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琵琶幽怨多”,一句诗的出处。公主指的是王昭君吗?

作者&投稿:中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主琵琶幽怨多”的典故?~

  出自:《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公主不是指王昭君

  中国历朝历代成百上千个公主,绝大多数只在史册上留下可怜巴巴的寥寥数字,记载着她们的封号和她们丈夫的名字。“公主琵琶幽怨多”,简简单单一句唐诗,却留下了一个关于公主的真实故事———有一位远嫁的汉朝公主,她不仅有美丽的名字,美丽的容貌,《汉书·西域传》里还有属于她的历史。“公主琵琶幽怨多”正是后世诗人对她的咏叹。

  刘细君,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其为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为右夫人。婚礼的风光并不能掩盖政治联姻的实际用意,尽管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相当强盛,经过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的彻底打击,匈奴已经远离漠北,可是汉武帝仍不得不采用怀柔兼武力的办法积极打通西域各国,联合防御匈奴,乌孙国就是主要的争取对象。《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国,去长安八千九百里……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

  就这样,一枝深宫里的牡丹注定要在西域的浩渺风沙中摇曳,没有人眷顾她有多么的娇弱无助,没有人思量她有多么的恋恋不舍,满朝文武都在赞颂天子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一个小女子的远行竟能够蕴含着千军万马的能量,又有谁会去关心那个乌孙国王年纪老迈,且与公主言语不通呢?面对父母之邦的冷漠,细君公主只有将哀怨抛向苍凉的大地。不过,她留下了她的琵琶,还有她的幽怨,让史书枯涩的记载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相传细君精通音律,妙解乐理,乐器琵琶创制的直接原因,就是细君远嫁乌孙。晋人《琵琶赋·序》云:“汉遣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唐人《乐府杂录》中记载:“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

  《汉书·西域传》里抄录着她的悲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诗传到汉地,连汉武帝也感慨万千,于是时常派特使携带珍贵礼物去慰问细君,想必细君只有一声叹息,惨然苦笑,金银珠玉怎抵思乡情深?

  细君远嫁的第二年昆莫猎骄靡就死了,其孙岑陬军须靡继位。按照西域风俗,新国王将继承前任国王的妻妾。细君上书汉武帝,表示自己不愿再嫁他人,而天子却赫然命令“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自始至终,细君虽名为公主,但终究只是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一个看似尊贵的符码,为了大一统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政治的祭礼,牺牲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细君公主在大漠悄然陨落了,她只能祈祷她的灵魂能够回归故乡,实现那个“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的梦想。

  细君死后,另一位汉朝公主刘解忧嫁到乌孙国,延续着亲善的使命。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共嫁两代三任国王,生育多个子女。后来乌孙国内几经离乱与统一,国势日下,公主上书,“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两年后,解忧公主死,终年72岁。解忧归汉后,又过了18年,才有尽人皆知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我们读历史,许多英雄人物熟记在心,卫青、霍去病、李广的雄才大略,苏武、张骞、班超的忠义智勇,我们读惯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念一念“公主琵琶幽怨多”,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毕竟,蜿蜒绵长的国界线,不仅流淌着男人的血,也曾经流淌着女人的泪。

公主琵琶幽怨多是什么生肖?


答:公主琵琶幽怨多,指的是出塞和番的 “王昭君,王君,君王,就是(龙)”。


答案:是(龙,辰龙)。

“公主琵琶幽怨多”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

公主不是指王昭君,是指汉朝细君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

元封六年,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也称 “秦琵琶”。

这一句的意思是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充满幽怨。

扩展资料

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诗词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公主琵琶幽怨多”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公主指的不是王昭君而是汉朝的刘细君。
【出处】李颀《古从军行》全诗如下: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刘细君远嫁乌孙】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其为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为右夫人。婚礼的风光并不能掩盖政治联姻的实际用意,尽管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相当强盛,经过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的彻底打击,匈奴已经远离漠北,可是汉武帝仍不得不采用怀柔兼武力的办法积极打通西域各国,联合防御匈奴,乌孙国就是主要的争取对象。《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国,去长安八千九百里……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
【公主琵琶幽怨多】相传细君精通音律,妙解乐理,乐器琵琶创制的直接原因,就是细君远嫁乌孙。晋人《琵琶赋·序》云:“汉遣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唐人《乐府杂录》中记载:“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

  出自:《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公主不是指王昭君

  中国历朝历代成百上千个公主,绝大多数只在史册上留下可怜巴巴的寥寥数字,记载着她们的封号和她们丈夫的名字。“公主琵琶幽怨多”,简简单单一句唐诗,却留下了一个关于公主的真实故事———有一位远嫁的汉朝公主,她不仅有美丽的名字,美丽的容貌,《汉书·西域传》里还有属于她的历史。“公主琵琶幽怨多”正是后世诗人对她的咏叹。

  刘细君,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其为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为右夫人。婚礼的风光并不能掩盖政治联姻的实际用意,尽管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相当强盛,经过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的彻底打击,匈奴已经远离漠北,可是汉武帝仍不得不采用怀柔兼武力的办法积极打通西域各国,联合防御匈奴,乌孙国就是主要的争取对象。《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国,去长安八千九百里……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

  就这样,一枝深宫里的牡丹注定要在西域的浩渺风沙中摇曳,没有人眷顾她有多么的娇弱无助,没有人思量她有多么的恋恋不舍,满朝文武都在赞颂天子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一个小女子的远行竟能够蕴含着千军万马的能量,又有谁会去关心那个乌孙国王年纪老迈,且与公主言语不通呢?面对父母之邦的冷漠,细君公主只有将哀怨抛向苍凉的大地。不过,她留下了她的琵琶,还有她的幽怨,让史书枯涩的记载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相传细君精通音律,妙解乐理,乐器琵琶创制的直接原因,就是细君远嫁乌孙。晋人《琵琶赋·序》云:“汉遣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唐人《乐府杂录》中记载:“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

  《汉书·西域传》里抄录着她的悲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诗传到汉地,连汉武帝也感慨万千,于是时常派特使携带珍贵礼物去慰问细君,想必细君只有一声叹息,惨然苦笑,金银珠玉怎抵思乡情深?

  细君远嫁的第二年昆莫猎骄靡就死了,其孙岑陬军须靡继位。按照西域风俗,新国王将继承前任国王的妻妾。细君上书汉武帝,表示自己不愿再嫁他人,而天子却赫然命令“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自始至终,细君虽名为公主,但终究只是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一个看似尊贵的符码,为了大一统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政治的祭礼,牺牲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细君公主在大漠悄然陨落了,她只能祈祷她的灵魂能够回归故乡,实现那个“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的梦想。

  细君死后,另一位汉朝公主刘解忧嫁到乌孙国,延续着亲善的使命。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共嫁两代三任国王,生育多个子女。后来乌孙国内几经离乱与统一,国势日下,公主上书,“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两年后,解忧公主死,终年72岁。解忧归汉后,又过了18年,才有尽人皆知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我们读历史,许多英雄人物熟记在心,卫青、霍去病、李广的雄才大略,苏武、张骞、班超的忠义智勇,我们读惯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念一念“公主琵琶幽怨多”,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毕竟,蜿蜒绵长的国界线,不仅流淌着男人的血,也曾经流淌着女人的泪。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注解】:
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
��琵琶以娱之。
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译文】: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
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
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评析】: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
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
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
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
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楼上解释的很详细,我都跟着受益了 谢谢


跪求古从军行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公主琵琶幽怨多”,一句诗的出处。公主指的是王昭君吗?
“公主琵琶幽怨多”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公主不是指王昭君,是指汉朝细君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六年,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也称 “秦琵琶”。这一句的意思是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

古从军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
公主琵琶幽怨多”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 公主不是指王昭君,是指汉朝细君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 元封六年,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也称 “秦琵琶”。 这一句的意思是汉朝细君公主远嫁...

公主琵琶幽怨多《古从军行》唐·李颀
《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更漏子·柳丝长》宋代晏几道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下一句是什麽
古从军行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

李欣 翻译古从军行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译文: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行人在风沙...

谁有全篇的《古朗军行》
是说《古从军行》吧?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注】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多为幽怨之声...

“多幽琵公琶怨主”的顺序
公主琵琶幽怨多 出自:《古从军行》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了,歌词也只隐约记得有个琵琶两个字在里面,谁...
《琵琶怨》白: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之女刘细君为公主 远嫁新疆 联合乌孙国防御匈奴 公主琵琶幽怨多 漫长的国界线 不仅流淌着无数英雄的血,也流淌着出塞女人辛酸的泪 唱:走过了楼兰翻过了天山 穿越雪域来到草原 这一路多少险阻多少艰难 和亲的车辇哽咽了琴弦 湿冷的毡房年迈的夫郎 忍辱负重远嫁...

高阳县17312246653: “宫女琵琶幽怨多”的出处是?
贺石隆舒: 应该是“公主琵琶幽怨多”,出自:《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全诗是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高阳县17312246653: 有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要有出自哪首诗及诗人的名字 -
贺石隆舒:[答案] 【送别崔著作东征】唐.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 【古从军行】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凉州词二首》】唐.王翰 葡萄...

高阳县17312246653: 谁知道“白日琵琶声似烈”这句话的出处? -
贺石隆舒: 《琵琶》夜深琵琶声似裂,一曲霓裳一庭月.曲终人影在西阶,困倚东风步摇折.出处:《全宋诗·拾遗》

高阳县17312246653: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贺石隆舒: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颀.

高阳县17312246653: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行人习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被小燕子?
贺石隆舒: 巧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来煮饭,晚上敲击打更. 诗句出自李颀...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

高阳县17312246653: 慈母手中线 -- 是谁的诗句?全诗是什么?怎么解释? -
贺石隆舒: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解]--------------------------------------------------------------------------------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

高阳县17312246653: 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下句是: -
贺石隆舒: 胡儿眼泪双双落

高阳县17312246653: 出塞,凉州词,属于 什么 诗,还有哪些诗句是一样的? -
贺石隆舒:[答案] 边塞诗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 从 军 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

高阳县17312246653: 闻道玉门犹被遮 下句是什么 -
贺石隆舒: 应将性命逐轻车.是唐朝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中的一句,全诗是: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