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嘉仓在隋唐时期是做什么用的

作者&投稿:上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隋唐时期粮仓储粮方式,对当时的影响~

隋唐时期修建了很多大粮仓,下面以含嘉仓为例进行介绍
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的含嘉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1970年洛阳博物馆对含嘉仓遗址进行了钻探和重点发掘,找到了仓城的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探出粮仓287座,发掘粮窑40余座。据统计,含嘉仓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仓窑形状为大口小底缸形窖,口径10~16米。最大有18米,深7~9米,最深者12米,窖底夯实后,用火烘干,周壁和窑底铺设草、木板、糠、席等物,然后储粮,粮入窑后,上面铺席,堆糠和垫草,最后用土密封。在已发掘的仓窖中,出有刻字砖,记载仓窖位置、粗粮来源、入窖年月以及授领粟官的职务、姓名等。砖文所记大都是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有调露、天授、长寿、圣历和开元等年号。粮仓储存的粮食品种有糙米、粟、小豆等。其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润州(镇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冀县)、德州、濮州(山东濮县)和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规模的粮仓可称为我国最大的古代粮仓。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湿。含嘉仓储粮的窖都在地下,最深为12米,一般为7~9米。粮窖口大底小,窖口最大直径为18米,一般为10~16米。窖底、窖壁修制的平整、光滑、坚实,再用火烧考,防止地下水分、湿气上升,最后还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防潮用品。这样处理以后,就可以储存粮食了。窖顶为圆锥形,最外层是厚厚的黄泥。整个仓窖防潮、密封,温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粮食。其中一个窖里,存有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至1969年考古发现时大都颗粒完整。
影响:保证了当时关中地区的粮食安全,每逢灾年可以平价出粮,使物价保持稳定,逢丰年可以大量屯粮,保证农民有收益。史料记载: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仅唐德宗贞元14年,一次出粜粟就达7万石。其主要积江淮之米,西运至太原仓,以实关中。
如果满意,请采纳。

  记载了天下粮仓
文物名称:含嘉仓铭砖
  文物年代:唐代
  出土时间:20世纪70年代
  出土地点:洛阳老城
  隋炀帝时期,朝廷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使江南地区的丰富物资通过漕运输送到京师,漕运的主要物资就是粮食。20世纪70年代,含嘉仓铭砖的出土,让“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成为人们研究隋唐大运河漕运历史的重要窗口。
  一块铭砖,牵出“天下粮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焦枝铁路修建。洛阳在配合建设机修车间时,含嘉仓遗址被首次发现。起初,考古队员以为发现的是座墓葬。直到出土记载有“含嘉仓”等字样的铭砖,墓葬假设被彻底推翻——这里就是盛唐时期规模宏大的“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这块铭砖长32.5厘米、厚6.5厘米,头三个字就是“含嘉仓”。铭砖记载了仓窖位置、粮食来源、品种、数量、时间及仓窖的管理人员等信息。考古专家表示,从铭砖记录的内容看,当时粮食储存管理已经实现制度化、科学化。因此,它也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含嘉仓又叫含嘉仓城。仓城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建立后,基本沿用了隋朝的广通、黎阳、太原等仓,同时又增加了几处粮仓,其中含嘉仓就是最大的一座。
  据有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一半。
  一座粮仓,反映“历史大事”
  作为粮食漕运的储存和中转中心,洛阳粮仓在城外、城内均有分布,含嘉仓位于隋唐城内。考古专家介绍,含嘉仓布局在城内,和隋唐两代交替时期回洛仓的失守有着密切关联。
  回洛仓建于隋朝,位于城外。隋末,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城外回洛仓,隋统治者积累的粮食拱手“让”于李密,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加剧了隋的灭亡。
  唐王朝建立后,李世民深刻认识到粮仓在城外的弊端。他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保证特殊情况下洛阳城内的粮食供应,避免重蹈当年隋统治者的覆辙。这个被李世民精心谋划建造的粮仓就是含嘉仓。
  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同时,唐王朝还规定,东都洛阳以东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再由含嘉仓通过陆路运至陕州(今属三门峡陕县)。含嘉仓因此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有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湿。含嘉仓储粮的窖都在地下,最深为12米,一般为7~9米。粮窖口大底小,窖口最大直径为18米,一般为10~16米。窖底、窖壁修制的平整、光滑、坚实,再用火烧考,防止地下水分、湿气上升,最后还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防潮用品。这样处理以后,就可以储存粮食了。窖顶为圆锥形,最外层是厚厚的黄泥。整个仓窖防潮、密封,温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粮食。其中一个窖里,存有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至1969年考古发现时大都颗粒完整。

储存粮食用的大粮仓


含嘉仓在隋唐时期是做什么用的
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有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含嘉仓反映了隋朝什么方面
含嘉仓反映了隋朝存粮方面。一、含嘉仓 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

隋唐时期粮仓储粮方式,对当时的影响
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的含嘉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1970年洛阳博物馆对含嘉仓遗址进行了钻探和重点发掘,找到了仓城的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探出粮仓287...

含嘉仓介绍
位于中国河南洛阳老城北部、隋唐故城东北部的古代皇家粮仓——含嘉仓,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它的主要功能是收纳京都东境州县缴纳的租米,历经隋、唐、北宋三个王朝的使用,延续了超过500年的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最终被废弃。1970年,洛阳博物馆对含嘉仓遗址进行了深入的考...

含嘉仓遗址是哪个朝代的
含嘉仓遗址是唐代的。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

含嘉仓位于洛阳对吗
是的,含嘉仓位于洛阳。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还入选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嘉仓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东北,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宋三个朝代,沿用500...

含嘉仓位于哪儿
含嘉仓位于隋唐洛阳宫城的东北部,约为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都洛阳所创建。唐代继续扩建沿用,是隋唐两代储存和转运租米的大型官仓之一。有城墙,所以古称“含嘉仓城”。它的东西城墙612米,南北752米,墙基最宽处达17米,整个仓城面积有45万平方米。现已探出地储粮仓窖287座。最大的仓窖...

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为何仓内粮食千年不腐,关键是还能发芽
这个洛阳发现的隋唐粮仓就是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的含嘉仓。仓内粮食千年不腐,还能发芽得益于含嘉仓科学的选址和独特的建仓方法。含嘉仓位于隋朝都城洛阳内,经历了多次扩建,成为了一个总面积高达43万平方米的“粮仓城”。他囤积了整个洛阳东部的粮食,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含嘉仓的选址...

中国4大粮仓,谁更名副其实?
1、河南洛阳含嘉仓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耕文明,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有一个粮仓,名曰“含嘉仓”,始建于隋,历经隋、唐、宋三个朝代,沿袭500多年,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古粮仓。这个粮仓有多大呢?它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占地...

含嘉仓遗址是哪个朝代的
隋唐时期。含嘉仓始建于隋朝,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据有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而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1\/2,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该遗址共发现仓窖287座,它们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排列有序。

丰都县13390427594: 隋唐时哪些粮仓? -
兆昆咸阿那: 洛阳含嘉仓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有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丰都县13390427594: 含嘉仓为什么建在洛阳? -
兆昆咸阿那: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量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防潮.含嘉仓储粮的窖都在地下,最深为12米,一般为7~9米.粮窖口大底小,窖口直径最大为18米,一般为10~16米.窖低,窖壁修治的平整·光滑·坚实,再用火烧烤,防治地下水分,湿气上升,最后还要铺设木板·草·糠等防草物品''''

丰都县13390427594: 隋唐时期粮仓储粮方式,对当时的影响 -
兆昆咸阿那: 隋唐时期修建了很多大粮仓,下面以含嘉仓为例进行介绍 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的含嘉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

丰都县13390427594: 你好 请问(一个历史题)隋朝的大粮仓位于哪? -
兆昆咸阿那: 1. 兴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 2. 2.含嘉仓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湿.含嘉仓...

丰都县13390427594: 含嘉仓是什么形状 -
兆昆咸阿那: 据1971年发掘表明,仓城由夯土筑成,东西长约600米,南北长约700米;城墙厚约17米.仓城内用地下粮窖储粮.钻探查明的粮窖有 259个,排列密集、规整,行距一般为6~8米,窖都在地面以下作口大底小的圆缸形.最大的窖口直径约18米...

丰都县13390427594: 含嘉仓当时乃天下第一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是什么原因后来废弃了呢?帮帮忙吧? -
兆昆咸阿那: 简单来说,一个是政治中心的转移,含嘉仓所在地不再是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成了新的中心. 含嘉仓所在地,其生产能力下降,环境恶化,交通条件也相对变差.

丰都县13390427594: 含嘉仓出土的铭砖记载的是什么内容 -
兆昆咸阿那: 记载了天下粮仓 文物名称:含嘉仓铭砖 文物年代:唐代 出土时间:20世纪70年代 出土地点:洛阳老城 隋炀帝时期,朝廷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使江南地区的丰富物资通过漕运输送到京师,漕运的主要物资就是粮食.20世纪70年代,...

丰都县13390427594: 含嘉仓现在具体位置
兆昆咸阿那: 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湿.含嘉仓储粮的窖都在地下,最深为12米,一般为7~9米.粮窖口大底小,窖口最大直径为18米,一般为10~16米.窖底、窖壁修制的平整、光滑、坚实,再用火烧考,防止地下水分、湿气上升,最后还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防潮用品.这样处理以后,就可以储存粮食了.窖顶为圆锥形,最外层是厚厚的黄泥.整个仓窖防潮、密封,温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粮食.其中一个窖里,存有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至1969年考古发现时大都颗粒完整.

丰都县13390427594: 隋朝的粮仓到底有多牛 -
兆昆咸阿那: 隋朝的粮仓到底有多牛?隋文帝建粮仓,文帝时设仓两种,官仓和义仓,前者给公务员,后者供灾区.文帝末年的存粮可供政府5,60年之用.隋文帝出力行节俭,展开改革,大兴水利之外,若数到隋文帝时期的重要建设,一定要提大型粮仓.事...

丰都县13390427594: 据《中国历史》(人教社,七年级下册)介绍:1969年,人们发现了隋朝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含嘉仓.在其中一个窖里,发现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大都... -
兆昆咸阿那:[选项] A. 整个仓窖防潮、密封、温度低,谷子不能进行较强的呼吸作用而腐烂 B. 储粮窖修在较深的地方,可以保持较高温度,谷子不易腐烂 C. 窖顶修成圆锥形,外层敷上黄泥,氧气很难出入窖仓,谷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在窖底、窖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物品,使得窖内很干燥,谷子不能形成胚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