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郑人买履)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作者&投稿:子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懂(郑人买履)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中国民间故事,从故事中感受智慧。

我们公司有个同事做事很死板,有一次为了帮别人打印一份材料,(其实只要复印一下就可以了)他将文字又重新抄一份到电脑上,可是别人的电脑上输入法有问题,他就不远万米回到自己公司,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抄录了一份后,打印了出来。事后都笑他好心办慢事,吃亏了不讨好。这就是活生生的郑人买履的故事。

我有资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这是人教版的
回答者:wuhuier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4-26 12:42
修改答复: wuhuier,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关闭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6.课后选做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学习寓言的感悟和所受到的启发想开去,举出生活中遇到的这类现象,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只有能辨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7.本课生字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与学过的字比较,来识记字形,区别字义,练习书写,例如,矛—予、誉—誊、履—复。

四、参考资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郑人买履说的是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
比如生活中的教条主意,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事情。举个例子:新中国刚刚起步的时候,没有对国情充分认识,硬拿着苏联等国的发展的经验去治理中国,终究导致许多荒唐的行为。

比如生活中的教条主意,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事情。举个例子:新中国刚刚起步的时候,没有对国情充分认识,硬拿着苏联等国的发展的经验去治理中国,终究导致许多荒唐的行为。

有个人,大热天穿棉袄。大家问为什么?他说:天气预报说今天冷

中国民间故事,从故事中感受智慧。




谁懂(郑人买履)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郑人买履告诉的道理是: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能太死板,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总是认为书本上的才是真理。这个故事在现在也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在学习中要懂得变通,将书本上知识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2、郑人买履的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位郑国人想要买一双鞋,他提前在家中量好了尺码,...

郑人买履体现了怎样的生活哲学?
郑人买履,这则流传千古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固守尺度、却忽视实际的教训。故事中的郑人,过于依赖尺码,忽略了鞋子与脚的舒适度,结果空手而归。 这个典故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的决策不能仅凭理论,而要切合实际,灵活变通。它告诫我们,遇事时要实事求是,不要被既定规则束缚,而应根据实际情况...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能太死板,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总是认为书本上的才是真理。这个故事在我们现在也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我们在学习中要懂得变通,将书本上知识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郑人买履”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第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有个标准。“郑人买...

请举一个生活中像郑人一样的例子(郑人买履 )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举例生活中像郑人一样的例子,郑人买履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所以可以根据这个主题来写,正文:有人要去超市买东西,把要买的写在纸上,去的时候却忘了带纸,结果回去拿回来时超市已经关了。有个人,大热天穿棉袄...

郑人买履的道理是什么
郑人买履的道理是: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能太死板,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灵活处理,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把书本上的道理照搬到生活中。我们许多寓言故事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大多数寓言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蠢笨的,被讥讽、被挖苦的,因为他们的言语或者行动曾经闹出过...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郑人买履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以一个看似滑稽的事件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教训。这个成语典故中的郑国人,过分依赖尺码来决定鞋子的大小,结果却因为尺码而错失了鞋子。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摒弃刻板的教条思维,注重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而不是固守既定规则。它告诫我们,生活...

<郑人买履>相关的生活事例
郑人买履:有人要去超市买东西,把要买的写在纸上,去的时候却忘了带纸,结果回去拿回来时超市已经关了。有个人,大热天穿棉袄。大家问为什么?他说:天气预报说今天冷 呵呵,当然有的,甚至可以说太多了:我们公司有个同事做事很死板,有一次为了帮别人打印一份材料,(其实只要复印一下就可以了)...

古文《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古文《郑人买履》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过于教条化,要灵活变通,适应实际情况。解释:1. 教条主义与灵活变通的对比:在《郑人买履》的故事中,郑人过于依赖量脚尺寸来决定鞋的大小,而忽视了实际情况的变化。这种过于教条化的行为方式导致他无法买到合适的鞋子。这告诉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不能...

郑人买履的故事及道理
1、郑人买履的寓意如果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行动就容易碰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学会变通,懂得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否则我们终将一事无成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述了买鞋的;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主要是说有个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郑人买履>相关的生活事例 -
兴季欣坦:[答案] 矛与盾:公共汽车上明明写禁止吸烟,司机还吸烟. 郑人买履:有人要去超市买东西,把要买的写在纸上,去的时候却忘了带纸,结果回去拿回来时超市已经关了. 有个人,大热天穿棉袄.大家问为什么?他说:天气预报说今天冷 呵呵,当然有的...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郑人买履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郑人买履的启示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
兴季欣坦:[答案] 做事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谁知道类似《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的现实生活例子? -
兴季欣坦:[答案] 郑人买履说的是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 比如生活中的教条主意,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事情.举个例子:新中国刚刚起步的时候,没有对国情充分认识,硬拿着苏联等国的发展的经验去治理中国,终究导致许多...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举一个你所了解的“郑人买履”式的事例 -
兴季欣坦: 比如说: 郑人买履说的是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 比如生活中的教条主意,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事情.举个例子:新中国刚刚起步的时候,没有对国情充分认识,硬拿着苏联等国的发展的经验去治理中国,终究导致许多荒唐的行为. 有个人,大热天穿棉袄.大家问为什么?他说:天气预报说今天冷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生活中的还有哪些像郑人买履中的人和事.事情要具体,突出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要真实 -
兴季欣坦:[答案] 从前,郑国有一个人,叫“郑傻”.说他傻,其实,一点也不吃亏.听我说说吧!有一次,郑傻看见自己的鞋破了,他就想:买一双新鞋吧!于是,郑傻找了一根草绳,他翘起腿,把绳子拉直靠在脚上面,多余的部分用剪刀剪掉.然后,站了起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从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请列举1,2 人和事并作出简评 -
兴季欣坦:[答案] 1.有人不舍得花钱,把苦苦积赚下来的钱存入银行而一分不取,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再把那些钱取出来,买不到多少东西了. 2.把相框钉在墙上,不事先量好相框的尺寸,而是先在墙壁上顶上钉子,再把相框放上去看看适合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我们身边有郑人买履或刻舟求剑的人?请举例说明 -
兴季欣坦:[答案] 请问人群能讲得再具体一点吗?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请举一个生活中像郑人一样的例子(郑人买履 ) -
兴季欣坦: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你怎样看待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
兴季欣坦:[答案] 这些例子看似好笑,但却反映了一个生活现象,做事要与时俱进,不要太死板,学会转变思维解决问题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281174150: 同郑人买履的事例,急啊!!! -
兴季欣坦: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洗发水特别适用于普通发质这些不自相矛盾吗? 查找了资料来做了题目,还不相信自己的答案,还要跟人家对答案,去抄所谓的参考答案,这不就是郑人买履?锁了门,不相信,看了又看? 还有以下: 刻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