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戎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之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的望是什么意思~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指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此句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原文如下: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qǐng)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hè)之潜(qián)蛟(jiāo),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wé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ú)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á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e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f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如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 壬戌(rén xū):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赤壁赋》中。既望:每月农历十六 泛:浮于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十五号,也就是七月半。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出自什么古文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什么意思?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指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此句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原文如下: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的词性?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在这里并不是动词,因为望的意思是满月的意思,所以望的词性是名词。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的望是什么意思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六月的文言文
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4)干支月相兼用法。 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

像《兰亭集序》一类比较著名的,长一些的古文,要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什么意思? -
通才精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指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此句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原文如下: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的望是什么意思 -
通才精蛋: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什么意思? -
通才精蛋: “壬戎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 壬戌(rén xū):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赤壁赋》中.既望:每月农历十六 泛:浮于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是什么意思 -
通才精蛋:[答案] 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望”是指上半月还是下半月?“七月既望”的“望”是指“望月”,在古诗词中与之相对应的为“朔月”,那么“望月”是指... -
通才精蛋:[答案] 是15日的意思,既,是过了的意思, 这句话就是说七月15过了1天,就是7月16日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指的是??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 -
通才精蛋:[答案] 十六或十七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望”是指上半月还是下半月? -
通才精蛋: 是15日的意思,既,是过了的意思, 这句话就是说七月15过了1天,就是7月16日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苏轼《赤壁赋》中说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到底是十六,还是十七?(王力说是十七,林语堂说 -
通才精蛋: 高一教材中的注解是这样写的:农历望日之后的第二天,即农历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望是指农历的哪一天 -
通才精蛋: 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之十五日.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月终;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望就是十五.农历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使用举例望日前后.——清·林觉民《与妻书》七月望日.——清·袁枚《祭妹文》

门源回族自治县13447973658: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指的是?? -
通才精蛋: 十六或十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