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修行戒定慧,般若智慧法中求,明心见性离迷茫,菩萨传承佛子行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敛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道修行戒定慧,般若智慧法中求,明心见性离迷茫,菩萨传承佛子行什么意思?~

佛山深远佛说佛光普度人离尘土。。。。。佛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遗留!
人需既有内修修为以显出自身的光,才能衔接上。
修佛得法,修法成佛。以法修;法是培育本命成长的元素,也是成佛成道的基本元素。
法!唯一的道路。
万象源于法!
以自然磁场的相互吸引力;积极利世的精神、互惠互利、利人利己的心态等等,自然的会有好的因果或善缘。

这是菩萨的语言。学佛修行只有守戒,才能安定,安定才能生出智慧 ,大智慧只有在佛法中才能学到,见到自己的本性才能脱离迷茫,佛子要好好修行。

所谓佛道修行戒定慧 因戒生定 因定开慧 严格律己持戒时间久了 自然就生定 得定之后 智慧自然慢慢开了。所谓般若智慧法中求 法代表经典 有经典处就有佛菩萨 打开经典就是佛菩萨亲自为你灌顶 而般若智慧是指明心见性 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真正智慧 而非世法的智慧 世法的智慧只能叫世智辩聪 想要得到真实的智慧 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 只有打开经典 清静身心 宇宙人生真相自然明了 智慧自然现前。所谓明心见性离迷茫 凡人之所以为凡人 是因为被执着与妄念相缠 在五浊恶世 浑浑噩噩 而当你读诵经典 明白了宇宙真相 得到了真实的智慧 明心见性就远离了这贪嗔痴慢疑恶。所谓菩萨传承佛子行 这一句我不能确定是否真正懂得其中的含义 但还是以自己的见解说一下 你也就随便一听吧 菩萨传承 菩萨大慈大悲 行菩萨道 普渡众生 做为佛弟子 应当遵循佛菩萨的教诲 持戒念佛 行菩萨道 行普贤十愿 这样才算是标准的有持戒的佛弟子。最后的菩萨传承佛子行我不确定 只是个人意见 佛弟子不能打妄语 所以你听一听就罢了。南无阿弥陀佛


学佛就是学智慧谁说的
这是佛说的。佛经上讲,学佛修行,本质就是修学戒、定、慧。戒定慧三学,包括一切学佛修行的内容,其中“慧”,是最重要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最终成佛,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般若智慧的圆满成就。

佛教:如何修行戒、定、慧?
“戒”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 “定”,做到修戒里的所有内容,并且保持不变,定生 “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是一而三、三而一,只是角度不一样 “心如止水”的意思就是不为自己而起心动念 “随缘度日”的意思是一切都为其他人着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别人 “...

佛教里讲的"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3、慧: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戒定慧...

什么叫修般若
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以金刚来比喻智慧的锐利坚固 佛家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启迪人的智慧——所谓由戒生定,守定发慧——修般若就是这么个过程

八正道与戒定慧(兼说修行要愿心吗?)求解
八正道是与戒定慧三学相互关联的。不谈戒定慧是佛教吗?大乘佛教谈六度、四摄是提高了对修行者的要求,不仅要自己勤修戒定慧,还要在利他、度世过程中修六度、四摄。因为要跟许多人打交道,大乘佛教在戒律方面比较注重随顺众生、方便度众。于是,便有许多人借方便之名,掺入了许多一己之见,说什么“酒肉穿肠过”...

学国学有什么作用?
一、学国学,增长智慧,佛家讲修行要戒定慧,最终还是要得智慧(般若)的。你自己也可以想想看,人的智慧增长了,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你去寺庙里看看,两侧的门有一扇就叫福慧门。有了智慧,我们就能少说错话,少办错事,先生曾经教导我们,做人最难,做天地追求吉利,做人能做到无咎(不犯错误)就...

佛教的六度万行是什么?
万行就是“修行的行门多”,万行是指对六度的实践。六度万行是修行成佛的必要途径,如果能够自始至终完成这六种功德,去除业障,就能够成佛。六度也称为“六波罗蜜”,是指六种修成功德的方法。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到彼岸。六度就是六种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彼岸”就是清净的世界。六度:...

如何理解《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及其在修行中的作用?
波罗蜜多<\/,意为“度至彼岸”,象征着从生死轮回的苦难中解脱。佛法追求的“彼岸”并非物理尽头,而是无烦恼、无轮回的境地,其目标是通过修行戒定慧,以及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实现解脱。般若波罗蜜,作为六度之首,引导修行者以智慧引导实践利他精神,达至清凉彼岸。心经<\/中的...

修行会经历哪几个阶段
2. "六度波罗蜜"是修行的六条路径,简称"六度",包括: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般若)。简单来说,分别是:无私给予(布施)、忍受逆境和挑战(忍辱)、遵守戒律(持戒)、勤奋学习(精进)、通过禅修来培养心的稳定性(禅定)、以及获得深刻洞察力(智慧)。3. 戒定慧代表修行过程中的...

般诺波罗密心经里面说的修行是怎么修
因此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无论往生善道或者净土,都是为了有良好的学修环境。需要修行者取舍业果和依靠三宝。对于初学,重要的是积福净障、依止善知识、发广大菩提心、对戒定慧三学尽力闻思修行。不论您念佛参禅修密法,最后要证得真实般若,只有依靠这几个条件,舍此,别无他法。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符牲久诺: 持戒律,修禅定,悟智慧.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佛教的道义精髓有哪些?他的主张是什么? -
符牲久诺: 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佛教中的三学 -
符牲久诺: 佛教中的三学 ,指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专门对治众生贪嗔痴习气的.《楞严经》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学诚法师:什么是开悟和成佛 -
符牲久诺: 学诚法师---从开悟到成佛 人们常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大意是说,《楞严经》是讲开悟的,《法华经》是讲成佛的.那么什么是开悟呢?什么又是成佛呢?两者又有怎样的关联呢?通常人们的认识是:开悟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修行之人守持好戒律就够了吗 -
符牲久诺: 戒定慧是修行佛道的三无漏学,缺一不可.戒是先导,持好戒,心安理得,才容易入定,接着修定,有禅定,才能发慧.解脱靠的是智慧,不是单凭功夫.这个时代,还是持戒念佛,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这样用功较稳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符牲久诺: 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鸟巢禅师把这三个字通俗易懂地表达成十六个字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 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修行之人都是如何修行的? -
符牲久诺: 《楞严经》 中说:【 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定慧就是原则,就是我们学佛的方向.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就是我们学佛的宗旨.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追求与自然的融合.佛教主张修行而悟人生.两者的追求和主张思想有那些不同? -
符牲久诺:[答案] 有很大的不同 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婆罗门的梵我不二很相似 强调个体和宇宙的同一性 道家追求的色身不坏,从而达... 三界有情因为无明,在轮回中流转,便是苦. 唯有修行戒定慧 断除无明 烦恼,摆脱变化的色法,最后达到心的解脱 在这里色...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佛教三戒具体含义是什么 -
符牲久诺: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613657246: 六祖坛经讲的是什么(500字以上)?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启示?(500字以上) -
符牲久诺:六祖谈经主要讲的是人人都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即人人都可以成佛,只要放弃执著,中道修行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告诉人们佛教修行不比拘于形式,任何形式的修行都可以成佛,佛不在别的地方,就在自己的心里,六祖不识字,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