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之欲遗谁是宾语前置句吗?

作者&投稿:职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采之欲遗谁?下一句是什么?~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全文是这样《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评析】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
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
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氢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以能遗送给谁?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你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诮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显然没有。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 尽的”长路“,和那阻止
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你是否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
,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采之欲遗谁”这句话不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诗出自东汉时期的文人五言诗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十九首诗中的其中一首《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意思是:“采来芙蓉(即荷花,也叫莲花等)想送给谁呢?”都是正常语序,作宾语的“之”和“谁”都没有前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画法
1. 高一文言文有关宾语前置的句子 首先,宾语前置一般是有个标志的。如常见的“之”,它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按照我们理解出来的意思,对句子结构进行复原,该句子就成了———有何陋,这里的“有”按照我们的理解,是作为谓语的,那谓语过后剩下的不可或缺的就是宾语了...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一、宾语前置定义: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宾语前置”。 二、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类型主要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 (1)疑问句的定义: 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2)语法条件:A全句是疑问句式或反问句式 B宾语是疑问代词(何 谁安...

文言文宾语是什么词性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①何陋...

理解词语“之”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总结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

请以遗之的解释请以遗之的解释是什么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请以遗之”的详细介绍:一、《郑伯克段于鄢》的全文点此查看《郑伯克段于鄢》的详细内容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

未尝君之羹是宾语前置吗
未尝君之羹不是前置宾语,它后面的一句(是之谓乎)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其谓是”,“谓”为谓语,“是”为宾语前置。原文节选: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姜氏欲之焉辟害的焉是什么意思 姜氏欲之焉辟害中焉的意思
25、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九分国之一”的省略。 26、不度:不合法度。 27、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28、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29、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辟,“避”的古字。 30、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定语。之:代词...

请大家帮我找找《鞌之战》中的被动句,判断句和宾语前置句
如果认为是介词,就一定是后边省略了宾语“之”,但加上“之”写成“余折以之御”,“之”指代不明,语义不通。例②的“以”后边加上“之”,“以之问”意思通顺,如不加,意思反倒不完善,所以例②的“以”是介词。 此外,还要注意介词宾语前置与省略的情况,这将在第九章“怎样分析句子”中谈到,可参见。 (八)...

覃塘区19159373500: 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说明古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1)曰:“奚冠?”曰:“冠素.” -
烛平善龙: 宾语前置的六种情形: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卿欲何言?(《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沛公安...

覃塘区19159373500: 什么是宾语前置和宾语后置?
烛平善龙: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

覃塘区19159373500: 语文中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和定语前置句怎么判断? -
烛平善龙:[答案] 这位童鞋啊!下面全是知识啦,你要的好像在第3~5大段里面的吧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

覃塘区19159373500: 什么是宾语前置? -
烛平善龙: 宾语前置是语文上的一种写作手法,一般在初二开始学习.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宾语前置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

覃塘区19159373500: 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和定语后置? -
烛平善龙: 先了解语序既,(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看一些列句,了解主,谓,宾一般都是些什么词,形成语感 然后再在题目中看宾语在前的即为宾语前置等等另外,...

覃塘区19159373500: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
烛平善龙: 原发布者:高素缓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分析一组句子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不然,几何以至此《鸿门宴》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信臣精...

覃塘区19159373500: 宾语前置什么的怎么判断
烛平善龙: 判断方法: 1、先看是不是疑问句句中的疑问代词往往是宾语并且前置.(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2、再看是不是否定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时不我待=时不...

覃塘区19159373500: 具体说说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等 -
烛平善龙: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

覃塘区19159373500: 谁能讲一下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不要网上搜的, -
烛平善龙: 你说的这几种都属于古汉语中的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 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

覃塘区19159373500: 在文言中状语前置,宾语后置什么的要如何判断? -
烛平善龙: 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者,……也"系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