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的宗孝故事有哪些?

作者&投稿:长孙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可爱的孔子

大思想家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避艰辛,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见到弟子们就有些讪讪的,自己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愿意见她,既然迫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嘛。”
子路不爱听,孔子急得发誓:“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

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闻雷泣墓、亲尝汤药、丁兰刻木、鹿乳奉亲、江革背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以身喂蚊。
1、大孝感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闻雷泣墓
王裒是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3、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丁兰刻木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5、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6、江革背母
江革,东汉时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7、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种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以身喂蚊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0、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扩展资料:
“孝”是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一项极其重要的伦理关系准则。长期以来,国人对“孝”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严重的偏颇,甚至是误解。按照《礼记》等文献的记载,“孝”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概念体系。它包涵了“孝”、“敬”、“谏”、“全身”、“继志”等内容。
古人认为,最低等级的“孝”,是指向父母长辈提供衣服、食物等物质生活资料,“以其饮食忠养之”,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需求。

【故事一】

  唐朝的名臣魏征,有胆量、有谋略,善于挽回君王所做不恰当的决定。无论大事小事,只要皇帝不对,魏征一定是毫不留情苦苦的劝谏;纵然皇帝非常的生气,魏征仍然是不肯停止。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很好的鹞子,非常的喜爱,经常把鹞子放在自己的手臂上立著。有一次,看到魏征来了,怕他看见,就赶紧把鹞子藏在怀里;魏征心里有数,向太宗奏事的时候,就故意的拖延时间,鹞子因此而闷死在唐太宗的怀里。(这是因为魏征不想唐太宗玩物丧志,有损君威的缘故,就用这种方法劝谏。)后来文德皇后过世,唐太宗对皇后思念不已,就在御花园里建造了一层楼,以便眺望皇后的陵墓;并且请魏征一同登楼,也叫魏征眺望皇后的陵墓;魏征仔细的看了半天就说:‘陛下!我的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看不到啊!’唐太宗就用手指给他看。魏征说:‘我以为陛下若是能够望祖宗的献陵,和望皇后的昭陵一样,那么我就能够看到皇后的昭陵了!’唐太宗听了之后,感动的流泪,就把这座层楼拆掉,不再登楼眺望昭陵了。魏征劝太宗偃武修文,停止军事的发展,加强文化教育;这样中国安定了,四方的夷人,自然就会归顺臣服,用不著用武力去征服他们了。太宗就采用魏征的建议,果然产生了很大的效果,这都是魏征忠于朝廷的事迹。而魏征的第五代孙子,叫魏□,非常的优秀,做到了宰相。

  【故事二】

  唐朝大将郭子仪,当安史之乱的时候,收复了东西两个京城,功劳超过了其他的将领。代宗皇帝的时候,宦官专权势力很大,郭子仪被闲置了很久,部下也都离散了。突然这时候吐蕃造反,挥兵直接进攻京师;京城震惊,皇上急忙带著文武百官直奔陕州避难。大将如李光弼等人,都因为讨厌宦官专权,而拥兵自重,不愿前往陕州去救驾。只有郭子仪一个人召募了二十位骑兵,就立即动身前往陕州救驾。在途中又纠合了其他的将领,敲击著战鼓,张扬著旗帜;又在多处点火,使得吐蕃产生怀疑,因而害怕,全都逃跑了。后来吐蕃又会同了回纥,以数十万的大军,来攻打唐朝。唐朝的将领多不能及时的赶到保护京师,只有郭子仪一个人骑著马,前往说服了回纥退兵,并且还大破吐蕃的军队。郭子仪虽然是身为大将,拥有强大的兵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百般地在皇上面前进谗言,毁谤他。但是只要皇上的一纸诏书,征召他入京觐见,郭子仪无不诏书一到,就即刻的上京去觐见皇上;因此颇得皇上的信任,因而所有对他的谗言和毁谤,都不能够动摇皇上对他的信任。郭子仪后来被皇上封为汾阳王,他的八个儿子、七个女婿,也都做到了高官;而且郭子仪的后代,都是非常的显赫,贵盛无比啊!

  我们看到古往今来为人臣子的,因为尽忠而获得好的果报的例子,真是多得不胜枚举啊!至于有的臣子临大节而不夺,见危授命,甚至杀身成仁;在一般人看来,他们实在是抱恨千古啊!似乎老天对他们的报答,为何是如此的不一样呢?要知道,这些为国死难的忠臣,在他们生的时候,就享有当世的盛名;死了以后,又受到万民的跪拜。所以老天对他们的报答,实在是比那些身受富贵安乐的人,还要高出百倍啊!而对国家不忠,遗害苍生的官员,上天对他们报应的惨烈,就更不必说了!今且不说忠不忠的报应,就看那些平平庸庸,心不系在天下苍生的官员,也都是没有好的结果啊!可见‘尔俸尔禄,民脂民膏’,所以公务人员决定不能对不起这个‘忠’字啊!

  【故事三】

  明永乐年间,李时勉做侍读时,奉皇上的命令,陈述十五件事,其中十四件都被皇上应允执行。明成祖去世,仁宗继位,改元洪熙。李时勉上疏谈论当时的政事,与皇上意见发生了对抗,皇上发怒,命武士用金瓜 (卫士所用的武器,顶端为瓜形,饰以黄金) 捶打他十八下,拖出金殿,降为御史。后来又因说话议事与圣旨意思相背逆,被下到锦衣卫狱中。开初,他的肋骨被金瓜打断了,到挨棍子时,断了的肋骨一下子自己又接上了,一个月后伤就好了。第二年,明宣宗继位,追究他抵忤仁宗的事情,下令叫士兵给他带上枷锁押到大殿上当面拷问。才一会儿,又命令王指挥到狱中去把他绑到西市斩首。王指挥由皇宫端西门出去时,他已被绑著进了皇宫端东门,所以没有碰见。他被拉上殿后,皇上问他为什么忤触仁宗。李时勉把当时上疏所陈述的事由一条一条背了出来。说到第六件事时,伏在地上不说了。皇上一再追问,他回答说:‘天子威风太大了,我无法详细回忆。’皇上笑了笑说:‘这件事的确是不好说的,谏稿还在吗?’他回答说:‘烧了。’皇上说:‘真是个忠臣啊!’命令卫士把他的枷锁取了,恢复了他的官职。

  【故事四】

  明景泰年间,章纶作仪制郎 (礼部官员) 因改换太子的事向皇上进言,获罪下狱,在狱中囚禁时间长了,头上长了虱子,痒得难受,很想有把篦子篦一下。忽然,有一群雀鸟共衔一样东西坠落在院子里。他拿起来一看,是一把新作的带有牙边的篦子。章公感谢神灵的赏赐。把篦子小心地珍藏起来。一天下大雨,章纶移到干的地方去睡,他刚挪开一间床那么宽的地方,墙轰的一声就倒塌了。如果他不移动一下,就压死在墙下了。

  【故事五】

  明朝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他谎称家中的井里涌出美酒,请皇上去观赏。胡家的府第在西华门附近,守西华门的内使云奇知道了胡的阴谋。他奔跑著冲向皇帝的仪仗队,拉著皇帝的马勒子要想报告那里的情况,由于紧张,气太急,一时说不出话来,皇帝怪罪他太不恭敬。左右随从就把他拉下去一阵乱打。云奇的右臂已被打断了,临死前,始终竖著一跟指头,指著胡贼的府第,一直不肯收回去。皇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登上城楼往下俯看,看见胡惟庸府第内,屏障围幕间,有刀枪戈矛,兵丁埋伏了好几层,马上派人把胡惟庸捉拿了。胡惟庸的党羽都伏罪而被诛杀。皇帝想召见云奇时,他已死了。皇上非常悼念他,追封官爵,赐厚葬,并派六户人春秋两次祭祀时,为他扫墓祭奠。

  【故事六】

  李善是南阳李元的家奴。由于瘟役,李元一家都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名叫李续。生下来才只有十天,奴仆们私下商量,要杀掉李续,瓜分他的产业。李善暗地里背著李续逃到山中。他亲自喂养,他的乳房竟生出了乳汁。李续还是幼孩,李善凡事都跪著向他禀告。到孩子十岁时,李善和他一齐出山到县上去状告了那些奴仆们。县令钟离意,把那些奴仆全部抓来杀了。皇上因为李善的义举召他到朝中做官。拜他为太子舍人。后来又升迁日南去作太守。李善从李元坟墓经过时,一里以外就脱掉官服,穿起从前的衣服,拿起锄头到坟前除草,跪拜痛哭,非常哀伤。又亲自做菜去祭奠。祭拜时,他哭著说:‘老爷、太太,李善来了。’住了几天才走。后来他又升任九江太守。李续也做了河间府从官。

  【故事七】

  元朝末年,大明的部队攻克燕京。元朝的大臣危素和黄□约定以死殉国。黄□投井而死,危素逃到报恩寺,也想投井。一个和尚把他拉住,说:‘你一死,国家的历史也就断了。’因此危素未死。明太祖朱元璋仍然任命他当大学士。皇上虽然因他才学好,把他当作顾问,但心中却很鄙薄他的人品,有时竟叫他‘危狗’。有一天,皇上到东阁查看,危素走过来,他的鞋子发出‘咄咄咄’的响声,一直响到门帘里面。皇上问是谁,他回答说:‘是老臣危素。’皇上说:是你么?我还以为是文天祥来了呢!’危素十分恐惧,吓得周身是汗。皇上说:‘危素!你如果真是元朝的老臣,为什么不到和州去守余阙的庙去呢?’原来余阙十分忠于元朝,因不投降陈友谅而死了,明太祖赞扬他的气节,为他修庙祭祀他,所以派危素去做庙里烧香的人,让他于心有愧。不到一年,危素就因忧愁而去世了。

  【故事八】

  明朝太宰杨巍,每次上朝参拜完以后,就回到家中闭门谢客,穿起便服侍奉他的母亲。他为母亲端洗脸水,倒痰盂,搔痒擦背,所有的事都亲自去做。春天,他穿起平民百姓的衣服,把老母背在背上,在花丛中漫步游荡,树枝摇曳,花香扑鼻,他们在树荫下欢快娱乐玩一整天。不久,他以供养老母为理由,请求归乡,他的母亲一直活到一百零四岁。

  【故事九】

  江苏昆山的顾恂五十岁了,生了个儿子叫顾鼎臣。稍稍长大一点时,写了一篇陈述自己衷情的表文,每天晚上焚香,告请上天,愿意把自己的寿数加给父亲。慢慢鼎臣长大成人了。一天晚上,他作了一个梦,梦见一只黄鹤从天上飞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他自己焚烧告天的表文。表文后面写了一个很大的‘元’字,下面用朱砂红笔批注说:‘鼎臣愿减少自己寿数加给父亲,出于一片至诚之心,父亲增加二十四岁,儿子中状元。’后来顾恂寿命果然活到八十多岁,亲眼看见鼎臣中了状元,名满天下。

  【故事十】

  陈荣是福建建宁人,他对母亲非常孝顺。明朝天启年间,县城遭水灾,老百姓被水淹没漂流。陈荣和他母亲被冲散,在两处各自都抱著一根木头。当陈荣到达岸边时突然遇见了母亲。原来,一艘官船中有位郡守夜晚作梦,梦见神对他说:‘明天中午,有孝子来搭你的船。’太守于是将船靠在岸边等待。到了中午,一根木头冲到岸边,陈荣就附在木头上。太守非常惊奇地问他:‘怎么你的孝心竟感动了上天呢?’陈荣说:‘我哪里知道什么孝不孝,我只知道有个老母亲,一时一刻也不敢忘记罢了。’

  【故事十一】

  杨乙是江苏武进圩桥的人,曾经给同镇的徐老汉家当酒保,挣的钱,全部拿回家供养父母。一有空,他便独自伤心落泪,徐老汉瞧见了,告诫他别这样,他呜咽著答不出话来。一天,他突然要告辞回家,无论怎样留他也留不住。他说:‘父母年岁很大了,说不定哪天不幸死了,我会一辈子遗恨,我不过是想回去让他们高兴高兴罢了。’回去后,他就去讨口,讨到食物,就是自己饿极了,也不敢尝一口,总是先供奉了父母。如果要到了酒,就跪著捧给父母,等父母端了杯子,自己才肯站起来。他还时常唱歌跳舞,逗父母高兴。像这样过了十年,他的父母先后去世,他又为父母乞讨棺材,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为他们装裹入殓。那时正是严冬,他光著身子也不顾,把父母埋在野外,自己露宿在坟边,白天夜晚,伤心哭泣。崇祯六年,徐老汉病重,到了冥府,刚到阎王的殿前,就听见有人向上传话,差役报告:‘杨孝子到了。’他一看来人,就是他原来的酒保。这时阎王急忙走下台阶迎接。请杨乙换衣,戴上帽子,系上袍带,请他在上位坐下。阎王又向杨乙作揖,说:‘天帝嘉奖你诚挚的孝心,下达指示,特别任命你作一方之神。’接著,又献上歌舞,设宴款待他。那时,徐老汉站在一旁,杨乙看见他,就对阎王说:‘这是我的熟人,请你赏赐他生还。’阎王同意了,对徐老说:‘你回到人间,要多多劝人行孝道,孝顺一定有好报,杨大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徐老汉苏醒后,马上派人去探访杨乙的消息,杨乙已经死在他父母坟墓旁了。于是就传扬他的故事,劝导世人多行孝道。

  【故事十二】

  明朝弘治辛酉年,(西元1491年)山西省和顺县有一个粮户,上完粮,到布政司去领过关文书,突然看见他们县的县官到省城南门来了。县官撤去了仪仗和随从,只带了一个仆人为他牵马。他对粮户说:‘你暂且和我一道去会议厅看一看。’粮户就跟著他去了。一会儿,全省的府、州、县级任正职的官员都到齐了。于是就进会议厅去,见一位大官坐在上面。府州县的官员们依次序一一就座,喝完茶,一会儿,一个传达命令的使者把一卷文书放在桌上,说:‘上天降下的山西省新举人的榜到了。’拆开榜文,旁边有一个官员唱读榜上的名字,道:‘第一名,李翰臣,大同府学生。’大同府的县官站起来答话,说:‘这人孝顺友善,爱做好事。’到第六名,叫陈桂,和顺县的官员答应说:‘这人对继母能尽孝道。’到第四十一名,县官回答说:‘这个人不孝,还把他的弟弟赶出去给别人当佣人。’大官就拿起笔把他的名字抹了。以后又有官员回报了哪些人有哪些罪过,共好几名,大官都像前面一样,将他们的名字抹了。名单唱念完了,大官又叫官员们推荐自己知道的人才。大家推举了二十五个,大官挑选了九个,叫记录抄写的人连忙写好。又指示传令的使者说:‘本月二十五日,考生就要进场了,赶快把名单送上去,不要误了事。’粮户把这些都一一记在心上。第二天,他领取了通关文书回家,到了槃陀驿,遇见了陈桂。他对陈桂说:‘你今年要考中第六名。’陈桂不相信,他就把看到的事讲给陈桂听了。到发榜时一看,陈桂果然中第六名,其他的也全部应验了。

  【故事十三】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倾家荡产到处求医,为母亲治疗眼睛;事奉母亲三十年,非常的恭敬小心;连晚上都不把帽子和外衣脱下来。每当遇到了佳节,或是美景良辰,他一定扶著老母亲赴宴,和大家有说有笑,使母亲忘掉失明的痛苦。后来母亲过世了,崔沔伤心到吐血;并且发心为母亲终身吃素;他爱哥哥姊姊,就跟爱母亲一样,他对外甥侄子,好过对自己的孩子。所得的薪俸,都分给了亲人,并且说:‘母亲既然已经过世了,我没有办法表达对母亲的孝心,想她老人家在生的时候,最挂念的,就是哥哥、姊姊、外甥和侄子,这四五个人了;所以我都要好好的厚待他们,这样做,或许可以安慰母亲在天之灵啊!’后来崔沔官做到了中书侍郎,他的儿子佑甫,为贤明的宰相。唉!像崔沔这种人实在是位真正的孝子啊!母亲在生的时候,能够尽力的使老人家欢心,母亲过世以后,又能够完成他老人家的心愿;然而世上却有身居富贵有钱有势,对待自己的同胞兄弟姊妹,却和陌生的路人一样;刻薄自己的双亲、岳父母,就如同对待普通的客人一般;看到崔沔这样的孝心,能够不感到惭愧吗?

  【故事十四】

  宋朝的吴孝妇、丈夫早死,又没有儿子;但是她事奉婆婆非常的孝顺。婆婆年老而眼睛有病;想到自己的媳妇太孤单了,就想招一个义子为媳妇成亲;吴孝妇就哭著向婆婆说:‘自古以来,烈女是不事二夫的;我自然应当竭力的奉侍婆婆,还请婆婆放心。’吴孝妇就为邻居做些手工粗活,赚些钱来养婆婆。或有人送她好的食物,她就带回家给婆婆吃。有一次她煮饭还没有煮熟,邻居的妈妈有急事喊她出去帮忙;婆婆担心饭煮的太熟会煮焦了,就把它放在盒子中;因为眼睛看不清楚,就把饭放进了垃圾桶里面。吴孝妇回来以后,看到了也不去问,就赶快的向邻居借些饭来给婆婆吃;然后再用水把弄脏的饭洗干净,蒸过以后自己再吃。有一天她忽然梦到两位穿著青色衣服的童子,驾著云来到她的面前,手里拿著符牒说道:‘我们是奉了上帝的玉旨,召吴孝妇晋见。’吴孝妇见到了上帝,上帝对她说:‘你只是一个村妇,能够如此勤苦尽心的事奉婆婆,实在是值得令人尊敬啊!因此特别赏赐你一千文钱,拿回家中供养婆婆;从今以后,你再也不必去做粗活手工赚钱养家了。’说罢就命两位青衣童子,将吴孝妇送回。吴孝妇一梦醒来,发现床头果然放著有一千文的钱;而且用完之后,床头就又再会有一千文的钱,如此周而复始的,绵绵不绝呢!


中国古代名人的宗孝故事有哪些?
宋朝的吴孝妇、丈夫早死,又没有儿子;但是她事奉婆婆非常的孝顺。婆婆年老而眼睛有病;想到自己的媳妇太孤单了,就想招一个义子为媳妇成亲;吴孝妇就哭著向婆婆说:‘自古以来,烈女是不事二夫的;我自然应当竭力的奉侍婆婆,还请婆婆放心。’吴孝妇就为邻居做些手工粗活,赚些钱来养婆婆。或有...

名人孝顺的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黄庭坚,官居四品尚“涤亲溺器”, 陈毅之位更高还为母亲洗尿裤。黄母身边自然不乏佣人侍女,陈母床前当然也是守护有人,像洗涤便器、尿裤这类又脏又累的活儿,他们为何还要事必躬亲呢?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任何人都无可替代的,是做儿子的天职与本分,因为“养儿须报父母恩”。 名人孝顺的故事...

宗孝与忠孝的区别
宗孝与忠孝的区别是概念和实践不同。1、概念:忠孝强调的是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和孝道,要求人们以国家和家庭为重,尽职尽责,尊老爱幼,以维护国家和家庭的利益为己任。宗孝则更强调基于家族和宗族的孝道,宗孝主要涉及的是家族和宗族内部的孝道和家族传承,强调的是对祖先的尊重和纪念,以及对家族传统...

为什么唐朝以后的中国皇帝称为宗
在唐朝以前基本是XX王,XX帝,而唐开始都是祖、宗,其实“XX帝”、“XX王”是谥号,而“X祖”“X宗”是庙号。庙号在唐代以前并非每个皇帝都有,因此史书记载皇帝多用谥号;唐代以后由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且谥号开始变得繁杂或过褒,不能体现时人对皇帝的评价,因此史书记载皇帝多用庙号。谥号是对其...

查询一些古代名人的事迹
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故又称徐州子期。 战国初期齐国名将。 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 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 一次是桂陵之战。 齐威王四年(前353年),魏惠王围攻赵国的邯郸,...

谁知道宋代皇帝最强的国家的统治期间?
南宋能力最强的皇帝—宋孝宗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

古代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事迹古代古代代
古代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事迹古代古代代 简洁点,不要太麻烦!岳飞[宋](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 简洁点,不要太麻烦!岳飞[宋](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

为什么唐朝以后的中国皇帝称为宗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

l李时珍的 故事 300字 急……
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

古代名人诚信的故事
1.华盛顿樱桃树的故事 华盛顿砍了爸爸最心爱的樱桃树,由于勇于承认,爸爸没有批评他,而且还赞扬了他高尚的情操。2.孟母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漫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

兴义市13468314704: 古今有名的行孝的故事 -
林蓉碘海: 1.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积学深功,建树卓然,其《说文解字注》,世称“说文段注”,价值颇高.段师承戴震,虽然只比老师年少四岁,但对老师始终毕恭毕敬.到了八十高龄,有人在他面前提到戴震,他也仍是垂手拱立,每逢初一、十五...

兴义市13468314704: 我国古代的24孝典型故事都是那些故事呀 -
林蓉碘海: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 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

兴义市13468314704: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久弥珍.请以历史名人为例,说出他们的孝的故事. -
林蓉碘海:[答案] 一.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

兴义市13468314704: 古今中外名人的孝心故事 -
林蓉碘海: ★立身行直 (我们不但要行孝,还要劝人行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鲁国人,父亲叔梁纥,是一饱学之士,母亲颜徵,是叔梁纥的继娶夫人. 孔子三岁时,父亲不幸过世了,而由母亲颜氏来抚养.仲尼自幼聪颖过人,而且事母至孝. ...

兴义市13468314704: 古今中外名人的 孝心故事 -
林蓉碘海: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

兴义市13468314704: 求名人孝敬长辈的故事一则 -
林蓉碘海: 黄香温席黄香,字文强,东汉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西北)人.他年轻时博学经典,精通道术,善作文章,名闻天下.汉肃宗曾诏他上殿对策,然后赞赏地对文武百官说:“这就是天下无双的江夏黄童呀!”文武百官莫不钦佩称奇.此后相继...

兴义市13468314704: 关于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和名言最好是古代的.中外的都可以 -
林蓉碘海:[答案] ²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²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²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² 孟武伯问...

兴义市13468314704: 古人孝顺长辈的故事有哪些 -
林蓉碘海: 子路尊敬长辈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

兴义市13468314704: 古今中外关于孝的材料不要24孝的故事最好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关于孝的事例,四个即可,请尽快回复, -
林蓉碘海:[答案] 【成长故事】**孝德为本**【正文】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

兴义市13468314704: 有哪些名人孝敬父母的事例? -
林蓉碘海: !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