。

  此时的李秀成几乎成了救火队长,哪里告急就赶到哪里,但因三面受敌,分身乏术,故而疲于奔命。同年8月,忠王返京督战,组织反扑未果。9月,又驰返苏州指挥攻防。12月1日,忠王撤离苏州。4日,纳王郜永宽等叛将刺杀慕王谭绍光,开门揖盗,将苏州拱手献给了李鸿章。数日后,无锡也告失守。李秀成率余部败走丹阳。苏南腹地的沦陷使天京失去了粮饷的主要供给地,加上京外残存据点的守军自顾不暇,天京解围的希望实际上已成镜花水月。因此,李秀成返京后,力劝天王“让城别走”,但遭到天王训斥,只得督兵死守。




为什么李秀成在安庆之战中表现消极呢?
安庆在,即屏障在,天京无虞;安庆失,即门户失,天京险矣。李秀成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不可能不会认识这一点。但他在安庆解围过程中表现消极,主要有两点:一、小农意识浓厚,缺乏大局观;二、过高估量了陈玉成的能力,认为有陈玉成在,安庆就不可能丢。先说第一点。李秀成和陈玉成同为广西藤县大黎...

为什么李秀成在安庆之战中表现消极?
10月,太平军定下方略:陈玉成在江北、李秀成在江南,各自行军,约定于1861年3月会攻武昌,“围魏救赵”,解安庆之围。陈玉成再次“守约”,3月抵达了武昌附近。可是,李秀成却再次爽约!他早已进入江西,却直到7月10日才进入湖北!当时江西战场,李秀成并未遇到什么大敌,居然迟到4个月,这真是说不过去...

为何说在安庆之战中,李秀成是一个背锅人呢?
从上述可知,安庆会战时,陈玉成先是将最精锐的骑兵留在湖北,后则让各路诸侯军队充当前锋,李秀成、杨辅清、黄文金有苦说不出。尤其是李秀成,还被说成故意拖后腿,对安庆陷落负责,算是背锅者了。如此,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远走庐州,没人再愿意去救援他。

为什么李秀成在安庆之战中表现消极?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占有的分量非常之大。在太平天国衰弱之时,仍然能带领太平军获得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正是有李秀成这样的将领在。因为天京事变而元气大伤的太平天国,才没有那么快的走向衰亡,而是又延续了好几年。李秀成被太平天国封为忠王,同时作为太平天...

李秀成在安庆之战中为什么表现消极?怎么回事?
1.出于私心来说,安庆并非是李秀成的主要战场,他不想费这个心思李秀成负责的主战场是在浙江和江苏,安庆是属于陈玉成的地盘,他不想为了陈玉成费心费力。要知道,太平天国一定都南京,高层就开始争权夺利,等到后期更是党派林立,随便扯出两个人来都是各自有各自的立场。李秀成和陈玉成等几大将领就是各自...

安庆之战:就算李秀成投入战斗还是会失败
安庆之战,李秀成没有直接救援安庆,主要表现有三点。首先,陈玉成从江浙战场返回安庆,与湘军在挂车河大战时,李秀成没有支持。湘军开始进攻安庆,陈玉成邀请李秀成一起行动,去上游跟湘军作战。结果呢?李秀成以苏州、常州尚未稳定为由,婉拒陈玉成之请。其次,洪秀全决定西征武昌,攻击湘军后方,迫使曾国藩回援...

北伐只牺牲2万人,为何李秀成却说是“十误”之首?
原来当时有一个作战计划,就是李秀成派军队去偷袭武昌,迫使曾国藩手底下的湘军部队撤退!但是当时没有这么做,本来在这之前,列强虽然跟太平军跟清政府都有接触,但是并没有绑定主力到底帮哪边,但是安庆之战结束之后,清军大获全胜,这个时候列强加大投入,全部支持满清,这是什么,这是国际形势!列强是...

李秀成到底在供词中说了什么,致使曾国藩火速将其处决?
1864年7月23日,太平天国忠君李秀成被俘。5天后,他被送到远在安庆的曾国藩那里。8月7日,李秀成被曾国藩处决。被抓获和处决前后只有16天。李秀成经历了多次战斗,牺牲了,但被抓后仍希望能活下来。曾国藩在后来的朝廷悼词中提到了这一点,认为李秀成“奉承求饶,无非是想延年益寿”,曾国藩...

李秀成的见死不救是安庆失守,陈玉成被清廷俘杀的主要原因吗?
认为安庆被围时,陈玉成和李秀成曾受命西征武汉,目的就是“围魏救赵”——迫使湘军回救武汉而解安庆之围,可惜当陈玉成部即将接近武汉时(在黄州听信了英国人巴夏礼的游说,主动放弃进攻武汉),李秀成也因为消极西征(据说是在洪秀全严诏督责下才发兵武汉)而迟到了三个月之久...

太平天国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李秀成、陈玉成的「 ”兄弟难当”_百度知 ...
于是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人便在天王的知遇之下一夜暴富,成了天国的新贵,尤其是陈玉成很快的成了军中名将。 咸丰八年(1858AD),陈玉成得代石达开驻安庆,据有淮南、皖西甚至一度占有鄂东的黄州、随州。而李秀成此时仅有桐城一地,按照现在的说法,在当时能给陈玉成当爸爸的李秀成在前者那里就是个「 ”弟弟”。甚至作为对手...

平邑县18322184995: 李秀成为什么不热心解安庆之围 -
犹支安痛: 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是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个人认为陈玉成是位英雄,不仅仅是从他就义时大义凛然地说“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而是看他平时行军打仗就是一大丈夫所为,有勇有谋,敢作敢当,可惜的是他的合作主是李秀成...

平邑县18322184995: 李秀成后期为何只顾进军苏沪浙而不救安庆?不取武昌?不顾全局? -
犹支安痛: 李秀成后期进军苏杭沪主要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地盘,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富庶之地,坐视安庆陷落,这确实有不顾大局的成分,但是更多的也是天王洪秀全后期的腐败无能,整个太平天国人心涣散

平邑县18322184995: 评价李秀成??
犹支安痛: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一员威震四方的名将,而被俘后却英雄气短,写下了数万字的供状,留给后人一个待解之谜. 李秀成被俘前后表现的反差 1864年7月19日,湘...

平邑县18322184995: 1860年曾国藩在祁门大营被困时,围困他的太平军将领是李秀成还是李世贤? -
犹支安痛: 1、祁门之围是安庆之战的一部分.因曾国藩在安庆之战中把老营设在祁门,作战过程中祁门多次被围. 2、第一次被围:1860年12月1日,李秀成带2万人“突由羊栈岭窜入,图解休宁之围,断鲍、张两军粮路”,但是被湘军悍将鲍超、张运兰...

平邑县18322184995: 李秀成在主持太平天国后期战局中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
犹支安痛: 没有集中全力与湘军力争上游.安庆是天京的上游,九江是安庆的上游,田家镇-半壁山是九江的上游,武昌是田家镇的上游,岳阳是武昌的上游,岳阳是长沙的上游,也就是湘军的老巢.从武昌顺流而下,数日可到太平天国的天京.安庆保卫战进行了2年多,李秀成始终没有打破清军的牵制,带兵救援安庆.

平邑县18322184995: 曾国藩为什么要杀李秀成? -
犹支安痛: 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李秀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秀成当时已经命人写了一本叫太平天国历史的书籍来记录自己的丰功伟绩,这本书里面明确记载了太平天国打的诸多胜仗,但他书中所记载的那些胜仗,却被曾国藩谎报军情说成是自己...

平邑县18322184995: 太平天国李秀成他对太平天国有什么贡献他最后怎么样了?谢谢谢谢
犹支安痛: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又名李以文[1]),中国广西藤县 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被封为忠王.在天京事变后,李秀成与陈玉成逐渐成为太平军的主要统帅,李秀成曾主...

平邑县18322184995: 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是什么?
犹支安痛: 洪秀全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国后,权力分配矛盾越来越尖锐.政治上,他们各自通... 李秀成只得 率部离开上海. 次年9月,曾国藩率领湘军攻打安庆,将守城的1.6万太...

平邑县18322184995: 曾国藩是怎样围攻天京的?
犹支安痛: 湘军攻占安庆后,曾国藩实现了其战略部署的关键性一步,立即筹划天京会战. 他分兵三路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围攻:派曾国荃攻天京,派左宗棠攻浙江,派李鸿 章取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