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有哪些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玉米有哪些主要病虫害?~

(1)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又称条斑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主要在中后期形成危害,特别是抽穗后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植株严重时会全株枯死。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喷洒20%菌灭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800倍液加配广大特效王。
(2)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发病后的植株严重矮化,一般仅有健株高度的1/2或1/3。叶片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侧脉上常出现蜡白色突起物,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玉米5叶期易感染。
防治办法:①播种前后用18%广大阿啄净1500倍液对玉米田及周边杂草喷雾,杀灭灰飞虱;②苗期可用15%病毒必克600倍喷雾。
(3)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症状识别: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退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捏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影响发病的因素:青枯病的病因尚有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镰刀菌引起的;其二,是腐霉菌引起的;其三,是腐霉菌和镰刀菌的复合侵染引起的。但是,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措施,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极为显著,可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豫玉4号、辽单18、陕单9号等。在栽培措施上应促进全苗,注意排水。
(4)玉米丝黑穗病。本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危害相当严重。
症状识别: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
影响发病的因素: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特种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菌丝进入植株生长点,随植株生长,蔓延至果穗和雄花,形成孢子堆,成熟后又散出孢子,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环,无再侵染产生。
土壤和粪肥的带菌量以及土壤的温、湿度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对本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中单2号、中单14、中单12、辽单18、丹玉13、陕单9号、豫玉2号、豫玉11等。②实行轮作、深耕。连作多年易使土壤中菌量增多,发病重。实行3年以上轮作,基本上可消灭土壤中病源菌的危害。另外,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压倒播种层以下,以减少菌源,减轻发病。③早期拔出病株。在病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拿出地外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落入土中。
(5)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又称钻心虫,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心叶和穗、茎秆。
防治方法:①苗期每亩可用3%呋喃丹1~2千克加入1倍的细土或细沙,均匀撒入心叶中。②抽雄前用高效生物杀虫剂苏维士或18%广大阿啄净1500倍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6)黏虫。又称夜盗虫、五色虫等。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如在低龄段不加防治,进入6龄阶段的幼虫可在3~5天内将整株玉米苗、叶片食光,造成严重损失。该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有假死性,怕光。
防治办法:田间百株玉米害虫数达30头左右时,应立即进行防治,每亩可用50%辛硫磷1500倍夜喷雾;大龄期可用0.1%苏维士或18%阿啄净1500倍液加配广大特效王喷雾。
(7)玉米蚜。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科。以刺吸叶片汁液危害,分泌蜜露并产生霉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玉米蚜还可传播玉米病毒病。
防治办法: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0%轰蚜10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或8%大功臣1500倍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玉米吨田宝不是杀虫剂和杀菌剂,但是叶面喷施玉米吨田宝可以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抗性。叶面喷施玉米吨田宝可以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可以减轻玉米螟、蚜虫和黏虫的危害。

  一、玉米病虫害的种类
  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2、黏虫: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严重。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虫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3、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
  4、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5、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作物,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二、防治方法
  1、用2.5%的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或用20%天达虫酰肼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用25%天达灭幼脲1500-2000倍液细致叶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2、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叶螨(红蜘蛛)。
  3、用3%天达啶虫脒15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
  4、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0.25千克加细沙2千克拌匀后,每株的大口中撒2-3克,可防治玉米螟。

(1)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又称条斑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主要在中后期形成危害,特别是抽穗后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植株严重时会全株枯死。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喷洒20%菌灭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800倍液加配广大特效王。
(2)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发病后的植株严重矮化,一般仅有健株高度的1/2或1/3。叶片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侧脉上常出现蜡白色突起物,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玉米5叶期易感染。
防治办法:①播种前后用18%广大阿啄净1500倍液对玉米田及周边杂草喷雾,杀灭灰飞虱;②苗期可用15%病毒必克600倍喷雾。
(3)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症状识别: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退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捏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影响发病的因素:青枯病的病因尚有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镰刀菌引起的;其二,是腐霉菌引起的;其三,是腐霉菌和镰刀菌的复合侵染引起的。但是,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措施,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极为显著,可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豫玉4号、辽单18、陕单9号等。在栽培措施上应促进全苗,注意排水。
(4)玉米丝黑穗病。本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危害相当严重。
症状识别: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
影响发病的因素: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特种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菌丝进入植株生长点,随植株生长,蔓延至果穗和雄花,形成孢子堆,成熟后又散出孢子,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环,无再侵染产生。
土壤和粪肥的带菌量以及土壤的温、湿度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对本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中单2号、中单14、中单12、辽单18、丹玉13、陕单9号、豫玉2号、豫玉11等。②实行轮作、深耕。连作多年易使土壤中菌量增多,发病重。实行3年以上轮作,基本上可消灭土壤中病源菌的危害。另外,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压倒播种层以下,以减少菌源,减轻发病。③早期拔出病株。在病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拿出地外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落入土中。
(5)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又称钻心虫,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心叶和穗、茎秆。
防治方法:①苗期每亩可用3%呋喃丹1~2千克加入1倍的细土或细沙,均匀撒入心叶中。②抽雄前用高效生物杀虫剂苏维士或18%广大阿啄净1500倍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6)黏虫。又称夜盗虫、五色虫等。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如在低龄段不加防治,进入6龄阶段的幼虫可在3~5天内将整株玉米苗、叶片食光,造成严重损失。该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有假死性,怕光。
防治办法:田间百株玉米害虫数达30头左右时,应立即进行防治,每亩可用50%辛硫磷1500倍夜喷雾;大龄期可用0.1%苏维士或18%阿啄净1500倍液加配广大特效王喷雾。
(7)玉米蚜。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科。以刺吸叶片汁液危害,分泌蜜露并产生霉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玉米蚜还可传播玉米病毒病。
防治办法: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0%轰蚜10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或8%大功臣1500倍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玉米吨田宝不是杀虫剂和杀菌剂,但是叶面喷施玉米吨田宝可以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抗性。叶面喷施玉米吨田宝可以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可以减轻玉米螟、蚜虫和黏虫的危害。

  一、玉米病虫害的种类
  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2、黏虫: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严重。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虫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3、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
  4、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5、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作物,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二、防治方法
  1、用2.5%的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或用20%天达虫酰肼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用25%天达灭幼脲1500-2000倍液细致叶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2、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叶螨(红蜘蛛)。
  3、用3%天达啶虫脒15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
  4、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0.25千克加细沙2千克拌匀后,每株的大口中撒2-3克,可防治玉米螟。

当前玉米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斑病:病原菌是一种蠕孢菌,此病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的小斑点,几天之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再由下向上发展。大斑病流行适宜温度偏低,一般18-25度,高于25度气温对它有抑制作用。如果7-8月份雨量大,雨日多,温度适宜会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我地一般是夏玉米比春玉米重,晚播的比早播的重。防治措施:一般在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病叶率20%时开始防治。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90%代森锰锌500倍喷雾,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2、小斑病:小斑病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雨量和雨日。气温达到25度以上的月份最适合流行,所以暴雨后如果遇到2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应注意防治。防治方法同大斑病。

3、玉米纹枯病: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穗和茎杆。7-8月份降雨次数多、雨量大易诱发病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防治方法: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800倍喷雾防治。

4、玉米病毒病:此病主要是依靠蚜虫和灰飞虱传播,降雨次数和降雨量对蚜虫和灰飞虱的繁殖有直接影响。大雨过后一般不利于传毒昆虫的繁殖,所以病害会减轻。

5、玉米螟:影响玉米螟发生数量的主要原因是虫源,同时和温湿度也有关连。如果6-8月份雨水充沛,往往利于发生。但如果是连阴雨和大暴雨会抑制该虫的发生。防治上一般在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公斤灌心。

6、玉米蚜:玉米蚜的发生和气候条件关系很大,一般在6月中—7月中,天气干旱,旬平均气温26-28度,相对湿度40-70%,旬降雨量不超过20毫米时,易大发生。如果遇到大雨和暴雨,则不利于蚜虫的发生。防治推荐用药吡虫啉。

7、玉米红蜘蛛:此虫发生喜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干旱少雨季节发生较重。一般大雨过后发生较轻。防治上用40%乐果乳油每亩75毫升喷雾。

这些病害的防治方法,我个人以为最有效和回报率最高的就是化学农药了、大小斑病等等、锈病玉米主要有粗缩病,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可能发生程度不同、赤霉病等,支持我一下;小麦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请采纳答案、茎腐病


...如何防治?华北地区小麦、玉米、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是哪些,怎样...
(1)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在河北省为“三病两虫”即: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麦蚜、吸浆虫。小麦种子包衣和浸种可防治黑穗病,开花期混合喷雾可实现一喷多防,控制锈病、白粉病、麦蚜和吸浆虫。(2)华北地区小麦、玉米、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小麦白粉病,粉锈宁防治。小表锈病,三唑酮防治;小...

玉米病虫害有哪些
(4)玉米丝黑穗病。本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危害相当严重。症状识别: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

常见的水稻病虫害有哪些
造成枯心、枯鞘、半枯穗、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症状。蚁螟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这是早期为害的重要标志。二龄后,开始分散蛀茎,造成枯心或白穗。老熟后,在稻茎基部或茎与叶鞘之间化蛹。 3.害虫特征 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前翅近长方形。雌蛾前翅灰...

种植小麦,抽穗期有哪些病虫害?农户们该如何防治呢?
1、赤霉病 赤霉病是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小麦主产区最为严重的病害,该病不仅导致产量受损,还导致品种下降,赤霉毒素含量超标的麦子,国家也不允许用来磨面粉,因其对人体会产生致癌作用,因此此病很可能导致农民没有收益。那赤霉病是怎么发生的呢?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气候条件、菌源数量、...

小米几种常见高发病虫害的防治
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很好的食疗价值。经常食用,具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小米栽培中常见的主要病虫害有黑穗病、锈病、谷瘟病、谷瘟病、白发病、红蜘蛛、粘虫等,本文主要介绍黑穗病、锈病、谷瘟病。

水稻有哪些常见病虫害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白秆病,是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是危害水稻地上部分的一种系统性病害,主要表现为植株徒长、枯死等症状,严重田块可损失达到20%~30%。五、水稻干尖线虫病 水稻干尖线虫病,又称干尖病、白尖病,全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在宁波地区为常发性水稻病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

水稻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潜叶蝇是水稻苗期的主要虫害之一,其发病田块主要水层过深较重,发病时期是5月下旬~6月上旬。防治方法 1.做好育秧田,药物防治,在水稻秧苗下地地前,用5%噻虫嗪5~10克或5%噻虫嗪5克加5%高效氯氟氰菊酯毫升,喷施在90~100平方米的育秧田里。2.施返青肥带药,每公顷用40%毒死蜱500毫升,与...

水稻有哪些病虫害,分别如何防治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曲病、霜霉病、叶鞘腐败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纵卷叶螟等。1、纹枯病:抽穗前7天,每亩地使用80-120g的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或100-200g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30kg以上,稀释后喷雾。2、稻曲病:水稻孕穗期时,每亩地使用225-450ml的5%井岗霉素液剂兑水稀释...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常用哪些农药
A水稻常见虫害: 一、稻蓟马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相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卷在稻叶的尖端,刺吸稻叶的汁液。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白斑,心叶萎缩,远看象火烧一样。扬花时稻蓟马聚 防治方法.由于稻蓟马很小,一般情...

玉米的“病虫害”有哪些?
一、玉米病虫害的种类 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

恒山区17755163495: 玉米有哪几种病害? -
浑怖抗肿: 由于近年来的春旱秋涝和病菌残留处理不当,造成了绝大部分地区玉米瘤黑粉病大发生.据农技人员在三个乡镇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在20%~60%,病株率为30%~50%,严重的地块高达70%~80%,造成了玉米的大量减产,因而挫伤了农民种...

恒山区17755163495: 玉米发生的病害有哪些 -
浑怖抗肿: 常见的基本就是21种.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炭疽病、玉米纹枯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霜霉病、玉米青枯病、玉米锈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干腐病、玉米圆斑病、玉米长极链格孢黑斑病、玉米黑束病、玉米顶腐病、玉米全浊病、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玉米粗缩病、玉米线虫病.还有一些缺素症和药害.其它的病害不常见,也偶有发生.

恒山区17755163495: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浑怖抗肿: 玉米是一种既美味又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物,它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种植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呢?1、玉米锈病.玉米锈病在我国可分为两种,...

恒山区17755163495: 玉米一生的病虫害 -
浑怖抗肿: 玉米叶斑病(胡麻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为针头状班点,后来变成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而成为长形或纺缍形,中央淡褐色,边缘为深褐色.全年玉米各生长期均会发生,气温20-32℃时最易发生,中下位叶斑病较多.发生时喷施丁香...

恒山区17755163495: 玉米都有哪些病害,怎么医治 -
浑怖抗肿: 玉米苗期病害类型与防治1、黄叶苗 1.1症状起初秧苗叶色淡绿,然后逐渐变黄,严重时全叶枯死. 1.2防治方法①适时间苗.在玉米4叶时去掉小苗、弱苗、病苗及田间杂草. ②在玉米间苗后,适时补施e79fa5e98193e78988e69d...

恒山区17755163495: 玉米有哪些主要病虫害? -
浑怖抗肿: 玉米苗期..病毒病主要预防蚜虫和灰飞虱.生长中后期以条锈病和大小叶斑病为主.用三唑酮,稀释一千或一千五百倍喷洒叶片,七天一次.连用两次既可治愈.

恒山区17755163495: 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有哪些?
浑怖抗肿: 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造成严 重减产.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大斑 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穗粒腐病和病毒病6在局 部地区危害严重的有纹枯病、褐斑病、锈病和圆斑病等. 主要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黏虫、红蜘蛛等.将其归纳为 生理病害,真菌、细菌病害和虫害三大类.

恒山区17755163495: 甜玉米主要有哪些病虫害 -
浑怖抗肿: 一、玉米病虫害的种类 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

恒山区17755163495: 玉米苗期都有什么样的病害? -
浑怖抗肿: 玉米苗期的主要病害是腐霉菌、串珠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苗枯病和根腐病等.防治猝倒病,可用10%适乐时水剂或5%根宝50~100毫升拌玉米种子50千克;当发现幼苗萎蔫或凋萎病株时,可用72.2%的普力克水剂500~800倍液、58%雷多米尔...

恒山区17755163495: 玉米土传病害有哪些 -
浑怖抗肿: 玉米土传病害是指因土壤中带菌而传播的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茎基腐病和 丝黑穗病等.所以一定要及时进行防治.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玉米茎基腐病是土传病害,禾谷镰孢和腐霉菌分别以菌丝、分生孢子和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