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教父之过出自哪里 有什么含义

作者&投稿:殷勤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应该是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子不教父之过真正意思是:养了孩子不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出自宋王应麟《三字经》养不教,父之教,教不严,师之惰。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
子不教父之过原文摘录: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子不教父之过原文的译文:
子不教父之过就是养不教,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
子不教父之过就像是玉石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从他们那里学习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子不教父之过”中的子,指的是孩子,儿女,父,指的是父母甚至是长辈,包括爷爷奶奶我外公外婆等监护人,意思是,孩子教不好,是家庭长辈的过错,而不是父亲一个人的过错。有一定道理但又有点狭隘。
孩子从母体里呱呱落地,都是纯正无邪的,就好像一张白纸,绘上什么,就是什么。若在上面绘上最新最美的图案,他长大后,就会是美轮美奂的,若在上面漫不经心地胡乱涂抹,他长大以后,就会是劣迹斑斑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关键就是教育。
古人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子不教父之过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也就是说,教育不是单方面家长的责任,也不是单方面老师的责任,而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子不教父之过告诉我们父母应该对于子女的教育负主要责任。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父亲对子女的影响,远不如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大。毕竟,传统文化里父亲都是主外,母亲主内。
没有人生下来就什么都懂,跟着谁就学谁。父母生养孩子,跟孩子相处时间最多,所以跟父母学的也最多。如果父母教育缺失,或者教育不当,对孩子影响也不可估量。


子不教,父之过谁的名言,出自哪里
“子不教,父之过”是《三字经》中的名言,原句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翻译:养不教,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

“养不教,父之过。”出自哪里?
2、这句话出自《三字经》,相关诗句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

子不教父之过出自哪里 有什么含义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应该是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子不教父之过真正意思是:养了孩子不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出自宋王应麟《三字经》养不教,父之教,...

子不教父之过的出处是哪里子不教父之过出自哪里
1、“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原文是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2...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出自哪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出自宋代王应麟所写的《三字经》。它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哲理和知识。其中,“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句,表达了家庭教育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教师都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习惯和学习能力。这不仅是对...

“子不教父之过”出自哪里?
“子不教父之过”出自《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

子不教父之过出自哪里?
子不教父之过意思: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出处:《三字经》【作者】王应麟 【朝代】宋朝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是《三字经》的一个改版,原文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教父之过是谁说的
王应麟。“子不教父之过”出自宋.王应麟《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父母应该为此负责。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怎么解释这...
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出自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

养子不教父之过出自哪里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出自《三字经》。意思是如果只是养育孩子而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那么这是父亲的过错。这句话强调父母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养育,还要负责孩子的教育。《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道德伦理等方面。它以简洁易懂的方式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石屏县17116732327: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为什么? -
诸葛娥恬尔: 子不教,父之过,出自蒙学读物《三字经》,意思是:不送儿子到私塾读书接受教育,那是父辈的过错.古时候没有教育制度,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孩上不上学全凭父辈安排,穷人家连吃穿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哪谈得上读书学习呢.但是老天总会给各种不同的人一些机会,一旦机会来了,可能会因不识字而难成其事,究其原因只能怪当初父亲不送自己读书.其实这些都是封建残余,需要批判,作为父辈,谁不希望自己的后代比自己过得好,但是得有这个条件啊.如果说有条件送小孩上学而不送,那才真的算是罪过了. 作为学生,自己不好好读书学习,浪费父辈的学费,更浪费父辈的期望,最终耽误自己的前程,这应该算是最大的罪过.

石屏县17116732327: "子不言父之过",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
诸葛娥恬尔: 三字经?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孩子不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父亲的责任.孩子学习了,教的不严格是老师懒惰.

石屏县17116732327: “子不教父之过”是什么意思? -
诸葛娥恬尔: 子不教父之过,子女没教养,是父亲的过错 .是有道理的,因为父与子接触密切,当儿子有错误时不及时的纠正,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没有教育的习惯.

石屏县17116732327: 子不教,父之过.是什么意思阿? -
诸葛娥恬尔: 原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石屏县17116732327: 子不教父之过出自于哪里 -
诸葛娥恬尔: 三字经 啊亲,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从小开始背这玩意儿,现在还记得这些= =

石屏县17116732327: 子不教父之过的意思 -
诸葛娥恬尔: 出自《三字经》 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

石屏县17116732327: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是谁说的? -
诸葛娥恬尔:[答案] 《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与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都以为作者应是宋代末年的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

石屏县17116732327: 子什么父之过出处是什么 -
诸葛娥恬尔: 子不教父之过

石屏县17116732327: “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母之过”这句话出自哪本书?
诸葛娥恬尔: “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母之过”这句话出自:《天妃娘妈传》九回:“闻云养子不教父之 过,养女不教母之过.今男年十八,女年十 六,延师之责,君实任之;机抒之教,妄自当 之.”

石屏县17116732327: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诸葛娥恬尔:[答案]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