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向曹操父子献2计,一计可灭刘备一计可灭孙权,为何都没被采纳?

作者&投稿:辕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权为什么为了荆州和刘备翻脸、破坏孙刘同盟?~

因为荆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基地,对刘备来说,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对孙权来说,它可以使孙权的势力从江南向长江上游伸展,同时也可以解除上游对孙权的威胁。这样一个地盘,大家都是必争的。
刘备一旦拿下了益州,荆州的压力会变得空前巨大。因为刘备有南郡,或者有荆南四郡的时候,他的力量还很弱小,孙权还可以不紧张。刘备把蜀郡和汉中都拿下,整个长江上游都是刘备的,孙权肯定紧张。这一点,刘备集团的人应该预料到,但是没有预料到。
等到关羽丢失了自己的生命,也丢失了荆州的时候,刘备就感到紧张了。荆州是丢不得的,必须把被孙权夺去的荆州再夺回来,于是才有了“夷陵之战”。
“东吴的正确战略应是攻取淮南,所谓守江必守淮,淮南寿春为其首都秣陵门户,取得寿春,可继续攻打徐州,总之要以淮南为跳板,再徐图荆、徐二州。因此虽然吕蒙之计得逞,但可以说从全局来看,东吴为以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其实这不无道理,但也并非完全正确。首先我们并不是作为统治者去考虑问题,俗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现在如此,古代亦如此。在当时互相割据、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敌人、朋友往往只是一念之间。
孙权为了遏制曹魏力量就必须联合刘备,但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出力最大,曹操败走之后,却得不到荆襄之地,确实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而且荆州扼住长江咽喉,不管是曹魏还是刘蜀哪个得到了,都可以顺流而下威胁东吴都城建康,作为统治者来说,首要任务是保证本国安全和遏制独大一家。
对于曹魏,孙权有长江天险可守,而相对于刘备,如果刘备控制荆州,东吴自然就等于无险可守了。所以必须取得荆州的控制权,北抗曹操,西御刘备,这是孙权的战略。虽然荆襄是四战之地,但是却是长江以南政权的必争必守之地。
举一个例子,可以知道荆襄对于南方政权的重要性。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一直希望和金议和,但是在荆襄被收复之后才与金国谈判,原因是占据了荆襄之地,等于有了个金国议和的底气,不至于陷入被动的局面。后来南宋末年,蒙古南侵,就是先拿荆襄开刀,打了十几年,才最终拿下了襄阳,灭亡了南宋。

扩展资料:
借荆州是三国时赤壁之战后的历史事件,即刘备借荆州,刘备向孙权借土地,鲁肃成功劝说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已经得到益州,孙权派诸葛瑾向刘备索求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说:“等我取得凉州后,一定奉上荆州。”
孙权说这是刘备的推托之辞,于是任命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但都被关羽驱逐。孙权大怒之下,派吕蒙率二万军马夺取三郡。
孙权对荆州的野望不是一天两天,而荆州的归属在某些程度上可以看做取得天下的先期筹码,站在第三者角度看三国,刘备可以做出先曹魏后孙吴的策略,对孙吴来说则不现实,面对曹魏,一没有天时之利而没有地理之便,想迅速消灭之完全不现实,所以孙吴的主要讨伐目标是蜀汉还是没错的。
伐下蜀汉,出汉中取关中然后可窥中原。而蜀汉便利的多,按隆中对的策略,天时一变,汉中一路,荆州一路,两路齐发可迅速讨伐消灭曹魏,如果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孙吴大可以苟延残喘,可惜孙权不是那样的人啊。三分天下是被迫的结局,三家谁都没有熄灭一统天下的雄心。
比较三家实力最有可能实现统一的是曹魏第二家是孙吴第三家才是蜀汉。联合抗曹没有错,但在曹魏没有实力或者说暂时不能进攻的时候拿下蜀汉,不违背孙吴的利益。而关羽的擅自行动正好给了孙吴机会,如果不是陆逊被八阵所阻(其实是灭蜀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那蜀汉最先灭亡,天下成南北汉的格局将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借荆州

曹操

曹操不仅是一个政治家、战略家,还是个在文学史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仅从这一点看,刘备、孙权似乎有所不如。

曹操的形象在民间之所以白脸小丑出现,很大程度是拜《三国演义》所赐。在强调正统的时代,曹操以残忍手段对待汉献帝(主要是软禁,加上根除献帝身边的反曹势力毫不手软,如对献帝的皇后)受到后代文人的指责不可避免,但到今天,曹操统一北方的实力在当时无人能敌。

应该说,从郭老首替曹操写翻案文章后,曹操的成就在学术界基本已经得到肯定,所以不再多展开。
刘备

历史上的刘备,其实是一个经常领兵冲锋在第一线的军事家,而绝非如《三国演义》所谓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最典型的是赤壁之战,刘备亲自领军参战,但当是担任侧翼掩护作用,因为主力是周瑜的三万军队。即便是在三顾草庐之后,刘备亦经常把诸葛亮扔在家中而四出征伐,这一点后面还会论及。

但刘备的军功委实说不上赫赫,他的最得意之作即是取蜀川、下汉中两役。前者有法正为谋士,但损失了庞统;后者老将黄忠战功卓著,刘备主要是指挥作战。其余战役,他屡屡败走、寄人篱下,这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详细介绍。

不过,刘备却是从社会的最底层一级级白手起家的,三国君主中他身份最低微(曹氏家族势力庞大,且有夏侯氏为亲;孙氏家族在江东也可算是一霸的地头蛇性质),能够成三国霸主之一,殊为不易。从这一点看,尽管西蜀拥有的人才数量最少,但刘备招引人才、吸纳人才的水准绝不在曹、孙之下。

个人以为,刘备的最大失误处,在于倾全国之力以攻东吴。刘备攻东吴,正说明他放眼的是全国,看到曹操力不可敌,唯有取东南江山才足以北上和曹操一决。但一出兵后,就发现东吴的实力其实超出其想像,就此陷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地步,最后被陆逊一举击溃,无奈。
孙权

如前所说,孙氏家族在当地属于地头蛇性质。孙坚看上了当地的美女吴氏(即后来的吴夫人),但吴氏亲戚认为孙坚名声不好而反对,而吴氏担心惹祸上身而同意,所以马植杰先生在《三国史》中说多少带有逼婚性质。

孙权的功业,在于开创了孙吴政权和以陆、顾为首的吴地大姓之间同心协力的新局面,从而也就开创了孙吴政权独霸东南的新局面。陆逊家族一共出了十多个将军、封侯者,陆逊和他的儿子陆抗相继成为孙吴国家的军事中流砥柱,陆逊本人还一身兼上大将军和丞相、孙吴的最高军职和文职于一身。但孙权后期,对吴地大姓多有打击,陆逊就是被他逼问而死。

此外,孙权在三国外交中,手段最为灵活,这也是被后人指为不坚定的来由。其实这也是不得己的孙权难处所在,他不能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又不能像刘备那样号称皇叔,在一个以正统为至高无上的社会,他要独霸江东则不得不忍辱负重,时而在赤壁战中坚决抗曹,时而在刘备兵戈相向时称臣曹丕。

外无合适的名号以服众,内有江东土著势力的融合难题,这是孙权面临的两大困境,但他都解决得非常棒。这也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称赞所在。

最后插一句,草船借箭是孙权的杰作,斩华雄是孙坚的军功,都被罗贯中先生移花接木了。

三国时期曹操身边有一个非常受重视的谋士名叫郭嘉,不过英年早逝非常让他伤心,后来曹操身边又出现一名谋士,不过曹操从不听他的,这个人就是刘晔。其实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这个姓,最开始刘晔是汉朝的大臣,后来才投奔的他,因为他和曹操不是同族,所以曹操父子两人根本不相信他,不管他说的有没有道理都一概不听,可怜刘晔这一身才华白白浪费了

刘晔出身非常特别,当初汉朝的天下是姓刘的,刘晔其实也算是汉朝皇室的一员,不过到了后期他这个皇亲国戚的身份也没什么实际用途了,虽然当时很多地方的首领都想让他过去帮忙,但是他都拒绝了,却悄悄来到曹操这里,甘愿当一个小小的谋士。

刘晔在军事方面的才能非常强,曾经多次提意见,虽然最终没有被采纳,但是事后证明他的判断都是正确的,于是在后期刘晔经常提出自己的意见给曹操,但是曹操根本就听不进去,等到认为刘晔说的对时已经晚了。后来在曹操去世后,刘晔也曾经给他儿子提出过意见,但是仍然没有被采纳,错过了对他们最有利的机会。

如果曹操父子能够听从刘晔的建议,估计三国的历史会有一个大的变化,如果曹操当时就统一了天下,也就轮不到后来起义的司马家了,自然也不会有后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可以说刘晔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是曹操一辈子最大的损失。



他最为强大的两个战略没被采纳,他就是刘晔,刘晔的出身很不平凡,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是东汉末年,而汉朝是刘家天下,刘晔此人也正是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妥妥的天潢贵胄。

当时的天下是三足鼎立之势,无论先灭了哪一方,自己肯定元气大伤,必定会被另一方所灭,所以才不会采纳。

刘晔的出身很不平凡,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是东汉末年,而汉朝是刘家天下,刘晔此人也正是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妥妥的天潢贵胄,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这个宗室之后的身份已经不吃香了。

你好,当时不能打破三足鼎立的僵局,如果打破了自己都很危险


一人向曹操父子献2计,一计可灭刘备一计可灭孙权,为何都没被采纳?_百度...
如果曹操父子能够听从刘晔的建议,估计三国的历史会有一个大的变化,如果曹操当时就统一了天下,也就轮不到后来起义的司马家了,自然也不会有后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可以说刘晔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是曹操一辈子最大的损失。

一人向曹操父子献2计,一计可灭刘备一计可灭孙权,为何都没被采纳?_百度...
如果曹操父子能够听从刘晔的建议,估计三国的历史会有一个大的变化,如果曹操当时就统一了天下,也就轮不到后来起义的司马家了,自然也不会有后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可以说刘晔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是曹操一辈子最大的损失。

"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巧授连环计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涉及的人物有曹操、庞统。巧授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庞统正与周瑜密谋使用连环计,火攻破曹。可是没有人去曹营传递消息。正巧曹操又派蒋干来探听消息,周瑜与庞统将计就计,让蒋干向曹操引荐了庞统。庞统以曹操水...

贾诩究竟献过哪些毒计,为何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
为了击败马超,贾诩为曹操献上了反间计,他让曹操挑拨马超和韩遂两人的关系。曹操在阵前故意低声和韩遂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给韩遂寄去涂抹后的信件等,这让马超对韩遂起了疑心,最终导致两人反目,随后两人皆被曹操击败,除掉了马超和韩遂这2个心腹之患,稳定了北方。五、暗助曹丕计 曹操有几个非常...

“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曹操、庞统;原因: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出处: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黄盖、阚泽、甘宁诈降,阚泽来献书。曹操派去的细作也是如此说。曹操虽接收了降书,但还是很怀疑,想要派人再探江东。

程昱一生对曹操父子忠心,为何后世对其评价却很低?
程昱虽然一生都对曹操父子非常忠心,而且也为曹操出过非常多的计谋,帮助曹操一统天下,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但是后世的人们对他的评价却非常的低。这个主要原因是因为程昱曾经做过一件让天下的百姓都为之气愤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是世人对程昱的评价极低,因为一个好人如果一直做好事,大家都认为他是好人...

十面埋伏是谁向曹操献的计谋?
战.袁、曹两军对峙,各布阵势,第一次交锋,曹军徐晃部将史涣就死于袁 绍第三子袁尚的利箭之下.曹操失去史涣一将,心中烦闷,说:“似这样对阵相互厮杀,何时是个 了局?”谋士程昱献计道:“秦末楚汉相争,高祖皇帝运用十面埋伏之计,使项 羽自刎身亡.我们何不效法?”曹操说:“愿你详细讲一讲.”程昱说...

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有过哪些毒计呢?
为了击败马超,贾诩为曹操献上了反间计,他让曹操挑拨马超和韩遂两人的关系。曹操在阵前故意低声和韩遂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给韩遂寄去涂抹后的信件等,这让马超对韩遂起了疑心,最终导致两人反目,随后两人皆被曹操击败,除掉了马超和韩遂这2个心腹之患,稳定了北方。五、暗助曹丕计 曹操有几个非常...

让曹操父子三人几欲反目的绝世 *** 是谁
曹操在中国一直是个热点人物,有个女人曾让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几欲反目,她就是甄妃。曹操父子三人都追求过她,足见甄妃是个很了不得的女人。甄妃画像 《世说新语》中载:太祖(曹操)下邺,文帝(曹丕)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使人揽...

曾让曹操父子三人几欲反目的女人是谁?她最后的结局怎样?
有这样的女人,也只能是甄宓。甄宓曾经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妃子,因为她的才色无双,袁熙对她的宠爱也是冠绝一时的。但是袁绍雄才伟略不如曹操,在官渡之战被曹操击败,从此元气大伤,在袁绍死后,他的儿子们又不争气,各自争夺权位,又不知团结,被曹操一路击败,只打到袁氏家族的都城。从此袁熙的妻子不...

加查县18640112040: 荀彧向曹操献的第一计是什么 -
窦叶风朗: 人才:推荐戏志才和郭嘉. 军事:驱虎吞狼,两虎竟食之计.曹操称之为:王佐之才.

加查县18640112040: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读后感 -
窦叶风朗: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 曹操出击袁术,刘绣于后方蝇扰,操回军围之,绣闭城不出.操立云梯,遥望城三日,见城东南角砖土色新,集将积薪,佯攻西北角.贾诩于城内见操如此,识破假动作,将计就计,令百姓扮军士虚守...

加查县18640112040: 草船借箭的人物写300字 -
窦叶风朗: 草船借箭(缩写)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之后,周瑜吩咐军匠,故意延迟,想把诸葛亮置于死地.诸...

加查县18640112040: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一时,但却惧怕刘备,荀YU为其献策,先用什么计,后用什么计,使得刘备与 -
窦叶风朗: 先用“二虎竞食”计; 后用“趋虎吞狼”计.

加查县18640112040: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第二十四回主要内容,300字左右.快!!!很急!!!! -
窦叶风朗: 曹操结连陈登为内应,导致吕布节节败退,据守下邳城.曹操用荀彧、郭嘉之计水淹下邳,城中无粮.吕布部将宋宪、魏续、侯成反叛,献城投降,吕布被三人所擒,曹操下令将吕布处死. 第二十四回 曹操将董承全家处斩,起兵前去攻打刘备...

加查县18640112040: 荀彧向曹操献的第一计是什么 -
窦叶风朗: 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惇等曰:“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

加查县18640112040: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什么战役而来的 -
窦叶风朗: 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

加查县18640112040: 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
窦叶风朗: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挟持,不得不离开刘备,后来在曹操手下终生不献一策,出一计

加查县18640112040: 提出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实施遗祸之计的是
窦叶风朗: 张昭 摘录的原文,应该能说明问题: 忽报张昭自建业而来.权召入问之.昭曰:“今主公损了关公父子,江东祸不远矣!此人与刘备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刘备已有两川之兵;更兼诸葛亮之谋,张、黄、马、赵之勇.备若知云长父子遇害,必起倾国之兵,奋力报仇,恐东吴难与敌也.”权闻之大惊,跌足曰:“孤失计较也!似此如之奈何?”昭曰:“主公勿忧.某有一计,令西蜀之兵不犯东吴,荆州如磐石之安.”权问何计.昭曰:“今曹操拥百万之众,虎视华夏,刘备急欲报仇,必与操约和.若二处连兵而来,东吴危矣.不如先遣人将关公首级,转送与曹操,明教刘备知是操之所使,必痛恨于操,西蜀之兵,不向吴而向魏矣.吾乃观其胜负,于中取事.此为上策.”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