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请问何为道

作者&投稿:鄢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请问何为道?~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这句话出自《大学》,这本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是后世所谓“四书五经”之一。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国文化如巨大宝藏,四书五经是其中一部分宝贝,是古人人生经验教训阅历学问的总结。
所谓“诸子百家”,其实每一家代表人物的学问,都是根据当时的因缘,广泛涉猎与慎思明辨,他们做学问并没有局限于哪一家哪一派哪一领域,否则就太有局限了,格局太小了。不过因个人的经验与思考不同,提示的重点、角度不同,主张侧重不同,因而看上去有时似乎彼此矛盾冲突。其门徒后辈或旁观者,有时就曲解先贤,变成门派争端了。
其实,放在大视野去看,诸子百家乃至古今中外任何学问经验,如同各种药材、药方一样,善于运用对症给药则自利利他,运用不当甚至乱用则自害害他
所谓“大学”,是大人之学,其核心精神是完成人格修养,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其运用,不只是提升自己的智慧情操、生命生活质量,其涵养的智慧品格学问,可以帮助别人帮助社会国家。现代所谓大学,借用了这个名词,但还没有吸收“大学”的宝贵精神。

“物有本末”,比如一棵树,本就是树根树干,末就是树枝树叶,本末代表一个事物的根本与末端、因与果、主与次。没有本,就没有末,本是因,末是果。要想树大而茂盛,必须要从培养树根树干着手。
“事有终始”,一件事有开始和结果,开始一般从动机开始,比如动念想吃碗豆浆,再配合其他内外主辅因素,形成了结果,喝了豆浆就是结果。动机加上其他关联因素,决定了结果怎样。所以,你希望有好的结果,就要在动机和关联因素上尽心尽力,才可能有好结果。

“知所先后,则近道已”,前面说宇宙万有、人生的一切事情、现象,各有其本末终始,各有其内在道理。那么,你做内在修养,为人处事,做生意,做官,做科学研究,乃至种田做工,不管做什么,懂了这个原理,就要看清事情的本末终始,在根本上着手,建立好的开始,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看清各种因素变化,尽心尽力做好你能做的,那么,算是靠近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修养之道了。
那么,生命的本是什么?人生的本是什么?社会的本是什么?国家的本是什么?万物的本是什么?宇宙的本是什么?都是基本大问题。懂了,就可以“知所先后则近道已”了,可以把握关键,不会错得很远。不懂,就会本末倒置,被各种各样的说法观点理论骗住,失去清醒的平实的判断力,像柳絮一样随风飘荡,不能自主了。个人修养、人生如此,领导企业、团体乃至国家,又何尝不如此呢!

比如,人的基本需求,离不开衣、食、住、行、医、药、男女与精神世界的基本满足安宁,以及探索宇宙人生真谛的冲动。超过基本满足的条件,就是另外的问题了,是欲望膨胀问题,或国家社会问题。满足基本物质与文化需求,靠大家的劳动与合作,共识与维护,不是很难做到。
欲望膨胀就难办了,有句话叫做“欲壑难填”,任由欲望膨胀,就是无底洞,不可能填满的,永远在追求,满意只是短暂的,不满和烦恼却是常态,欲望膨胀也会导致恶行滋长。所以才说“知足常乐”“少私寡欲”呢。
探索宇宙人生真谛,则是可以一辈子玩味无穷的乐趣。其实,宇宙人生真谛是什么,是任何人都有的基本好奇心。真正的大学问家、大哲学家、大科学家,一辈子都在探索宇宙真理生命的真谛。

团体、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大家聚在一起,也来自于每个人的基本物质精神需求和欲望膨胀,如同森林来自于一棵棵树,树就是森林的本。如果大家能够正视人生的基本需求,区别于欲望膨胀,合作努力,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各尽所能付出劳动,建设满足大家生活基本需求的衣食住行条件,建设满足大家精神基本需求的文化环境,并不很困难。
同时,要对研究宇宙生命真谛的探索给予价值观的支持。对欲望膨胀一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要从价值观和制度、行为上都给予否定与限制。对国防建设要给予大力支持,以防被侵略。对研究国际“知己知彼”给予大力支持,对国际动向要了如指掌,把握主动,才能不落下风。以上这些都属于固本。

清朝中后期由于不了解国际,不能知己知彼,就失去了应变的宝贵机会而一败涂地,结果连累中国传统文化被当做替罪羊。一个社会国家在一个时代的成败,其当代人的努力是关键,国际争端的成败,要靠知己知彼与决策正确、实施有力,而不是用老祖宗的文化做盾牌或替罪羊。
老子英雄,儿子未必是好汉。儿子是好汉,也未必就有辉煌的事功。把清末被强盗侵略凌辱归罪于传统文化,如同把孙女被强 奸归罪于爷爷的教育不对一样的荒唐。
中国历史上强盛时,为何不尽归功于祖宗的文化呢?文化与哪朝哪代的兴衰,都有关系,但不是必然关系。家里有全套的中西医医书与药材,你就健康了吗?逻辑不通嘛!所谓传统文化,是前人经验智慧教训的总结记录,如同文物一样,不论如何都是宝贝,毫无疑问,当然要保护研究。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
意思: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出自:《大学》第一章,作者有争议 原文选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释义: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出自哪里
出自春秋时期曾子的《大学》。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释义: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请问何为道?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道是指”道理,规律“。此段话的原文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什么意思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意思:博学的宗旨,在于光明正大的德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意思是哪个
意思: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出处:春秋曾子《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本末:本义指树木的根和梢。比喻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始末;原委。《左传·庄公六年》:“夫能固位者,...

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的句子是
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的句子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指的是每一件事物都有其根本和枝末。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本质和规律,这些规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规律和本质,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事有终始则指的是每...

儒家经典《大学》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儒家智慧的结晶:《大学》中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厚薄有分”儒家经典《大学》以其深邃的哲理,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生活的智慧:世间万物皆有其根本与枝节,每件事情都有其始与终,知晓事物的轻重缓急,便接近了通往“大学之道”的道路。把握本末,洞察核心 “本末”象征事物的根基与细节,...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请问何为道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这句话出自《大学》,这本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是后世所谓“四书五经”之一。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国文化如巨大宝藏,四书五经是其中一部分宝贝,是古人人生经验教训...

孟子大学第一段
第一段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威县13556565409: 怎么理解“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衅咳谷苏:[答案]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无极大道一本散而为万...

威县13556565409: 物有本来,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进到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衅咳谷苏: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根本,原来的真相,事情也都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有先有后的.知寻其所遵循的先后次序,并能够循次找寻,那么做到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得到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见不到的境界)

威县13556565409: 大学之道,后面一句是啥 -
衅咳谷苏:[答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威县1355656540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什么意思 -
衅咳谷苏: 意思: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威县13556565409: 《大学》译文即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衅咳谷苏:[答案] 太学的意思,是要指明明确的德行,是要增加民众间的亲近,是要达到最好的境界!知道了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制定方案,制定方案才能静下来实施,静下来实施才能安心心,安心下来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明白.物质有来源与去处,事情有开...

威县13556565409: 古文《大学》中的明明德是什么意思.本是什么意思.末是什么意思.终是什么意思.始是什么意思. -
衅咳谷苏:[答案] 大学之道【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

威县13556565409: 孔子写的大学中说有的内容谢谢了 -
衅咳谷苏:[答案] 《大学》据说是孔子的弟子曾参的作品,实际作者不详.全文如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威县13556565409: 四书中的《大学》全文内容 -
衅咳谷苏:[答案]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四书之后,起地位... 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威县13556565409: 明德致知的意思是什么啊,,,,,,,,, -
衅咳谷苏: 《大学》开宗明义即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威县1355656540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
衅咳谷苏:[答案] 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无极大道一本散而为万殊,成就万有.天地山河,日月星系,乃至一切的飞潜动植,胎卵湿化,无不是无极一本的显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