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作者&投稿:佟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区别~

行为主义只研究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受环境影响而发生的。行为主义信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著名行为主义倡导者华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让我可以用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即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把他训练成为任何选定类型的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小偷。在行为主义看来,行为变化的实质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如刺激“4*6”和反应“24”之间形成联结;在行为之后出现的事件(即后果)被看作强化,例如,当老师向一个学生提问“4*6=?”,学生回答24,老师说“很好,你答的很对”,这就是强化。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强化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事件都叫强化物。对行为主义者来说,对强化的控制就意味着对行为的控制,对目标行为进行强化是学习的关键。 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明确指出,任何集体当前的行为结果都会改变其未来的行为。例如,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并获得老师的当众表扬时,他以后积极举手发言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多。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动物训练,也适用于人类各种行为包括社会行为的塑造和校正。由于行为主义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直到现在,在行为矫正、心理治疗以及教学设计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遵循的过程是:首先选择终点行为,即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其次,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即目前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第三,步调划分,就是将知识划分成若干小步,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第四,呈现小步任务给学生,对学生在每一小步上的反应予以反馈和强化,直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止。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程序教学。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心学习时学习者头脑内部所发生的事。他们把学习看作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认为学习是由接收、短期存储、编码、长期存储以及提取信息等几部分构成。认知理论家们关心知识的认知结构或系统,关心建立和改变这些结构的过程。在认知主义理论看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认知主义理论家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们积极地做出选择、注意等反应;积极地组织已经知道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学习;积极地寻求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两者的区别:认知主义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合作性,强调同伴的重要性,注重学会学习,即获得学习的能力。
(1)建构主义:所谓的建构主义就是在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2 ) 认知主义是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是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被动地作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注重内部过程与内部条件,主要研究人的智能活动(包括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的性质及其活动方式。
(3) 两者的联系: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继承了过去认知心理学的若干思想,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社会心理学思想,除此以外,还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发现说包含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实际上并不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过渡的产物,更大程度上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是认知主义,它们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

习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对教学设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行为主义、联结-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正是这三种学习理论,成为划分三代教学设计并指导其发展的理论界标。正如美国教育技术专家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所说:“教学设计深深地植根于学习理论。从传统的角度看,行为主义的观点在教学设计的应用中占有支配地位。今天,这一领域强调认知心理学的应用,同时有很多人把建构主义作为进一步的指导原则。”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始的一个心理学派。其基本观点是: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目标塑造人的行为;学习是经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公式为:S→R(刺激→反应)。在刺激→反应之间不靠中介,直接联结。

研究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是20世纪40~50年代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其主要观点有:

(1)教育是“塑造人的行为”。

(2)操作性条件反射论。通过实验,他发现了一种不与已知刺激直接联系、由可操作性动作即可引发的自发性反射(而不是那种由已知刺激直接引发的应答性条件反射),从而为人类学习找到了一种可操作、可控制的机制。

(3)反应概率强化论。学习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概率(准确-牢固-速度)上的一种变化,强化是增强这个反应概率的一种手段。

(4)程序教学法。他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创造了“教学机器”,倡导“小步呈现、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的程序教学,导致了60年代的程序教学运动。

第一代教学设计(ID1)的最初尝试就是依据行为主学习理论在程序教学中开始的。起初是对教学机器、个别媒体的设计,后来逐步拓展到对多种媒体乃至整个教学过程和教育项目的设计,70年代后,又被广泛用来指导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教学设计。可以说,60~7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ID1的理论指导,主要是通过强调外在客观刺激的原理来实现的。它把教师的“教”当作客观刺激物,置于S→R中“S”的地位,学习者被放在接受刺激和被动反应的“R”的地位。ID1则以此为依据,把教师的“教”置于教学设计的中心地位,学习者则处于被教、被控制的地位。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需要相适应,并在听、说、读、写、画、算、演、做等动作技能教学中应用效果明显,使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ID1,在今天,在传统教学方式流行的地方和一些动作技能的教学中,仍然富有生命力。但是,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固有的机械性、被动性和低效性,给复杂事物的学习带来较大困难;特别是它对学习者及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忽视,直接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相背,因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第二代教学设计(ID2)很快得到发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ID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非S→R直接地、机械地联结,而是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中介来实现的。在坚持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又分为格式塔、联结-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不同学派。其中,产生于70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加涅为代表的联结-认知主义学派,由于兼取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二者之长,得到更多教师和学习者的认同,成为70~90年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性学派。其主要观点有:

1、学习是改变行为。学习是否发生可以通过行为表现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目标可以用精确的行为术语来描述。这就为ID2中通过练习、提问、观察、测验等形式来检查学习效果,获取反馈信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学习目标的描述提供了方法。

2、学习离不开内、外部条件。人的学习固然与外界刺激分不开,但人是有认知机能的,在学习时,他总是利用这一机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主动地去寻求外部刺激,进入内部认知过程。因此,学习既要重视外部事物的刺激作用,又要重视学习者内部机制的中介作用。学习公式不是S→R而是S-O-R(“O”代表有机体的内部状态)。这一观点为ID2所坚持的“通过科学安排教学的外部条件来促进学习者内部认知过程发生”的设计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3、认知因素是有结构的。人的各种认知因素,如知识、策略、感知、记忆、反应等,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完整结构,即认知结构。学习就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内部认知活动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种不断形成、日益发展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者的行为和当前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具有决定作用。这一观点深化了ID2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从对所具有知识数量和水平的分析,深入到对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分析,使教学内容、教学起点和教学策略的确定,建立在了更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4、人脑犹如电脑,学习,即认知过程,是人脑对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加涅认为,认知过程是人脑按照一定目的、策略,从外界环境中输入、加工、存储、提取、使用、创造信息的内部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构,是不能直接被人观察的,但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认知表征(信息在人的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的方法,去了解学习者进行学习时的认知心理过程。ID2中对学习层次、认知过程、教学策略等的分析,主要依据就是加涅的这一信息加工理论观点。

联结-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所支撑的ID2,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所支撑的ID1相比,在对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确认、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的设计等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和发展。但是,由于认知心理研究的复杂性和隐秘性,使学习者内部因素的发挥产生了许多困难,至今尚无根本性突破,公式S-O-R中 “O”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仍然从属于“S”, ID2从总的来看,仍然是客观主义的(学习的发生主要靠外部客观事物的刺激),“教”依然处于中心地位。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于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第三代教学设计(ID3)便应运而生。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ID3

建构主义是由结构主义发展来的一种哲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事物是否有结构,结构是从哪里来的,结构怎样建构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导致了一场教育心理学的革命,使认知主义学派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迅速发展。(8)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当前,建构主义学习观更强调具体情景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其主要观点有:

1、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外界客观事物对学习者的强化刺激,不是教师对学习者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学习者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主动者,主动与所处情景(社会文化背景)发生交互作用,主动取得教师与协作伙伴的指导和帮助,主动选取学习资源、学习方法,主动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这一观点对ID3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

(1)确立了ID3以“学”为中心的性质,使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习者进行,学习者具有积极性,拥有主动权;

(2)赋予教师的“教”以新的内含——帮助、指导、和促进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

(3)使意义建构成为学习的最终目标。

2、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双向的。在当前事物的结构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一致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与当前事物就会发生同化过程,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使原有认知结构得以扩充;在二者不一致、不能同化时,则会发生顺应过程,重新建构(改造或重组)原有认知结构。ID3中强调的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为依据去设计知识结构的设计原则,就是以这一观点为依据的。同时,这一观点还指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活动中建构的,因此,ID3必须重视学习者认知建构过程的设计。

3、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多元化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建构事物的意义,而事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时空运动性,学习者对事物的感知方式、个人情感和认知结构又具有特殊性,因此,即使对同一事物,每个学习者对其意义的建构都可能是不同的。这一观点要求ID3注意设计各种合作学习的方法,以便使学习者能更多地接触不同观点,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对个别化学习和远距离学习中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4、学习应处于真实情境中。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学习者所处情境越真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越现实,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越高,主动性越强,自由性越大,学习过程就越生动、有效。这一观点是ID3中强调“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与学习任务挂钩”、“应设计与真实物理环境相似、复杂程度相近的有援学习环境”等设计要求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和联结-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比,是一个性质上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它超越了客观主义认识论,把学习者的认知作用提升到了关键地位,树立了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建构观,把以“教”为中心的ID1、ID2推进到了以“学”为中心的ID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ID3,由于适应当前社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并得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支持和保障,所以,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应当看到,它们在一些方面还不成熟。例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ID3则用“意义建构”取代“教学目标”,等等。这些观点都是有失偏颇、有待研究的。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大基础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中涉及到三大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经历了行为主义教学设计、认知主义教学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阶段。

1.行为主义:基于可观察的行为上的变化,行为主义关注对某一行为的重复,直至它变为自动、无意识的。

2.认知主义:基于行为背后的思维过程,我们观察到的行为可用来分析了学习者内心的变化。

3.建构主义: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计划来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建构主义关注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解决问题。

① 行为主义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亚里士多德在一篇名为记忆的文章中提联结(association),其他的哲学家追随了他的思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是可被观察和测量的明显的行为。它把思维看作是黑箱,大脑对于刺激的反映是可被定量的观察的,行为主义完全忽视了对人脑思维过程的研究,在行为主义发展过程中关键人物有:巴浦落夫Pavlov、华生Watson、桑代克horndike和斯金那Skinner。

巴浦落夫:原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以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著名,著名的实验是以食物、狗、铃声展开的。

桑代克:他尝试用精密科学解决教育问题,存在的事物存在于可被测量的一定量中。他的理论(联接主义理论)声明:学习是由刺激和反应的连接构成。

华生:华生的实验是一个小孩子和一只白色的猫,当小孩摸猫的时候就制造一突然的噪音,于是孩子就害怕猫了(之前他是不害怕的)。华生的实验表明在对于一定刺激的情感反应中条件的角色,可解释人们恐惧、偏见的形成。

斯金纳:他的理论着眼于看得见的行为的变化,忽视了人头脑中的变化过程。他的书《科学与人类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作用于法律,宗教,教育,经济的原则。斯金纳的工作不同于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前辈,他研究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②认知主义理论基础:

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就发现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托尔曼在老鼠走迷宫的实验中发现老鼠在实验中表现出在利用认知地图走迷宫。当把迷宫的一部分关闭,老鼠并没有显得惊慌失措,好象它知道关闭的那部分本来就是走不通的,在视觉上,老鼠不可能看到那条路是行不通的,但它仍然选择走一条较长的路线,它知道那会是出路。

行为主义理论不能解释某些社会行为,儿童并不是模仿每个被强化的行为,例如他们会模仿一些他们初次观察到的行为,尽管这些行为并没有被强化。当Bandura and Walters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他们屏弃了传统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儿童在学习之前先要进行反应-强化),他们在《社会学习与个人发展》书中阐述到个体可以模仿观察到的别人的行为,这种观点后来经班度拉 Banduras的努力发展为社会认知理论。

认知主义承认强化的重要性,但它更倾向于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认知结构的获得和重组。

认知心理学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950美国掀起了一场认知革命,其中皮亚杰(Jean Piaget)有教大影响的。


20世纪30-40年代,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什么理论
20世纪30-40年代,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什么理论如下: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 Watson)和斯金纳(B.F. Skinner)等人提出的。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通过外部的刺激和反馈来实现的。这一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适当的刺激和反馈机制,可以促进...

现代教育技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但是,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固有的机械性、被动性和低效性,给复杂事物的学习带来较大困难;特别是它对学习者及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忽视,直接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相背,因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第二代教学设计(ID2)很快得到发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ID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非S→R直接...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在哪些领域中开展实践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理论是教育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关注通过操作条件来改变行为。在教育技术中,行为主义被广泛应用于创建教学程序和游戏,以鼓励或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特定的技能或知识。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主义理论关注的是人的内部认知过程,强调知识是如何...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指导是?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指导是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1、是过程理论,即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2、是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3、而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是它的技术基础。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

教育技术学学习理论除了四大理论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论?
关注 现在的学习交流讨论中经常提到的教育技术学界的三个学习理论,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三个学习理论,对学习理论有一个感性的理解。教育技术学作为理论指导的三个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

什么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它有哪些优缺点?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在于其强调知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认为通过行为目标可以检查和控制学习效果。这在技能训练和行为矫正方面尤为有效,对早期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2. 行为主义对教育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斯金纳的程序教育理念促进了世界上首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斯金纳提出教材应由一...

教育技术中的学习理论上在什么方面指导学习
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指导作用 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指导作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地影响到当时美国及世界其它国家地教学改革运动。简单地说,程序教学是...

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早期教育技术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诞生是受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程序教育的影响。斯金纳认为,教材应由一系列小步子组成,每个小步子都要求学习者有实际的反应。小步子是循序渐进的,可由学生自己控制进度。在循序渐进时,逐渐减少项目中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和缺点如下:优点: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知识获取的重要性,并认为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行为变化来衡量。这在技能训练和行为矫正方面尤为有效,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的推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这一理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也起到...

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主要在那些方面?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学习机制的论述包括模仿、联想、强化。斯金纳的强化论及程序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从重视“教”到重视“学”在教育技术史上,长期以来把重点放在使用媒体呈现刺激方面,而没有把心理学学习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基础。由于受行为主义...

宁河县13789053916: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郯淑阿胶: 行为主义:华生经典型条件作用,恐惧实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斯金纳:斯金纳箱,加涅:五种学习结果.桑代克连接主义.班杜拉社会学习论.

宁河县13789053916: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
郯淑阿胶: 关于学习理论,我认为是心理学的一门最发达的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心理学们各自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到目...

宁河县13789053916: 请高手指教:教育心理学中,构建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种主义理论的主要论点及代表人物 -
郯淑阿胶:[答案]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因此学习...

宁河县13789053916: 教心 求救 比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的异同 -
郯淑阿胶: 这个题目太宽泛了,不好答....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组织答案1.学习的实质,行为考虑的是如何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系,并使之得到强化与维持.认知理论强调知识获得和内部心理结构.2,学习的影响因素,行为主义一般认为学习...

宁河县13789053916: 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区别在哪里? -
郯淑阿胶:[答案] 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认知理论家们只关心人类的学习,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这与行为主义者只关注外显行为、无视心理过程的观念有显著区别.

宁河县13789053916: 请高手指教:教育心理学中,构建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的基本观点 -
郯淑阿胶: 一、行为主义 1、基本含义 (1)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宁河县13789053916: 试问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主要学习观点 -
郯淑阿胶:[答案]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

宁河县13789053916: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 -
郯淑阿胶: 回答1: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因为内在思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有行为是可见的,因此我们应该研究行为. 认知主义比较复杂,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研究心理,他们其实也不知道人们具体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