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一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一些历史事例故事,先发制人的那些故事,谢谢

作者&投稿:始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事例~~

小议“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春秋后期齐国人,曾隐居于姑苏,后为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献兵法十三篇,并帮助吴王西击强楚,东吞越国,使吴国强盛一时,“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杰出将才。然而孙子对于后人的最大贡献就是那十三篇兵法——《孙子》(《孙子兵法》)。孙子也因此成为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 《孙子兵法》中主要阐明和总结战争的规律、基本战略、各种战术理论,不但在历史上为人们所重视,在今天的政治、军事乃至经济等众多领域中都为人们取法参照。书中既提出“兵者,国之大事”的战争观,也提出了“爱卒”、“善俘”、“信赏”、“明罚”等军队建设主张,更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术观与“伐谋”、“伐交”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观。 “不战而屈人之兵”语出《谋攻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必以全策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善于用兵的人,降伏敌人的军队,却不用硬打……必定要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所以兵力不至于折损,却可以获得完全的胜利,这就是计划进攻的法则。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战略理论。从实际的条件而言,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从实际的力量而言,敌我力量对比的话,我军在数量上要多于敌军;从实行的手段而言,一是伐谋,一是伐交;从实行的范围而言,既适用于孙子当时的春秋末年的诸侯国与城池,也适用于当今世界;从实行的目的而言,孙子强调的是“全胜”,即“必以全策争于天下”。“安国全军之道”是孙子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的战略原则。 第一, 以“威加于敌”作为达到目标的心理战术。《九地篇》:“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由此可见,“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心理学上的威慑,使敌人在心理上产生畏惧作为基础的。 第二, 以优势的实力和充分的迎战准备作为全胜的物质基础。《形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从前善于打仗的人,先造成不可胜的形势,来等待敌人有可以胜的机会。《九变篇》:“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所以备御外敌的法则,不要把希望放在敌人不会来犯的可能上,而要我们做好准备足以备御才是可靠的;也不要把希望放在敌人不会发动进攻的可能上来,而要我们充分做好防御,使敌人无隙可乘才是可靠的。这一点是我方全胜的物质基础,首先要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才有可能去“屈人之兵”。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待之,才有可能实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否则,自己国小民微,无兵可战,自保尚不足,何谈什么“屈人之兵”呢? 第三, 以非军事手段的“伐谋”、“伐交”作为达到全胜的有效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战”,指的是军事斗争的不战,而在军事以外的领域里则可达到激战的程度。其中最为激烈的当属外交了,外交为军政之眼目,军政为外交之后盾,外交详审,军政修明则可全胜。这里的“谋”、“交”即为达成全胜目标的各种手段,也是“知彼”的各种方法,是综合敌我双方进行全面比较的手段。第四,以周全的“修道保法”措施作为达到全胜目标的可靠保证。《形篇》:“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敌。”善于用兵的人,既修明治道又确保法纪,所以才能作出制胜的策略来啊。

官渡之战就是啊,曹操很了解自己,也很了解袁绍;袁绍则对自己盲目自信,而且非常轻视曹操。这个可以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455096.html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田忌赛马,等
典故: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西元一九六年,孙策派水军攻打钱塘江南岸的固陵,屡攻不下。他的部下孙静向他献计:「王朗在固陵防守很坚固,不宜正面死攻。离这里几十里的查渎有条路,可以迂回包抄固陵。你给我一支兵队,我从查渎那边围攻,给他来个『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肯定能取胜!」孙策一听有理,就派兵给他,依计而行。同时,下令军队弄来数百个大缸,盛满水,给人以准备长期作战的感觉。到了夜晚,还命令军队多点灯让敌方以为孙策的主力还在原地。当孙静的部队突然出现在固陵附近的高迁屯时,王朗大吃一惊,赶忙派周昕率队迎战。然而周昕不是孙策的对手,很快战败。周昕一死,不久,固陵也就陷落,会稽一带便被孙策占领了。

官渡之战就是最好的历史事例。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 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比较大的古代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马陵之战,淝水之战等,现代的如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成功,就是运用“知彼知己”的结果。而其后美军也“知彼知己”,在中途岛海战中报了一箭之仇。

诸葛亮三气周瑜。

中途岛战役


四字成语知而什么什么成语
5. 知什么交什么四字成语 知音之交 释义:指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此成语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俞伯牙认定钟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在钟子期死后为钟子期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绝弦,再也不弹琴了。近义词: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出自:《列子·...

田忌赛马:那些年我们学过的语文,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百度...
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明调查研究,积极开动脑筋,运用智谋在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抗竞赛中,胜败不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策略的优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以强对弱,牺牲局部,赢得全局。2.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3.在有双方参加的竞赛或斗争中,策略是很重要的。采用的策略适当,就有可能...

社会关系中思想关系举例
社会关系中思想关系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 亲属关系:亲属关系是指人们在家庭、血缘、婚姻等关系中形成的联系,如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等。这种关系通常建立在感情、道德和习惯等方面,是人们思想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朋友关系:朋友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交、学习、工作等场合中结交的...

电视剧中都出现过哪些经典的穿帮镜头?
1、三国中的小兵 哎,丞相都落魄成这个样子了,你还在笑,你就不怕丞相回去收拾你,这么多疑的一个人,你还敢在他面前笑,你是在笑丞相笨啊还是诸葛亮傻啊?2、抗日剧 抗战开始就知道需要8年,你是神啊!话说这都知道了,用孙子兵法的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还能抗战8年吗?3、倚天屠龙记 ...

1、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成为领导阶 ...
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 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中国...《晏子春秋》则把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孙子》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管子》...

己字可以组哪些词语?
还可以组成贴己,这个词的理解就是,两个人很熟悉,这是我的贴己朋友,就是知心的意思。还可以组词知己,高山流水觅知音,人生最难得的就是知己,好朋友,这个词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再给大家举证说明,靠己,这个词更好理解,它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自立,靠己,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些事情,相信...

...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题材有哪些啊?举例说明,题材具体,多多...
反正好人好事都是一些正能量的。2.反面以及负面新闻,这里面一般包括违背中华传统美德的新闻。比如杀人,由于各种原因,最终酿成灾祸,不过这些都不是杀人的理由,宗旨还是要通过合理的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这种新闻比较多就不列举了。不孝顺,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养大,结果老年无人赡养,甚至...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简述
《晏子春秋》则把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孙子》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管子》

...什么是人本原理,其主要观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 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中国...《孙子》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管子》...“知斗则修备”,要善于 “时断”和“智断”,比如要预测年景变化的规律,推知粮食供求变化趋势,及时...

古代汉语的四字成语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

温江区15067632274: 请举例一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一些历史事例故事,先发制人的那些故事, -
第乳活珞:[答案]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田忌赛马,等典故: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西元一九六年,孙策派水军攻打钱塘江南岸的固陵,屡攻...

温江区15067632274: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故事 -
第乳活珞:[答案] 1 鸿门宴的故事: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

温江区15067632274: 关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事例~除了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以外滴~ -
第乳活珞:[答案] 小议“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春秋后期齐国人,曾隐居于姑苏,后为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献兵法十三篇,并帮助吴王... “善俘”、“信赏”、“明罚”等军队建设主张,更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术观与“伐谋”、“伐交”和“不战而...

温江区15067632274: 关于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成功事例 -
第乳活珞: 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连营 借东风

温江区15067632274: 逃而获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实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具体事例 -
第乳活珞: 不战而屈人之兵”语出《谋攻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必以全策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善于用兵的人,降伏敌人的军队,却不用硬打……必定要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所以兵力不至于折损,...

温江区15067632274: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例子,及类似的名言 -
第乳活珞: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 孙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 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 诸葛亮)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 张方)

温江区15067632274: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例
第乳活珞: 中午甲午战争.

温江区15067632274: 写出有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的人物 -
第乳活珞: 这句名言主要记载在《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