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第一段是怎样把情景理融在一起的

作者&投稿:鲜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前赤壁赋情景理是怎么融合的~

“情、景、理”融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文章主旨: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赋

《前赤壁赋》具有景、情、理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其文重点不在记游,而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因而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但这种哲理性并不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和纯粹的逻辑思辩来体现,而是采用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本文写景、抒情、说理统一,形象性与哲理性统一。文章第一段写景。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如画美景引发苏子的感情抒发。这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是中国抒情文学的固有表现模式,苏轼此赋也不例外。但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江水、明月作为这一篇之张本,它只是后文议论说理的一个形象铺垫,作者还要借物喻理。第二段客的议论,便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具体的现实的自然物象表达了出来。第三段苏子反驳,起首就用“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来个针锋相对,随之以水和月作比譬,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道理。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作者也是信手拈来,以“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全篇文章,议论使景物具有精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你问的是前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日下壁而沉彩”的出处是哪里
首段总起,泛写人生离别之悲,”黯然销魂“四字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中间七段分别描摹富贵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方外之别、情侣之别,以“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的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段则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的打破时空的...

《赤壁赋》翻译一句一译是什么?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赤壁赋》中的特殊句式 酾酒临江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

破壁赋作者是谁?
破壁:《名画记》记载: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他说,如果点了眼睛,龙就要飞走.别人以为这话说得荒唐,他于是点了龙的眼睛,不一会雷电大作,轰毁了墙壁,巨龙乘云飞去.这里表示学成以后,象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您好, 下面这段北京赋可以帮我翻译一下吗?
上仿效象那天体的圆,下效法吗坤的方。两个观察对峙以岳立,五门高高矗立于上苍。飞阁兀来放在四表,琼楼高以立在两旁。庙社并列,左右相当。东崇文华,重视国家的根本;西翊武英,高俨斋戒而存诚。彤庭玉铺,壁槛花廊。飞檐下啄,丛英国高坠。辟闾阖其宽广,高俨帝居住在将。一旦李时勉,“北京赋...

解答一段词的意思
“为赋新词强说愁”,则每被用来表示那种多愁善感,每爱把自己想成很寂寞,很爱强说愁的无端愁闷情绪。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语文教学应该去伪存真] 去伪存真的意思
比如,一位老师讲赫壁赋》,要求之一是熟读课文,他为达成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是老师范读一遍,学生自读5分钟。但学生是否都已经读熟了,并无相应的检测评价。从学生后来的课堂表现来看,起来回答问题的几个学生连文章都没有读顺,磕磕巴巴,引述原文时错读、漏读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此情况下,老师却没有采取任何...

赤壁赋第一段描述的画面起一个名字
唐壁挡鞠

“地褊不妨金步稳”的出处是哪里
非关呈瑞作人妍。地褊不妨金步稳,境幽生怕鼓声填。余尊相与重留连。《浣溪沙(李参政壁赋浣溪沙三首再次韵谢之)》魏了翁 翻译、赏析和诗意《浣溪沙(李参政壁赋浣溪沙三首再次韵谢之)》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中文译文:一日良辰名声传遍万口,都...

“及其赋罢归去来”的出处是哪里
距城以东七里余,丹崖翠壁凌太虚。天閟地藏一蓬壶,神刓鬼划画不如。种橘仙人来瑞世,况是籛翁其后裔。苍松筋骨鹤精神,谓之觉非老居士。居士少时观此山,便拟归隐乎其间。及其赋罢归去来,此山尚锁青烟寒。平生使节半天下,秋霜夏日大声价。咄哉富贵非吾愿,何似归来一茅舍。百丁持钁薙荆榛,...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前赤壁赋>是如何把景,情,理融合在一起的呢…50字以内谢谢 -
甫蓝馨迪: 《前搜索赤壁赋》具有景、情、理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其文重点不在记游,而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因而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但这种哲理性并不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和纯粹的逻辑思辩来体现,而是采用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
甫蓝馨迪:[答案] 从景的方面讲,作者以赤壁之景作为开头,一开始就将人引入了秋夜长江明月清风的人间仙境中,继而借景抒情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再由情到理做了个升华,最后一段又回到了景中,点出天已明了.以景为全文的主线.从情的方面讲,作...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赤壁赋 第一段写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
甫蓝馨迪: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把明月比喻...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前赤壁赋》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情趣之美的? -
甫蓝馨迪: 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下面又从出游、赏景、箫歌、写到怀古、伤今、议论,最后到醉酒,天明.完全按时间顺序一路写来.但是作者此文重点不在游记,而在抒情、议论.所以乐-悲-喜的情感变化构成了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赤壁赋第一段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感情基调如何? -
甫蓝馨迪:[答案]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 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前赤壁赋如何将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的? -
甫蓝馨迪: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前赤壁赋如何做到景 情 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 -
甫蓝馨迪: 读《前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的景美.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赤壁赋中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写“客之悲” -
甫蓝馨迪: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前赤壁赋》由景生情,什么在景中,又由情入什么,,而又借景喻理 -
甫蓝馨迪: 《前赤壁赋》表现出了抒情主人公忧闷的一面和旷达的一面的矛盾纠结.一方面,由眼前景而想到曹操等历史上的一些风云人物,感叹这些能横槊赋诗的文武全才们现今也不过变成了泥土尘埃而不复存在(“而今安在哉”),那么自己这样的侣鱼虾、友麋鹿的货色,就更加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这里面关键的一点是感觉自己的渺小,自己不仅仅侣鱼虾、友麋鹿,还只是“渔樵于江渚之上”(在江边打打小鱼小虾,捡拾一些浪渣)的鄙贱之人,同历史上那些风云人物相比较简直无地自容,自我感觉很不良好.另一方面,看着长江水千古流淌不息,看着天上的月亮虽盈亏不定但终亘古出没而如斯,又生发起激愤昂扬的阵阵心潮.

二连浩特市17199995032: 苏轼的《赤壁赋》第三段是怎样将景,理,情结合在一起 -
甫蓝馨迪:[答案]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